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瑜伽经
瑜伽经

瑜伽经

(帕坦伽利撰写的书籍)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帕坦伽利这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意义的圣人。他撰写了《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瑜伽的内容、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1]
瑜伽经资料
  • 中文名:瑜伽经
  • 作者帕坦伽利外文名:Yoga Sutras
  • 类别婆罗门教学影响:指引瑜伽者完成性灵的旅程
  • 内容简介

    静坐冥想

    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伽。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知觉、推论与亲证都是知识。错误的知识是谬误,不由实相而来。字面的知识但没有对象便是幻想。觉醒的失去便产生睡眠。那些经验过的事物还残存的便是记忆。

    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坚持不懈便是锻炼。经过一段长时间,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础。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另一种冥想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可以消解那些旧的习性。那些无分别的存有,没有了身体,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其它人则要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有些人意愿很强,很快便可进入冥想。由温和到强烈的锻炼,效果最好。此亦可由对神的顺服达到。神的灵,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他是所有知识的来源。他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他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声音(AUM)。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此外还有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控制呼吸也能克服这一切。精微的知觉产生最高的意识转变,使心灵平静。这是由于那超越的、内在的光。亦由于意识控制了欲望。亦由于对梦境和睡眠的知识。亦由于静坐冥想的锻炼。那联合由小至原子大至无限都能主宰。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知觉者能像通过无疵的宝石来直观对象。真确的知识是能直观对象。同时思维有所转化,净化了记忆,使对象能在无思维的状态下呈现。精微的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以上的叫有种子的冥想。但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智慧便与真理合一。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这种由静坐冥想而生的状态会超越以前的思想习性。这种控制一旦达成,便达到无种子的冥想。

    实践锻炼

    瑜伽是对身体加以自律,学习经典,和对神的顺服。目的是促进冥想,除去障碍的根源。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无知是其余几项的温床,无论是沉睡的、轻微的、可构成障碍的还是激烈的。我执是知觉者将自己认同于知觉的能力。迷恋是对欲望的追逐。厌弃是住在痛苦之中。贪求在那些有学识的人之中仍然存在,是会自己助长的。这些障碍还在精微阶段时,可以做相反的事情来消除。如果成形以后,可以静坐冥想来消除。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由于行善与行恶的不同,分别产生乐果与苦果。

    还未来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痛苦的因由是知觉者认同于被知觉者。此世界有各样事物和知觉,是要让我们解脱于这个宇宙。自然有四种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别的、无分别的。这种知见的性质是为了知觉者的好处。虽然对觉醒的人来说,这些都会毁去,但对其他人来说,仍然存在。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便产生这个世界。无明是它的原因。如果没有无明,没有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知觉者便得到自由。消灭无明有赖不断的明辨。智能有七个阶段,随着知识增长,一个接着一个展现。通过瑜伽的锻炼,那些杂染便会被知识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如果有反对瑜伽的思想,要用相反的去对抗。毁灭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

    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不说谎,便能得享工作的果报。不偷盗,便能得享财富。不纵欲,便能得享灵性上的强健。不贪图,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识。洁净为身体带来保护,不会因与他人接触而被感染。精神上的洁净,产生觉醒和对感官的控制。满足产生最大的快乐。身体以及感官的完美,因持戒而消灭那些不洁而来。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姿势必须稳固舒适。控制不安,对无限作冥想,便能做到。这样,便不会受二元性骚扰。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在外、在内,以至于静止不动,都因应时间、地点和数目而调节,呼吸又细又长。第四样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内。于是对光之遮蔽便除去。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于是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禅定力量

    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此三者形成静坐冥想。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这种掌握是通过不同的阶段。此三者比以前讨论的更为内在。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于无种子的境界。那种控制的状态是心灵联系上控制的活动,使那些习性消减下来。这流通因不断练习而稳定下来。当心灵放在一物之上,对其他的兴趣便减退,便能达到入定。

    在此境界,过去和将起的心象成为一样。由此感官上的变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质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过去、将来三个原理。进化是由这三个原理不断的转化造成。对这三种转化作冥想,便可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平凡字句与意义的知识是混乱的。通过静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声音的知识。对过去的习性作冥想,便能得知过去生命的知识。对他人的身体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不是知道思想的内容,而是它的内在状态。对身体的形状作冥想,对形相的知觉便被阻闭,对眼睛的显现便被分离,那个瑜伽士的身体便不被看见。行为的后果有快有慢,从内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时间。对不同的气力,例如大象的气力作冥想,便产生大象的气力。对内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隐和远处的知识。对太阳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识。对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识。对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运动的知识。对脐轮作冥想,便得到身体运作的知识。对喉咙作冥想,便能中止饥渴。

    对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体稳定。对头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拥有超觉的视力。由于直觉的力量,产生所有知识。对心脏作冥想,便能得到有关意识的知识。由此便达到超觉的听力、视力、味觉和嗅觉。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碍。通过对生命能量的控制,身体发出光明。对以太及听觉作冥想,便能听见上天的声音。对以太及身体的关系作冥想,瑜伽士的身体便能变得很轻,能够在空中飞行。对心灵作冥想,便能离开身体,那时无明便会去除。对物质的精微和物理形状、状态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质。由此可使身体变得极小、极大,以及不可被损。这个身体变得美丽、有力及强壮。通过对器官生命力和它们性质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这些感官。这样身体便能像思想般飞快移动,控制超觉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通过对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间关系的冥想,便能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以无欲无求来毁灭束缚的种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缚,达到自在。瑜伽士不要因这些灵力而骄傲起来,因为这样便会使他产生障碍及下堕。对时间的运动,之前及之后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识。这种冥想可以分辨两样极相似的事情,就算它们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样。那直觉的知识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质。当真我变得与生命能量同样纯洁,便达到完美与自在。

    解脱自在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过药物而获得、通过念诵咒文,以及通过静坐冥想而获得。生命由低级到高级转化,是由于自然的创造力。行为无论好坏都不直接引起蜕变,只是除去对自然力的障碍,就好像农夫在田里除去石头,才能犁沟灌溉一样。意识可由真我的力量产生。那个原初的意识,仍控制着那些被创造的意识。

    只有那些达到三摩地的意识才能免于欲望,成为最高的。瑜伽士的行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由此三者,表现出与之相应的果报。即使有时间、空间、物种的阻隔,由于记忆和习性,那些果报都能持续。对喜乐的追求是永恒的,而欲望和习性则没有开始。它是由因、果、支持与对象造成,没有这些,它便不存在。过去与将来,各依它们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它们或潜藏,或显明,各按其特性。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为这是整体的进化。对象相同,但如果意识不一样,看出来便不一样。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是否能被心灵认知。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意识的调整永为知觉者所知,因永恒的灵是不变的。那些心灵不能照亮自己,因为他们是作为对象而被认知。知觉者与对象不能同时被知觉。

    意识由另一意识所知,便造成无穷后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乱。当心灵变成更高形式的灵体,便能知觉更高的意识。在一切知觉中,知觉均被被知觉者着色。心灵受欲望调节,是为了最高者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混合性质。对于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觉者来说,他们的真我与思维分离。得到分辨的意识,便能达到自由。有些时候思维从过去的习惯而来。上文说过,去除这些习性便是去除障碍。那些达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的状态,叫做三摩地。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种因果的障碍,获得自在。知识免除所有遮蔽,变成无限,感官的作用也变得很小。完成了它们的目标,三态之进化便停止。不断进化的到了最后,成为一种明显的转化。当三态完成了它们的目的,便达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识。这便是绝对的自由。

    伟大的瑜伽圣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经》是瑜伽学派的根本经典。经文记载了古印度的大师们关于神圣、人、自性、物质观、身体、精神、梵文语音几乎所有范围的深邃的论述。《瑜伽经》指引瑜伽修行者完成性灵的旅程,书中充满对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诉人们最为根本的道德,书中的所有智慧并不能被后人完全解释,历代大师不断的撰写关于《瑜伽经》的书籍。瑜伽经的思想在瑜伽修行者的生活中处处的体现。

    《瑜伽经》大约成书为公元前三百年,而历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关的修炼了。帕坦伽利的伟大在于他不加偏见地系统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派,又结合古典数论的哲学体系,从而使瑜伽为印度正派哲学所承认,瑜伽也因此影响了印度的各种哲学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Osho讲解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有十卷,要看完全部十卷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因此有一位资深的德国瑜伽老师将它浓缩成上、中、下三册《瑜伽之书》。由台湾谦达翻译成中文。Osho讲解瑜伽经的《瑜伽之书》

    中文新译本

    《合一经》----灵修技术经典

    【元吾氏译】

    (唯一纯中文新译本)

    【译者前言】

    《合一经》,旧译“瑜伽经”,约作于公元前300年。作者Patanjali乃印度古瑜伽7000年历史中之集大成者。自4000年前Sadshiva的第一部瑜伽古典《中道》以来,此经成为古典瑜伽最重要经典。

    此经为技术实修手册,包含了完整的灵修技术体系。(非理论也)

    此新译本将所有梵语直译成纯中文。翻译中,参考了42种梵英法日中的旧译本、4种梵语词典和2种梵语百科。

    此译本原为个人灵修使用,今拿出共享,仅供参考。

    此译本为第1.1版,欢迎梵文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先谢。

    【正文195诀】

    I.合神篇Samadhi-Pada

    I.1.现在解说合一(*1)。

    I.2.合一是平静个体意识(*2)的波流(*3)。

    I.3.见者由此安住本性。

    I.4.否则,此性随波逐流。

    I.5.有害与无害的意识波流,有五重:

    I.6.正知、错知、概念、睡眠、记忆。

    I.7.正知:直观、推理、证言。

    I.8.错知:不基于实际的虚假知识。

    I.9.概念:不基于客体的言语知识。(假想)

    I.10.睡眠:思想虚无的意识波流。

    I.11.记忆:客观经验的残存。

    I.12.实践+平常心:可平静以上种种。

    I.13.实践:坚持努力,使其稳定。

    I.14.由此,长久持续,乃至熟能生巧、根深蒂固。

    I.15.平常心:心态平衡,不执著所见所闻之物。

    I.16.最高的平常心:认知本我纯意识(*4),不执著于事物基本特性(*5)。

    I.17.认知(有想合神*6)所伴随的方式:推理、内省、喜悦、自我意识。

    I.18.另一种(无想合神):停止以上思想的实践,只剩潜意识习惯(*7)。

    I.19.对于无肉体者、已融于自然者,生来就有这个思想(无想合神)。

    I.20.对于其他人,则需要通过:信念、精力、记忆、合神、辨识智慧(*8)。

    I.21.意愿极其强烈,则与合一接近。

    I.22.接近程度取决于意愿的轻度、中度、极度。

    I.23.或者:顺从自然本我纯精神,也可达到合一。

    I.24.本我纯精神:是独特的本我纯意识,不受任何原因、行为(业力)、结果、潜意识习惯所影响。

    I.25.它至上无比,是一切知识的根源。

    I.26.它不受时间限制,是古人和今人的导师。

    I.27.象征它的音节是OM。

    I.28.重复此音,其意义自现。

    I.29.由此,还可证悟内在意识,并且消除障碍。

    I.30.分散意识的障碍有这些:疾病、惰性、疑惑、怠慢、懒散、纵欲、妄想、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

    I.31.这些障碍伴随着:痛苦、忧郁、肢体不适、呼吸困难等。

    I.32.为了克服这些,可实践以下方法之一。

    I.33.意识的平静化:以友好、仁慈、快乐、平等心对人(放射这种意识),不论对象是否幸福、痛苦、善良、邪恶。

    I.34.或者:专心于呼吸之间的暂停。

    I.35.或者:专心于更高级的感觉活动,使心灵平静。

    I.36.或者:专心于超越悲伤的内在之光。

    I.37.或者:专心于无欲的意识状态。

    I.38.或者:专心于梦境和睡眠中的知识。

    I.39.或者:入神于任意对象。

    I.40.掌握入神,对象可从无限小至无限大。

    I.41.意识波流逐渐减少,透明如水晶,忠实再现所观对象之形状和色彩(与对象合体合色),不论对象是认知主体、认知行为或认知客体。此乃:合体。

    I.42.仍混杂有概念或言语意义知识时:有杂念合体

    I.43.记忆清除、自身似乎消失,只有目标显现时:无杂念合体。

    I.44.同样,针对精微对象,亦可描述为:有反射合体、无反射合体。

    I.45.由此,越来越精微,直到无形本性。

    I.46.这些依然是:有种子的合神。(有潜意识习惯的合神)

    I.47.达到无反射的纯透明合体时,真我显现。

    I.48.这个辨识智慧中,充满了真相。

    I.49.它所获得的直接知识,不同于推理和听来的那类知识,亦可涉及特殊对象。

    I.50.由此诞生新的潜意识习惯,抑制旧的潜意识习惯。

    I.51.甚至此潜意识习惯也被平静化时,达到一切都平静,此乃:无种子的合神(*9)。(无潜意识习惯的合神)

    II.实践篇Sadhana-Pada

    II.1.合一的实践:自修、自学、顺从自然本我纯精神。

    II.2.目的:减少障碍,达到合神之目的。

    II.3.障碍:无知、我见、迷恋、烦恼、固执。

    II.4.无知:无知是其它障碍的温床,无论是沉睡的、轻微的、断续的、活化的。

    II.5.无知:把非永恒的、不纯洁的、痛苦的、非真我的,当做永恒的、纯洁的、愉快的、真我的。

    II.6.我见:把自己的感官力,当做自己的意识力。

    II.7.迷恋:沉溺于享乐。

    II.8.烦恼:来源于痛苦。

    II.9.固执:沉浸于个人倾向,甚至在智者那里,也根深蒂固。

    II.10.这些障碍还在精微阶段时,可用反向溯源来消除。

    II.11.这些障碍已在活跃阶段时,可用凝神来消除。

    II.12.每个行为(业力),(在潜意识中)储藏为障碍的根源,在今生后世被体验。(业力的定义)

    II.13.储藏的根源,发芽结果为:生命的形态、寿命、经历。

    II.14.善行或恶行,分别产生乐果或苦果。

    II.15.变化产生苦,潜意识习惯产生苦,事物基本特性之变化的对立性也会产生苦。由此,有分别心者,视一切为苦。

    II.16.还未到来的苦是可以避免的。

    II.17.见者与所见的结合,乃痛苦的原因,但可避免。

    II.18.所见:其个性=知性+变性+惯性,其构成=元素+感官,其目的=体验+解脱。

    II.19.事物基本特性的阶段: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别的、无分别的。

    II.20.见者只是能见力,虽然纯粹,但要透过思想来见。

    II.21.所见,仅为见者而存在。

    II.22.对于目标达成者,所见已不存在,但对其他人的常识来说,所见依然存在。

    II.23.拥有者和被拥有者的结合,是能够获知两者的本性和力量的原因。

    II.24.这个结合却是源自无知。

    II.25.消除无知,则可消除结合。由此,见者可得:解脱。

    II.26.消除的方法:持续稳定的辨识能力。

    II.27.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II.28.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

    II.29.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

    II.30.①外律:不伤害、诚实、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婪。

    II.31.这些是普遍的伟大誓约,不限于生命的形态、空间、时间或场合。

    II.32.②内律:净化、知足、自省、自学、顺从自然。

    II.33.不伤害:如有负面思想扰乱时,培养反向思想来中和。

    II.34.负面思想:如暴力等,无论是去实行、去煽动、去认同。它们源于贪婪、愤怒、妄想,程度或弱、或中、或强,结果是无尽的无知和苦痛。因此,要培养反向思想。

    II.35.建立不伤害的思想,便会放弃这些敌意的出现。

    II.36.诚实:行为可得享果实。

    II.37.不偷盗:一切珍宝将接近。

    II.38.不纵欲:精力可得旺盛。

    II.39.不贪婪:可得轮回原因的知识。

    II.40.净化身体:使人不再依恋自身肢体,亦不再依恋他人肢体。

    II.41.净化心灵:带来心明、欢喜、神凝、感官易控,以及认清自性的能力。

    II.42.知足:可产生最大的快乐。

    II.43.自省:去除不纯,身体和感官可得完美。

    II.44.自学:与所望之神性相连通。

    II.45.顺从自然:顺从自然本我纯精神,亦可得完美与合神。

    II.46.③调身:姿势安稳舒适。

    II.47.放松着力点,合体于无限。

    II.48.由此,超越二元对立性的干扰。

    II.49.④调息:调身稳定之后,调节呼吸的出入。

    II.50.或出、或入、或停(三种):观察它们的方向、长短、频率。逐渐长缓、细微。

    II.51.第四种:超越呼吸出入的现象。

    II.52.由此:智慧之光的遮盖被消除。

    II.53.由此,意识适合凝神。

    II.54.⑤制感:意识脱离对象,感官也由此脱离对象。

    II.55.由此,可得感官的最高顺从。

    III.力量篇Vibhuti-Pada

    III.1.⑥凝神:意识凝注一处。

    III.2.⑦入神:思想一直持续不断流入对象。(Dhyana:移入对象。旧译:禅那、禅)

    III.3.⑧合神:由此,一直到只有目标显现,似乎自身无存。(Samadhi:合为一体。旧译:三摩地、定)

    III.4.以上三者一体:全神合一(总制/入定)。(Samyama:全部统合控制到一起。旧译:三夜摩)

    III.5.掌握此法,终极智慧(*8)出现。

    III.6.掌握可循序渐进。

    III.7.以上三个分支,比前五个分支更内在。

    III.8.但是,它们依然是无种子合神的外在分支。

    III.9.潜意识习惯的平静化=抑制其外显。意识与平静相结合的瞬间=静心的转换。(静的转换)

    III.10.由此形成平静的潜意识流。

    III.11.意识多点分散的减弱+意识一点凝聚的加强=合神的转换。(合的转换)

    III.12.由此:此强彼弱的同样思想持续下去=意识一点凝聚的转换。(一的转换)

    III.13.由此(通过以上三种转换),元素和感官的法则、时性、状态之三重转换可被描述。

    III.14.本质是固定不变的,不论法则是潜在的、显在的、不明的。

    III.15.以上的连续多变,是多种转换的原因

    III.16.全神合一于以上三重转换(法则、时性、状态),可得:过去、将来的知识。

    III.17.言词+对象+思想=三者重叠=混淆不明。全神合一于它们的差别,可得:一切生命的语言知识。

    III.18.全神合一于直接观察潜意识习惯,可得:往世的知识。

    III.19.全神合一于他人的思想,可得:他心的知识。

    III.20.全神合一于身体形态,暂停它被感觉的能力,停止与眼光的配对,可得:身体的隐形。

    III.21.同样:声音及其它感觉的消隐,可被描述(依此类推)。

    III.22.业力的结果,有快的,有慢的。全神合一于业力,可得:死亡的知识,或其征兆。

    III.23.全神合一于友情等,可得:它们的力量。

    III.24.全神合一于力量,如大象,可得:它们的力量。

    III.25.全神合一于内在的超觉之光,可得:精微的、潜藏的、遥距的知识。

    III.26.全神合一于太阳,可得:宇宙的知识。

    III.27.全神合一于月亮,可得:星系的知识。

    III.28.全神合一于北极星,可得:其运动知识。

    III.29.全神合一于脐轮,可得:身体系统的知识。

    III.30.全神合一于喉管,可得:中止饥渴。

    III.31.全神合一于胸腔主管,可得:身体的安稳。

    III.32.全神合一于顶轮之光,可得:高灵的视觉。

    III.33.或者,全神合一于超直觉,可得:一切知识。

    III.34.全神合一于心脏,可得:心识的知识。

    III.35.个体意识与本我纯意识完全不同。前者为后者存在,后者为自己存在。两者混淆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经验。全神合一于后者,可得:本我纯意识的知识。

    III.36.由此,可产生超直觉: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五种超觉)

    III.37.对于外向者,这些是神通;对于无种子合神者,是障碍。(依然是有种子的合神)

    III.38.放开意识与身体的束缚,并深深感知意识的流通,由此:意识可进入他人身体。

    III.39.控制上升的灵能量:可不接触水、泥、荆棘等(行走于上),并可漂浮。

    III.40.控制太阳轮的灵能量:身体可发光。

    III.41.全神合一于听觉与以太(*10)的关系,可得:超觉听力。

    III.42.全神合一于身体与以太的关系+合体于羽毛的轻灵,可得:空间旅行。

    III.43.全神合一于意识波流离体在外,成为:超乎想象的"伟大的无肉体生命"。由此:智慧之光的遮掩被消除。(离体神游)

    III.44.全神合一于宏大之物、自身本性、微小之物、相互关系、目的功能,可得:控制元素。

    III.45.由此可得:身体完善,而且可超越(物理)法则,变得极小极大等表现能力。

    III.46.身体完善:美丽、有魅力、有力量、坚如钻石。

    III.47.全神合一于感觉行为、自身本性、自我意识、相互关系、目的功能,可得:控制感官。

    III.48.由此:感知力快如意念,脱离感官,并且可掌握:自然因源。(自然因源:大自然的起因、起源)

    III.49.只有认知到本我纯意识与个体意识之差异,才能: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III.50.甚至对全知全能也没欲望,种子的不纯得以减灭,可得:解脱。

    III.51.即使接到高灵的邀请,也绝不要依恋或自满,否则可能重返旧路。

    III.52.全神合一于瞬间(时间单位)及其线性流动,可得:诞生于辨识力的知识。

    III.53.它可辨识两个极其相似的东西,即使它们的物种、特性、位置都一样。

    III.54.它可超越一切事物及其一切状况,并可破解时间的线性。故曰:诞生于辨识力的知识。

    III.55.当个体意识的纯净与本我纯意识的纯净相等时,可得:解脱。

    IV.解脱篇Kaivalya-Pada

    IV.1.神通来自天生、草药、咒语、自省或合神。

    IV.2.生命转换到另一个形式,是自然本因的水到渠成。

    IV.3.近因(眼前的行为)不能驱动自然本因,只是做出选择,像农夫开关水渠。

    IV.4.个体意识的产生,仅仅源于自我感知。

    IV.5.意识活动倾向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个体意识。一个原始意识,主导无数个体意识。

    IV.6.其中,入神所产生的意识,不受潜意识习惯影响。(不受业力影响)

    IV.7.合一者的行为不白不黑,其他人则有三种(白的、黑的、混合的)。

    IV.8.由此三者,潜意识习惯外显出来,随之结出相应的果实(果报相随)。

    IV.9.生命种类、空间、时间不同,但结果是连续的,因为潜意识习惯和记忆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IV.10.它无始无终,因为存在的意愿是永恒的。

    IV.11.潜意识习惯被原因、结果、基础、对象合为一体。后者消失,前者才消失。

    IV.12.过去和将来,以各自的形式,存在于不同路线的法则中。(时间=不同的路线)

    IV.13.它们或放大外显、或精微不显,都有自然的事物基本特性。

    IV.14.事物基本特性之转换的独特性=事物(客体)的个体性。

    IV.15.客体相同,意识不同,两者分道扬镳(所见不同)。

    IV.16.如果,客体不依赖于一个意识、不被认知,那会怎样?

    IV.17.客体之可知或不可知,依赖于意识对其色彩的反射。

    IV.18.个体意识的波流,永远被它们的主宰----永恒不变的本我纯意识----所知。

    IV.19.个体意识不能照见自己,只能被见。

    IV.20.因为主体和客体,两者不能同时被认知。

    IV.21.个体意识被另一个体意识所观察,观察者再被观察,无限后退,并带来记忆的混乱。

    IV.22.纯意识是不变的。个体意识转变成它的形式时,可认知自己的认知意识。(自知的方法)

    IV.23.由此,意识可同时被见者和所见着色(同时反射两者的色彩),便可认知一切。

    IV.24.个体意识被无数潜习性赋予多种色彩,但是为另一个目的(本我纯意识)而存在,并起联结作用。

    IV.25.见到个体意识与本我之差别的人,自我实现的执意将消失(灭除我执)。

    IV.26.于是,意识倾向于辨识力,并引向解脱之道。

    IV.27.辨识力的空隙中,可能出现其它来自潜意识习惯的思想。

    IV.28.如前所述,与去除障碍一样,消除它们。

    IV.29.甚至对最高认知力(无所不知)也不贪恋(平常心),可得:不论何时何地的辨识能力。此乃:法云合神(*11)。

    IV.30.由此,因果业力终止。(解脱)

    IV.31.由此,一切障碍和不纯消除了,知识无限,欲知无几。

    IV.32.由此,目的达成,事物基本特性之转换的连续性终止。

    IV.33.连续性=不中断的瞬间。转换终止时,认知可能。

    IV.34.事物基本特性回归本我纯意识之无目的状态,或曰:纯意识力量回住本性。此乃:解脱(绝对的自由)。完。

    【*关键词译注】

    *1.“合一”的近义词,文中使用了四种,一种比一种更深入:

    1)Yoga(合一):两头牛轭到一起、两者结合到一起、两者束缚到一起。旧译:瑜伽。

    2)Samapatti(合体):正确获得、意识与...完全合体合色。旧译:三摩菩提、定、正定、等至、正受、寂止、禅悦。

    3)Samadhi(合神/合一):意识融合到一起、绑定结合到一起。旧译:三摩地、定。

    4)Samyama(全神合一/总制):意识全部统合到一起、全部绑定结合到一起。旧译:三夜摩、内助。

    *2.Citta:个体意识。专指个体的全部意识,包含:显意识+潜意识+记忆+经验。

    *3.Vritti:意识波流。专指:意识的潜流、倾向、模式、转变以及思想流、意识旋流等意识活动。(两类意识活动:pravritti:有倾向的意识活动。Nivritti:无倾向的意识活动。出现在第IV.5节。)

    *4.Atman:本我、真我、神我、自性。专指:万物本源、万物本质、万物本性。古典瑜伽中常用的同义词(文中皆出现):

    1)Isvara:本我纯精神、自在、圣灵。

    2)Purusha:本我纯意识、灵魂。

    3)Prakriti:自然本源、自然本因。

    4)Chiteh:纯意识。

    *5.Guna:事物基本特性、万物基本特性。有三种:

    1)Sattvaguna:自存自在。

    2)Rajasguna:自发(主动性、积极性、阳性倾向)。

    3)Tamasguna:自动(惯性、被动性、阴性倾向)。

    *6.Samadhi(合神/合一):意识结合到一起、绑定到一起。旧译:三摩地、定。

    “合神”有两级:

    1)有想合神:有显意识思想。(旧译:有寻有伺)

    2)无想合神:无显意识思想,只有潜意识习惯。(旧译:无寻有伺)

    “无想合神”有两级:

    1)有种子合神:有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旧译:无寻有伺)

    2)无种子合神:无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旧译:无寻无伺)

    *7.Samskara:潜意识习惯、潜意识烙印、潜习。专指:往世或今世的行为经验和记忆在潜意识里的烙印及其形成的习惯。旧译:行。

    *8.Prajna: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旧译:般若。

    *9.Nirbijah-samadhi:无种子合神=无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的合神。即:潜意识中也无思无欲无目的、无意识倾向、无意识惯性、无业力。业力=潜意识中的思、欲、记忆、经验、目的等意识惯性对今生后世的影响力,故比喻为:种子意识。(古云:“神通不敌业力”。业力在神通之上:超越对神通的执著,才能到达终极智慧、超脱业力和轮回。故曰:“业力不敌般若”。)

    *10.Akasha:以太、阿卡夏。专指:组成空间的意识流、灵界创造物质现象界时所创造的第一种最基本元素。物质现象界的万物生存在其内。称为五大基本元素之第一,主声音。也是四大基本元素的创造者。亦经常作为“空间”的代名词。

    *11.Dharma-meghah(法云):云之法则、效法白云。意指:自由+自在+自然。(道法自然,合神法云。故曰:法云合神。)

    【译者后注】

    *翻译原则:

    1.纯中文:将梵语音译(如:瑜伽、禅那、三摩地、三夜摩等)一律直译成纯中文。

    2.忠实直译:忠实直译,无修无饰。(原文有双重含义或省略时,括号中追加。)

    *参考工具:6种

    1.Brit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梵语百科部分。

    2.Monier-Williams梵英词典。

    3.Spokensanskrit梵语口语词典。

    4.Tamilcube梵英词典。

    5.VedaBase梵语词库。

    6.Wikipedia维基百科全书梵语百科部分。

    *参考译文:42种

    A、英译本29种:

    A.1BonGiovanni.

    A.2CharlesJohnston.

    A.3ChipHartranft.

    A.4DK.

    A.5DennisHill.

    A.6GodfreyDevereux.

    A.7JamesHaughtonWoods.

    A.8MarkGiubarelli.

    A.9MarkO.Garrison.

    A.10Osho.

    A.11RamaPrasad.

    A.12RaghagavanIyer.

    A.13RonaldSteiner.

    A.14SandersonBeck.

    A.15Samkhya-YagacharyaSwamiHariharanandaAranya.

    A.16ShriYogacharyaAjita.

    A.17ShriShailendraSharma.

    A.18StephenPhilips.

    A.19SwamiHariharanandaAranya.

    A.20SwamiJnaneshvaraBharati.

    A.21SwamiSatchidananda.

    A.22RamaPrasada.

    A.23SandersonBeck.

    A.24SwamiSatchidananda.

    A.25TrevorLeggett.

    A.26VesperHavdalah.

    A.27Vidyavrikshah.

    A.28WimvandenDungen.

    A.29YogaAnandAshram.

    B、法译本5种:

    B.1DinoCastelbou.

    B.2InstitutMarc-AlainDescamps.

    B.3SwamiHariharanandaAranya.

    B.4WilliamQuanJudge.

    B.5WimvandenDungen,PascalvanDieren,EvelynePhilippaertsetDominiqueWiche.

    C、汉译本5种:

    C.1姚卫群

    C.2陈景园。

    C.3王志成、杨柳。

    C.4嘉娜娃

    C.5无名氏x1。

    D、日译本3种:

    D.1朝仓のり子。

    D.2无名氏x2。

    译者不能保证绝对的翻译准确性,并保留随时修改的权利。

    仅供参考,请勿拘泥字面,请勿绝对化。

    元吾氏

    2011年8月第1.1版

    (转载自由。Publicdomain-redistributionfreelypermitted.)

    “心源清彻,一照万破,亦不知有物也。”----[晋]《灵宝经

    “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诫。"----老子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释迦牟尼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宋]晁迥《昭德新编》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

    作品目录

    瑜伽目录

    1.1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伽。

    1.2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

    1.3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

    1.4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

    1.5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

    1.6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

    展开表格

    亲身锻炼

    2.1瑜伽是对身体加以自律,学习经典,和对神的顺服。

    2.2目的是促进冥想,除去障碍的根源。

    2.3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

    2.4无知是其余几项的温床,无论是沉睡的、轻微的、可构成障碍的还是激烈的。

    2.5无知将那些不是永恒的、不纯洁的、痛苦的、不属真我的,认同为永恒的、纯洁的、愉快的、属于真我的。

    2.6我执是知觉者将自己认同于知觉的能力。

    展开表格

    集中精神

    3.1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

    3.2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

    3.3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

    3.4此三者形成静坐冥想。

    3.5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

    3.6这种掌握是通过不同的阶段。

    展开表格

    消除疲劳

    4.12过去与将来,各依它们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

    4.13它们或潜藏,或显明,各按其特性。

    4.14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为这是整体的进化。

    4.15对象相同,但如果意识不一样,看出来便不一样。

    4.16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是否能被心灵认知。

    >4.17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

    展开表格

    作者简介

    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种理论,不是存在与理论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如果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论瑜伽,而是实践瑜伽,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瑜伽人。帕坦伽利对瑜伽目的明确到:瑜伽教授你如何控制你的大脑(CHITTA)。

    所以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从宗教上说,《瑜伽经》是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塑像

    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强调灵魂的属性)

    佛教认为:事物是没有本体的,只有实相。(强调灵魂的特性)

    《瑜伽经》所述内容和佛教禅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所说:“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与方法在《瑜伽经》里都说尽了。瑜伽好比是面粉,而世上各种宗教好比包子、馒头、面包、蛋糕等等。”

    婆罗门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时期,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最高实体----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这个中国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

    《瑜伽经》指引瑜伽者完成性灵的旅程,瑜伽经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处处的体现。

    瑜伽经由梵文写成,在翻译上非常困难。现存的英译本有数十种之多,但译法各有不同,有时分句也不一样。这篇译文只是根据手头上有的四个英译本互相参照译成,只宜作粗略的参考,不能算作确定的版本。

    参考资料

    [1] 瑜伽经 (豆瓣)[引用日期2021-07-31]

  • 上一篇百科:成为时尚女性
  • 下一篇百科:财务管理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