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金枪鱼
金枪鱼

金枪鱼

(游动速度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
金枪鱼族(学名:Thunnini):是硬骨鱼纲、鲭形目、鲭科下的一族海洋鱼类。该族包含5属15种金枪鱼,各物种之间的体型差别很大,最小的金枪鱼是圆舵鲣,其最大长度为50厘米,重量为1.8千克;最大的金枪鱼则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其最大长度为4.6米,重量为684千克,平均长度为2米,据信其寿命可以长达50岁。金枪鱼两端呈锥形,嘴巴适中,牙齿发育良好。鳃膜不附着于咽峡部。鳞片呈摆线状,通常很小,体色呈金属色,通常为蓝色和银色。金枪鱼有暗带和鳍。背鳍由9到27条密集排列的鳍组成,腹鳍有6条鳍。金枪鱼是可将体温维持在比周围水体温度高的物种。它们是一些活跃而敏捷的食肉动物,拥有光滑的流线型身体,也是游动速度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金枪鱼可在温暖海域中发现,成为一种大量商业捕捞的鱼类,也是钓鱼活动当中的一种受欢迎鱼类。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蓝鳍金枪鱼等部分金枪鱼物种已接近灭绝危机。金枪鱼遍布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许多物种定期进入凉爽的温带水域。
金枪鱼资料

图集

全部

查看更多

相关合集

低碳水食物

22个词条1.4w阅读

牛肉

牛身上获得的肉

鸡肉

鸡身上的肉

三文鱼

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

查看更多

渔业中的主要野生海鱼

5个词条717阅读

鲭鱼

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的鱼类

大西洋鲑鱼

分布于北大西洋海域的鱼类

鲨鱼

身体呈纺锤状且鳃裂侧位的鱼类

查看更多

大洋鱼类动物

3个词条620阅读

鲭鱼

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的鱼类

鲨鱼

身体呈纺锤状且鳃裂侧位的鱼类

金枪鱼

游动速度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

查看更多

物种简介

命名

金枪鱼族所属的鲭科,化石记录可追溯到第三纪和始新世。金枪鱼的英语“tuna”衍生自古希腊语θύννος(thýnnos)的中世纪拉丁语格式Thunnus──而该词又衍生自θύνω(thýnō),“匆忙、飞奔”之意。然而,英文种“tuna”的直接来源为美洲西班牙语,并依序源自西班牙语“atún”、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语“at-tūn”(同化于阿拉伯语的التون‎,al-tūn,现代阿拉伯语为التن‎),然后再往前才是自上述提及之希腊语和拉丁文之来源。

食品

在1800年代末和世纪之交,人们从罐头购买和食用的主要鱼类是沙丁鱼。沙丁鱼捕捞的主要地区之一是美国南加州,特别是圣地亚哥。在1903年,由于过度捕鱼和恶劣的海洋条件的共同作用,沙丁鱼的捕捞情况极为恶劣。一个经营罐头的商人——阿尔伯特·哈尔菲尔(AlbertP.Halfhil,),在圣佩德罗湾(SanPedroBay)看到很多空的沙丁鱼罐头,因此他想出了一种方法来填充它们。他进行了实验,将空的沙丁鱼罐头与当地捕获的长鳍金枪鱼包装在一起。长鳍金枪鱼是高度迁徙的物种,每年都会迁徙到西海岸。它们很容易获得,并提供一条鱼就可以装满空的沙丁鱼罐头。哈尔菲尔在他成立公司的第一年就卖出了700箱,到1914年,他的公司每年生产40万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需求激增。金枪鱼罐头为野战士兵提供了高蛋白,方便携带的食物。这种需求导致捕获金枪鱼的舰队从圣地亚哥扩展,并进一步向太平洋扩张。需求超过了长鳍金枪鱼的供应,导致船只捕捞其他种类的金枪鱼。到1920年的罐头制造商还罐装鲣鱼、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船只在更远的海域和更北的海域捕鱼。到1954年,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生产国和消费国是美国。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用捕鱼的船只也发生了变化。最初,船只一日游出海捕鱼——长鳍金枪鱼,通常在晚上就要返回家中。这是由于捕获的鱼在没有冰的状态下无法保鲜。现代船捕获金枪鱼的船只具有各种冷冻系统,每次可以停留一个月以上。这种能力极大地扩大了舰队的航程,使人们能够在海上航行几百公里以寻找金枪鱼。在1970年代,船只横渡太平洋中部,大多数西海岸船队都在距离海岸1000千米的范围内捕鱼。

多年来,渔业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鱼被网和钩子抓住。有62%的金枪鱼是用围网捕捞的,围网包围着金枪鱼群,并通过拉动一根绳子将其全部捕获。14%的金枪鱼是用长线钓到的,钓具由多个诱饵钩出并由船放出。船将设置其他行,然后返回以检查较早的设置行。其他方法包括用手持杆钓鱼或在水中拖曳钓具。

形态特征

金枪鱼族包含5属15种金枪鱼,其特征为两个独立的背鳍和相对厚实的身体。各物种之间大小变化很大,最小的金枪鱼是圆舵鲣,其最大长度为50厘米,重量为1.8千克;最大的金枪鱼则是北方蓝鳍金枪鱼,其最大长度为4.6米,重量为684千克,平均长度为2米,据信其寿命可以长达50岁。金枪鱼族具有流线型的身体,两端呈锥形,嘴巴适中,牙齿发育良好。鳃膜不附着于咽峡部。鳞片呈摆线状,通常很小,体色呈金属色,通常为蓝色和银色。金枪鱼有暗带和鳍。背鳍由9到27条密集排列的鳍组成,腹鳍有6条鳍。体呈梭形而稍侧扁。背细小圆鳞。脂脸发达。两颌上的牙齿细弱。舌小而光滑。脊鳍两个,彼此分离很远,鳍条低于刺部。臀鳍与鳍条相似而相对。尾鳍深叉,尾柄上有上下两条较小的棱。

金枪鱼非常适合在公海连续游泳。它们的身体是理想的流线型形状,身体最厚的部分出现在从头部往后的五分之二处。它们的背鳍可以切入凹槽以减少阻力,而尾鳍则坚硬且呈镰刀形,可提供强大的推进力。肛门和第二背鳍后面的5到12个独立的小鳍可以防止水流向尾部形成漩涡,从而使尾部能够抵抗较少的湍流。细长的尾柄有至少两个龙骨,可以减少阻力并加速水流通过尾巴。

由于金枪鱼可以进行适应热保存的方式,与大多数具有白肉的鱼不同,金枪鱼的肌肉组织范围从粉红色到深红色。由于存在肌红蛋白,一种与氧结合的分子,因此红色的肌肉(主要的肌组织肌肉)获得了这种颜色,而肌红蛋白在这些物种中的表达量要比大多数其他鱼类大得多。当接收富含氧气的血液时,这些肌肉为游泳提供了更好的能量。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金枪鱼

三文鱼

三文鱼

外观

分布区域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广阔水域

亚洲、欧洲、美洲北部地区及太平洋北部

亚洲、欧洲、美洲北部地区及太平洋北部

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杂食性

鲭科

鲑科

鲑科

鲭形目

鲑形目

鲑形目

栖息环境

5408次播放03:30

地中海水温格外高,蓝鳍金枪鱼却来这里,它们另有目的|人与自然

金枪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遍布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许多物种定期进入凉爽的温带水域。在大多数情况下,金枪鱼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中上层(开放海洋)鱼类。一些物种在凉爽的温带或冷水中进行季节性迁徙。一些,特别是较小的金枪鱼,仍留在海岸线附近,而其他许多则在更深的水域中漫游。包括黄鳍金枪鱼在内的许多族群倾向于留在地表附近和大陆架上。

生活习性

7497次播放00:41

科普——金枪鱼为什么连睡觉都不能停止游动?

570次播放03:32

金枪鱼是半恒温动物,而且视力极佳!来看它们狩猎|自然传奇

运动

金枪鱼族是一些活跃而敏捷的食肉动物。该类物种拥有光滑的流线型身体,也是游动速度最快的远洋鱼类之一。举例,黄鳍金枪鱼的游动速度可达每小时75千米。大多数金枪鱼都是群聚的鱼类,但也有一些可以单独发现。它们遵循游牧生活方式,有时进行远距离迁徙。对某些群体来说,迁徙是季节性的,可能由水温决定。金枪鱼是连续游泳的动物,它们有一种独特的、高效的游泳方式(称为鱼尾形),即身体保持僵硬,而细长的尾巴快速摆动。

金枪鱼具有负浮力,必须连续游泳以避免下沉。此外,它们需要不断的运动来给鳃通风。通过一个叫做撞击鳃通风的过程,游泳(速度不低于每秒65厘米)迫使水流过鳃。金枪鱼有许多片层(鳃膜)和非常薄的片层壁,能够从水中提取比任何其他鱼类更多的氧气。金枪鱼有很大的心脏和血容量。它们的红色肌肉比例也很高,可以持续游泳,沿着脊柱中央埋藏以保存热量。

对于像金枪鱼族这样的快速游泳者(与海豚一样),空化是优化能源消耗的障碍,因为它会限制最大游泳速度。即使它们有能力游泳得更快,这些动物也可能不得不限制自己的速度,因为它们尾巴上的空化气泡的崩塌会造成伤害,对于海豚来说,也会感到疼痛。在金枪鱼族的情况下,速度限制是因为不受限制,因为它们与海豚不同,不受疼痛的限制,因为这些鱼的鳍状鳍没有神经末梢,因此不会感到气泡。尽管如此,由于空化气泡在鳍片周围形成汽化膜限制了它们的速度,它们无法游得更快。已经发现金枪鱼的伤害与空化所造成的损害是一致的。

体温

金枪鱼是鲭科中仅存可将体温维持在比周围水体温度高的三类物种之一。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群体吸热,能够维持高于周围水温的体温。金枪鱼族通过一种被称为“奇妙网”的血管排列来保存游泳肌肉产生的热量。这些血管起着逆流热交换器的作用。在任何鱼类中,当血液通过鳃循环接受氧气时,也会冷却到周围海水的温度。在金枪鱼身上,这些血液被转移到靠近身体外部的血管,而不是直接通过鱼的核心。在向里流动之前,冷的,含氧的血液通过一个由小血管组成的网络,逆流到离开游泳肌肉的热血中,热量被传递到进入的血液中。通过这种方式,游泳肌肉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得以保存。在7-30摄氏度的水域中,蓝鳍金枪鱼的肌肉温度保持在28-33摄氏度之间。其他金枪鱼的体温保持在比周围水域高3-7摄氏度。一些物种,如大眼金枪鱼,只有在进入较冷的水中时才使用热交换器。吸热也有助于温暖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而稳定冷水中的神经系统功能。

食物

金枪鱼是活跃的捕食者,以各种各样的生物为食。单一物种的食物包括螃蟹、虾、鱿鱼、甲壳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幼仔以及1米左右长的鱼类。一些较小的物种通过鳃耙滤浮游动物。金枪鱼以各种中层水域和表层鱼类为食,鲭鱼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金枪鱼保持较高体温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在更深的深度和更高的纬度的冷水中迅速寻找猎物。迁移的金枪鱼具有最快的消化率和最高的代谢率。

分布范围

金枪鱼族的自然分布范围广但稀疏,它们分布在整个海洋中,特别是在热带和温带水域,通常分布在赤道南北45°之间。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生长繁殖

金枪鱼族在与成体相同的当前系统下,复合型幼鱼和幼鱼与成熟个体一起生长和觅食。除蓝鳍金枪鱼外,金枪鱼族都会反复产卵。有些雌性平均产50万个卵,这些卵漂浮在水面附近,会在2-5天内孵化,具体取决于温度。蓝鳍金枪鱼在墨西哥湾的热带水域产卵,其余时间在温带地区觅食。

下级分类

金枪鱼族(5属15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鲣属

Allothunnus

Serventy,1948

1

细鲣

Allothunnusfallai

Serventy,1948

无危(LC)

舵鲣属

Auxis

Cuvier,1829

2

圆舵鲣

Auxisrochei

Risso,1810

无危(LC)

展开表格

主要品种

黄鳍金枪鱼

5082次播放01:27

出生时全身透明,生存率只有万分之一,黄鳍金枪鱼是怎么存活的

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俗称黄鲮甘、鱼串子。英文名为Yellowfintuna。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金枪鱼科金枪鱼属。黄鳍金枪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热带、亚热带水域,系大洋性洄游鱼类。黄鳍金枪鱼是金枪鱼属中渔业产量最大的重要经济鱼种。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大洋性分布等特点,加之经济价值高、资源量相对丰富,其在世界金枪鱼鱼类的产量中位居前列。金枪鱼作为一种深海鱼类,素来以营养价值高、纯天然、无污染而享誉国际市场并有“海洋黄金”之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形态特征

黄鳍金枪鱼体呈纺锤形。稍侧扁,尾部较长而细,成体第二背鳍和臀鳍延长,腹金枪鱼

鳍胸位,尾鳍呈新月形,尾柄发达,两侧各有3个隆起。颌骨具小牙,锥形,排成一列。体被细鳞,胸部的鳞较大,形成胸甲。侧线部明显。体最高处位于第一背鳍基部中部。第一鳃弓鳃耙26~34。大个体第二背鳍和臀鳍很长,做弧形弯曲,超过叉长的20%。胸鳍较长,伸达或超过第二背鳍起点,但不超过其基部末端,占22%~31%。椎骨18+21。背部呈蓝色,腹部呈银白色,腹部具20条断开的垂直线。背鳍、臀鳍及小鳍同为橘黄色。

生长习性

黄鳍金枪鱼系大洋性洄游鱼类,其分布主要受限于水温,分布在表层水温为18~31℃的区域,大量密集于表层水温为20~28℃的水域。夏季栖息水层较浅,冬季栖息水层较深,其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鳍金枪鱼有明显的南北向季节洄游,其洄游路线与海流移动有关,与温度、盐度和溶解氧也密切相关,饵料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温度是黄鳍金枪鱼主要受限的水文条件。

黄鳍金枪鱼是食物选择性不高的肉食性远洋鱼类,分布区内大部分小型鱼类、头足类及甲壳类动物都可作为它的饵料。傍晚和凌晨摄食活跃,为其2个摄食高峰。该鱼的最大体长可达3m,体重可达225kg。南海黄鳍金枪鱼渔获物体长范围为441~1720mm,体重为2.0~92.0kg。黄鳍金枪鱼幼鱼生长迅速,成鱼则显著减慢。3--6月在西、中沙海域的黄鳍金枪鱼性腺均已成熟,并开始产卵。成熟时的最小体长为1m,浮性卵,卵粒各个分离。卵小,具油球,卵粒直径为0.9~1.04mm。怀卵量在200万~800万粒之间,依鱼体的大小而变化。在水温26℃时,受精卵经24~36h即可孵化。一个产卵季节中雌鱼多次重复产卵,属分批产卵类型。

经济价值

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粗蛋白含量为26.2%。脂肪含量仅0.2%,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根据1973年FAO/WH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成人模式)对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蛋白进行评价,背部肌肉中呈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的41.31%且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如钾、磷、钠、镁、钙、锌、等。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原料。

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大洋性分布等特点,加之经济价值高、资源量相对丰富,其在世界金枪鱼类的产量中仅次于鲣(Katsuwonuspelamis)。根据FAO的资料显示,2004年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为1384358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世界产量一直维持在100万吨左右,是世界3大洋区金枪鱼属中主要的渔获品种之一。

大眼金枪鱼

拉丁文名:Thunnusobesus隶属:鲈形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金枪鱼亚科、金枪鱼属。

形态特征

体长2m,体重150kg以上,体形与蓝鳍金枪鱼相似,胸鳍较大,眼较大。体为粗纺锤金枪鱼

形,甚粗壮故又称“肥肚金枪鱼”,体前中部为亚圆筒状,横切面近圆形,尾部很短;体高、眼大、头大。胸鳍很长而尖,体长100Cm以下的小鱼,其胸鳍可达背鳍第1至第2小鳍之间下方,仅次于长鳍金枪鱼;但老龄鱼仅达第二背鳍前端下方,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异。体背蓝青色,腹部灰白色,胸鳍上方蓝黑色,下方褐色,小鳍黄色,黑色边缘,但个体小者或为全黑、或为黄色蓝边。

生长习性

大眼金枪鱼是大洋性洄游鱼类,喜群游。适温范围甚广,自表层水温12℃~30℃都有捕获,最适温带区为20℃~23℃,热带区为26℃~29℃。其垂直分布,自表层至250m水层都有渔获,为金枪鱼类中分布水层最深者,白天分布于较深水层,夜晚则上移到近水面表层摄食,以130m以浅水深范围活动频率较高,但通常栖息水深为20~120m,其生活圈在温跃层中或温跃层之下。季节洄游明显,春夏北上,冬季南下。性成熟最小体长为100cm,体重50kg,怀卵量为300万粒。主要产卵期为4-9月,主要产卵场在赤道逆流附近;西沙、中沙群岛海域也是产卵场之一。受精卵约21h孵化,刚孵化出的仔鱼,体长为1.5mm。小鱼出生一年后体长可达55cm。捕获体长以137~145cm的成鱼为主,在渔获产量中一般以体重16~35kg占优势。大者体长可达2m,体重150kg(7龄鱼)。从上钓时间初步观察,每天傍晚和翌日凌晨摄食较为活跃。大眼金枪鱼主要以头足类、虾类及飞鱼等小型鱼类为食。其适温范围为13℃~27℃,在水温21℃~22℃时集成大群。

经济价值

肉呈粉红色,肉质稍软,可做生鱼片,是常见的制作金枪鱼生鱼片的鱼种。除鲜食外,可制罐头,冷冻或制干品,肝可制鱼肝油。

分布

全世界热带和温带海区(南北纬度在40°之间)均有分布,中心密集区在赤道附近海域。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海域,东海也有分布。

长鳍金枪鱼

拉丁文名:Thunnusalalunga隶属:鲈形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金枪鱼亚科、金枪鱼属。

形态特征

头较长,体长将近头长的4倍;胸鳍很长,为镰刀状,长度大于头长,末端到达第二背鳍起点上的垂直线;尾鳍两侧各有3个隆起嵴。背部暗色,腹部色淡,体色均匀。小鳍呈柠檬黄色。

生长习性

一般分布水温范围为14℃~23℃,密集于15℃~21℃。洄游路线与洋流的季节变金枪鱼

化关系密切。为典型的栖息于0~20m表层的大洋性鱼类,很少降到300m水层。常喜结群在外洋水域洄游,其游泳速度冠于其他金枪鱼类,喜栖澄清水域,有时伴随鲨鱼或其他漂浮物集群洄游,有时跃出水面高达2m。长鳍金枪鱼在50~60m水层产卵,产卵水温高于24℃,产卵盛期为夏季。性成熟最小体长960mm,浮性卵,卵径0.93mm。成鱼主要摄食沙丁鱼、鳗鱼以及大型甲壳类和小型头足类。

分布

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鲣鱼

97万次播放01:59

世界上最硬的鱼?如木头般坚硬的鲣鱼,为何日本人那么爱吃?

14万次播放05:55

一生不能停止游泳,否则会窒息,被称为最硬的鱼,俗称“炮弹鱼”

2499次播放02:08

世界上最坚硬的鱼,能做成刀刺穿易拉罐,日本人对它甚是喜爱

拉丁文名:Katsuwonuspelamis隶属:鲈形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鲣属

形态特征

体粗,横断面圆形。第二背鳍和臀鳍后方各具小鳍7~8个。体背蓝紫色,腹部银白色,腹侧有4-6条明显黑色纵带,故有“六条”之称。

生长习性

鲣为大洋性快速游泳鱼类,常群集于上层,以鱼类、甲壳类、裂脚类为食、摄食量很大,每天摄金枪鱼

食量可高达其体重的14%。反之,鲣鱼在某个阶段以被多种大型大洋性鱼类所食。鲤鱼成群洄游于近岸和横越大洋。形成围网渔场的鲤鱼群多游泳于水深7~9m水层,密集群可达5万尾。常做长距离的索饵洄游,不在一个海区久留。游速快,每小时达45km。群游性强,对温度、盐度感觉灵敏,鲣鱼是金枪鱼类中最喜温暖种类之一。喜栖在温度20℃~26℃,盐度34~35.5的海区。适温范围17℃~28℃,密集水温19℃~23℃,盐度32以下很少见到鲣鱼。吹北向和东北向的冷风或降大雨时不集群水面而栖息于水面下4~9m水层。鲣鱼生态型有三类:①个体大的老龄鱼,属热带性的固定类型;②在一定热带区域内定期洄游者;③温带性的随季节变化做长距离洄游类型。鲣鱼栖息水深范围为0~100m,通常集群于水上层。对温、盐度感觉灵敏,喜栖水温20℃~26℃,盐度34~35.5的海区。鲣鱼在20°N以南,表层水温20℃以上热带岛屿附近饵料丰富的海区为其产卵场。最小性成熟体长为391mm,怀卵量为85.6万粒,卵径1.12mm。热带水域全年产卵,亚热带只有暖春(暮春和早秋之间)产卵。产卵主要受水温影响。仔鱼大量出现在表温24℃水域,22.1℃~23℃海域也经常见到。Ueyanagi等1972年用围网所捕获亲鱼做人工授精。受精卵径0.93~1.09mm,单油球,油球径0.21~0.25mm。水温25℃~26.5℃下受精后22~27h孵化,初孵仔鱼全长2.65mm,2d内卵黄囊吸收完。

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产于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广东沿海海域。

蓝鳍金枪鱼

33万次播放04:18

海中“黄金”蓝鳍金枪鱼,成群结队捕食凤尾鱼

1.7万次播放01:46

过去的猫狗口粮,现在却抢到上千万一条!蓝鳍金枪鱼为何这么贵?

7317次播放02:41

日本渔民用网箱养殖蓝鳍金枪鱼,捕捞后市场竞拍做高级寿司!

1143次播放01:28

如何分辨蓝鳍金枪鱼?这种鱼的特点是什么?

拉丁文名:Thunnusthynnus

生长习性

蓝鳍金枪鱼生长速度缓慢,东部群体性成熟年龄4~5龄,其产卵场是在地中海,产卵金枪鱼

期6~8月;西部群体性成熟年龄8龄,产卵场在墨西哥湾,产卵期为5~6月。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产卵场均在表层水温24°C以上海域,可全年产卵,性成熟年龄为3龄可见,与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相比,蓝鳍金枪鱼具有性成熟年龄大、产卵场集中和产卵期较短等特点。

经济价值

肌肉富含蛋白质、EPA、DHA、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制作生鱼片和寿司的顶级食材。根据脂肪含量的不同,蓝鳍金枪鱼的背、腹部肌肉通常被分成3个不同的组分。鱼体背部的3个部位为1组,称“赤身”;腹部的中间和末尾为1组,称“中腹”;腹部的前段为1组,称“大腹”。大腹肉油脂丰富,肉质鲜滑而带有浓郁的特有香味,价格最贵;中腹肉肉质鲜美,味道不及大腹之浓郁,价格也较之便宜;赤身肉油脂较少,肉质坚实具嚼感,价格最便宜。

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

马苏金枪鱼

拉丁文名:Thunnusmaccoyii

生长特性

属肉食性,食性广泛,以鲣鱼与鲐鱼小鱼、糠虾类、鱿鱼类为主,是急躁的掠食者。

生长缓慢,一般认为其性成熟年龄为8~10龄,性成熟鱼的体长为130~155cm,最大寿命约20龄。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性成熟年龄应该是在10~12龄左右,而且有不少体长160cm以上的个体年龄超过25龄,曾发现的最大年龄达42龄,因此最大寿命应在40龄以上。雄性鱼叉长可达245cm,最大体重260kg。幼鱼的自然死亡率较高,成鱼后就比较低。游速每小时可达70多公里,性敏捷、活泼、集群、喜光,至近水面觅食,适温范围18~26°C,栖息于海面表层至50m,水深800m亦有其踪迹。

目前发现的马苏金枪鱼产卵场只有一处,即在印尼南部爪哇与澳大利亚西北部之间的水域,约在10°~20°S、100°~125°E之间。一般认为其产卵季节在9月至翌年3月,其中1~2月为产卵旺季。三大洋捕获的马苏金枪鱼都来自此产卵场。每尾成熟雌鱼一次约产卵5.7万粒,为多次产卵型。卵产出后2~3d发育成稚鱼,并开始随潮流向南漂流到西澳大利亚州沿岸。

幼鱼在3龄前栖息在澳大利亚西南的暖水海域,水温在20°C~30°C之间。3龄以后离开该海域,分散到35°~45°S的西风漂流,即南极环流中,并随季节化周期性地洄游。洄游过程大致分为两群:一群通过大澳大利亚湾,往南游向塔斯马尼亚海域,再往北游向南威尔士州;另一群则随赤道海流西移,从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南方向西洄游,直到非洲的南部沿岸当幼鱼性成熟后,需产卵时再洄游到西风漂流中觅食,进入繁殖周期。较常出现的索饵场在20°S以南的冷水海域。

分布

广泛分布于三大洋南半球高纬度(30°~60°S)海域。

主要价值

金枪鱼是重要的食用鱼类和运动鱼类,也是世界上最具商业价值的鱼类。它们是食品系统的关键部分,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即地中海和加利福尼亚海岸,金枪鱼在当地捕捞已有多年历史,但是对开放式金枪鱼的大规模商业开发在某些情况下导致金枪鱼种群枯竭。金枪鱼的大部分捕获量用于罐装。

金枪鱼肉质柔嫩、鲜美,蛋白质含量很高;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甲硫氨酸、牛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丰富,是国际营养协会推荐的绿色无污染健康美食。

金枪鱼是ω-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每份300毫克)。然而,罐装金枪鱼中的ω-3脂肪酸含量变化很大,因为这种脂肪酸会破坏鱼体内的大部分ω-3脂肪酸。金枪鱼也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金枪鱼也含有不同水平的汞,因为养殖金枪鱼体内的汞分布与脂肪含量成反比,这表明天然脂肪含量较高的金枪鱼可能有助于减少汞摄入量。[1]

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金枪鱼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86千卡

蛋白质

13.4g

脂肪

2.3g

水分

79g

展开表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2015年ver3.1。

数据缺乏(DD)、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各1种,近危(NT)3种;无危(LC)8种。

保护措施

金枪鱼可在温暖海域发现,成为一种大量商业捕捞的鱼类,也是钓鱼活动当中的一种受欢迎鱼类。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蓝鳍金枪鱼等部分金枪鱼物种已接近灭绝危机。

对金枪鱼种群的管理(重点是大型中上金枪鱼)由一些国际组织组成,这些国际组织由与不同海洋区域接壤的国家组成,在某些情况下,大金枪鱼的船旗国也加入了该组织舰队。在这些组织中,它们在渔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脱颖而出:(1)西部中太平洋渔业委员会;(2)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3)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4)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5)南部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

上述五个渔业监管组织,称为金枪鱼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英语:TunaRegionalFisheriesManagementOrganizations,简称RFMO),于2007年1月在日本神户举行了首次联席会议。政府环境组织已经提交了有关渔业和物种保护风险的提案和文件。会议结束时,通过了60多个州或地区提出的行动计划。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签发原产地证书,以防止非法捕捞,并在建立区域捕捞配额以及国家与船队之间提高透明度。代表们决定于2009年初在欧洲举行再次会议,会议于2009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举行,作为金枪鱼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第二次联席会议。

2010年,非政府环境组织绿色和平国际组织在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增加了几种物种,包括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太平洋金枪鱼,北方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这些物种已成为消费者应避免购买的海洋物种“红色清单”的一部分。

绿色和平国际组织编制的海鲜产品“红色清单”(绿色和平组织国际海鲜红色清单)列出了鱼和其他海产品的清单,这些鱼和其他海产品通常在世界各地的超市中出售,并且极有可能来自不可持续的渔业。权威数据表明,蓝鳍金枪鱼受到过度捕捞的严重打击,因此扩大了一些金枪鱼种群的数量,可能造成人口崩溃。

根据国际海鲜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罐头行业,科学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之间的全球非营利合作伙伴关系)的调配,印度洋东部和太平洋西部的大眼金枪鱼的种群和大西洋的黄鳍金枪鱼都是所有过度捕捞的受害者。

参考资料

[1] 【金枪鱼】_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 副作用_能吃吗怎么吃- 大众养生网 · 大众养生网[引用日期2021-11-24]

  • 上一篇百科:
  • 下一篇百科:有机硒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