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高等院校)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简称外语学院)的前身为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外国语文科系(1928年)。后更名为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外国语文学系、浙江大学外文系。期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英文系并入外文系。1952年2月因院系调整,成立了浙江大学外语教研室和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浙江大学外语教研室于1984年恢复系的建制,成立语言系。1988年更名为外语系。1952年3月中苏友好协会浙江分会俄文专科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1958年9月更名为杭州大学外语系;1970年杭州外国语专科学校并入杭州大学外语系;1992年成立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据2019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77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千多人。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资料
  • 中文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 校训:求是创新
  • 前身: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外国语文学门
  • 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等
  • 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简介

    1998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1999年将原浙江大学外语系、原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原杭州大学公外部、原浙江农业大学公外部、原浙江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合并,成立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年学院更名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著名学者许国璋王佐良桂诗春胡孟浩王福祥戴炜栋胡文仲陆国强索天章佘坤珊陈嘉、薄冰、方重、裘克安戚叔含等曾先后在浙江大学学习或执教。

    学院下设英语文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话语与多元文化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翻译学研究所、跨文化交际研究所、外语教学研究所、外国教学传媒研究所、德国学研究所、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法语地区人文科学研究所、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所12个院级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所、外语教学期刊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四个校级研究所。

    学院现有英、日、德、俄、法五个语种,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翻译方向、经贸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汉学国际教育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是全国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专业外语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研究会、全国认知语言学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是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教学理论委员会、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英语语言研究会、中国美国文学学会、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全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教授27人(含外籍浙大教授1人),副教授58人(含外籍浙大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师2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梯队4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14%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8%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平均年龄39岁。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由教授、副教授、外籍专家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和科研梯队,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新模式”教改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了国内外语界同行的充分肯定。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据2019年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数共计32项,出版专(译)著、教材132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25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2017年,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其中3项为重点项目。2017年,学院共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术交流

    据2019年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已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丹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高校建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17年学院共有与国(境)外高校交流合作项目20项,其中包含7个联合培养项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3+1/1+1联合培养项目、英国巴斯大学3+1/4+1/1+1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二语习得研究所3+2硕士衔接项目、美国林顿州立学院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香港城市大学翻译系1+1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香港城市大学本科生交换项目等联合培养项目。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西班牙萨拉曼卡主教大学、法国巴黎十三大签署框架协议,与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协会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17年师生对外交流共260人次。

    办学条件

    在校学生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266人,其中本科生820人,硕士研究生327人,博士研究生28人,留学生91人。学院建有学生会、研究生会、校级学生社团外语协会等学生组织,每年通过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论文报告会、专业外语类竞赛、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自我能力的锻炼创造了良好条件,进一步推动学生学术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辩论赛、模拟联合国活动、莎士比亚戏剧大赛、欧莱雅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高层次大赛中接连荣获佳绩。德语专业、英语文学专业学生分别自创了大学生杂志《求是鸟》、《翠鸟》、《子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求是鸟》杂志已经有20年的办刊历史。

    学院院训是“学贯中西,格物致知”,力求在学校本科教学的整体改革框架下探索外语学科的新模式,确立以人文性、思想性、应用性和研究性为语言教学宗旨的根本目标,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培育具有东西方人文精神,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宽”、“专”、“交”外语人才。学院毕业生语言功底扎实,知识面宽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在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对外交流、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公共事业等领域及政府机关。

    学院教学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了全数字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学院拥有数字网络电脑学生终端1225台,全部连通国际网;数字化语音和多媒体网络教室82间,多语言同声传译教室1间;还拥有互动式多媒体实时录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数字化录音编辑设备以及八套浙江大学外语调频广播台、五套(英、俄、德、日、法)境外卫星电视接收及其闭路系统和上万小时外语声像资料等。已经建设并开通的网络教学平台有面向全校学生的自主听力网站、外语VOD网站、课堂实时服务网站和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外语教学网站。学院资料信息中心藏书丰富,有英、俄、日、德、法、汉、韩等各类外文书籍十万余册,外文期刊一百余种。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拥有文科资深教授(待遇等同院士)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求是特聘教授3名,文科领军人才2名,浙江省特级专家1名,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名。

    英语文学研究所

    高奋

    郭国良

    陈敏

    陈艳华

    丁光

    方凡

    符亦文

    何辉斌

    洪峥

    姜剑

    姜希颖

    卢燕飞

    马晓俐

    沈弘

    隋红升

    孙艳萍

    谭惠娟

    虞建辉

    张丽娟

    苏忱

    语言学研究所

    展开表格

    研究生导师介绍

    硕士点导师介绍

    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孟筱敏 吴永琴

    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陈新宇刘淑华 沈杰 王仰正 王永 周露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范捷平 李媛 刘悦沈国琴 冯黛绿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阿莉塔 马安东王鸣 谢志宇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导师:陈伟英 程晓玲 冯冰 何莲珍 黄建滨 黄天海 蒋景阳 李德高 梁君英 刘海涛 陆建平 马以容 庞继贤 瞿云华 盛跃东施晓伟 施旭 王小潞 吴越民 肖忠华 张建理 郑达华 周星 朱晔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陈刚 方凡 高奋郭国良 何辉斌 何文忠 刘慧梅 马博森 沈弘 隋红升 谭惠娟 王之光 吴宗杰 殷企平 乐明 张建民 赵宏琴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导师:陈强 程晓玲 冯冰 何文忠 黄建滨 李媛 梁君英潘一禾彭利贞 瞿云华 沈语冰 盛跃东 施晓伟 王小潞 吴宗杰 乐明 周星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点导师:陈刚 何文忠 黄天海 梁君英 刘慧梅 谭惠娟 王之光 郑达华

    博士生导师介绍

    范捷平:西方文学理论、跨文化阐释学、德语作为外国语教学论

    方凡: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研究、文学翻译研究

    高奋:英美现代主义文学

    何辉斌:当代英美文论、比较文学、戏剧学

    何莲珍:英语教学、语言测试、语篇分析及语料库语言学

    黄建滨:外语教学、英语教材、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翻译、语法

    李媛:德语作为外国语教学论、跨文化交际、德语文学教学论、德语国家国情…

    刘海涛:计量语言学、语言规划、依存语法

    马博森: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

    庞继贤:应用语言学、话语分析、专业领域英语运用

    瞿云华: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汉英英汉对比语言研究、计算语言学、汉英…

    沈弘: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目录学与版本研究、中外文化交流

    沈杰:人居环境问题研究、低碳与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建筑文化与艺术研究

    施旭:话语学、文化学、文化心理学

    谭惠娟:美国文学研究、翻译理论研究

    王小潞: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语言与思维、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汉语国际…

    王永:俄语口语学、俄语国家文化、俄罗斯艺术

    吴笛:俄罗斯诗歌研究、英美诗歌研究、文学翻译研究

    吴宗杰:话语学,外语教学研究,东西方语言哲学比较

    肖忠华:语料库语言学、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时体理论等

    殷企平:英国小说、英国小说理论

    张建理:认知语言学与英汉对比研究

    国际交流

    外语学院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校、院、所合作办学和科研合作,基本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院平均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两个以上,吸引诸多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交流、讲学。

  • 上一篇百科:桂林学院
  • 下一篇百科: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