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亚洲小爪水獭
亚洲小爪水獭

亚洲小爪水獭

(食肉目鼬科小爪水獭属的动物)
亚洲小爪水獭(学名:Aonyx cinerea),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獭品种,体长仅半米左右,身上的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小爪水獭主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鱼,主穴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有“水鬼”、“水怪”的传说,实际上多数是小爪水獭。小爪水獭数量稀少,现已成为水域水质的指示动物,能否在水域中找到它们,是评价水质优劣的最佳方法之一。
亚洲小爪水獭资料

相关合集

哺乳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9个词条1.7w阅读

短尾猴

IUCN易危物种

猕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酋猴

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猴类

查看更多

水獭亚科下属物种

10个词条1081阅读

亚洲小爪水獭

食肉目鼬科小爪水獭属的动物

海獭

最小的海洋哺乳类动物

北美水獭

鼬科美洲獭属的动物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形态图

小爪水獭的身体体长度一般在40-63cm之间,尾长为26-30cm,体重约2.7-5.4kg,毛发外层长12-14mm,内层长6-9mm。

小爪水獭全身呈亮赭色至暗棕色,头较短而阔,鼻垫裸露区与被毛交界处整齐,呈一条横直线,鼻镜上缘没有凹陷,牙齿粗大,有34枚牙齿;在下颌正前方和两侧有稀疏的刚毛喉部颜色较浅,为白色至灰色,与其他部位形成鲜明的对比;鼻部粉红色或略黑,上缘凸起呈尖状它的背部的体毛呈深咖啡色,更富于光泽;腹部的颜色较为浅淡,但没有白色针毛;两颊、颏部和喉部的针毛尖端为白色;四肢短小,其上的足垫大而且厚,每肢有五趾,趾间蹼膜不完全;爪短粗呈钉子状,有退化现象;尾巴的基部宽厚,接近尾端时逐渐变尖,尾端被毛短而稀,几乎裸露。

栖息环境

亚洲小爪水水獭生活在有淡水和泥泞的沼泽的森林、稻田、湖泊、河流、水库、运河、红树林和沿海岸等地区,不喜欢没有任何掩护的空旷地带。

生活习性

活动

生活习性--进食、游泳、群居

小爪水獭为穴居,通常会在河岸上挖穴筑巢。昼夜活动,在白天会不断地保养自己的皮毛,保持皮毛干燥;在水中时,游泳的速度很快,潜水可达6~8分钟。小爪水獭是社会化的动物,通常为大约12只组成一个群体,一起居住,一起嬉戏,当领地受到侵犯时,也会一同反击,

主要通过声音和臭味来进行交流,用味道来划分领地。

食性

小爪水獭的食物主要是无脊椎动物,如蟹和其他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也吃昆虫和小型鱼类,如攀鲈,鲶鱼等,偶尔也会捕捉老鼠。他们敏感的前爪可以感知到地下的昆虫,大臼齿可以粉碎蟹等软体动物的壳。

分布范围

世界

孟加拉、不丹、文莱、老挝、印度、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

中国

云南、台湾、福建、海南等地

繁殖方式

小爪水獭与所栖息的环境

小爪水獭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雌性的发情周期为28天,发情期只有3天,怀孕期为60天。

幼崽诞生时重约50g,软弱无力,眼睛还没有睁开。雌性水獭在幼崽出生后,要花费大量时间喂养,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喂奶一次。幼崽出生40天后,眼睛才能完全睁开,这时就可以吞咽固体食物了。3个月后,才可以下水游泳。

种群现状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猎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小爪水獭数量的下降。在中国,小爪水獭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学名亚洲小爪水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分布。中国也仅在海南省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其行踪。小爪水獭居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地位,习惯夜行,极难追踪。吊罗山上的年轻科研人员,借助红外线照相机,对它日夜监测,全国仅海南有发现小爪水獭,3年监测到4只。[1]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2021年2月,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2]

参考资料

[1] 亚洲小爪水獭[引用日期2020-04-16]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2021-02-07]

  • 上一篇百科:鬣狗
  • 下一篇百科:美洲河狸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