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地点 >南淝河
南淝河

南淝河

(发源于合肥市西北部的巢湖支流)
南淝河,古称施水,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发源于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蜀山区、长丰县两地交界处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经鸡鸣山,向东南流入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市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其上游的董铺等水库是合肥市的水源地,河道历史上是合肥市区的重要航道,传说,合肥之名也是因为南淝河和东淝河相交得名,合肥(淝)。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南淝河资料
  • 外文名:Nanfei river
  • 别名:施水
  • 中文名:南淝河
  • 面积:1700平方公里
  • 流域面积:1700平方千米
  • 历史

    南淝河

    先秦时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岭处开凿人工运 河,沟通长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东淝河(尚待考证)。

    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进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筑南淝河下游堤防及长河翟公堤,筑成三十六圩。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1]肥知县胡震亨在东城外建石闸,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经庐州知府王成修复后改名王公闸。

    1953年2月至1954年6月,对合肥市东门桥以下31公里河道进行了疏浚。

    1956年秋至1959年秋,又先后三次按底宽20米、河底高程5.88米,分别对合肥市区、板桥至湖浅及施口进行局部疏浚。

    1978至1979年为引水抗旱,结合航道清淤,对水西门至湖浅10公里河道进行疏浚。

    为解决省会合肥市的防洪问题,1956年11月开始在合肥市西郊董铺郢南淝河干流兴建董铺水库。水库的主要功能是城市防洪、供水和灌溉。

    1956年2月,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城市建设局、合肥市政建设局组织董铺水库设计组设计,治淮委员会工程总队三支队施工,1958年2月工程竣工。1962年遇大水,于1964~1965年进行续建,并开挖了宽50米的溢洪道。

    1978年始,按照大型水库的要求陆续进行了防洪加固。

    加高培厚水库大坝,加高防浪墙,对坝体进行了护坡,扩建溢洪道,新建了溢流堰,至1983年加固工程基本完成。

    1958年9月,在肥东县临河集南淝河支流店埠河上动工兴建撮镇电灌站,1959年建成临时站,这是省内首建的大型电灌站。

    后经三年续建,建成一、二、三级站。1963年经县专署水电局编制扩大初步设计,三级站总扬程达到40米,设计灌溉面积27万亩。

    1965年大旱,又进行改建、增加机组,灌溉面积发展到31万亩。1966年又遇大旱,是年冬又增建刘营三站,1971年遇五十天不雨旱情,灌溉面积达35万亩。

    1978年灌区内又增建十多座小型电灌站,灌区面积扩大到47万亩。

    1988年撮镇一级站共装机泵61台套,8845千瓦,净扬程14.5米,最大提水流量为28.6立方米每秒。

    二级站共装机泵48台套,5250千瓦,净扬程11.0米。东三站共装机泵25台套2750千瓦,净扬程15.5米。

    北三站共装机17台套,2420千瓦,净扬程16米,抽水9.5立方米每秒,向北送水到滁河干渠,沟通巢湖与淠史杭水源。

    1960年在合肥市北郊大房郢村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开工兴建大房郢水库,当时设计总库容1.38亿立方米,控制面积179.3平方公里。

    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8.95米,与董铺水库一样同属合肥市的防洪工程,1962年停工。筑成大坝土方38万立方米,耗资230万元。

    至1988年底工程尚未复建。

    80年代,为提高合肥市城市防洪标准,修建了防洪墙一期工程,同时增建了排水站。

    南淝河古称施水,源于江淮分水岭大潜山余脉长岗(地面高程72米)南

    东南流向,至夏大郢进入董铺水库,于大杨店南出库后,穿亳州路桥,经合肥市区左纳四里河、板桥河来水,穿屯溪路桥至和尚口左纳二十埠河来水,至三汊河左纳店埠河来水,折西南流,于施口注入巢湖,全长70公里。

    水文特征

    南淝河全长70余公里,其支流众多,流域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占90%,圩区占10%。

    芜湖路桥以上为丘陵河道,比降较陡,约1/6000;芜湖路桥以下进入平原圩区,比降平缓,约1/15000~1/30000。

    州路桥至施口河段长33.3公里,河底宽30~80米,河底高程6~5米,洪水深约8米,两岸堤防高程16.2~13.0米。

    南淝河北门站1954年7月11日洪水位16.19米,为历史最高,实测相应最大流量为1040立方米每秒。

    建董铺水库以后,合肥东门站1983年实测最高水位为12.32米(7月24日),最大流量为145立方米每秒。南淝河

    名称来历

    郦道元著名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南淝河,发源于合肥西乡江淮分水岭的将军岭一带,经市区注入巢湖,全长70公里。

    虽谈不上源远流长,却是合肥人民的“母亲河”,可以说没有南淝河就没有合肥城。

    从自然实体讲,“蜀山淝水”就是合肥的“形象代表”,老百姓世代择水而居,淘米洗菜,饮水灌溉。

    河流水源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说起南淝河的源头,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主要包括鸡鸣山说、兰家山说、紫蓬山说、小蜀山说、将军岭说和乱流说等6说,以及近代的长岗说和长丰多源说。合肥“母亲河”南淝河的源头在哪?一直争论不休。

    南淝河源头碑

    南淝河与东淝河在古代皆被称为肥(淝)水,它们一入江,一入淮,孕育了合肥与寿春这两座历史名城。合肥之名即由此水而来;“淝水之战”更使淝水闻名天下。其中南淝河,又名施水,穿合肥市而过,经过巢湖流入长江,为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全长70余公里,流域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其支流众多,正源位置到底在哪,多年来众说纷纭。为弄清其正源,自2009年8月1日开始,由安徽水文局、合肥水文局、合肥市水务局和肥西县水务局等单位组成了科学考察小组,并聘请了河海大学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担任顾问,分别多次对南淝河流域范围内的肥西县境内的河源区域和主要水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查阅了《合肥市水利志》、《肥西县水利志》、《长江志》、《巢湖志》等史志,以及近代关于南淝河河源的论述论断,初步理清历史上关于南淝河源的多种说法,并于野外一一进行了考察研究(记者曾跟随考察组徒步野外考察,并推出多篇独家报道)。

    考察组自2010年年8月1日开始,分三次对南淝河上游河源区域进行考察。考察过程中,分别对董铺水库上游段河流、四里河、板桥河三条河流及其各支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河源地势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对考察结果的分析、比较,董铺水库上游段河道最长,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河势最顺直,确定为南淝河主河道,从而排除了四里河和板桥河。而董铺水库上游河道又有左、中、右三条支流,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最终的考察结论为:南淝河正源为董铺水库上游河道北源右支,始于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肥西长丰两县交界处。南淝河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源头部分为江淮分水岭东南侧的肥西和长丰两县交界区域,肥西县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西北侧的红石桥。正源碑的设立,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淝河源,从而保护淝河水质。源头保护工作将结合新桥机场建设和旅游开发,采取引导、示范、扶持等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绿化美化步伐,打造生态水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干流概况

    南淝河,其源头《合肥市志(1997年版)》记载有二:北源在蜀山区长岗社区(原属肥西县长岗乡)邓店村西侧,南源在蜀山区小庙镇(原属肥西县将军岭乡)将军岭,两源于鸡鸣山汇合,向东南流入郊区,进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

    2009年,经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务局、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考察、评审,确定南淝河正源位于蜀山区高刘镇(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从肥西县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关树立“南淝河正源”碑。

    南淝河全长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称65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县段行政区域并入蜀山区之前,合肥市区内长约60公里。

    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区亳州路桥为上游,长38公里,河床宽6~10米,水深1~2米;自市区亳州路桥至屯溪路为中游,长5.5公里,河床宽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桥至施口为下游,长26.5公里,河床宽50~100米,水深2米左右。

    河道变迁

    南淝河流经合肥城附近的河道,几经变迁。唐代,南淝河沿合肥古城金斗城北缘流过,此段称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1169),扩建城地,金斗河括入城内,在其进出城处分别设西、东两水关。明正德六年(1511),封闭水关,南淝河顺北护城河东南流。金斗河淤塞成沟,解放后填沟筑路(即淮河路~中菜市~长江剧院北墙向东一带),成为被掩埋的一条古河道

    主要支流

    南淝河全流域有8条支流: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发源于长丰县土山乡青岭村,南流至大杨店乡赵山村进入合肥郊区,于郊区磷肥厂附近注入南淝河。全长24.7公里,流域面积221.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泅水、大官塘、梅冲3座中、小型水库。

    板桥河,古名皇陵庙南水。其源头有二:西支源于长丰县双墩乡邵岗村,东支源于长丰县吴店乡尚岗村。两支在长丰县三十头乡阁坡附近汇合,南流至张洼乡大店村进入郊区,再于双岗东侧注入南淝河。全长26.2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流域面积177.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三十头、张桥、蔡塘3座中小型水库,中游建有王岗滚水坝。

    史家河,古名小史港,发源于长丰县南部,南流经郊区张洼乡,至东市区穿过矿机厂大院入南淝河。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建有节制闸、涵洞等。

    二里河,古名九曲水,发源于郊区常青乡五里洼附近,东北流至雨花桥入南淝河。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二里河地面高程在15~42米有10平方公里,低于南淝河水位(15米以下)的有2.7平方公里,一遇暴雨,下游省体育场一带,常受洪涝灾害。1980年代,开辟了新河口,出水较前流畅。

    二十埠河,又名龙塘河,发源于长丰县三十头乡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区与肥东县边界南流,在肥东县龙塘乡程马圩与三十埠河汇合后,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缓,常年通舟楫。

    十五里河,发源于大蜀山南侧,东南流至马家渡入南淝河。1957年兴建兴集电灌站调整水系时,人工改道至义城镇南部董城府附近注入巢湖。改道后河长28.8公里,平均坡降0.72‰,流域面积111.25平方公里。十五里河河道弯曲,源短流急,洪、枯水位变化大,汛期常有巢湖水位顶托,下游易受洪涝灾害。1959年曾对河道清淤疏浚,后又在河道建有兴集、汪潦两座排灌站,泄洪和灌溉条件有所改善。

    店埠河,是南淝河最大支流,发源于长丰县吴店乡,南流经肥东县众兴、永安、店埠、撮镇、临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全长38公里。店埠镇以下河面宽70~90米,河底高程4.5米,可通航百吨位船只。

    长乐河,源于肥东县桥头集乡,西流经复兴、长乐乡入南淝河,全长21公里。

    航道航运

    南淝河古称施水,源于合肥西乡将军岭(肥西县长岗乡),流经合肥通向巢湖,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619平方公里。

    南宋乾道七年(1171),淮西帅郭振奉诏在南淝河旁拓合肥城池,在出入城区跨河处设东、西水关,将南淝水从西水关引入并与金斗河、包河逍遥津和凤凰桥四水连网贯通,再由东水关流入南淝河。这一时期城内城外舟楫相通,许多商业店铺旁河岸而兴。明正德七年(1512),庐州知府徐钰为阻止农民起义军进攻而下令堵塞西水关,使南淝河水顺护城河呈弧形南流,城内河道水源短缺,水量陡减,通航困难。明万历十七年(1589),合肥地区大旱。合肥知县胡正享差人于城东3里处建“王公闸”,蓄南淝河上游水供市民饮用,利小船在城区航道上短途转运货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庐州知府王主持修复闸坝,继续蓄水维护城内短途航运。由于石闸在大水期淹没于水下,曾撞沉外地来的不识航道的民船。清末至民国初年,城内航道逐渐淤浅断航,港埠被迫迁至东门外河岸。

    南淝河属自然河流。河床沿低洼地势而下,弯曲狭窄,比降值小(1.44‰),水流排泄不畅。历年洪水冲击的泥砂大都不能随水泄走而沉淀河底,加上长久无人治理,到1949年前后,不仅上河段不能通航,连中、下游35公里通航河段,亦出现了胡浅、中心沟、板桥、河前村、大瓦房、施口口门6处浅滩(总延长7公里)。此河一年只有8个月可通航50吨级船只,汛期可通航80吨级船只。每年枯水季节,施口口门露出4公里长的河滩。即使是20吨级以内的船只,进口门时也须减载后用耕牛拖过滩。1953年后,南淝河上游相继建起的董铺、四水、梅冲水库截流蓄水,使航道水减少。阜阳路桥以下河段、主要靠巢湖回水顶托通航,水深不定。1963年巢湖水利枢纽(大闸)工程建成,巢湖水位高程常年被控制在7米以上(吴淞基面,下同),回水稳定,通航条件好转。只是董铺水库至阜阳路桥河段,因每日都有城区排人的300~400立方米生活垃圾、工业废屑和热电厂煤渣,使河底沉积物每年都要增高。尽管航运部门每年都要清淤10~12万立方米,但航道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缩短。

    1985年,南淝河阜阳路桥至芜湖路桥3公里航道,可季节性地通航40吨级的船只。芜湖路桥至巢湖入口处28.2公里航道,底宽25~30米,河底高程6.5米,常年水深1.5米以上,最小弯曲半径130米,属六级航道、七级风区、G级航区,可常年通航100吨级船只;高水位期300吨级船只可抵大兴港区。南淝河下游支流店埠河,起自肥东众兴,流经店埠、撮镇,至三汊河9公里河段,常年可通航60吨级船只。这是南淝河支流中唯一能与南淝河通航的等外级支流航道。

    由芜湖路桥顺南淝河航道南下,经施口、巢湖、裕溪河直达长江的合——裕航道,汇集巢湖水系各支流航道,穿越肥东、巢县、无为、含山等县境,全长159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是合肥水运的一条最佳经济航道,也是江淮之间重要的水运干线。

    流域概况

    南淝河流域包括合肥市北半部,含市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全部或大部。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司马迁《史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是历史典籍中首次出现合肥地名。

    区域建置

    流域内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将合肥县分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4月,皖北行署驻地设合肥,合肥为皖北行署直辖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为省辖市和安徽省省会。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流域地理

    南淝河属长江流域,流域地处江淮之间。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流域内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流域南侧的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白云石花岗石、磷、铁、铅、锌、银、明矾石石膏灰岩、矿泉水等。其中,肥东县磷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庐江县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矿居第二位,其硫铁矿储量占全省二分之一,铁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经济发展

    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称号。三岗苗木花卉、长丰草莓、高刘白鹅、朱巷仔猪、巢湖银鱼、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机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

    合肥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中国前三位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范基地,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2019年,合肥市GDP为9409.4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2018年,全市GDP为86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未来发展

    南淝河上只有寿春路桥、长江路桥等3座桥梁安装了灯饰。但是南淝河作为省城的一条主要河流和风景地,如何使得整个南淝河亮起来,是迫切的发展目标,合肥市灯饰办为此邀请了深等方面的灯饰专家,对南淝河的灯饰工程进行规划。南淝河上游凸显绿色生态、中游展示都市魅力、下游营造田园景观,河流整体定位于“一条风光迷人的都市母亲河”。随着1.7亿元南淝河治污项目的启动,“合肥市南淝河城市景观设计”专项规划也已初步编制完成,并首次揭开神秘面纱。根据该项设计规划,南淝河将被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根据各段河流所处城市区域的不同、功能的各异,分别进行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其中:上游结合森林公园,突出“绿色生态”的景观理念。主要围绕“绿色港湾”,打造亲水空间。包括沿河水边修建人行廊道,营造亲水氛围;沿河重要节点设计观景点和景观小品等。中游定位于“集中创造城市魅力的展示舞台,营造市民旅游休闲的温馨港湾”。该段流域将利用环城公园北段现有景观、空间条件,重点设计环城游憩带,同时选择布点,打造全民体育运动的休闲场所。下游重点突出“中心城区与滨湖新区的绿色纽带”概念,侧重“乡野生活的物质载体”。将利用市郊近巢湖流域的生态农业特色,建设沿河滨湖田园景观,并在与巢湖连通的节点建设“渔人码头”。

    合肥市投资1.7亿元启动截污及水质改善项目,按照规划,预计到2010年后,南淝河总体水质将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景观水(V类)标准。水质有了保证,再通过河流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省城南淝河在不久后将真正成为一条展示都市形象、连接中心城区与滨湖新区的“绿色纽带”。

    治理设想

    水源地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 ①划定源头万亩自然保护区;②树立“南淝河正源”碑;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A.恢复源头千亩湿地;B.营造源头6000亩生态林,打造百树园、百草园、百花园、百果园; C.建设生态廊道,设置水源保护隔离带;D.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避免化肥、农药残留物污染。

    保护开发

    ①保护源头3公里长原生态景观及合寿古道上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红石桥古迹;

    ②保护性开发将军岭上7.7公里长的“曹操河”遗迹;

    ③保护南淝河节制闸附近清道光年间“鸡鸣三县”碑;

    ④开发董铺水库入水口附近的三国时期合肥新城遗址;

    ⑤开发河总干、瓦东干渠、滁河干渠枢纽新民坝景观;

    ⑥开发长岗街道西侧宝教寺遗址;

    ⑦开发长岗店元末明初72口古井群遗址;

    ⑧开发新桥石佛寺遗址;

    ⑨开发燕山运动死火山-鸡鸣山自然景观。

    政策措施

    建立保护区扶持基金。①市财政每年预算投入1000万元;②对调整农业结构营造生态林的农户,每亩每年补贴500元;林权属于集体的,聘用当地农民担任护林员,按月发给护林员工资;林权属于农户的,则该户享有林木收益权。

    南淝河截污及水质改善工程概算1.79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对南淝河上游段(二环西路~当涂路桥)17.3公里河道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第一阶段(2007~2008年)实施截污、新建泵站及改造工程,实现污水不入河;第二阶段(2009~2010年)实施河道综合生态治理,包括清淤、赋氧、补水、生态浮床建设,进一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该工程于2007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年底前全部完成。106个排污口已截污76个。配套工程二里河、清Ⅰ/Ⅱ冲泵站及清Ⅲ冲排口箱涵已开工建设,蜀山叉东渠、63号排口泵站工程招标已结束,计划2008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

    在南淝河的下游,有关部门会将南淝河与二十埠河综合改造结合起来,将瑶海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污水拦截,送到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接受处理。

    环城河以内老城区因排污量大,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准备出台针对性的系统治理方案,保障城区南淝河水质的优良。合肥还打算结合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在河道两侧管网覆盖不到或建设成本太高的地方,布局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并开展“中水回用”。

    参考资料

    [1] 南淝河 · 合肥日报[引用日期2017-07-10]

  • 上一篇百科:祾恩殿
  • 下一篇百科:包头东站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