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梅花鹿
梅花鹿

梅花鹿

(亚洲东部特产的中小型鹿)
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也称花鹿,是偶蹄目鹿科动物中的一种中型鹿,一般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成年雄鹿体重100~120千克,雌鹿60~70千克。[7][13]梅花鹿头部略圆,耳长且直立,颈部较细,四肢细长,尾短小。雌鹿无角,雄鹿头上有一对实角,角一般分4个叉,主干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第一叉向前,角尖锐利。每年4~5月,硬角脱落,长出红棕色的茸角,8月以后茸角硬化。[6][7][13]梅花鹿夏毛薄而无绒,毛色鲜亮呈棕黄色或栗红色,脊背中央有明显的暗褐色纵纹,最显著的特征是在背脊纵纹两旁、体侧和臀部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形状像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梅花鹿的冬毛厚密,毛色较暗,为栗棕色或烟褐色,脊背的纵纹和身上的白斑都不明显。鼻面及颊部沙黄色,腹部呈灰白色或灰色,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背黑色或深棕色,尾下白色。[8][6][13][14]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物种,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后被引入奥地利、芬兰、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8][11]。2015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梅花鹿被列为无危物种(LC)[11]。2021年,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梅花鹿(仅限野外种群)为一级保护动物。[12]
梅花鹿资料

相关热点

00:19

罕见!野生梅花鹿家族现身青海化隆

221次播放11月15日

图集

全部

查看更多

相关合集

鹿属物种

4个词条804阅读

加拿大马鹿

偶蹄目鹿科动物

白唇鹿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

亚洲东部特产的中小型鹿

查看更多

国家一级三等保护动物

24个词条6271阅读

熊猴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

蓝鹇

中国特有的大型鸡类

黄腹角雉

中国特产鸟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1225次播放01:06

梅花鹿一年四季的变化

249次播放00:15

这种“梅花”夏天开!你见过吗? #科普 #三农小知识

对比维度

梅花鹿

马鹿

黇鹿

外观

体长

95~180厘米

约1.5~2米

130~160厘米

体重

60~120千克

-

40~70千克

分布区域

亚洲东部的特产物种,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后被引入奥地利、芬兰、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

欧洲、中亚、北非、中国四川、陕西、吉林等省

洲北部和西部、亚洲

食性

植食性

植食性

植食性

展开表格

体型大小

梅花鹿体型中等,头体长度范围95~180厘米,尾长7.5~13厘米,肩高64~109厘米。一般成年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成年雄性大于雌性,成年雄鹿体重100~120千克,雌鹿60~70千克。[7][13][14]

头颈特点

梅花鹿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细长。雌鹿无角,雄鹿的头上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通常分4个叉,第一个叉(眉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与主干形成一个钝角,第二个叉距离眉叉较远,位置较高,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每年的4~5月,雄鹿骨化的硬角脱落,长出表皮为红棕色的茸角,8月以后茸角硬化。[6][7][13]雄性和雌性梅花鹿

躯干四肢尾

梅花鹿躯干并不粗大,四肢细长。成年雄鹿的蹄子平均长6厘米,宽4厘米,雌性蹄子略小。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巴短小。[14][6][7]梅花鹿的尾部

皮毛特点

梅花鹿的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毛薄而无绒,毛色比较鲜亮,呈棕黄色或栗红色,脊背中央有明显的暗褐色纵纹,在背脊两旁、体侧和臀部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成、幼鹿均有成行的白斑,形状像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梅花鹿的冬毛厚密,毛色较暗,为栗棕色或烟褐色,与枯茅草的颜色类似,脊背中央的纵纹和身上的白色斑点都不明显。鼻面及颊部呈沙黄色,下巴喉咙和腹部毛色较淡呈灰白色或灰色,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背毛黑色或深棕色,尾下面及鼠蹊部呈白色。[8][6][13][14]梅花鹿背脊上的花纹

冬季梅花鹿身上的白斑不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物种,仅见于亚洲东部及其邻近的岛屿。分布范围西起中国中部,东至日韩,北起俄罗斯最东端,南至中国南部和越南。[11][3][8]

梅花鹿在全球最早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越南、朝鲜和韩国,但现在韩国的梅花鹿已灭绝,越南和朝鲜的梅花鹿也可能已灭绝,后被引入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立陶宛、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菲律宾、波兰、乌克兰、英国、美国。[11][8][3]

梅花鹿在中国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现在虽被广泛养殖,但野生数量极少,仅残存于吉林、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3][8][6]

栖息环境

梅花鹿一般栖息于海拔0~1800米的温带森林、草原、山地和灌木丛中。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所以栖息地的生境随着亚种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东北梅花鹿生活在河泛平原柞林、杨林、柳林到针阔叶混交林的林间或林缘草坡;四川梅花鹿则主要活动于海拔2500-3700米之间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林间草丛和林缘耕作带残存的灌丛草坡。但它们更喜欢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常在茂密的森林或灌丛中,开阔的林地有利于它们快速奔跑。[3][6][14][9]

生活习性

集群行为

326次播放01:24

梅花鹿的耳朵好大啊,稍有动静就像雷达一样转个不停

梅花鹿喜欢群居。春夏季节的鹿群多由雌鹿和幼鹿组成,一般5~7只,多的10余只;7~8月食物丰富的季节,它们便分成几个家族小群,一般仅由3~5只组成;而成年雄鹿在春季新生茸角期间一般会另组5~6只的小群,或离群单独活动;秋天繁殖季节,雌雄发情互相吸引,会扩大到10~20只的交配群。冬季聚集群常达20~30多只,最多可达80多只。[3]梅花鹿群

食性觅食

梅花鹿的食性极为广泛,所食的植物种类有145种。春季多在半阴坡觅食,主要采食乔木、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发芽的草本植物,如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夏秋季节到阴坡的林缘地带觅食,主要采食多汁的青草和树叶,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藤本和草本植物;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也吃枯草和树皮,偶尔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平时它们到固定的溪流或深水处饮水。另外,梅花鹿在3~9月有舔食盐碱地或饮食含盐水的习性。[3][9]梅花鹿喜食的植物

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梅花鹿正在人工盐碱地上补充盐分

行为节律

梅花鹿主要活动时间是早晨、黄昏和午夜,晨昏活动较多,白天主要以休息和反刍为主。这种晨昏活动的时间节律是在躲避天敌的过程中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13]。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冬季多在山地阳坡背风少雪地方;春秋季多在旷野;夏季常在较密的森林里,有时还移至高山草原以避蚊蝇。夏季活动范围通常大于冬季活动范围。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栖息在向阳的山坡,茅草丛较为深密并与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主,栖息的地方茅草相对低矮稀少,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它们较早发现敌害,迅速逃离。[6][9][3]

性情喜好

梅花鹿性情机警,胆小易惊,行动轻快敏捷,奔跑迅速,能在灌木丛中穿梭自如,或隐或现。跳跃能力很强,能连续大跨度的跳跃,尤其善长攀登陡坡。[6][8][9]轻盈奔跑的梅花鹿

沟通交流

梅花鹿的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9]它们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发声等方式。它们能发出很多种声音,而且声音很高,从小鹿发出山羊般的咩咩声、雌鹿发出的轻柔口哨声、似马的嘶嘶声到雄性发出的响亮而尖锐的警报声等。梅花鹿也常用化学线索来传达有关生殖状况和领土边界的信息。雄性用鹿角和前蹄挖出宽达1.6米、深达0.3米的洞来标记领地的边界,并经常在其中小便,有时还用鹿角拍打地面的植物来标记领地。此外,它们也用触觉互相沟通交流。[14]

生长繁殖

初生

梅花鹿新生幼仔体重约4.5~7千克,身上也有白色的斑点,几个小时就能站立起来,第二天便可随雌鹿妈妈跑动。[8][14]雌性梅花鹿和幼仔

成长

幼仔的哺乳期为2~4个月,4个月后体重可达到10千克左右,一岁左右独立。雄性幼仔第二年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茸角,翌年4~5月蜕角。[3][8][14]

性成熟

梅花鹿的性成熟年龄为1.5~3岁。雌性梅花鹿通常2岁即能接受交配。 [8][3]

发情交配

梅花鹿的发情交配期在每年的8~10月。发情期的雄鹿有争夺配偶的现象,它们用头上的角互相攻击,获得胜利的雄鹿成为鹿群的“群主”,独占与群中雌鹿交配繁殖的机会,失败的雄鹿则只能在鹿群的周边活动。但在此期间“群主”也会更换。发情季节,雄鹿体内储存的脂肪消耗迅速,体重会减少20~30%。[14][8][13]雄鹿之间的争斗

生殖哺育

梅花鹿的妊娠期7~8个月,翌年4~6月产仔,一般每胎仅产1仔,偶尔产2仔。[3][6]分娩时母鹿离开鹿群,寻找隐蔽地点产仔。待幼仔能够跟随母亲的脚步后,和母亲一起进入由母鹿和小鹿组成的母子群。成年雌性梅花鹿的繁殖期为每年一次。[13]

寿命

梅花鹿的平均寿命为15~18岁,最高可达25岁。[14]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5版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调查显示,没有全球梅花鹿数量的具体统计。但日本的种群数量庞大且不断增长,俄罗斯的种群数量稳定在8500~9000只,其余分布范围内的数量极少。中国可能只剩下不到 1000只,中国台湾的梅花鹿灭绝后被重新引入。在韩国已经灭绝,在朝鲜和越南可能也已经灭绝。[11]

中国境内的野生梅花鹿有东北、华北(河北)、华南、四川、山西、台湾6个亚种,其中山西亚种、华北亚种和台湾亚种野外种群已经灭绝,野外残存的东北、华南和四川亚种的种群已被分割成点状分布,仅散布于黑龙江、吉林、江西、浙江、安徽、四川和甘肃等省。由于残存的3个亚种种群数量稀少,野外很难发现,所以保护和恢复濒临灭绝的野生梅花鹿种群存在一定的困难。[15][16]

中国最大的野生种群,大部分集中在四川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那里人畜等人为干扰和环境压力太大,栖息生境日趋减缩,加上保护后有超负载现象(每平方千米近4只),种群数量因密度制约已有下降趋势,但种群复壮和扩展机制还完好。1975年四川若尔盖铁布保护区调查有梅花鹿500只左右,而在1987年的调查只有413只,建立保护区以来仍然在下降。江西桃花岭保护区,种群数量太少,仅约150只,存在近亲衰退现象,皖南1978年估计有70~110只,浙江与安徽接壤处有小群活动,估计不超过30只。东北种群1986有500只左右。1992年统计,即使东北梅花鹿是野生种群,全国野生梅花鹿总数也不过千余只。[3]

经过长期的生态保护,1999年调查发现四川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梅花鹿达到800多只,2013年达到约1200只,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野生梅花鹿种群。[2]随着一系列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以及相关保护区的建设,野生梅花鹿栖息地保护网络逐步建立,到2018年共有25个自然保护区为梅花鹿提供栖息地,全国野生梅花鹿种群数量超过7700只。[16]

2022年10月19日,松江洞泾一厂区水坑惊现一梅花鹿。[19]

中国四川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梅花鹿

致危因素

梅花鹿的致危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过度捕猎。梅花鹿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大,故一直遭到过度捕猎,致使各地野生梅花鹿的种群逐渐消失。

二是栖息地生境恶化。由于森林砍伐、荒地开垦和人类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使梅花鹿栖息地生境恶化。

三是遗传性状衰竭。梅花鹿种群随栖息地分布被分割缩小,分割的小社群间缺乏基因交换,遗传性状衰竭。

四是食物竞争激烈。畜牧业的发展使超负载的家养动物与梅花鹿竟相争食,使梅花鹿栖息地食物资源减少,造成越冬鹿群死亡率增加。

五是天敌野兽捕猎。据四川若尔盖保护区调查,1987年共发现13具鹿尸,其中自然死亡占69.23%,狗咬死占23.07%。在皖南,豺狗,常结群围攻梅花鹿,小鹿难于长大也是梅花鹿数量减少的原因。

六是梅花鹿分布区的旅游开发活动活跃,也会对梅花鹿种群恢复构成负面影响。[3][16][8]

保护措施

中国已把梅花鹿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严格的保护,严禁猎捕。在梅花鹿的分布区内,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区。野生梅花鹿的种群数量逐步增加。在四川若尔盖县、江西彭泽县和吉林省,分别建立了铁布、桃红岭、长白山、白河镜泊湖等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梅花鹿等珍稀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另外梅花鹿的保护区还有山东卫德山保护区、广西西大明山水源林保护区、浙江龙塘山自然保护区等。[3][13]

在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791号建议的答复中了解到,为指导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中国国家林草局制定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对梅花鹿等十五大类重点物种野外种群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化放归等措施,梅花鹿野生资源及其栖息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继续组织指导梅花鹿野生资源各分布省加强野生资源与栖息地保护以及野化放归工作,不断复壮梅花鹿野外种群、恢复发展野生梅花鹿栖息地。[1]

此外,中国人工饲养的梅花鹿数量很大,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广泛建场饲养,并开展了梅花鹿人工繁育技术攻关,掌握人工繁育技术,人工养殖梅花鹿种群近百万头,已完全满足国内鹿产品需求。[16][13][6]

保护级别

梅花鹿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为濒危动物。[8][18]

2015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梅花鹿被列为无危物种[11]

2021年,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梅花鹿(仅限野外种群)为一级保护动物。[12]

最新发现

2022年11月13日,一群较为罕见的野生梅花鹿现身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林区。[20]

饲养情况

中国对梅花鹿的利用与饲养,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600年。二十世纪以来大小养鹿场遍布全国,又常用放牧饲养。1992年中国饲养的梅花鹿已达35万只。从野生到家养,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变化有几点。体型变大;肥满度增加;头部变大,颈部变粗;尾渐变短,尾尖变钝;毛色变浅,花斑变大变白;黑色背脊纹消退,臀斑外缘黑毛变少;茸角逐渐粗大,毛也纤细、色泽鲜艳;畸型茸角增多。但不少鹿场,由于没有很好地建立繁殖谱系,近亲交配,导致个体变小,产茸性能下降。因此,从长远看,现存的野生种群将是养鹿业的天然基因库。[3]人工饲养的梅花鹿

参考资料

[1]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791号建议的答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2022-04-24]

[2] 世界最大野生梅花鹿种群撒欢若尔盖 ·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24]

[3] 梅花鹿 ·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引用日期2022-04-24]

[4] 梅花鹿苑:鹿乡特色小城镇 · 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2022-04-24]

[5] 盼望河南梅花鹿“鹿”丁兴旺-媒体聚焦 · 河南省林业局[引用日期2022-04-24]

  • 上一篇百科:学鸠
  • 下一篇百科:北极星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