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
鳖

(IUCN易危物种)
鳖(学名:Pelodiscus sinensis)是鳖科、鳖属动物。成体背盘长192.0-345.0毫米,宽138.8-256.0毫米。头中等大,前端瘦削。吻长,形成肉质吻突,鼻孔位于吻突端。眼小,瞳孔圆形。吻突长于或等于眼间距,等于或略短于眼径。耳孔不显。背盘卵圆形,后缘圆,其上无角质盾片,而被覆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盘前缘向后翻褶。盘面有小瘰粒组成的纵棱,每侧7-10余条,近脊部略与体轴平行。腹甲平坦光滑,可具7块胼胝,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腹甲后叶短小。四肢较扁。第五指、趾外侧缘膜发达。体背青灰色、黄橄榄色或橄榄色。腹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灰黑色排列规则的斑块。幼体裙边有黑色具浅色镶边的圆斑,腹部有对称的淡灰色斑点。颚与头侧有青白间杂的虫样饰纹。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盛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喜晒太阳或乘凉风。原产于中国、朝鲜、俄罗斯(远东)、日本、越南、东帝汶、菲律宾(班乃宿雾)。
资料

图集

物种简介

养殖史

中国鳖类动物的养殖以中国台湾省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已开始养殖鳖,养殖户主要集中在台湾省南部,年产近千吨,大陆几乎没有鳖类动物养殖。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鳖类动物的来源以野外捕捉为主,当时因缺乏保护动物和持续利用意识,人们捕捞到何种类就食用和药用之。从文献记载和传媒报道来看,人们捕捞的种类有山瑞鳖和鳖3种,数量以鳖居多。20世纪70年代末,由刘筠院士牵头,在湖南省汉寿县开展鳖人工繁殖研究并取得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大陆鳖类养殖的序幕。回顾中国鳖类动物养殖历程,其发展过程历经3个转型阶段,即从“捕捞型”到“养殖型”(1970-1990年);从“养殖型”到“数量型”(1990-1995年);从“数量型”到“质量型”(1996年-)。

形态特征

两颚有肉质唇及宽厚的唇褶,唇褶分别朝上下翻褶。颈长,颈背有横行皱褶而无显著瘰粒。 

背盘卵圆形,后缘圆,其上无角质盾片,而被覆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盘前缘向后翻褶,光滑而有断痕,呈一列扁平疣状。正对颈项中线,骈列二枚平瘰粒。背盘中央有棱脊,脊侧略凹,呈浅沟状。盘面有小瘰粒组成的纵棱,每侧7-10余条,近脊部略与体轴平行,近外侧者呈弧形,与盘缘走向一致。骨质背板后的软甲部分有大而扁平的棘状疣,疣之末端尖出,游离。 

腹甲平坦光滑,可具7块胼,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腹甲后叶短小。 

四肢较扁。第五指、趾外侧缘膜发达,向上伸展至肘、膝部,形成一侧游离的肤褶。其宽可达10毫米。前臂前缘有4条横向扩大的扁长条角质肤褶,宽约10-22毫米,排列略呈品字形。胫跗后缘亦有一横向扩大的角质肤褶。指、趾均具3爪,满蹼。 

幼体背部隆起较高,脊棱明显。 

雌鳖尾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形较厚。雄鳖尾长,尾基粗,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形较薄。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乌龟

水鱼

外观

体长

192~345毫米

-

一般为26~72厘米,大的可达到1.2米以上

-

分布区域

亚洲、非洲和美洲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贵州省等地

福建省、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亚洲、非洲、美洲的淡水和湖泊中

食性

杂食性

杂食性

杂食性

肉食性

鳖科

地龟科

鳖科

鳖科

展开表格

生活习性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冬眠期,潜于水底泥沙中。在中国河北白洋淀,鳖于10月下旬水温为6-8℃时开始冬眠,单独或群集一处,入泥7.5厘米左右,多在滋生马来眼子菜齿眼子菜及红心菜的地方。四月间水温达13-15℃时,解除冬眠。 

春天在水温18℃左右,鳖于上午10时许常爬上岸静伏于地,头足伸开,“晒盖”。在饲料充足、管理良好的条件下,刚出壳的稚鳖甲长2.87厘米,重3.37克。至年底甲长3.63厘米,重6.75克。第二年底甲长8.42厘米,重93.7克。第三年甲长12.1厘米,重225克。第四年底甲长16.66厘米,重450克。性成熟年龄为5-6龄。作为种鳖,最好为14龄以上,尤以重2-5千克者为佳。在中国华南地区性成熟可更早,为3-4龄。华中地区4-5龄。 

在27-28℃的气温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气温在18℃时,就少进食,或基本停食。气温低于15℃时,鳖就完全停止进食,钻入泥中冬眠。夏季当气温超过33℃时,鳖也出现少食或停食的现象,这时鳖昼夜栖于岸上,很少到水中活动。在河南,鳖每年11月进入冬眠,第二年四月开始活动。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朝鲜、俄罗斯(远东)、日本、越南、东帝汶、菲律宾(班乃岛)。在中国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分布。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美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有引种。

斑鳖

斑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WCS两栖爬行类物种项目协调员吕顺清介绍,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北部1只(2016年在还剑湖中死亡一只班鳖)、长沙动物园1只。

据越南《青年报》2016年1月20日报道,这只神鳖是19日下午被民众发现死在栖息的河内还剑湖中的。事发后,河内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立即赶到现场进行了处理,称“我们现将神鳖移到玉山祠内暂时安放,随后制成标本,收藏在越南自然博物馆内。”

越南新闻网称,神鳖最后一次现身是去年12月21日中午。2011年,这只鳖还被捞出来,进行了3个月的治疗。当时据越南动物管理人员测量,这只鳖体重大约169公斤。至于它的年龄,越南媒体说法不一。有媒体称,估计约为80岁-100岁之间。也有越南动物研究者称,这只鳖至少有700岁。

中华鳖

中华鳖在中国广泛分布,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产,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产量较高。伍惠生报道在湖北省发现红色鳖和白色鳖,是中华鳖的变异型。中华鳖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上新世地层中。

珍珠鳖

分布于主要分部在美国中、南部,引入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养殖比较成功。

山瑞鳖

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广西全境均有分布。以1978年的收购数为例,南宁百色地区占全境的67.7%,河池柳州地区占27.1%,桂林玉林、梧州地区少。国外分布于越南。由于贵州多山,气候非常适合于甲鱼的生长,且甲鱼的品质非常好。目前当属梵净山系的甲鱼品质最优,因为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14.7℃,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年无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平均达80%。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因此在该生态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甲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颇高!

保护现状

斑鳖:一级

山瑞鳖:二级

2016年7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最新版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中新增甲鱼。这一结果是考虑到甲鱼目前的生存状况,野生甲鱼被捕获用于食用与养殖,个体数量不断减少。

甲鱼被列入濒危物种3个级别中的最轻一档“易危”,即“灭绝几率大增种类”。虽然列入红色名录并不直接关系到限制转让与捕获,但将引起重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长繁殖

当鳖体重达250克时,性腺开始成熟。卵生。每年4-8月为繁殖期。此时气温在20℃以上。雌雄鳖在水中经发情追逐后,大多在夜里上岸交配。5-8月产卵。盛期为6-7月。产卵多在前半夜进行。雌鳖选择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有遮蔽的地方,以后肢挖一个口小底大,深约10厘米的坑穴,产卵其中。产毕,用泥沙覆盖。甚至还在产卵坑穴旁另挖一两个小坑,以惑敌害。产卵数依鳖体大小而异。通常首次产卵仅4-6枚。体重在500克以上的雌鳖可产卵24-30枚。最多一次可产近40枚。老年鳖的产卵数则明显减少。雌鳖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4次。卵球形,乳白色,卵径15-20毫米,重8-9克。卵在自然温度下约经二个月孵化。刚孵化的稚鳖背甲长约3厘米。 

人工繁殖

  • 亲鳖选择

亲鳖的个体大小、年龄差异、健康水平与产蛋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优质种鳖,每年可产蛋和5批,每批产蛋20个以上,蛋重平均在6克左右,其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而且稚鳖生长发育也快。选择亲鳖,应先正确识别雌雄,然后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优质种鳖。凡是性成熟的鳖,雌鳖的尾部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反之雄鳖尾较尖,能自然伸出裙边外。亲鳖选定放养时,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1为宜。此外,有的鳖不宜人工养殖,应注意选择。 

  • 性成熟年龄

依各地气候不同,鳖的性成熟年龄也不同。在温带、亚热带地区鳖需要冬眠,全年只有几个月或半年多的生长发育期。在热带地区,鳖可全年生长发育,如果全年生长期较长,其达到性成熟年龄则较短,反之性成熟年龄就较长。鳖性成熟的年龄,在华北地区需5-6年,长江流域需4-5年,华南热带地区需3-4年,台湾只需2-3年。关于亲鳖的适宜年龄,国内外看法不一致。有人提出最佳年龄为15-20年之间,这样的亲鳖每批可产出50个优质的蛋,年产蛋可达200个以上。根据中国的情况,认为一般在6年左右为宜,此时其个体有500克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体重为3-5千克的鳖繁殖能力最强。 

  • 亲鳖的饲养

亲鳖放养前,要放干培育池中的水。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溶成浆后,泼洒全池消毒,池底要多泼一些。泼洒后将淤泥和石灰混合一遍,15天后再进水放养。亲鳖放养在池中如果发现池水浅,第2天可用万分之一浓度的福尔马林将池水消毒1次,以使鳖不易得病。每亩可放养300-400只,换水条件好或1千克以下个体占多数的可多放。鳖放养最佳水温为15-17℃。放养后,鳖往往头几天吃食不多,甚至不吃,此时可停食数天后,用鳖最喜吃的蛙肉、蚌肉等引食,直到正常吃食为止。亲鳖饵料以小鱼、小虾、蚯蚓、蝇蛆动物内脏、熟动物血、蚕蛹、螺肉、蚌肉等为主,鳖尤其爱吃蛙肉、鼠肉、蛇肉。它也能吃熟麦粒、饼类、瓜类、蔬菜。鱼粉和非亲鳗用的配音饲料也可用来饲养亲鳖。每日投饲量,鲜饲料为池中鳖总重量的7-20%。水温适宜,天气好,水质清爽,鳖较活跃,可多投,反之则少投。 

在鳖的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饲养环境的安静,扬水落水时尽可能不要有水流声,尤其在鳖的交配期,因水流声会造成鳖之间的咬斗;要注意水质清爽,绝不能让水发臭,必要时要更换新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备有无损坏,发现损坏立即修好。如有鼠、蛇等进入伤害鳖或吃其所产的蛋,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亲鳖在水温15℃以下时开始钻入土中冬眠,此时可停止投饲,并在晴天将池水放浅,待鳖全部钻入土中后,即将池水加满保温,以防止鳖冬眠期被冻坏。 

  • 产蛋

鳖产蛋是从半夜到天亮期间,有时可延迟至11:00。鳖产蛋的方法与海龟相同,用后肢的蹼爪挖掘成直径约7厘米、深12-15厘米的洞穴,将蛋产于内,产完蛋即用砂土盖上。而后返回水中,产蛋时间.在常温池中鳖的产蛋是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一般在该期间产蛋3-4次。若在加温池中采取长光照处理,可全年产蛋。 

  • 孵化

  1. 改进的恒温器孵化:根据鳖蛋孵化的要求把恒温器加以改造,里面隔上格子保持30℃的温度,即可进行孵化。也可利用深度为6-7厘米的搪瓷盘作孵化盆。在盆中铺上2-3厘米厚的小粒(0.5毫米)沙子,把蛋放在上面(动物极向上),并加以固定。然后,再盖上3-4厘米厚的沙子,放入孵化器中,器内宜保持30℃,为防止沙子干燥,要经常用喷壶洒水。 

  2. 车床式孵蛋器孵化:利用有设置保温房和加温设施的饲养池的孵化方法。把池水放浅至30-40厘米,使水温保持在30℃。把深约20厘米的玻璃容器作为孵化盆利用,在盆中放入7厘米厚的小粒沙子把蛋同定后,在蛋上覆盖5厘米厚的沙子,之后把容器放入温度为30℃的饲养池中,不要让水浸入容器内。使沙子温度维持在30℃,但沙子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用该方法孵她的稚鳖可以自然地进入饲养池。这种饲养池较方便给稚鳖喂食。 

  3. 常温孵化设施的孵化:在一定地段挖一个长1米、宽3米、深60厘米的孵化场,混凝土铺底,与排水口连接在一起易于排水。在场内填入30-40厘米厚的沙子,把蛋埋入沙内12-15厘米深处,表面沙子干燥后。要用喷壶洒水。孵化场上方如盖上屋顶,可防止雨水浸入。夏季沙子温度易上升,因此,白天要打开屋顶,晚上要关闭,尽可能使沙子温度维持在30℃。

养殖技术

土池准备

  1. 鳖塘的选择:养殖鳖塘选择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底质为壤土和黏壤土、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鳖塘东西走向,呈长方形,单口鳖塘面积3-8亩,池深2米,有效水深1.0-1.3米,坡比1:3,鳖塘主埂宽2米,支埂宽1.6米,底泥深度小于20厘米,进、排水口独立,呈对角设立。 

  2. 防逃设施的建设:鳖塘四周用铁皮建好防逃设施,四角围成圆弧形,铁皮埋入土下20厘米,高于塘埂50-60厘米,防逃铁皮用竹桩固定。利用防逃墙内宽度为0.5米以上的空地作为晒背、休息场所。在鳖塘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的一边的水陆交界处用石棉瓦设置食台,供鳖晒背和摄食用,一半淹于水下,一半露出水面。鳖塘的进、排水口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鳖塘。 

  3. 鳖塘消毒:因为是新建鳖塘,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带水清塘,将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如果利用旧池塘一定要干塘曝晒,除泼洒生石灰消毒外,还要彻底清除鳖塘中的敌害生物。 

  4. 施足基肥:鳖塘清塘消毒后,用编织袋装35-40千克的腐熟羊粪肥,挂在鳖塘的四个角落,以培养浮游生物、水蚯蚓等鳖的天然适口饵料。 

苗种放养

  1. 放养密度:规格为400-500克/只,共27200只,放养在一口近4小时平方米的土池中养殖(鳖塘面积4.87小时平方米,除了蓄水池和备用鳖塘,实际成鳖养殖面积4小时平方米)。 

  2. 鳖种的消毒:鳖苗种放养前要用塘水配制5-1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浸泡2-5分钟,或用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也可以用20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分钟,以杀灭鳖种体表的病原体。 

  3. 鳖种的放养:鳖放养应一次放足,同一口鳖塘放养的鳖种规格要整齐,以免弱肉强食。我们于2014年7月中旬晴天的早晨放养,放养时挑选体质健壮、无伤无病、大小一致的健康鳖种放养于同一鳖塘,将消毒过的鳖种放在食台边,让鳖种自行游入鳖塘。在鳖塘中套养250克/尾的草鱼5尾/亩、400-500克/尾的鳙鱼5尾/亩,投放的鱼种要用3-4%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下塘。放养时,要特别注意放养的鳖塘水温与鳖原来养殖水体温度不宜相差过大,若温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鳖容器内调节至水温一致。 

饲养管理

投喂的饲料是金甲牌生态甲鱼配合饲料,刚放养的前几天应少投饲料,一方面鳖种经过长途运输,体质有待恢复;另一方面鳖塘水质经过培育,有大量的浮游动物、水蚯蚓等适口天然饵料可供摄食。3-5天后恢复正常投喂,固定在食台投喂甲鱼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是鳖体总体质量的5%,分上、下午两次投喂,在8:00-9:00投喂1次,占日投喂量的40%,16:00-17:00投喂1次,占日投喂量的60%,以投喂后1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饵必须严格遵循“四看”(即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鳖的吃食情况)、“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原则,一般晴天正常投喂饲料就行,遇到雷雨闷热天、连绵阴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饵,根据天气变化和鳖的吃食情况适时增减投喂量。越冬前一个月要添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配合饲料投喂,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积累,有助于鳖鱼越冬。 

日常管理

  1. 水质、水位管理:鳖种在放养初期水位不宜太深,30-50厘米就行,水浅有利于鳖种在水中减轻水压力,减轻鳖种体能消耗。随着鳖个体的逐步长大和水温的上升,鳖塘水位要逐步提高至1.2米。春秋季节,每15天加水1次,夏季每周加水1次。高温季节或水色过浓时,应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为20厘米,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当天气过热或过冷时,应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塘底水温。养殖期间适时(尤其是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待暴雨过后天晴时)用氨基酸碘溶液25-30毫升/亩(1米水深)全池泼洒,但要注意水体缺氧时不用,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始终保持鳖塘水质“肥、活、嫩、爽”。 

  2. 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鳖在鳖塘中的活动、摄食及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饵,清扫食台。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鳖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鳖塘,发现损坏及时修补。 

  3. 做好日志:每天如实记好工作情况,记录鳖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日投饵量、投饵时间与次数,病害防治等各方面的内容。 

防治方法

  1. 防敌害生物:在成鳖养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防范,预防鸟、水蛇、老鼠等敌害生物的侵害。鸟害可以在鳖塘边燃放鞭炮驱赶,但是注意这种办法也会惊吓到鳖,可以用竹桩拉一些反光驱鸟带驱鸟。对于水蛇和老鼠,可以在鳖塘边上泼洒一些硫磺,其味可以驱赶水蛇和老鼠。同时,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让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鳖塘。 

  2. 防治鳖病的方针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以生态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混养草鱼和鳙鱼调节水质。适时用氨基酸碘消毒池水、食台和投饵工具;适时加、换池水,保持鳖塘水质“肥、活、嫩、爽”;不投喂腐败变质饵料;一旦发现病鳖,马上隔离,并查明病因及时采取措施。7-8月高温季节是甲鱼发病的高峰期,做好这一阶段的防范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一定要科学、合理投喂,将鳖鱼的日投喂量控制在平常日投喂量的80%左右,这样可以减轻鳖鱼肝脏的负担,有利于鳖鱼的健康生长,反之,会造成鳖在高温季节产生厌食,或因摄食过饱造成肝脏超负荷而发病。为此,在高温季节要适时投喂双黄连5-7毫升+保肝宁2-5克/千克拌料投喂,越冬前半个月也要进行一次,促进鳖鱼安全越冬。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中国普遍把鳖作为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鳖肉鲜美,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

营养价值

鳖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因部位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鳖肉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铁、维生素D等营养素。因整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但据分析,每100克鲜鳖肉一般含有水分73~83克,蛋白质15.3-17.3克,脂肪0.1-3.5克,碳水化合物1.6-4.9克,灰分0.9-1克,镁3.9-10毫克,钙79-107毫克,铁4.3-38毫克,磷0.54-430毫克,维生素A0.15克,维生素B0.9毫克,烟酸3.7-7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热量288-744千焦。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0%以上,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25%以上,是牛肉的6.54倍,罗非鱼的2.54倍。不饱和脂肪酸中DHA(二十碳五烯酸)和EPA(二十碳六烯酸)含量很高,这两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脑黄金”,能抑制血小板凝结,防止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降低机体内“有害的”胆固醇含量。[1]

药用价值

  1. 鳖肉:鳖肉为滋补食品,鲜用或冷藏,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肾、清退虚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伤中益气、虚劳赢瘦、骨蒸痨热、久痢、崩漏、带下等疾病。 

  2. 鳖头:气腥,味甘、咸,性平,具有补气助阳之功效。鳖头烧灰用于治疗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等疾病。 

  3. 鳖胆:鳖胆汁含有两个内酯: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及其多一个“CH"”的内酯。新鲜胆汁,味苦,性寒。外用,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痔瘘,其方法为取胆汁磨香墨,人麝香、冰片少许,鸡毛蘸涂。 

  4. 鳖卵:5-8月产卵期在河、湖及池塘岸边收集,鲜用或冷藏,味咸、性寒。内服具有补阴、止痢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久泻久痢。 

  5. 鳖脂:鳖脂是鳖的脂肪,又称鳖膏、鳖油,个体较大的成鳖,脂肪含量可达总体重的10%左右。取出鳖体内脂肪,放入煎锅中,用温火加热,将煎熬出的油脂放入容器中保存备用。鳖脂鲜用,性平,味甘、咸。内服具有滋阴养血、乌须发的功效,为滋养强壮药,也是治疗痔疮的特效药,对于油漆、膏药引起的皮炎或湿疹、皮肤溃烂、烫伤、外伤、结核、便秘等也有一定疗效。鳖脂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酸,因此还可用于高级化妆品中。 

  6. 鳖血:鳖新鲜血液,其性平味甘、咸,外用或内服,具有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虚劳潮热、阴虚低热、脱肛、小儿疳劳等疾病。鳖血清可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 

  7. 鳖甲:鳖甲是鳖的干燥背甲(背壳),含有骨胶原、碳酸钙、磷酸钙、多种氨基酸及钠、铝、钾、锰、铜等10多种微量元素,常将鳖甲熬呈胶块,俗称鳖甲胶。味咸、性平,具有补血、抗肿瘤、增强抵抗力和滋阴清热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小儿惊痫、骨蒸痨热、经闭经漏等疾病。

参考资料

[1] 鳖的药用价值及食用_寻医问药网 · 寻医问药网[引用日期2021-12-02]

  • 上一篇百科:布雷斯鸡
  • 下一篇百科:蛇雕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