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篇

(三国时期曹植创作的五言古诗)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7]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7]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7]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7]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7]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7]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7]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7]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7]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7]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7]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7]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7]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7]金羁:金饰的马笼头。连翩: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去乡邑:离开家乡。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宿昔:早晚。秉:执、持。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控弦:开弓。的:箭靶。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接:接射。飞猱: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狡捷:灵活敏捷。勇剽:勇敢剽悍。螭: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边城:国家边境。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厉马:扬鞭策马。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压制。弃身:舍身。怀:爱惜。顾:看。籍:名册。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捐躯:献身。赴:奔赴。[6]
白马篇资料

译文

逐句全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7]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7]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7]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7]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7]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7]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7]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7]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7]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7]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7]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7]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7]

注释

1

金羁:金饰的马笼头。

2

连翩: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3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4

去乡邑:离开家乡。

5

扬声:扬名。

6

垂:同“陲”,边境。

7

宿昔:早晚。

8

秉:执、持。

9

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10

何:多么。

11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12

控弦:开弓。

13

的:箭靶。

14

摧:毁坏。

15

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16

接:接射。

17

飞猱: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8

散:射碎。

19

马蹄:箭靶的名称。

20

狡捷:灵活敏捷。

21

勇剽:勇敢剽悍。

22

螭: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23

边城:国家边境。

24

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

25

数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26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27

厉马:扬鞭策马。

28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29

蹈:践踏。压制。

30

弃身:舍身。

31

怀:爱惜。

32

顾:看。

33

籍:名册。

34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35

捐躯:献身。

36

赴:奔赴。[6]

摘要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2]

作品赏析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曹植笔下的游侠,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3]

创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 ),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这一时期,曹植在政治上抱负远大,还没有经历打击和迫害,所以这个阶段的作品,以慷慨激昂、任气“使才”为主。[4][1]

作品评价

李善: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六臣注文选》)

胡应麟: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瞻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诗薮》内篇卷二)

陈祚明:“参差”,字活。“左的”、“右发”,变宕不板。“仰手”、“俯身“,状貌生动如睹,而“俯身”句尤佳。“散马蹄”,“散”字活甚,有声有势,历乱而去,而马上人身容飘忽,轻捷可知。缀词序景,须于此等字法尽心体究,方不重滞。弃身以下,慷慨激昂。(《采菽堂古诗选》)

何焯:此即所谓“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者也。(《义门读书记》)

方东树:此篇奇警。后来杜公《出塞》诸什,实脱胎于此。明远《代出自蓟北门行》《结客少年场》《幽并重骑射》皆模此,而实出自屈子《九歌·国殇》也。(《昭昧詹言》卷二)

朱乾: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子建《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乐府正义》卷十二)[5]

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白马篇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

[2] 易滢主编 .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 上 . 南京 :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8-07 . 333 .

[3] 穆克宏 等 .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 265-267 .

[4] 琬如 . 飞花令里读诗词 雪晴松叶翠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10 . 139 .

[5] 姚成元、张从信编著 . 诗文人生 古诗文选读 . 昆明 :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6-10 . 87 .

  • 上一篇百科:典论·论文
  • 下一篇百科:名都篇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