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

(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资料
  • 中文名:全球气候变暖
  • 外文名:Global warming,climate change
  • 拼音:quan qiu qi hou bian nuan
  • 变化概况

    1159次播放03:25

    全球变暖的现状和未来都非常严峻,它会带来哪些影响?|科幻地带

    含义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排放过多所造成的。[2]

    概要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地球气候变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由于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具有高透过性,而对地球和低层大气放射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白天,进入大气顶的短波太阳辐射,一部分被地表,云和大气反射离开大气顶,大约51%左右被地球表面吸收,大约19%被云和大气吸收。地球表面,云和大气也向外空放射红外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其余部分离开大气顶进入太空。当地-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与由它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辐射相等时,地-气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对放射长波辐射的吸收,使得离开大气顶的长波辐射减少,地球的辐射收支为正值。増加的辐射能将导至全球气候变暖

    地-气系统平均温度的升高。

    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将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发生原因

    一般认为,增强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增强令地球整体所保留的热能增加,地球表面温度持续增长。在增强的温室效应的基础上,公认的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波动和人类活动,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则包括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太阳活动

    有专家认为现在气候变暖跟太阳周期有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俄罗斯科学家认为,火星增温和地球增温周期一致,主因是太阳;美国一些科学家也认为,气候变化主因在太阳,1975年~2000年之间,太阳磁循环和北半球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几乎一致;另外,丹麦天文学家认为,气候变化主因在宇宙。但是更多人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3]

    云量减少

    丹麦国际空间科学家提出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他们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全球气候变暖

    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臭氧层温度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开始工作。

    温室气体

    4036次播放02:05

    全球变暖究竟是何造成,为何会说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吸收热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使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增加将近30%;其次是甲烷,从饲养牲畜的粪便发酵,污水沟泄漏,稻田粪肥发酵等活动产生的;还有许多人类合成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气体,如氟里昂。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但是有乐观派科学家声称,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不及火山等地质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他们认为,最近地球处于活跃状态,诸如喀拉喀托火山圣海伦斯火山接连大爆发就是例证。地球正在把它腹内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所以温室效应并不全是人类的过错。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含量的直线上升,难道全是火山喷出的吗?

    自工业革命(1750年)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这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和畜牧业、废弃物处理等。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砍伐原始森林

    全球气候变暖的另一方面原因是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据专家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涵盖了地球表面5%的面积,制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气及30%的生物物种。由于遭到盗伐和滥垦,亚马逊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的面积消退,相当于一个新泽西州的大小。雨林的消退除了会让全球暖化加剧之外,更让许多只能够生存在雨林内的生物,面临灭种的危机。在过去的40年,雨林已经消失了两成。

    碳排放

    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9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来自美国Goddard空间研究所的詹姆斯·汉森博士提出新观点,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因为40%至90%的地面热量来自由云层所产生的大气逆辐射,云层越厚,热量越是不能向外扩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热了。

    汉森博士对于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都做了整理记录,发现在1950至1970年间,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了近两倍,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二氧化碳含量则有所减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论很难解释仍在恶化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汉森博士认为,除了碳粒粉尘以外,还有一些气体物质能导致温室效应,如对流层中的臭氧(正常的臭氧应集中在平流层中)、甲烷,还有巨毒无比的氯氟烃。但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对困难些了。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甲烷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再过5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将近乎零。

    碳粒粉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东西,随着内燃机品质的不断提高,甚或不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具的问世,不能烧尽而剩余的碳粒是可以减少的。汉森博士的学说能够成立,则给地球带来了降温的新希望,但愿地球早日退烧。

    CO2含量研究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最终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工业革命前大气中CO2含量是280ppm,如按目前增长的速度,到2100年CO2含量将增加到550ppm,即几乎增加一倍。全世界的许多气象学家都在努力研究,CO2含量增加一倍以后,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会增高多少?

    目前采用的具体办法是,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和物理状态变化规律,设计成数值模式进行计算。不过,由于人们对大气运动变化规律认识得还不够完善,采取的简化计算办法不同,各个模式的计算结果常相差很大。为此,80年代美国科学院组织了评估委员会,对这些模式的结果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CO2倍增后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土1.5℃,即1.5℃-4.5℃。这就是对本问题最有权威的组织——联合国IPCC第一次《报告》中采用的数字。

    近年来,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有了重大改进,这主要是考虑了大气中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的作用。因为在燃烧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气溶胶。这种气溶胶会遮挡部分阳光到达地面,因此使地面气温降低,起到冷却作用。其数值据IPCC估计可达-0.5瓦/米²。即相当于CO2增温效应(1.56瓦/米²)的1/3,比甲烷的增温效应(+0.47瓦/米²)还略大。主要根据这个改进,IPCC在1996年公布的第二个《报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后全球平均气温的升温值从1.5℃-4.5℃,修改为1.0℃-3.5℃。评估报告中还指出,由于海洋的巨大热惯性,到2100年这个增温值中大约只有50%-90%得以实现。

    然而,模式计算结果还说明,全球平均增温1.0℃-3.5℃不均匀分布于世界各地,而是赤道和热带地区不升温或几乎不升温,升温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数量可达6℃-8℃甚至更大。这一来便引起另一严重后果,即两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会发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纬度大陆的冻土带也会融化或变薄,引起大范围地区沼泽化。还有,海洋变暖后海水体积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预计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相应升温1.5℃-4.5℃),第二次评估报告中比第一次评估结果降低了约25%(相应升温1.0℃-3.5℃),最可能值为50厘米。IPCC的第二次评估报告还指出,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淹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沿海低地地区,因此后果十分严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上,44个小岛国组成了小岛国联盟,为他们的生存权而呼吁。

    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CO2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但是,温室效应也并非全是坏事。因为最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增温最大,因而农业区将向极地大幅度推进。CO2增加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机物产量。还有论文指出,在我国和世界历史时期中温暖期多是降水较多、干旱区退缩的繁荣时期,等等。

    当然,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例如,过去有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数值模式还不成熟,计算结果过于夸大;百年升高0.3℃-0.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是大气温室效应所造成,等等。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意见。

    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我们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了人类可以明显感知的水平,这时候往往已经难以逆转,那么就为时已晚。因此现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2]

    初始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连续暖冬渐成趋势。

    1、美国政府2007年公布一份报告说,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是有记录以来北半球经历的最暖冬天,气候变暖的趋势令人担忧。这份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报告说,综合陆地和海洋的气温,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间北半球平均气温比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同时期的平均气温高出0.72摄氏度。科学家认为,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温室气体,它主要来自工业活动、汽车排放的尾气等。这些气体停留在大气层中,吸收太阳热量,形成温室效应。造成2007年暖冬的另一个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即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周期性变暖。2007年1月,这种情况尤其严重,造成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月份。

    2、中国重庆市气象部门通报称,该市二〇〇六年遭受的特大高温干旱和2007年出现的暖冬天气,是造成此间长江及其支流水位大幅降低甚至断流的主因。据统计,2007年冬重庆各地日照时数一百零一至二百四十五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五成;平均气温八点九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一点二摄氏度,偏高幅度仅次于一九七九、一九八七年,为历史同期第三高值年。此外,因暖冬重庆各地“冬”光明媚、日照充足,使当地植物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农作物生育期普遍偏早五至七天;各种花卉植物发育期也明显提前:中低海拔地区植物花期较常年提前了七至十天,高海拔地区植物花期比常年早十天左右;同时果树休眠期提早结束,柑橘、桃、梨、葡萄等果树已相继萌芽,李树进入盛花期,樱桃已开始谢花。

    3、俄罗斯2007年冬季的气温比过去十年要高出许多,而据俄罗斯专家预测气温仍将会继续上升。异常的“暖冬”现象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破坏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一些本该冬眠的动物无法进入冬眠状态,一些已经全球气候变暖

    进入冬眠的动物则因这异常的温暖天气过早地苏醒。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异常天气现象对人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经济所产生的危险系数越来越大,每年大约增长6%。

    4、2007年欧洲的冬天暖和得让人不敢相信。莫斯科白天的室外气温还有六七摄氏度;德国、奥地利的雪场迟迟不能开放;由于气温升高,流行性感冒甚至在欧洲最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肆虐;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恐慌又一次爆发了,2007年12月12日,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称到2040年,北极将不再有冰雪!

    气象专家表示,由于暖冬的气温比常年略有偏高,这就使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冬天暖和、干燥,加上长时间使用暖气和空调,会使人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1]

    高温记录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3]

    2021年5月27日,俄罗斯西北部北极圈附近气温已接近约32摄氏度。在莫斯科,气温已连续多日打破纪录。加拿大中部也异常温暖,森林野火肆虐,消融的冰面腾起浓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惊人的高温,透露出全球气候面临的危机。

    发展历史

    两千年全球气温变化

    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3]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气候变暖可能利于沙漠面积的缩小。气象学家们在对古代的气温变化图和沙漠分布图的对比分析中明显地看到,在距今8000年和1.3万年这两个地球暖期内,沙漠仅局限于澳大利亚的狭小地区,其它大陆上则基本上没有沙漠的踪迹,而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其他时期,沙漠则迅速扩大。

    历史上,印度、中国、古埃及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基本上都在气温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其鼎盛时期,即经济繁荣期与地球上曾出现过的较小幅度的气温上升期基本吻合。无独有偶,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暖期,也是全球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因此,气象学家们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可能是世界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时期。

    气象学家们认为,全球沙漠面积最小的时期、古代经济的繁荣期与地球上不同程度的气候暖期基本一致,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这三者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观测手段所限,这种联系目前仍是谜。[2]

    化学元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而略带刺鼻气味和微酸味的气体。CO2分子有16个价电子,基态为线性分子,属D∞h点群。CO2分子中碳氧键键长为116pm,介于碳氧双键(乙醛中C=O键长为124pm)和碳氧三键(CO分子中C≡O键长为112.8pm)之间,说明它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键特性。因此,有人认为在CO2分子中可能存在着离域的大π键,即碳原子除了与氧原子形成两个键外,还形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的大π键。

    氟利昂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17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7.69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和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同时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氮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6%,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氮的最重要的矿物是硝酸盐。氮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氮14氮15,其中氮14的丰度为99.625%。

    氧气通常条件下是呈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除惰性气体外的所有化学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数元素在含氧的气氛中加热时可生成氧化物。有许多元素可形成一种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温下可形成水合晶体O2.H2O和O2.H2O2,后者较不稳定。氧气是水中生命体的基础。氧在地壳中丰度占第一位。干燥空气中含有20.946%体积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组成。除了O16外,还有O17和O18同位素。[2]

    未来预测

    美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利用复杂的气候模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估计全球的地面平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至5.8℃。这预计已考虑到大气层中悬浮粒子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海洋有较大的热容量)。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幅度等等。

    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全球气候变暖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即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预测,到2100年,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摄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有专家们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而2001年发布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使用的词语是“可能”,“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全球气候变暖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3]

    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每个区域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未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高温、强降水、海洋热浪和部分区域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将增加。[5]

    造成后果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气候的变化可能会撕裂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但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最终将影响地球内部的运行方式。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冲击低地国及多数国家沿海精华区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干旱现象以及沙漠化现象扩大,对于生态体系、水土资源、人类活动与生命安全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弊大于利。

    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可能会通过两种过程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北极及南极洲上的冰川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预期地球1900年至2100年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而全球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即将产生——位于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下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穿着传统服饰向来乐天知命的卡特瑞岛人,几百年来遗世独立,始终保持着传统生活模式,但他们却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全球暖化,令他们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命运。卡特瑞岛环保人士保罗塔巴锡说:“他们已经持续被海洋力量攻击,还有持续不断的洪水,原有的地区都被改变了,被破坏殆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

    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分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区域,包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所以,海平面的显著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例如加速沿岸沙滩被海水的冲蚀、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高山积雪减少

    法国雪研究中心在2002年2月就气候变暖对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影响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预计到2030年,阿尔卑斯山脉海拔1600米以下的积雪将大量融化,整个山脉的降雪期将比现在平均减少1个月。

    欧洲《古气候》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由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影片中的海港城市被淹

    土地干旱农业受灾

    由于气温增高,水汽蒸发加速,最终会改变地区资源分布,导致粮食、水源、渔获量等的供应不平衡,最终引发国际间经济、社会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联合国2005年6月16日发表报告称,气候变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全球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众多人口将面临生计问题。

    农作物质量将损耗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加快农作生长速度,造成土壤贫瘠,作物生长终将受限制,还会间接破坏生态环境,改变生态平衡。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近20年来的40多项相关研究后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小麦、大麦、稻米和土豆的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1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所含营养可能会越来越少。温室效应

    海洋风暴更猛烈

    2005年7月美国气象学专家研究发现,全球变暖虽然没有导致飓风和台风更频繁,但是使这些海洋风暴变得更猛烈。调查显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型风暴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比过去增加50%。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气象学专家克里·伊曼纽尔的研究发现,上述趋势和大洋表面及大气的平均气温升高有关。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实验都表明,全球变暖会促使风暴强度增加,部分原因是气温升高使海水表面变暖。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海水暖流旋转流动时为风暴形成提供了动力。伊曼纽尔分析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来自风暴监测仪、飞机和卫星的数据,发现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风暴释放的能量都增加了,这一趋势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地球物理流动动力学实验室的气象学专家汤姆·努森认为,伊曼纽尔的发现和以往的发现差别巨大。过去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对强大风暴的影响太小,以至于难以精确测量。此外,多数预测认为到2050年之前气候变暖都不会对热带风暴带来显著变化。一些专家还对伊曼纽尔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并认为这一结论存在较大偏见。

    气候带转化

    某些地区可能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气流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方向,使气候带有所转变引发动物大迁徒。北半球冬季期更缩短,并且更冷更湿,而夏季则变长且更干更热,亚热带地区将更干燥,而热带地区则更湿。非洲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森林将消失,沙漠会扩大,美国、中美洲和东南亚也会遭受旱灾。同时,恶劣的天气(包括热带旋风)可能增多,它将破坏城市,夺去许多人的生命。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早虫病将向北方蔓延,并可能扩散到欧洲。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的缺水将出现半沙漠化,在欧洲积雪将全部消失,亚热带植被将北迁几千米。在英国,风暴肆虐将会变得司空温室效应

    见惯,海岸上的防御设施将被海水淹没……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2007年3月刊登研究报告称,预计到2100年,全球变暖将使气候带发生巨大变化,极地气候和山地气候将逐渐消失,导致部分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引发地质灾害

    全世界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加快了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2]

    致命威胁

    史前致命病毒

    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大规模蔓延,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4块年龄由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全球气候变暖

    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远古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脑炎、狂犬病、登革热、黄热病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新的冰川期来临

    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浓度降低。“大洋输送带”因此而逐渐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全球温度降低,另一个冰河时代来临。北半球大部被冰封,一阵接着一阵的暴风雪和龙卷风将横扫大陆。最终危害:可能会造成恐龙时代的再次降临![3]

    解决对策

    虽然迄今为止,人们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该想尽温室效应

    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首先,暂订2050年作为目标。如果按照目前这种情势发展下去,综合各种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预计地球的平均气温届时将要提升两度以上。一旦气温发生如此大幅提升,地球的气候将会引起重大变化。因此为今之计,莫过于竭尽所能采取对策,尽量抑制上升的趋势。目前国际舆论也在朝此方向不断进行呼吁,而各国的研究机构亦已提出各种具体的对策方案。可惜仔细检视各种方案之后,迄今尚未发现任何一项对策足以独挑大梁解决问题。因此,吾人遂有必要寻求一切可能性,全面考量这些对策方案究竟具有何等效果。[2]

    国家社会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目前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三、改善汽车使用燃料状况全球气候变暖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注意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的节能。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并且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这对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预计可以达到8%左右的抑制效果。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任何化石燃料一经燃烧,就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来。惟其排放量会因化石燃料种类而有不同。由于天然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煤碳、石油为低。同样是要产生一千卡的热量,煤碳必须排放相当于0.098公克碳量的二氧化碳;这在石油则为0.085公克;若是换成天然瓦斯只需排放0.056公克即可。

    因此,有人提案依照天然瓦斯、石油、煤碳的顺序予以加重课税。譬如生产方面,要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煤碳,以能量换算,每十亿焦耳课税0.5美元,而对天然瓦斯则只课税0.23美元。亦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愈高的化石燃料课税愈重。至于消费方面的情形亦复加此,其课税比例在煤碳订为23%,在天然瓦斯订为13%。当然,现今阶段只不过是有这么一个构想而已。但若果真付诸实行,可望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提供大约5%的抑制效果。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大城市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1%的程度左右。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预计将对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分担2%左右的抑制效果。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于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

    九、极广泛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已作为废旧品的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排放量之比很悬殊。扩展生物能源系在大自然中极大范围的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十、遮蔽热带阳光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公民应对全球变暖

    一、使用节能的电器、合理地使用电器

    与高能耗的电器相比,能效高的节能电器仅使用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电能即可达到同样的功能和效果。并且还有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等优点。在选购电器时,可以参考能效标示:从1到5,能效逐渐降低。选择能效标识1的节能产品,可以帮助我们省电又省钱。

    节能灯

    家庭采用节能灯照明。用高品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还能提高照明效果。同样亮度的节能灯耗电量为白炽灯的1/4;一盏节能灯一年能节省家庭电费支出24元,而且节能灯的寿命一般比白炽灯长出6到10倍;使用节能灯,间接减少了因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助于抗击全球变暖;使用节能灯,间接减少了因燃烧煤炭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和酸雨,为未来换得更多蓝天。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节电约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按照全国每年更换1亿支白炽灯的保守估计,可节电71.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686万吨。

    在家随手关灯。养成在家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全国3.9亿户家都能做到,那么每年可节电约1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

    选用节能洗衣机。节能洗衣机比普通洗衣机节电50%、节水60%,每台节能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3.7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10%的普通洗衣机更新为节能洗衣机,那么每年可节能约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7.8万吨。

    合理使用空调。(1)夏季空调温度在国家提倡的基础上调高1℃。空调是耗电量较大的电器,设定的温度越低,消耗能源越多。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并不影响舒适度,还可以节能减排。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选用节能空调。一台节能空调比普通空调每小时少耗电0.24度,保守估计,每年可节电24度。出门提前几分钟关空调。空调房间的温度并不会因为空调关闭而马上升高。如果全国1.5亿台空调都能在出门前提前3分钟关空调那么每年可节电约7.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尽量少用电梯,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使用冰箱注意节能。选用节能冰箱1台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每年可以省电约100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千克。合理使用冰箱,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

    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6.3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千克。用液晶电脑屏幕代替CRT屏幕,液晶屏幕与传统CRT屏幕相比,大约节能50%。调低电脑屏幕亮度,调低电脑屏幕亮度,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约3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9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约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7700万台电脑屏幕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约2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每台每年可省电1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3000万台打印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合理使用电视机。每天少开半小时电视,每天少开半小时,每台电视机每年可节电约2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调低电视屏幕亮度,将电视屏幕设置为中等亮度,既能达到最舒适的视觉效果,还能省电,每台电视机每年的节电量约为5.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3千克。

    适时将电器断电,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仍在耗电。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都在用电后拔下插头,每年可节电约20.3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7万吨

    二、在餐饮上杜绝浪费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饮酒适量,减少吸烟。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生产还消耗能源。1天少抽1支烟,每人每年可节能约0.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37千克。如果全国3.5亿烟民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节能约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采用节能方式做饭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尽量避免抽油烟机空转。在厨房做饭时,应合理安排抽油烟机的使用时间,以避免长时间空转而浪费电。如果每台抽油烟机每天减少空转10分钟,1年可省电12.2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千克。

    微波炉代替煤气灶加热食物。微波炉比煤气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如果我国5%的烹饪工作用微波炉进行,那么与用煤气炉相比,每年可节能约6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54万吨。

    选用节能电饭锅。对同等重量的食品进行加热,节能电饭锅要比普通电饭锅省电约20%,每台每年省电约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5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10%的城镇家庭更换电饭锅时选择节能电饭锅,那么可节电0.9亿度,减排二氧化碳8.65万吨。

    三、保护森林,合理节约地使用木、纸制用品

    合理使用纸张和木材,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少了纸张和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拒绝一次性筷子。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

    重复使用教科书。如果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教科书得到循环使用,那么可减少耗纸约20万吨,节能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

    纸张双面打印有利于节省资源

    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纸张双面打印、复印,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可以节能减排。只要全国10%的打印、复印做到这一点,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节能6.4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6.4万吨。

    使用再生纸,使用感应节水用原木为原料生产1吨纸,比生产1吨再生纸多耗能40%。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能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7克。如果将全国2%的纸张使用改为再生纸,那么每年可节能约45.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6.4万吨。

    选择电子书刊,代替印刷书刊,用电子邮件代替纸质信函。用1封电子邮件代替1封纸质信函,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2.6克。如果全国三分之一的纸质信函用电子邮件代替,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3.9万吨,节能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用手帕代替纸巾。用手帕代替纸巾,每人每年可减少耗纸约0.17千克,节能0.2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57千克。

    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少使用0.1立方米装修用的木材,那么可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商店购物、过节送礼,减少使用过度包装。使用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减少使用1千克过度包装纸,可节能约1.3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千克。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节能约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2万吨。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1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相当于减少了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每年都栽种1棵树,那么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734万吨。

    四、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采用绿色的出行方式

    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选购车辆时选择排量小的汽车。

    每月少开一天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以节能方式,如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200公里。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100公里,可以节油约9升;全球气候变暖

    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公里,可省油六分之五。按以上方式节能出行200公里,每人可以减少汽油消耗16.7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以节油2.1亿升,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

    选购小排量汽车。汽车耗油量通常随排气量上升而增加。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新售出的轿车(约382.89万辆)排气量平均降低0.1升,那么可节油1.6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5.4万吨。

    五、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节约洗浴用水

    洗澡时,合理用水。给电热水器包裹隔热材料。有些电热水器因缺少隔热层而造成电的浪费。如果家用电热水器的外表面温度很高,不妨自己动手“修理”一下--包裹上一层隔热材料。这样,每台电热水器每年可节电约96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5千克。如果全国有1000万台热水器能进行这种改造,那么每年可节电约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92.5万吨。

    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盆浴是极其耗水的洗浴方式,如果用淋浴代替,每人每次可节水170升,同时减少等量的污水排放,可节能3.1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1千克。如果全国1千万盆浴使用者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约57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75万吨。

    适当调低淋浴温度。适当将淋浴温度调低1℃,每人每次淋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克。如果全国13亿人有20%这么做,每年可节能64.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洗澡用水及时关闭。洗澡时应该及时关闭来水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样,每人每次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克。如全国有3亿人这么做,每年可节能21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36万吨。

    使用节水的水龙头。使用感应节水龙头可比手动水龙头节水30%左右,每户每年可因此节能9.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4.8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万户家庭更换水龙头时都选用节水龙头,那么可节能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

    避免家庭用水跑、冒、滴、漏。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在一个月内就能漏掉约2吨水,一年就漏掉24吨水,同时产生等量的污水排放。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用水时能杜绝这一现象,那么每年可节能34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8万吨。

    用盆接水洗菜。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每户每年约可节水1.64吨,同时减少等量污水排放,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4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节能5.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万吨

    用太阳能烧水。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环保,而且使用寿命长。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1年节能120千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8千克。

    最大受害国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该国气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内阁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国家的威胁。

    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那里也难逃消失的厄运。2010年4月30日,基里巴斯已有两座岛屿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仅高出海平面6英尺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东临印度洋,那里的人民也将成为地球村里最早一批承受气候变暖恶果的“村民”。该国环境部长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乞力马扎罗山80%的冰川在过去的50年内消失掉了。”

    拉丁美洲国家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强飓风、珊瑚白化、岸滩侵蚀、水资源紧张……温度上升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太多的困扰。

    尼泊尔政府内阁09年在珠穆朗玛峰半山腰——海拔5000多米处——召开会议,以引起世界对其问题的关注。

    全球变暖对位于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低的孟加拉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从而使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孟加拉外长说:“据估计,到2050年,将会有2000万孟加拉人迫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选择背井离乡。”

    越南自然资源和环境副部长谈到他的国家时说:“洪水、台风、干旱等灾害越来越频发,越来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气候变化也影响到了越南。”

    肯尼亚负责水力和灌溉的部长说:“由于长期的干旱,我们的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在首都内罗毕要施行水配给制。作为连锁反应,水力发电也受到影响(肯尼亚70%电力来自于水力发电),因此,在全国不得不实施供电配给。”

    不丹也面临着类似的威胁。其环境委员会主席说:“特别是对于像不丹这样的山地国家来说,河湖决堤很可能随时引起洪水暴发。”

    卢旺达环境部长表示:“作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我们需要对气候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对其负面影响有充分认识。”[2]

    争议质疑

    2012年,16位科学家共同发表文章对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一说提出质疑。

    2011年9月份,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宣布退出美国物理学会贾埃弗在上次大选中是奥巴马总统的支持者。信的开头这样写道:“我没有延续(我的会员资格),因为(美国物理学会政策)声明中的一些说法我不敢苟同。美国物理学会称:‘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如果不采取行动缓和这一趋势,地球的物理和生态系统、社会体系、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会严重受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物理学会可以讨论质子的质量是否会逐渐变化,也可以讨论多重宇宙如何运行,但全球变暖的证据果真是无可辩驳的吗?”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公开质疑气候变暖说,但许多年轻科学家私下里表示,尽管他们对全球变暖说深表怀疑,却不敢说出来,因为担心这会使他们升迁受阻,甚至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2003年,学术期刊《气候研究》(Climate Research)的编辑克里斯·德弗赖塔斯博士大胆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导向(但符合事实)的同行评审文章,文章结论是,如果以过去一千年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那么近期气候变暖并非异常现象。国际上的全球变暖论者很快针对德弗赖塔斯博士发起蓄意攻击,要求撤销他的编辑职位和大学教职。所幸德弗赖塔斯博士保住了他的大学教职。

    原因异议

    MIT工学院地球大气科学专家Richard Lindzen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早在1991年,Lindzen就曾和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在美国国宝质询会上爆发过一次激烈争论。戈尔列席了国会关于气候环境问题听证会,Lindzen则是接受听证的学术专家。会上,Lindzen猛烈批评戈尔关于全球环境问题认识过于片面且缺乏某些必要研究常识。他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复杂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他曾在2007年News Week杂志撰文指出20世纪全球温度上升最快阶段是1910~1940年,此后则迎来长达30年的全球降温阶段,直到1978年全球温度重新开始上升。如果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解释1940~1978年间的降温阶段。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在21世纪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鼓吹“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

    《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作者(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在书中同样选择了这一立场,最后以“《京都议定书》将以失败告终”结尾。然而此书并非权威著作,甚至使用了违背既成事实的例证,例如声称图瓦卢没有下沉。

    鲍勃·华德进一步指出,持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也试图用类似的方式掩盖全球变暖的事实。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上述文章的观点持肯定态度。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政府相关部门正计划根据报告里的数据,更改英国二氧化碳排放规定,新建设一些发电站,以应对电力供应短缺的状况。[3]

    不过,英国议会能源及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主席蒂姆·杨在本周造访中国时表示,上述文章不会对英国议会能源及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或英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立场产生任何影响。[3]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专家称效果从2020年开始显现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昨天,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创造了历史。

    潘基文说:“今天我们创造了人类和气候变化做斗争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所有成员国都热烈欢迎这一时刻的到来,对所有人来说就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2016年4月22号,《巴黎协定》由175个国家正式签署。据巴黎气候大会主席国法国提供的数据,到11月1号,共有9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65.82%,跨过了协定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

    梳理一下《巴黎协定》就会发现,以下几个数字和目标最为关键:2摄氏度——《巴黎协定》确定的一个大的目标,那就是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工业革命前的2摄氏度以内,争取控制在1.5摄氏度。

    净零排放——《巴黎协定》提到了要尽快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最重要就是要到本世纪下半年,让全球来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400亿吨——《巴黎协定》提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要降到400亿吨,这跟2010年全球温室气体500亿吨的量相比要下降100亿吨,要知道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每五年盘点——2023年起,每五年对全球行动总体进行一次盘点,来激励各国加强各自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同时《巴黎协定》也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那就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016年11月4号,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6]

    习近平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于11月4日正式生效,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中方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6]

    习近平强调,自2015年12月《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协定尽快生效。中国于今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签署协定,并于9月3日批准协定。作为主席国,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了政治支持。[6]

    习近平强调,《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阶段。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取有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方对下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充满信心,愿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为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出贡献。[6]

    目前,《巴黎协定》已经正式生效,但仍有部分国家尚未完成国内批准协定的程序。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指出,协定核心内容的效果,将从2020年后才开始逐步显现。《巴黎协定》的生效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政策制定者、相关利益争端者特别是一些投资者一个稳定的预期,到2020年之后,政策的走向、目标都应该确定下来了,这样一些中长期的投资者就可以去按照政策预期,安排自己的投资方向、投资领域和投资热点。另外,也对其他的一些尚未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有促进作用。

    11月7号到18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将在马拉喀什举行,同时还将举行《京都议定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

    邹骥表示,在会议过程中,预计将会有更多国家陆续批准《巴黎协定》。而本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落实发达国家此前在2010年作出的承诺:要求到2020年的时候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000亿美元。《坎昆协议》于2010年签署,到现在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进展并不如人意,这次大会落实这件事情也是预料之中。

    9月初,在杭州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率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中国也设定了四大减排目标:第一,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的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增加碳汇,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6]

    科学研究

    2021年5月,科学家研究发现,升温对西藏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减产效应加剧,预估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4]

    2022年6月25日消息,全球变暖导致世界各地人们的睡眠时长缩短,这可能增加健康风险,而且会尤其影响到老人、妇女和低收入国家的人们。[7]

    历史沿革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摄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加速,物候期提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多项历史纪录被刷新,气候极端性增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第二暖的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

    变暖后联合国的措施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目前已有197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减少热量排放:工业服务于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业自然减少。减少热量排放应放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滥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达到限量生产,限量加工,从而抑制工业泛滥,减少热量排放。

    变暖后的危害

    变暖的危害从自然灾害到生物链断裂,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

    历史温度

    在人类近代历史中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的来源不同,精确度和可靠性也参差不齐。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中,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一直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当年的记录很少考虑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是根据仪器记录,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同年,人类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发现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年之后,多方组织对过去1000年的全球温度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后发现,自1979年开始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1.1f(0.6℃);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5f(0.2-0.3℃);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是更超过在过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自19世纪广泛地用仪器测量并记录温度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温度记录还要高。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相反的是,他们测量显示,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25.5℃,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53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11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还要高。

    研究预测

    据俄罗斯《独立报》2013年7月31日消息,《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文章称,随着海平面上升,美国约1400个城市至2100年或将被淹没。据报道,该结论由Climate Central独立研究中心的本杰明·施特劳斯研究所得。他的研究报告称,至2100年,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127厘米,届时,美国约1400个城市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施特劳斯特别关注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他认为,佛罗里达州150个城市的270万人,以及路易斯安那州114个城市中的120万人都将处于极大的威胁中。此外,面临淹没威胁的地区还有新泽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

    根据《新科学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浮质法”能够让抵达地面的阳光减少五分之一。不过,这种方式也会降低天空的蓝度,从我们熟悉的蔚蓝色变成白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本-克拉维表示,人类可以通过实施地球工程,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然而,这种做法也会产生副作用。他指出,喷射到空中的颗粒直径在0.1到0.9微米之一,负责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不过,由于太空中存在这些颗粒,天空的颜色也会从蓝色变成白色。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表面植被覆盖不断减少与全球气候变暖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首先对这个更为科学的数学模型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必须介绍几个简单的物理常识:

    一,力学

    二,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Q=I^2Rt表示

    三,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四,尖端放电效应

    五,电磁感应定律

    六,场分布概念

    总之,其实就是力、热、光、电四大力学,近代物理等一些理论,还要知道高等数学、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之后可以理解下面的话

    ⑴大前提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地同时进行自转,黄赤夹角是23度26分,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由于光电效应,地表物体的电子被不断电离,形成的负离子随着热空气上升,使得地表带上正电荷,带电量与太阳辐射强度以及时间成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太阳在不断为地表充正电荷,负电荷则上升至高空,整个地表与大气层构成一个超级巨大电容器

    ⑵电荷在地表将如何分布?

    由于海水是良导体,相比之下,大陆板块是不良导体,因此电荷在海平面能够迅速流动,而在大陆上则流动相对缓慢一些,由于尖端效应,电荷将向地球表面海拔较高的地区不断聚集,因此,海平面总的电流效应为零,电流效应将主要体现在大陆板块之中。这样就可根据地球板块分布、地表详细地形地貌、地球自转情况以及太阳辐射角度等基本参数建立一个地球的电流及电荷模型,可计算出分布情况,理论上能够得出与实际非常吻合的结果,视参数选择的精确度以及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

    ⑶所带来的电流场分布情况以及地磁场产生机理

    当地球一侧面对太阳时,根据此理论模型,若外界太阳辐射全部屏蔽,则地球表面的电荷运动趋势是不断向尖端地带运动,产生电流场1,称之为磁场1(这个电流场与地表大陆分布情况以及大陆海拔情况有关,且电流各向同性,所以其总体效应为零,但可在局部地区对地磁场的分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地表在不断地放电,因此在太阳辐射存在的情况下,地球正对太阳一面的电荷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上)是东面电荷最多,西面电荷最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面对太阳一侧形成了自东向西的电流,称之为电流分布2,这个电流产生一个磁场,称之为磁场2,且可知面对太阳一侧,磁场较强,背对太阳一侧磁场发散;此外地表尖端地带聚集的正电荷随着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磁场大小可称为磁场3;而地表上空的负电荷也在随着地球自转产生电流场4,对应一个磁场,可称为磁场4,由于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磁场3和磁场4总体效应为零。综上所述,磁场2是地磁场的主要来源,具体数据则需要根据太阳辐射情况、大陆板块分布情况等详细数据建立模型计算。

    ⑷地球如何实现电荷平衡

    可将地球视为一个超级电容器,在太阳为这个超级电容器以1800A持续充电的同全球气候变暖

    时,也在进行着1800A的放电(见费曼物理学讲义闪电平均电流1800A,可推知充电电流是1800A),这个放电,就是闪电,所以,地球上当今20世纪闪电的平均电流就是1800A,闪电的电流则是自地表向高空,自下而上。闪电需要将空气击穿,因此多发生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带,如阴雨大风天气、以及较高海拔火山口地带等。地球的表面电场强度自下而上超过100V/m(见费曼物理学讲义),电场分布应该是,地表直到电离层,因此,可以推算出地球这个超级电容器蕴藏着很大的能量。既然电荷量很大,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在同一电位上,而干燥的空气又是极佳的绝缘体,所以没有什么感觉。

    ⑸若地表植被减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由以上几点可知,地球大电容是一个平衡系统。长期以来,地球上生态环境,植全球气候变暖

    被覆盖情况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地表的含水量相对稳定,因此,地表的电导率相对稳定。按照此理论,当地表植被减少时,地表的电导率下降,即表现为电阻加大,也就是说,地球电容器的内阻增大,而充电功率即太阳辐射情况相对较稳定,根据焦耳定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表的发热量增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变暖。

    ⑹若地表植被大量消失或者出现大范围干旱将出现什么情况?

    如方圆上千公里植被大量消失或者干旱,造成地表大片地区成为绝缘体,使得无法按照原来的电流场进行流动而大量电荷聚集在地表。由于电荷之间的库仑力,直观上表现为土地表面形成裂口,宏观上则表现为所在大陆板块的张力能量形式则是弹性势能。干旱的时间越长,则能量聚集量越大。当潮湿的空气运动到这一地区时,由于雨水的湿润,大地又重新成为较好的导体,地表积聚的大量电荷迅速向尖端地带运动,于是倾盆大雨,伴随着大量的闪电,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大陆板块的异常运动。这种能量释放对于地球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则破坏力巨大。

    可以由这个模型得知,地表植被不断减少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地表温度缓慢上升的同时,各类异常天气现象也日益频繁发生,其中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更详尽的数据,如大气、洋流、地质等多方面,这个模型可以作为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模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可以推广至其他天体、星系。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一方面则是大量酸雨使得植被减少,双重作用使气候异常加剧。

    海洋变化

    讲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类关心的,观测到的,实际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响沿岸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气,比如气候变化,还有陆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当然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人类对沿岸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很早,当然早期资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资料比较好一些,观测到从公元1世纪到1900年的漫长时间里面,地中海的海平面变化幅度没有超过正负25厘米,或者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期间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变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间。进入近代以后,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观潮仪,这样就有了对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监测数据。这些历史数据里面能发现明显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数据还不足以作定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观潮仪的数据记录是从1961年开始的,观察到1961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这期间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升高,而是有的年头升高,有的年头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到1993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显比此前加快。但是这个加快仅仅是短期变化,还是有长期趋势,还不好下结论。从观潮仪的记录来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后就曾经发生过,并不具有唯一性。

    和很多气候问题一样,尽管全球海平面呈现了整体的升高趋势,但是各个大洋的海平面变化各有不同。观察到从1992年以来,最大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整个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区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东部部分地区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实际上在下降。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几个嚷嚷得很厉害的小岛国的位置,看看对他们来讲,问题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岛国,情况还是很不同的。

    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动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发展

    20-21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21世纪北极平均气温上升了1.6℃以上。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对太阳短波辐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73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9%。

    危害

    3019次播放01:24

    同学们,全球变暖已引起了普遍关注,它有哪些危害呢

    595次播放01:09

    #全球变暖 #气象知识 #气象科普 #极端事件 #极端天气

    基本介绍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温度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昆虫们提前苏醒,因为没有了天敌,将会肆无忌惮地吃掉大片森林和庄稼。没有了森林,等于无形当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庄稼,就等于人类没有了食物。

    而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链彻底崩溃的前兆。没有了蜜蜂帮助传播花粉,植物将无法繁殖。也就是说,庄稼无法繁殖,无法结果,人类将没有食物。全球人类将面临食物短缺,为争夺食物而引发的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而供人类争夺的食物,也将越来越少。

    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随时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24小时,就是说即使在夜间也会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参见加拿大山火。

    全球变暖所能确定并公开的最大威胁,是冰河时代的突然降临。就像《后天》这部电影所描述的。

    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生病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社会在医疗上所支付的金钱将越来越多,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癌症,将越来越普及;猝死,将会越来越普遍。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气候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由于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中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中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

    自20年代以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其三,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生物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先后坍塌,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在此考察的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因此得以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物种,看看这些奇怪生物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类似章鱼、珊瑚和小虾的生物。研究者们把南极海床区域的生物共分类1000个物种。研究者认为全球持续升温导致南极冰架崩解,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南极发现新生物

    全球科学考察队在经历10周的南极探索期间,利用遥控的工作车对海床的生物首次作了较全面的观测。而在冰架崩解之前,科学家唯一的观测途径则是通过在冰层内钻孔。数千年来,南极威德尔海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被100米厚的Larsen A冰架和Larsen B冰架覆盖着。而最近几年里,这些冰架开始崩解,因此原来这块世界最原始生态海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这次科考活动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勘查南极本土的生命形式,以及研究由于冰架崩解后产生的新生物类型。科学家Julian Gutt称,在本次发现中有95%的生物是南极本土的,另外5%的生物是在冰架崩解后新生的。

    人体健康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冰山融化

    科学家发现,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冰山融化将释放大量被捕获、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研究者警告这些聚集在极地的大量的毒物是未知的,它们的释放将严重危及海洋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这些将渗出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DDT氯丹等。所有这些都是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或会导致癌症和先天缺陷,此前被北极的冰层和冻水捕获。但挪威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监测1993年和2009年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量结果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使这些污染物重获“新生”。研究组成员海利·洪表示:“下一步要查明在北极有多少污染物且以怎样的速度在泄漏。”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洲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2007年以前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199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冰雪消融,在不少人心目中可能是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的好迹象,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家们不无忧虑地指出,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冰雪加速消融,正在对全人类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减缓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研究显示,古代农民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20世纪低2℃,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21世纪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食:

    一、吃素。畜牧业消耗大量的谷、豆类,也消耗大量珍贵的水;为了放牧牛羊及饲养猪鸡,牺牲原始森林,造成温室效应。

    二、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处,吃不完打包回家。

    三、拒绝购买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让台湾的森林消失、破坏山地水土保持,无法发挥储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农药与肥料,污染水源与水库的生态)。

    衣:

    一、认识衣料来源:1.选购纯棉、全麻等自然材质(有机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标来购衣及保养衣服,以延长衣服的寿命。

    二、需求量的决定,依洗衣的次数、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四要素来决定购衣频率,尽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质不重量)。

    三、旧衣新穿要诀:

    ⒈自我的认知:体态、肤色、生活型态的考量。

    ⒉找出流行的重点:如长短、色调等,一般以简单、好的剪裁(立体裁剪)最能表现出人与素材的互动关系。

    ⒊配件因体积小、变化多、效果佳、收藏较易,如围巾、别针、皮带,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来凸显穿衣艺术的效果。

    住:

    一、多用二手家具(无论买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节省资源,若能在办公室、社区、网路举办定期二手旧货交换的跳蚤市场,既环保,又可互助,增进人际间的情谊)。

    二、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过度性的装潢布置,应以简单、天然为原则。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态性的自然材料。多种花草盆栽,尽量用本土性的树种,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质性的铺面)。

    三、请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中国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国,中国南台湾地区已陷入严重干旱,但我们使用水的需求量却已经到达2011年的标准。法国节约用水的宣导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们的用水量持续恶化,我们也将面临相同的处境。

    四、房间之电源、冷气集中使用(尽量少一间房间开一部冷气,人少时尽量集中办公,减少冷气、电灯用量)。

    行:

    一、走楼梯,不搭电梯(住在大楼者,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家里,若您不赶时间,不妨试着安步当车,试著不搭电梯,改走楼梯,既节省能源,又可运动健身)。

    二、出门多走路、骑单车、利用大众运输系统、少开车和骑机车。

    参考资料

    [1] 全球气候变暖遭“误解”?--科技--人民网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20-05-14]

    [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行动该“升温”了--人民网环保频道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20-05-14]

    [3] 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20-05-14]

    [4] 全球变暖对高寒作物有何影响?研究发现单位面积减产效应加剧 ·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21-05-18]

    [5] 联合国报告发出“红色预警”:全球变暖加速,极端天气将增多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08-10]

    展开

    相关视频

    全部

    独家

    2111次播放01:13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造成的自然现象

    简介

    1159次播放03:25

    全球变暖的现状和未来都非常严峻,它会带来哪些影响?|科幻地带

    变化概况

    4036次播放02:05

    全球变暖究竟是何造成,为何会说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

    温室气体

    3019次播放01:24

    同学们,全球变暖已引起了普遍关注,它有哪些危害呢

    合集

    危害

    2个视频

    查看更多

  • 上一篇百科:基岩
  • 下一篇百科:冰云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