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清华大学哲学系

清华大学哲学系

(清华大学二级院系)
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创立时间是1926年,创始人为金岳霖,冯友兰。
清华大学哲学系资料
  • 中文名:清华大学哲学系
  • 学校排名:国内第1位;国际第16位
  • 外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Department
  • 情况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先后在本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金岳霖、冯友兰、张东荪、张君劢、邓以蛰、张申府、沈有鼎张岱年张荫麟王宪钧洪谦任华、林宰平、贺麟、瞿世英潘怀素周辅成等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中国学术史上声名显赫的“清华学派”的成员。  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撤销了文科,哲学系教师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新进程中,清华大学哲学系于2000年5月正式复建。

    与校内原有哲学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哲学系在“十五”期间,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等专业的发展重任。

    哲学系复建之初即组织实施“三一学术工程(“清华哲学研究系列”、“清华哲学教材系列”、“清华哲学翻译系列”、《清华哲学年鉴》),并集中力量在应用伦理学、西方古典哲学等方面寻求优先突破,取得明显成效。迄今为止,本学科共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市部级项目16项,校级项目15项,院级项目18项,总经费近600万元人民币。

    复系重建

    自复建以来,与校内原有哲学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哲学系全体同仁精诚团结、齐心合力、艰苦奋斗,不仅在5年内完成了从哲学本科到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体系建设,而且,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2000年,复建哲学系并建成伦理学硕士点,加上原有的科技哲学硕士点(1984年建立),开始两个硕士点研究生招生;(2)2002年,完成马克思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4个硕士点的建设;(3)2002年,建成伦理学专业博士点;(4)2003年,开始正式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首届学生7名;(5)2004年,与清华大学科技所合建哲学博士后流动站;(6)2004年,在“985二期”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申报中,哲学系同本校中文系、历史系和外语系一起成功申报“中华文明与文化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7)2005年,在全国第十批增列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申报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获批准(2006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

    历任领导

    时间

    系主任

    备注

    时间

    党支部书记

    备注

    清华大学哲学系

    1926-1928

    金岳霖

    筹备创办

    1928-1934

    金岳霖

    1934-1938

    冯友兰

    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系

    展开表格

    学科建设

    清华大学哲学系为哲学学科门类和哲学一级学科单位,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8个二级分支学科。其中,伦理学是清华哲学系的优势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是清华哲学系重点建设学科;逻辑学是清华哲学系的传统特色学科。2008年,本系伦理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在“985二期”建设期间,哲学系将继续承担哲学一级学科建设的主要工作,并以此为平台,追求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体目标是:(1)从师资配制、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学术研究诸方面深化各二级学科建设;(2)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个学科;(3)以最快的速度,将哲学系优势学科伦理学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学科;(4)再以若干年的时间,力争将清华哲学系哲学一级学科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学科;(5)通过5-10年的努力,建设2-3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哲学二级学科,进而把清华大学哲学系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学科系。

    哲学系在建立之初就秉承高起点、小而精、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近些年在国际国内的学科排名中都位列前茅且不断前进:

    中国教育部学科评估

    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学科排名

    年份和轮次

    排名

    评级

    年份

    国际排名

    大陆高校排名

    2005年第一轮

    11

    2009年第二轮 

    11

    2018年 

    151-200

    9

    2012年第三轮 

    10

    2019年 

    101-150

    8

    2017年第四轮 

    9

    B+

    2020年 

    51-100

    6

    师资概况

    清华大学哲学系目前在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接近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来、万俊人)  。他们的专业方向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8个哲学二级学科领域,并在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等专业有较强的教研势力。

    哲学系在职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体,正值年富力强、学术创造的盛年时期。全系教师普遍有高学历和良好的学术背景,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问和国际学术合作经历;分支学科人员配备较完整,教师学术互补性强,教研力量专精。全系同仁团结合作,追效先师,致力续接清华哲学学统、再创清华哲学辉煌。

    截至2019年11月2日,哲学系现有27名教师为(按姓名音序排列)  :贝淡宁陈壁生陈浩、陈来、丁四新、范大邯、高海波、韩立新、黄裕生、蒋运鹏、刘东、刘奋荣、卢风、圣凯宋继杰孙晶唐浩唐少杰唐文明田薇、万俊人、王路、夏莹、肖鹰、俞华、袁艾、朱东华

    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负责人:韩立新教授

    学术团队:唐少杰教授、韩立新教授、夏莹教授、陈浩副教授、吴倬教授(兼)、赵甲明教授(兼)

    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2)文化哲学;(3)人学与价值论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

    中国哲学

    负责人:丁四新教授

    学术团队:陈来教授、丁四新教授、圣凯教授、陈壁生教授、高海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1)先秦哲学;(2)宋明理学;(3)近现代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负责人:蒋运鹏副教授

    学术团队:黄裕生教授、王晓朝教授、王路教授、田薇教授、宋继杰教授、唐浩教授、蒋运鹏副教授、范大邯助理教授、艾四林教授(兼)

    主要研究方向:(1)古希腊罗马哲学;(2)中世纪哲学;(3)近现代西方哲学

    伦理学

    负责人:唐文明教授

    学术团队:万俊人教授、卢风教授、唐文明教授、韦正翔副教授(兼)、雷毅副教授(兼)

    主要研究方向:(1)西方伦理学与伦理学原理;(2)应用伦理学;(3)中国伦理学与中西伦理学比较;(4)宗教伦理学

    逻辑学

    负责人:刘奋荣教授

    学术团队:王路教授、刘奋荣教授、俞珺华副教授、蔡曙山教授(兼)

    主要研究方向:(1)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2)认知逻辑;(3)语言逻辑和逻辑史

    美学

    负责人:孙晶助理教授

    学术团队:肖鹰教授、刘东教授、孙晶助理教授、袁艾助理教授、罗钢教授(兼)、尹鸿教授(兼)、包林教授(兼)

    主要研究方向:(1)美学原理;(2)中西美学比较;(3)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

    宗教学

    负责人:圣凯教授

    学术团队:田薇教授、王晓朝教授、圣凯教授、朱东华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1)基督教思想研究;(2)宗教哲学与宗教伦理学;(3)道教、佛教、儒教思想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

    负责人:曾国屏教授

    学术团队:曾国屏教授、吴彤教授、刘兵教授、李正风教授等(该学术团队成员全部为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在编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1)一般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哲学间题研究;(2)系统科学哲学及其复杂性研究;(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STS)等

    交流合作

    主要国际学术交流伙伴

    1.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一燕京学社”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Human Values,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3. 美国基督教哲学联合会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hristian Philosophers, USA

    4. 比利时鲁文大学哲学学院 Institute of Philosophy,Leuven University, Belgium

    5.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系和逻辑、语言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所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Institute for Logic, Language and Computation, University of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

    6. 德国波恩大学中国文史哲系 Abteilung fur Sprache and Geschichte Chinas, Llniversitat Bonn, Deutschland

    7.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哲学和公共伦理研究中心 Center for Applied Philosophy and Public Ethic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8. 意大利罗马大学哲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Rome University, Italy

    9. 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10.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东洋学部 School of Confucian and Oriental Studies,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Korea

    11.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Japan

    主要港澳台地区高校学术合作交流伙伴

    1. 香港大学哲学系、公共行政管理学系 Departments of Philosophy&Public Administr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Hong Kong

    2.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3. 香港浸会大学哲学系应用伦理学中心 Center for Applied Ethic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4. 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 Fung Shan Road, Hong Kong

    5. 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系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singhua University, Taiwan

    6. 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近年主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 "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政治哲学之未来2007” Public Reason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Professor Micheal Walzer as the Keynote Speaker) 2007

    2. “中美哲学论坛2007” Forum of Philosoph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007

    3. “中国文化与现代性2004”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ity 2004

    4. “赵紫宸宗教思想2004”The Religious Thoughts of Zhao Zichen 2004

    5. “传统与后现代2004” Tradition and Post-Modernity 2004

    6. “政治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Philosophy(Professor Joseph Raz as the Keynote Speaker) 2003

    7.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2003”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the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2003

    8. “中美哲学论坛2002” Forum of Philosoph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002

    对国际、国内开放的主要学术交流合作项目

    1. "伟伦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Weilun Lecturing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2. “法鼓人文讲座”,清华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Fagu Lecture for Humanitie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Tsinghua University

    3. “清华形而上学论坛”,清华大学哲学系 Tsinghua Metaphysics Forum,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singhua University

    4. “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Visiting scholar, and Higher-Visiting scholar,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5. “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Project of Co-education for Candidate Doctor,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6. “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Project of Co-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chool,Tsinghua University

    7. “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Current Station of Post-doctored program in Philosophy, Office of Postdoctor, Tsinghua University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哲学系 · 清华大学哲学系[引用日期2020-11-22]

  • 上一篇百科: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
  • 下一篇百科:中国妇女研究会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