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草头
草头

草头

(蔷薇目豆科植物)
草头是上海、太仓、常熟等地的人对南苜蓿(江浙地区称金花菜)的俗称。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主根长,多分枝。草头营养丰富,是优质的牧草,也可作绿肥,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草头资料
  • 中文名:草头
  • 拉丁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 L.
  • 别名:金花菜
  • 外文名:Alfalfa
  • 分布区域:欧洲、中亚、中国、日本、非洲北部,引种到美洲、大洋洲
  • 物种简介

    经考证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开黄花的苜蓿应为南苜。日本学者岩崎草头

    常正亦认为《本草纲目》中的苜蓿应该是南苜蓿。由于李时珍是较早提出苜蓿开黄花的,受其影响许多学者将古代苜蓿认为是南苜蓿。明姚可成亦认可李时珍的观点,在《食物本草》中引用了李时珍苜蓿入夏及秋,开细黄花。拾録指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苜蓿项的集解中说:‘入夏及秋,开细黄花’,而没有提及紫花,实则李时珍所指大概是南苜蓿。”清顾景星《野菜赞》“金花:本名南苜蓿,二月繁生,叶如酸浆而五聚。三月开黄花,作子匾如螺旋。”

    受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影响,1918年孔庆莱等《植物学大辞典》:“苜蓿:名见《名医别录》,又有木粟、光风草等名,葛洪《西京杂记》云:游乐苑多苜蓿,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怀风”又名光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李时珍曰:苜蓿郭璞作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处处田野有之,陕陇人亦有种者,苗作蔬,一年可三刈,二月生苗,一科数十茎,茎颇似灰藋,一枝三叶,叶似决明叶,而小如指顶,绿色碧艳,入夏及秋,开细黄花,结小荚,园扁,旋转有刺,数荚果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米,可为饭,亦可酿酒。有罗愿《尔雅翼》作木粟,亦言其米可炊饭也。”另外,从《植物学大辞典》苜蓿的别名可看出,古代的苜蓿即为南苜蓿。1935年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苜蓿,古籍别名:木粟、光风草(纲目),怀风、连枝草、牧宿(郭璞),草头、金花菜。。系豆科苜蓿属,为菜类越年生草本。平卧地上,长2尺余,叶作羽状复叶,……花小黄色,蝶形花冠,果实为荚果,呈螺状,有刺,颇尖锐,中有黑子如穄米,可作饭和酿酒,其茎叶可作菜茹与供药用。”1937年贾祖璋中国植物图鉴》指出:“苜蓿即《名医别录》中的苜蓿,俗称金花菜。”《植物大辞典》指出,苜蓿,别名:木粟、光风草、怀风、连枝草、牧宿、草头、金花菜,这说明《植物大辞典》认可《西京杂记·乐游苑》中的苜蓿为南苜蓿的观点。与《植物大辞典》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文大辞典》。林尹指出:“苜蓿二年生草本,平卧地上。叶为羽状复叶,自三小叶而成。花轴自叶腋出,生三花至五花,花小色黄,蝶形花冠。荚果呈螺旋状,有刺。俗称金花菜。”林尹同时复引了《史记·大宛列传》《本草纲目》《西京杂记》等对苜蓿的记述。

    杨勇在考证《汉书·西域传》《西京杂记》《齐民要术》中的苜蓿,结合《洛阳伽蓝记》中的苜蓿,他认为:“古代苜蓿应该是花小色黄,蝶形花冠,荚果,呈螺旋状,有刺,俗称金花菜或草头,即南苜蓿。”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认为,古代苜蓿即为南苜蓿。杭悦宇指出:“《植物名实图考》中的2种野生苜蓿,‘叶园有缺,茎际间开小黄花’者为南苜蓿;而‘叶尖瘦’是黄花苜蓿。”

    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在《中华本草》[苜蓿]条目[品种考证]中载有:“苜蓿始在于《别录》,弘景曰:‘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外国复有苜蓿草,以疗目,非此类也。’宗奭曰:‘陕西甚多,用饲牛马,嫩时人兼食之。有宿根,刈复生。’《纲目》载:‘杂记言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然今处处田野有之,陕、陇亦有种者,年年自生。刈苗作蔬,一年可三刈。二月生苗,一科数十茎,茎颇似灰藜。一枝三叶,叶似决明叶,而小如指顶,绿色碧艳。入夏及秋,开细黄花。结小荚,圆扁,旋转有刺,数荚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穄米可为饭,又可酿酒。’《植物名实图考》也有记载:‘西北种之畦中,宿根肥,绿叶早春,与麦齐浪,被陇如云……’除上述苜蓿花为黄花外,《群芳谱》还载一种紫花苜蓿:‘苜蓿苗高尺余细茎,分叉而生,叶似豌豆,每三叶生一处,梢间开紫花,结弯角,有子黍米大,状如腰子……江南人也不识。’按上所述黄花者原植物为南苜蓿,紫花者应为紫苜蓿。”

    苜蓿在明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苜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许多农事活动被多部经典要籍和明皇帝实录及方志所记载,充分体现了苜蓿在明代的重要性、研究的普遍性和种植的广泛性。在明代苜蓿主要种植在黄河流域,其中以“三晋为盛,秦、鲁次之,燕、赵又次之”。在苜蓿植物学、生态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堪称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苜蓿形态如植株分枝、三出复叶、花、荚果和种子的观察之细微、描述之精准已达到了现代植物学水平,开辟了中国近现代苜蓿植物学研究之先河。在苜蓿栽培管理方面,明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主张苜蓿和荞麦混种,7、8月作畦种苜蓿浇水,一年3刈,其留子者一刈即止。在苜蓿生长习性和利用年限方面认识深刻,苜蓿3年后便盛,6、7年后垦,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近乎现代水准。“苜蓿花时,刈取喂马牛,易肥健食”,这一主张为苜蓿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与现代苜蓿的科学理论相一致,是中国在苜蓿饲用中的贡献。明代人们已充分利用苜蓿根系的固氮作用进行肥田,起到了增产的作用,将苜蓿纳入作物的轮作制中,在苜蓿的食蔬和本草利用方面有创新。从史料可以看出,明代苜蓿生产水平和研究水平在世界领先,其理论与技术对发展当代苜蓿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棱形,基部分枝,无毛或微被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长圆形,长4-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耳状,边缘具不整齐条裂,成丝状细条或深齿状缺刻,脉纹明显;叶柄柔软,细长,长1-5厘米,上面具浅沟;小叶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几等大,长7-20毫米,宽5-15毫米,纸质,先端钝,近截平或凹缺,具细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在三分之一以上具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柔毛,无斑纹。花序头状伞形,具花(1)2-10朵;总花梗腋生,纤细无毛,长3-15毫米,通常比叶短,花序轴先端不呈芒状尖;苞片甚小,尾尖;花长3-4毫米;花梗不到1毫米;萼钟形,长约2毫米,萼齿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无毛或稀被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凹缺,基部阔楔形,比冀瓣和龙骨瓣长,翼瓣长圆形,基部具耳和稍阔的瓣柄,齿突甚发达,龙骨瓣比翼瓣稍短,基部具小耳,成钩状;子房长圆形,镰状上弯,微被毛。荚果盘形,暗绿褐色,顺时针方向紧旋1.5-2.5(-6)圈,直径(不包括刺长)4-6(-10)毫米,螺面平坦无毛,有多条辐射状脉纹,近边缘处环结,每圈具棘刺或瘤突15枚;种子每圈1-2粒。种子长肾形,长约2.5毫米,宽1.25毫米,棕褐色,平滑。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南苜蓿具有多种生态类型,能够适应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适应能力较强,在干旱半干旱环境均能生长,但喜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壤pH值为5.5~8.5(氯盐0.2%以下)的轻盐碱地均可生长。

    分布范围

    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陕西、甘肃、贵州、云南。常栽培或呈半草头

    野生状态。欧洲南部、西南亚,以及整个旧大陆均有分布,并引种到美洲、大洋洲

    栽培技术

    茬口安排

    选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腾茬的早、中稻茬口或其它茬口。

    整地施基肥

    选择地势高爽、排灌良好、远离污染源、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进行种植。翻耕整地,,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厩肥或人畜粪2000kg、生物肥5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25kg或尿素8kg作基肥。然后筑畦,畦宽3m,沟深15cm,并每隔15~20m挖一横沟,达到沟沟相通,沟渠相通。播种前清除残茬、杂草,清整畦面,力求平整。

    播种

    草头

    选用耐寒、抗逆性强、品质好的本地小叶种金花菜,也可选用上海大叶地方种金花菜。一般选用色泽金黄,发芽率在85%以上的当年新种,用55~60℃温水浸泡约5小时,然后用稀河泥浸泡1~2天,稍滤一下,再用草木灰及适量磷肥拌和,搓揉成颗粒待播。金花菜可多季栽培,春、夏、秋播均可,常年以秋播为主,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以条播和撒播为主。条播:播幅10~15cm,空幅8~10cm,顺畦人工播种。撒播:按畦均匀播种。播后用泥浆或草屑、草灰覆盖,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条播每667平方米用种20~30kg,撒播667平方米用种25~35kg。

    田间管理

    播后要确保情好,土壤持水量在60%以上,一般10天可以出苗,出苗期如有旱情可进行喷灌或沟灌,生长期应保持适宜墒情。如遇干旱,要勤浇水,如遇阴雨,要及时排水,做到田间不积水。金花菜生长过程中如有杂草,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金花菜冬季病虫害发生较少,一般无需防治。其它季节病虫主要有蚜虫、小球菌核病,如有病虫,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防治。在霜冻来临前,用薄膜覆盖或搭小拱棚防冻保苗。

    近种区别

    同属其他物种:

    褐斑苜蓿M.arabica

    小苜蓿M.minima

    早花苜蓿M.praecox

    主要价值

    菜用价值

    36万次播放01:50

    厨师长教你做上海家常菜生煸草头,80年代喂鸡喂鸭的,现在卖很贵

    4.4万次播放01:31

    爱吃馄饨的看这里,教你做草头馄饨,手把手教会你馄饨的包法!

    6044次播放01:16

    草头现在正当季,教你草头饼,清香扑鼻、鲜嫩无比特别好吃

    5911次播放02:16

    1斤草头,3根大肠,往锅里一丢,轻松做出经典本帮菜“草头圈子”

    鲍山《野菜博录》记载,“苜蓿食法,采嫩苗叶,煠熟油盐调食”。即采草头

    摘苜蓿嫩苗叶,先漂洗干净,再用油炸熟,用盐调食之。王象晋《群芳谱》曰,“苜蓿[制用]叶嫩时煠作菜,可食亦可作羹。忌同蜜食,今人下利。采其叶,依蔷薇露法蒸取馏水,甚芬香”。加水蒸煮,浸淘、漂洗换水、浸去异味、异物然后食用。徐光启《农政全书》曰:“春初既中生,为羹甚香”。“玄扈先生曰尝过嫩叶恒蔬。救饥:苗叶嫩时,采取炸食。江南人不甚食;多食利大小肠。玄扈先生曰:尝过。嫩叶恒蔬。”《正德颖州志》曰:苜蓿苗可食。明《弘治徽州府志》曰:“苜蓿汉宫所植,其上常有两叶册红结逐如穄,率实一斗者。春之为米五升,亦有有穤,籼者作饭须熟食之,稍冷则坚,穤者可搏以为饵土人谓之灰粟”。《本草纲目》记载,苜蓿“数荚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穄,可为饭,又可酿酒”。程登吉幼学琼林》在论“师生”中曰“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金花菜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侯祥川就对金花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金花菜的蛋白质、钙、磷等含量远高于菠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青睐,被视为田间野菜的金花菜得到前所未有关注,其营养价值也得到重新发现。目前,金花菜已成为长江下游常见的时鲜蔬菜之一。由于金花菜(秧草)耐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所以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化肥、撒农药,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食品。金花菜可炒食、腌渍及拌面蒸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亦可加工制作成秧草包子、秧草汤圆、秧草汁、杀青速冻保鲜秧草等。

    饲用价值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指出,唐李白诗“马常衔苜蓿花”是此(苜蓿),

    陕西甚多,以饲牛马,嫩时人亦食之。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开花时,刈取喂马、牛,易肥健,食不尽者,晒乾,冬月锉喂”。这说明当时王象晋就已经认识到苜蓿开花时营养物质最丰富,这时割取的苜蓿饲喂马、牛最好。苜蓿调制干草时也应在此时收割。《养余月令》亦有类似的记载,“苜蓿花时,刈取喂马牛,易肥健食,不尽者,晒干,冬月锉喂”。这一主张为苜蓿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与现代苜蓿利用的理论相一致。徐光启《农政全书》曰:苜蓿“长宜饲马,马尤嗜之”。《山西通志》记载,“苜蓿,史记大宛传马嗜苜蓿,汉张骞使大宛求葡萄、苜蓿归,因产马。……今止用之供以畜刍”。《隆庆赵州志》曰:“苜蓿可以饲马”。

    金花菜(南苜蓿)草质柔嫩,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大面积推广种植牧草和产业化的理想对象。主要生产地区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江西、福建、云南、台湾、四川和上海等省市。该草营养丰富,初花期时的干草中含粗蛋白质25.16%,粗脂肪4.39%,粗纤维16.96%,无氮浸出物35.11%,灰分10.17%。金花菜可青饲,调制干草粉或青贮,各种家畜都爱吃,是一种优质的青饲料。

    药用价值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记载,“苜蓿,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记载,“[苜蓿]味苦,平、涩、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五利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煮和酱食,亦可作羹。利大小肠,干食益人。[根]味苦,寒,无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取汁一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捣汁煎饮,治沙石淋痛。苜蓿不可同蜜食,令人下利”。皇甫嵩本草发明》有类似的记载。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苜蓿,酒疸非此不愈。疏:苜蓿草也嫩时,可食,处处田野中有之,陕陇人亦有种者。木经云,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可食,久食然性颇凉,多食动冷气,不益人。根苦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汁一升服,令人吐利,即愈。其性苦寒,大能泄湿热,故耳以其叶煎汁,多服专治酒疸大效”。

    金花菜(秧草)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是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评出的20种抗癌蔬菜之一。因其含有植物皂素,植物皂素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并促使增加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对防治冠心病有益。又能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内热,具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通淋排石的功效,主治尿路结石、痔疮出血、肠炎、黄疸、夜盲症等。同时还是乌发的重要营养物和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的佳蔬。

    绿肥

    在明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利用苜蓿根系的固氮作用进行肥田,王象

    晋《群芳谱》曰:(苜蓿)“若垦后次年种谷,必倍收,为数年积叶坏烂,垦地复深,故三晋人刈草三年即垦作田,亟欲肥地种谷也”。说明苜蓿生长3年后,土壤肥力有明显的提高,可使需氮较多的谷类作物丰产。徐光启《农政全书》曰:“苜蓿七、八年后,根满,地亦不旺。宜别种之”。现代苜蓿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即苜蓿一般生长7、8年就会衰退,主要是由于丰富氮素的积累,磷、钾相对的逐渐贫乏,也越来越不利于根瘤菌的生长,因而,苜蓿开始出现生长不良。由此可见,在明代苜蓿出现在轮作制度中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的。苜蓿作为绿肥在明代就应用,徐光启《农政全书》:“江南三月草长,则刈以踏稻田,岁岁如此,地力常盛”一语作注时说:“江南田者,如翘荛、陵苕,皆特种之,非野草也,苜蓿亦可壅稻”。可见徐光启对绿肥轮作的重视。周广西指出,徐光启《粪壅规则》“真定人云,每亩壅二三大车,问其粪,则秋时锄苜蓿楂子载回,与六畜垫脚土积,上田也”(注,垫脚土是指牲畜圈里经牲畜踩踏过的土与垃圾、粪尿等充分混合而成的一种厩肥)。

    金花菜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绿肥作物之一,其鲜草中养分全面,不仅本身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而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除释放大量养分外,还可合成一定数量的腐殖质,有助于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性质。金花菜与禾本科植物混种,在长江下游沿江一带已有悠久历史,种植金花菜是一种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壤肥力,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种植方式。顾静娟认为金花菜与水稻轮作,不仅可以提高金花菜种植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水稻丰收。季春娟研究表明金花菜作为绿肥还田,对后茬水稻增产作用显著,且后茬产量随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瞿龙兴对稻田套播金花菜的播期进行了研究,认为播期以10月15日至11月4日较为适宜。除此之外,金花菜作为绿肥与其他作物如小麦、黑麦草、油菜、棉花等间套作,与茶、桑、果等套种,解决了一定时期内用地与养地,多熟高产与肥料不足的矛盾。

    相关视频

    全部

    独家

    1172次播放01:07

    “早春一品南苜蓿”—草头

    带你认识它

    36万次播放01:50

    厨师长教你做上海家常菜生煸草头,80年代喂鸡喂鸭的,现在卖很贵

    合集

    菜用价值

    4个视频

    25万次播放01:07

    草头教你新吃法,上海人都喜欢这么吃,下饭又下酒,简单易操作!

    更多视频

  • 上一篇百科:苜蓿菜
  • 下一篇百科:氟乐灵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