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初见于战国文字时代,从糸,工声,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红”。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字源演变图1红的字源演变图 |
字源演变图2红的字源演变图 |
参考资料:[1][4] |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hóng
| 形容词
| 粉红色 | pink | 红衣 |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 |
也指各种红色 | red | 红轮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 ||
象征革命、进步 | Red;revolutionary | 红军
| |||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 very popular | 红角儿 | |||
名词 | 美人的代称 | beauty | 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 |
展开表格
康熙字典
《广韵》户公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帛赤白色。《释名》:红,绛也。白色之似绛者。《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疏:红,南方闲色。
又地名。《左传·昭八年》:大蒐于红。注:红,鲁地。
又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
又《集韵》沽红切。《正韵》古红切。?音公。与功通。《史记·文帝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注: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
又与工通。《前汉·郦食其传》:红女下机。注:师古曰:红读曰工。
又《集韵》古巷切。音降。绛或作红。《前汉·外戚恩泽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红侯。注:师古曰:疑红字当为绛。刘攽曰:今有红县音降。红亦有降音[1]。
说文解字
帛赤白色。从纟工声。户公切[1]。
说文解字注
帛赤白色也。春秋释例曰。金畏于火。以白入于赤。故南方闲色红也。论语曰。红紫不以为亵服。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从纟。工声。户公切。九部[1]。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篆书-说文-《篆字汇》 | 隶书-娄机-《汉隶字源》 | 草书-祝允明-《草书字典》 | 行书-文征明-《行书字典》 | 楷书-颜真卿-《书法大字典》 |
参考资料:[6] |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释义 | 索引 |
红 | 广韵 | 通 | 平 | 东 | 匣 | 合 | 一 | 全浊 | 户公切 | ɣuŋ | 色也又姓 | 30.37 | |
集韵 | 通 | 平 | 东 | 匣 | 合 | 一 | 全浊 | 胡公切 | Ɣuŋ | 说文帛赤白色亦姓 | 9.7.4 | ||
通 | 平 | 东 | 见 | 合 | 一 | 全清 | 沽红切 | kuŋ | 同功 | 10.7.5 | |||
江 | 去 | 绛 | 见 | 开 | 二 | 全清 | 古巷切 | kɪɔŋ | 465.9.2 | ||||
韵略 | 平 | 东 | 胡公切 | 释云赤色 | 10.4 |
展开表格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魏 | 东 | ung | ||
晋 | 东 | ung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东冬锺江 | oŋ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东 | uŋ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东 | uŋ |
展开表格
相关组词
红潮、铅红、红蜡、红灯、红火、青红、解红、鲜红、酣红、红衣[3]
相关成语
红尘客梦、红愁绿惨、红得发紫、红灯绿酒、红粉青蛾[2]
[1] 红的解释 · 汉典网[引用日期2020-08-20]
[2] 红的成语 · 辞海之家[引用日期2020-08-20]
[3] 红的组词 · 阿凡题[引用日期2020-08-20]
[4] 红的字源演变 · 查字网[引用日期2022-01-26]
[5] 红的笔顺 · 汉字屋[引用日期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