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华科大[40][66],英文缩写HUST[40],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47]、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52]、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51]、中欧工程教育平台[46]、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48]、全国16所工科大学科技联盟成员高校[49],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112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44]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华中科技大学资料
  • 中文名:华中科技大学
  • 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 别名:华中大HUST华科大
  • 创立时间:1952年
  • 机构类型:综合类
  •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前身)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2年筹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

    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

    查谦老院长在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上讲话

    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同时,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同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校园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66年至1976年,由于“文革”初期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原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科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生导师111人,博士后流动站7个,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数达到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华中科技大学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两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均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

    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同济大学医学院迁武汉后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1917年4月23日起,改名为同济医工学校,转由华人董事会接办,直属北洋政府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科和工科。

    1927年8月,学校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

    1949年6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同济大学。

    1950年1月27日起,学校划归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主管。

    1950年2月起,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划归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主管;1950年10月,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文革”后直属国家卫生部领导。

    1981年11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22年,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武昌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阶段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校。 

    1961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排水专业师生并入。

    1964年,改为建筑工程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

    1971年,与同属建工部的原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合并成立湖北建筑工业学院。

    1978年,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1年,国务院批准恢复和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97年,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并入华中理工大学,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 

    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5年,学校成立湖北地区首个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10月,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九。[1]

    2018年3月,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1月,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华中科技大学的自考招生已全部停止。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11月发布的《2019年春季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声明》显示,2018年7月该校已停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019年春季只举办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对于自学考试报名,华中科技大学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停止了包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在内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2]

    2019年1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41]

    2020年,学校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42]获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1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成为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0]

    2021年2月5日,入选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12]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25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有较大幅度的进位。[13]5月,华中科技大学官宣“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5]7月,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14日在武汉同时揭牌成立。[18]9月30号,华中科技大学正式与军民融合企业珠海中科慧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智慧感知技术研究中心。[24]10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子福教授与杨祥良教授团队提出通过重构肿瘤干细胞小境清除肿瘤干细胞的新策略。[25]10月26日,入选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35]11月,入选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29]11月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签约仪式成功举行。[33]11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首批国际学生生源基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国际教育学院206会议室举行。[31]11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西门子数字孪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梧桐语问学中心举行。[34]12月,运城市人社局在湖北武汉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37]

    2022年5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围绕重大平台、一流学科和战略需求方向,探索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加大力度精准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才及团队,力争在诺奖级学术大师的引进上取得突破。[56]5月18日,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57]5月21日,第九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心在该校成立。[58]6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消息,国际超级计算大会日前在德国汉堡举办,第24届Graph 500排名揭晓,华中科技大学图计算团队研发的图计算机DepGraph性能再次打破图计算性能世界纪录,登顶全球最权威图计算榜单,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机性能超越超级计算机图计算性能。[60]6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八大工程,开展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全方位合作。签约现场,光谷集成电路创新平台联盟揭牌。[61]7月1日,由洪山区委统战部与辖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统战部共同倡议筹建的洪山大学之城校地统战联盟正式成立。[62]7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与小米大家电-空调部双方项目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中欧能源学院进行“空调联合技术中心”揭牌仪式。[63]7月12日消息,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振动噪音联合实验室在华中科技大学揭牌。[64]7月15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项目,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正式启动。[65]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下设50个院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09个本科专业。

    人文与社会科学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社会学院

    国学研究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历史研究所

    自然科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工程科学与信息科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

    工程学院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4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展开表格

    师资队伍

    华中科技大学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全职院士20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9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0人;获批有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术名师有:教育家朱九思杨叔子;经济学家张培刚;哲学家涂又光邓晓芒;高等教育专家刘献君;中青年法学家易继明;社会学专家贺雪峰、吴毅;新闻传播学专家吴廷俊、张昆。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熊有伦 程时杰 罗俊丁汉陈孝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昆、潘垣张勇传、周济、樊明武李培根段正澄李元元李德群、丁烈云、马丁

    双聘院士

    中科院院士

    沈绪榜、姚建铨、叶朝辉、孙汉董、葛昌纯、刘以训

    工程院院士

    侯云德、赵梓森、吴中如、王正国、周宏灏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院系

    年份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吴昌林

    机械学院

    2007

    外科学教学团队

    陈孝平

    第二临床学院

    电工电子教学团队

    严国萍

    电气学院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

    陈传尧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08

    展开表格

    学科体系

    截至2022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拥有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9个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学

    生物物理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内科学(血液病)

    内科学(呼吸系病)

    外科学(普外)

    外科学(泌尿外)

    妇产科学

    麻醉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内科学(传染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药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社会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化学

    设计学

    生物学

    力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展开表格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3]、人工智能[43]、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风景园林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教学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已建有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截至2021年3月,有5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5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机械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材料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西电集团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电气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能源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光电信息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建设有1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5门MOOC课程。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共2831门,占总课程门数的80.31%,总计6237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70.33%。

    国家级精品课程

    计算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

    临床输血检验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药理学

    妇产科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光纤通信技术

    基础物理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外国新闻传播史

    英汉互译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

    生产运作管理

    环境卫生学

    大学英语

    大学物理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发酵工程

    能源动力装置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

    光纤光学

    电气工程基础

    内燃机原理

    儿科学

    电力电子学

    疲劳与断裂

    操作系统

    计量经济学

    电机学

    工程力学

    工程传热学

    内科学

    展开表格

    省级精品课程

    计算方法

    会计学原理

    道路工程

    中国语文

    临床输血检验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药理学

    外国新闻传播史

    组织学与胚胎学

    光纤通信技术

    基础物理学

    税收筹划

    新闻评论

    英汉互译

    国际贸易

    设计素描

    C语言程序设计

    大学英语

    大学物理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法医毒理学

    能源动力装置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

    大学英语听说

    电气工程基础

    内燃机原理

    儿科学

    电视专题与专栏

    古代汉语

    生理学

    数学分析

    电机学

    工程力学

    工程传热学

    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

    展开表格

    资源产业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所有学生食堂均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标准化食堂”;此外,学校还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三家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甲附属医院(其中,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型医院)和一家出版社。 

    控股企业

    企业名称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展开表格

    附属医院

    截至2017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拥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

    级别

    主管单位

    附属协和医院

    综合类三级甲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

    附属梨园医院

    附属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综合类三级甲等

    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 

    展开表格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已与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16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学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校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牵头单位,还建有中国和欧盟共同发起建设的“中欧清洁可再生能源学院”。

    2020年4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受援者位列其中。与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支援高校包括34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4所省属普通高校、1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帮扶行动时间定为2020年4月至9月,并将根据疫情防控安排适时调整。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将共享就业岗位信息,共享网络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网上招聘活动,并在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意愿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岗匹配、精准推送,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获取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

    截至2019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246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学校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牵头单位,还有由中国国家和欧盟共同发起建设的“中欧清洁可再生能源学院”。近年来,每年有来自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国际学生来校攻读学位、进修、培训或交流;每年有1500多名在校学生赴欧、美、澳等地名校交流、实习或攻读学位。学校与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国家的大学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学院。

    科研平台

    根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有1个国家研究中心以及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8个国家其他类别研究研究机构、10个省部共建(国家地方联合)科研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有国际合作科研基地25个 ,国际科研中心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学校是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组建单位 。[50]

    国家级科研机构

    名称

    管理部门

    国家研究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科技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

    国家发改委

    展开表格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

    "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计划)

    光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分子生物物理创新引智基地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研究创新引智基地

    展开表格

    省部级科研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外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神经退行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展开表格

    国际科研中心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驻外研究院

    深圳研究院 

    温州研究院

    苏州研究院

    佛山研究院

    东莞研究院

    无锡研究院

    学术成就

    201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2011年获4项,列全国高校第五。2012年该校全年科研到账经费17.38亿元;获国家科技奖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565项,总经费达3.51亿元,其中重点项目6项,创历史新高;重大专项新增立项课题26项,到账经费近2亿元。

    发表学术论文

    7356篇

    2012年主要检索收录科技论文

    SCI

    2468篇

    EI

    1626篇

    CPCI-S(原ISTP)

    542篇

    MEDLINE

    1181篇

    展开表格

    重大科研成果(部分)

    获奖

    年份

    奖种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所在单位

    200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段正澄

    机械学院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②

    王新房

    协和医院

    2006

    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丁烈云

    土木学院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及推广

    张 旭

    同济医院

    展开表格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学校拥有三座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4581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为1045.98万册(截至2014年,电子图书160万册,电子期刊达42202种),拥有577个中外文数据库,涵盖了理工文管医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十门学科文献达到研究级,德文医学文献、城市建设科学文献收藏齐全,是馆藏特色之一。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有各类学术期刊40余种,涵盖文管、理工、医学等多个领域。

    一、理工类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FrontiersofOptoelectronics》

    《FrontiersofMechanicalEngineering》

    水电能源科学

    《固体力学报(中文版)》

    《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

    《新建筑》

    《应用数学》

    二、文管类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管理学报》

    《语言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

    三、医学综合类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医学分子生物学》

    《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edicalSciences)》

    《医学与社会》

    《中国社会医学》

    《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

    《医药导报》

    四、临床医学类期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心血管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血液学》

    《临床急诊》

    《临床消化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放射学实践》

    《护理学》

    《中国康复》

    《内科急危重症》

    《临床口腔医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TheChinese-German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

    《骨科》

    《中国老年病》

    获得荣誉

    2020年10月22日,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209名。[6]

    2020年11月25日,QS发布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55位。[5]

    2020年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发布,位居第27位。[8]

    2020年12月19日, 2020大学校长论坛举行,在高校社会影响力榜中排名第9位,高校媒体影响力榜中排名第8位,高校科研影响力榜中排名第7位,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行中排名第9位。[7]

    2021年,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01-150位。[20]

    2021年1月3日,《2020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成功发布,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9位。[9]

    2021年1月,全国高校ESI排名第10位。[11]

    2021年4月,2021年度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华中科技大学位居第8位。[14]

    2021年6月,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第34位。[16]

    202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以32.2分位居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334位。[17]

    2021年8月13日,在2021年图计算挑战赛Graph Challenge的比赛中,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建的图计算团队夺得全球冠军。[19]

    202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位列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81位。[21]

    2021年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22]

    2021年9月,2022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第111-120位。[23]

    2021年10月,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了最新2022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76位。[27]

    2021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在列。[28]

    2021年全国高校ESI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位于第七名。[30]

    2021年11月18日,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揭晓了第18届Green Graph 500和第23届Graph 500排名,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再获两项全球第一。[32]

    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确定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入选。[36]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8]

    2022年3月消息,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度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3位。[53]

    2022年3月,入选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54]

    2022年4月9日,在刚结束的第12届美国离散数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中心DIMACS算法挑战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刚获得EDA算法(ICCAD 2021)国际竞赛冠军的吕志鹏教授团队与华为云瑶光调度算法团队组成的联合参赛团队,首次参赛即在四个赛道中斩获两项冠军、一项亚军以及两项季军。[55]

    2022年6月1日,在德国汉堡举办的国际高性能计算大会上揭晓了第24届Graph 500排名,由华中科技大学图计算团队研发的图计算机DepGraph性能再次打破图计算性能世界记录,登顶全球最权威图计算榜单,国际上首次实现单机性能超越超级计算机图计算性能。[59]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校徽为该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李春富教授设计,校徽由蓝色、红色和灰色组成。蓝色是该校的基准色调,代表素雅和纯洁,寓意着天、海一般广阔的文化包容的精神,兼听各种文化的声音,思想具有自由性。红色是热火般的颜色,积极热情,寓意对学习的热情,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求实创新。 

    精神文化

    校训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

    姓名

    任期

    职务

    华中科技大学

    周济

    1997年-2001年

    校长

    樊明武

    2001年-2005年

    校长

    李培根

    2005年-2014年

    校长

    丁烈云

    2014年-2018年 

    校长

    李元元

    2018年-2021年

    校长

    知名校友

    院士会士

    中科院院士

    杨叔子

    朱中梁

    程时杰

    罗俊

    熊有伦

    丁汉

    吴孟超

    吴旻

    郑晓静

    叶朝辉

    梁伯强

    童第周

    贝时璋

    沈韫芬

    裘法祖

    姚建铨

    沈绪榜

    孙汉董

    葛昌纯

    刘以训

    杨简

    沈其震

    工程院院士

    周济

    樊明武

    潘垣

    张勇传

    李培根

    叶声华

    岑可法

    姚绍福

    郭孔辉

    谭建荣

    陆道培

    侯云德

    周宏灏

    段正澄

    杨宝峰

    罗锡文

    崔昆

    张涤生

    朱建士

    刘广润

    赵梓森

    吴中如

    方秦汉

    王正国

    尤政

    郭剑波

    杨华勇

    胡盛寿

    钮新强

    其他

    陈刚

    周济

    蒋向前

    程一兵

    王中林

    武忠弼

    展开表格

    著名学者

    张培刚

    林少宫

    张军扩

    张燕生

    陈小洪

    巴曙松

    展开表格

    高校主帅

    陈小筑

    郑晓静

    丁烈云

    杨宗凯

    刘伟

    张清杰

    胡社军

    邹寿斌

    王乘

    冯友梅

    周祖德

    胡敏强

    展开表格

    工商精英

    李玲玲[4]

    李军

    李国安

    李定凡

    贺禹

    朱永

    展开表格

    医学名家

    童第周

    金问淇

    李赋京

    谷镜汧

    陶桓乐

    展开表格

    文体精英

    李娜

    高凌

    杨威

    李婷

    赵芸蕾

    李行亮

    展开表格

    参考资料

    [1] 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排第一 · 凤凰网[引用日期2020-01-10]

    [2] 武大行政管理自考停招?武大:所有专业自考都已停招 · 网易[引用日期2020-01-10]

    [3] 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就业创业“一帮一”:北大支援武大 清华支援华科[引用日期2020-04-15]

    [4] 中国第一位在校女大学生老板 李玲玲转战防盗门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20-01-10]

    [5] QS发布2021亚洲大学排名,5所中国内地高校位列亚洲前十 ·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0-11-27]

    相关合集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

    36个词条3.7w阅读

    北京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211工程中南地区高校名单

    18个词条4215阅读

    郑州大学

    河南省属公办重点大学

    海南大学

    省部共建本科高校

    武汉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四大工学院

    4个词条2368阅读

    东南大学

    省部共建重点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985工程高校名单

    39个词条6.5w阅读

    北京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全国研究生自主划线的大学

    34个词条7.8w阅读

    北京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独家

    1988次播放01:15

    华中科技大学——“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简介

    1.2万次播放07:15

    【一个学校能有多大】绝美华中科技大学宣传片:看完又想上学系列

    合集

    更多知识点

    4个视频

  • 上一篇百科: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 下一篇百科: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