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
中国音乐学院(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坐落于北京朝阳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1]学院建立于1964年,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涌现了大批著名的国际化人才,向海内外输送一万多名各专业优秀毕业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先后与85所世界一流大学及国际知名院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11个教学单位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考级培训学院和附中。学校开设3个招生专业、15个专业方向。[1]
中国音乐学院资料
  • 中文名:中国音乐学院
  • 外文名: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 别名:国音
  • 机构类型:艺术类
  • 现任领导:王旭东(党委书记)王黎光(院长)
  • 历史沿革

    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东北师大和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李广桥南街。[2]

    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同在一址,是同一领导班子。

    1961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与北京艺术学院合并,称作北京艺术学院,由北京市文化局主管。

    1964年9月,根据周恩来同志的倡议及其对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舞蹈学校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文化部在原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专业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从全国挑选了一批民族音乐专家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直属文化部。

    1969年,全院下放到天津军粮城劳动。

    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1978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5月,文化部《关于恢复中国音乐学院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建制,校舍仍设在前海西街旧址。

    1987年,学校逐步迁址健翔桥畔新校区。

    2000年,学校划归北京市主管。[2]

    2016年10月,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和支持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

    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开设11个教学单位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考级培训学院和附中。学校开设3个招生专业、15个专业方向。[3]

    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单位设置

    音乐学系

    作曲系

    声乐歌剧系

    中国民族器乐系

    音乐教育系

    音乐科技系

    指挥系

    管弦系

    钢琴系

    艺术管理系

    社会科学部

    -

    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招生专业

    系别

    专业(方向)

    学制

    音乐学系

    音乐学(音乐学理论方向)

    五年

    音乐科技系

    音乐学(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方向)

    四年

    音乐学(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方向)

    五年

    音乐教育系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

    四年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3]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双一流”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4]

    博士后流动站:音乐与舞蹈学[1]

    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与舞蹈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艺术硕士(MFA)

    北京市重点学科:音乐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共有教职工383人。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共有国家高校教学名师2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8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1]

    国家高校教学名师:金铁霖、刘德海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金铁霖等

    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高为杰、邹文琴、张维良、修海林、姚艺君、马秋华、高佳佳、范建明

    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张维良)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中国音乐史教学团队(修海林)、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团队(范建明)、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张维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姚艺君)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学、作曲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学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音乐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琵琶演奏专业课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歌曲写作教程、唢呐教程、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管弦乐器系列教程—室内乐中国作品专辑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师生获金钟奖82项,文华奖124项;获文化部创新奖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1]

    项目名称

    完成人

    奖项

    等级

    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金铁霖等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

    姚艺君等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

    课程教材建设(教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修海林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教师成绩

    2008年北京市高校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刘沛、任恺《音乐心理学导论》网络课程获北京市高校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网络课程)三等奖;徐晓林、范真璇《聆听与创造》网络课程获北京市高校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网络课程)优秀奖。

    2009年北京市高校第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桑海波《中国民族乐器与器乐文化》网络课程获北京市高校第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2009年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赵晓楠获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组成绩文科B组一等奖、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受学生欢迎奖和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演示奖等三项大奖。

    2011年北京高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陈爽获2011年北京高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组成绩文科B组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和最佳演示奖等三项大奖。

    2013年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徐欣获2013年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组成绩文科B组二等奖和最佳教案奖。[1]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0位。[1]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2007年,建立了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音乐研究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等科研平台。[1]

    艺术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有6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1]

    共获得师生获金钟奖82项、文华奖124项,获文化部创新奖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1]

    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获批时间

    类别

    中国传统音乐声腔研究

    姚艺君

    2014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

    中缅景颇—克钦跨界民族基督教音乐文化研究

    徐天祥

    2015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

    中国音乐地理研究

    乔建中

    2015年转入

    2012年获批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

    中国音乐学院历年各级项目一览表(1997—2010)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经费

    项目类别

    乐律学大师朱载堉研究

    冯文慈

    3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明代朱权《神奇秘谱》打谱研究

    与发掘整理

    吴文光

    3.5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中国民族旋律学

    李西安

    6.5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中国西南边疆人口十万以下民族音乐活动

    实况录制与研究

    李文珍

    3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图书馆实体藏书34万余册件,中文纸刊122种,中文数据库27个,外文库11个,电子图书1264081册,电子期刊32854种,电子学位论文2051559册,另有自建数据库和其它特藏资源等。[5]

    学术刊物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为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原属文化部主管),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理论刊物;入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进入因特网提供服务。

    《丝竹》

    《丝竹》是中国音乐学院学生自办的音乐学术刊物,刊物隶属于院团委。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校徽是以中国古代的编钟、钢琴等乐器等元素组成的图案,1964是学校的创建时间。[1]
    • 校歌

    《中国音乐学院校歌》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们的家园,歌声震荡着人们的心弦。

    一个个的音符,就像是一根魔杖,指点迷津,拨开愁雾,叩开我心扉。

    音乐的殿堂多美丽,拥抱着美妙的旋律,多么快乐,多么开怀,幸福说不完,幸福万年长。

    中国音乐学院是魂牵梦萦的地方,音乐给理想插上了翅膀。

    一首首的乐曲,好像是一股股清泉,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净化我心灵。

    多彩的世界多绚丽,徜徉在音乐海洋里,多么浪漫,多么惬意,美在我心里。

    音乐学院师生欢歌笑语,音乐把人心串连在一起。

    一张张的笑脸,一颗颗激动的心,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学习多开心。

    音乐的魅力多神奇,投身到音乐的怀抱里,多么幸福,多么骄傲,幸福万年长。

    精神文化

    校训

    仁爱、诚信、博学、精艺[1]

    校园环境

    3

    中国音乐学院

    参考资料

    [1] 学校介绍 · 中国音乐学院[引用日期2022-11-07]

    [2] 历史沿革 · 中国音乐学院[引用日期2022-11-23]

    [3] 教学院系 · 中国音乐学院[引用日期2022-11-23]

    [4] 音乐与舞蹈学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 中国音乐学院[引用日期2022-11-23]

    [5] 本馆概况 ·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引用日期2022-11-23]

  • 上一篇百科: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 下一篇百科:沈阳市作家协会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