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人物 >渐新世
渐新世

渐新世

(地质时代中古近纪的最后分期)
渐新世存在的时期渐新世(Oligocene)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Paleogene)的最后一个主要分期,大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介于始新世(Eocene)与新近纪的中新世(Miocene)之间。比起其它比较古老的地质时期,用岩床来确认渐新世是良好的识别方式,但其精确的起始与结束时间有些不确定。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种类增加并不明显。
渐新世资料
  • 开始时间:3400万年前
  • 结束时间:2300万年前
  • 简介

    生物发展史上称从六千五百万年前到现代时间段为新生代,这包括地史上的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五个时期。

    渐新世是第三纪的第三个世,约开始于365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前。渐新世时形成的地层称渐新统,位于始新统之上、中新统之下。

    1833年,英国C.莱伊尔把第三纪分成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1854年,E.von 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晚于始新世的沉积物,从而提出渐新世。当时特提斯海周围热带植物繁茂,德国的大部分地区温暖潮湿,因此,形成大规模的褐煤。在渐新世时海生动物有孔虫和货币虫占优势,陆生无脊椎动物丰富多样。在波罗的海区有许多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和蜘蛛。陆生脊椎动物也丰富多样,分布于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

    比起其他比较古老的地质时期,用岩床来确认渐新世是良好的识别方式,虽然精确的起始与结束时间有些不确定。渐新世(Oligocene)之名,词源来自希腊文字ὀλίγος(oligos,“少”之意)和καινός(kainos,“新”之意),即表示在始新世喷发式的进化之后,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种类增加并不明显。

    渐新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一条连接“炎热的始新世时期的古老世界和生态系统更具有现代特征的中新世”的纽带。渐新世时期生态系统发生的一个重要改变是草原在全球的扩张,而热带阔叶林则萎缩至赤道一带。

    标志渐新世开始的事件是一起被称为大置换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当时欧洲的动物群,除了区域性的啮齿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之外,都被来自亚洲的动物群所取代。渐新世和中新世则没有显著的全球性事件为其分野,而是各个地区相继从较温暖的渐新世晚期(2,600-2,300万年前)进入较寒冷的中新世。

    时期划分

    渐新世分为两个时期:

    晚渐新世(Chattian) (28.4 ± 0.1 – 23.03 百万年)

    早渐新世(Rupelian) (33.9 ± 0.1 – 28.4 ± 0.1 百万年)

    前一世 地质时代 后一世

    始新世← 渐新世 →中新世

    古地理

    在这段时期,各大洲继续飘移向它们目前所在的位置。南极洲越来越孤立,并最终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冰封大陆。

    北美洲西部的造山运动仍在继续;非洲板块持续向北挤压欧亚板块,阿尔卑斯山脉随之开始隆起,并将特提斯洋的残余部分与大洋隔离开。在渐新世早期,欧洲遭遇到了短期的海洋入侵,这种状况在北美洲则较少发生。渐新世早期在北美洲和欧洲之间似乎仍有陆桥相连,因为这段时期这两处的动物区系仍然十分相似。

    在渐新世的某段时间里,南美洲最终与南极洲分离,并漂向北美洲;这也使得南极洲环流得以畅通无阻,最终使南极大陆的温度急剧下降。

    气候

    古近纪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渐新世被打断,在40万年之间气温急剧下降8.2℃之后进入了一段长达700万年的气温平稳震荡期。这段平稳震荡期从3,250万年前开始,至2,550万年前结束。渐新世的气候变迁包括全球冰量的增加、海平面的下降(降幅达55米,从3,570万年前至3,350万年前)和气温的平稳变化。之后,在2,800万年至2,600万年间,随着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的爆发,这段气温平稳震荡期随之结束。不过,渐新世和中新世更替期间的气候仍然比较稳定。

    植被

    被子植物继续在全球扩张;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则被温带落叶林所取代。开阔的平原和沙漠面积较之原来扩大了许多。草原也从始新世时期的河岸地带发展至开阔地带,但仍未发展至今日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之规模。

    在北美洲,亚热带物种,如今日的荔枝和腰果等,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山毛榉、蔷薇属和松属植物亦十分常见。带有豆荚的豆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继续繁衍兴盛。

    动物种类

    除了澳大利亚,在其他各洲都有发现重要的渐新世陆生动物。更多的开阔地形使得动物向大型化趋势发展。海洋动物和北方各大陆的陆生脊椎动物都具有了很多现代特征,这更可能是因为古老物种在这个时期逐渐灭绝,而非现代物种进化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许多物种,如马科、巨猪科、犀科、岳齿兽科和骆驼科动物都变得更善于奔跑,以适应始新世时期的森林衰退之后形成的平坦开阔地形。

    渐新世时期,南美洲与其他大陆相互隔离,在其上发展出了十分特别的动物区系,南美洲成为了许多奇异动物,如焦兽目、闪兽目、滑距骨目和南方有蹄目动物的繁衍地。Sebecosuchian鳄鱼、骇鸟和肉食性有袋类动物,如袋鬣狗科动物,仍是占支配地位的捕食者。雷兽在渐新世最初阶段就已经灭绝了;而到了渐新世结束之时,裂齿类动物则在非洲和中东之外的地区消失了。多瘤齿兽目动物,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哺乳动物谱系,也在渐新世灭亡了。渐

    新世出现了一系列的奇异动物。美国的白河荒地原来即是一片半干旱草原,这里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区域性动物,如古猪兽、骆驼科动物、犀科动物、中新马属动物、猎猫科动物和原角鹿科动物的繁衍地,这里还曾出现了早期的犬科动物黄昏犬。岳齿兽科动物作为北美洲特有的物种,在渐新世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分布。这时的亚洲大陆上巨犀亚科十分繁荣,其中的长颈副巨犀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渐新世的海洋动物与现今的物种十分相似,如双壳纲动物。不过这个时期发现的海洋动物化石没有始新世和中新世丰富。须鲸和齿鲸已经在这个时期出现,而他们的始祖古鲸亚目动物由于缺乏回声定位能力(这种能力在当时海水变冷和变浑浊的情况下十分有用),种群开始衰退,造成其消亡的原因还包括气候变化、来自现代鲸类和亦在该时期出现的页鲨的竞争。早期的链齿兽目动物,如河马眼索齿兽(Behemotops),其化石最早即出现在渐新世。在渐新世末期,由其与熊和水獭近似的始祖进化而来的鳍足类动物可能出现了。

    三达河组

    蒙古中部地区的三达河组(Hsanda Gol Formation)是亚洲渐新世陆相地层的经典地层之一。

    三达河组的沉积岩层现被分成两个岩性段:上部早渐新世晚期—晚渐新世山地段(Shand Member)和下部早渐新世早期塔塔尔段(Tatal Member);两岩段间有时夹有Khar Khoroo玄武岩层(Bryant and McKenna,1995;Meng and McKenna,1998)。该玄武岩层的时代用40Ar/39Ar法被确定为距今31。5 Ma(Hock et al。,1999,他们称其为Basalt Ⅰ)。三达河组中产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特别是啮齿类化石(Matthew and Granger,1923;Kowalski,1974;Russelland Zhai,1987;Hock et al。,1999)。在三达河组中采集到一批啮齿类化石,其中包括松鼠和山河狸2科的化石。松鼠现生的松鼠科分异很大,而且大多数都分布在亚洲。然而,松鼠科化石在古近纪时在北美和欧洲却很丰富。在北美出现于晚始新世,在渐新世时已明显分异;在欧洲出现于早渐新世,在中新世时分异很大。相反,亚洲古近纪的松鼠化石却发现得很少,标本也很破碎。已报道的只有3件标本。2件产自党河下游地区:Bohlin(1946)报道的晚渐新世的Sciurus sp。,标本只是2枚单个臼齿(M3和m2);王伴月、邱占祥(2004)报道的早渐新世的党河鲜松鼠(Oligo-sciurus dangheensis),标本只是一段带m1~2的下颌骨。还有一件是Minin(2004)报道的蒙古渐新世的三达河克热姆鼠(Kherem hsandgoliensis),标本也只是一段带m1~3的下颌骨。松鼠化石产自蒙古国的巴彦洪戈尔省的塔石盖贝(Tashgain Bel)地点的三达河组上部山地段,时代为早渐新世晚期—晚渐新世。这批松鼠化石标本包括1件具P3~M3的上颌骨(PC 36-9)和2段下颌骨(PC 36-10和PC 36-11)。这是亚洲古近纪已知的最好的一批松鼠化石标本,代表松鼠科Kherem属的一新种:亚洲克热姆鼠(Kherem asiatica sp。nov。)。其主要特征是颊齿较大,较宽;下内尖的高度和下次尖的大小从m1到m3变化不大,彼此相近;下内脊较明显;下内尖较明显,与下后边脊间有浅沟分开等。K。asiatica的形态特征表明,Kherem属应归入北美的Cedromurinae亚科。新的发现表明,亚洲渐新世的松鼠已发生了分异,至少可分为3支。以Kherem为代表的一支,与北美早期的cedromurines有较近的系统关系。它可能是由类似于北美Oligospermophilus的种类演化并迁徙到亚洲来的。山河狸现生的山河狸只有一种(Aplodontia rufa),仅生活在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但从始新世到中新世,山河狸却遍布全北区。它们在北美较繁盛,分异大,但在亚洲发现得很少。在亚洲渐新世地层中虽曾报道过3属4种山河狸化石,但材料都很少(prosciurus ordosicus和P。shantun-gensis均只有一枚单个的牙)。山河狸化石在蒙古渐新世地层的新发现表明,亚洲渐新世的山河狸化石比已知的要丰富。该山河狸化石分别采自蒙古南戈壁省Shunkt地点的山地段和前杭爱省UlaanKhongil(=Tatal Gol)地点的塔塔尔段。它们代表原松鼠属的3类:蒙古原松鼠(新种)(Prosci-urus mongoliensis sp。nov。)、蒙古原松鼠(相似种)(P。cf。P。mongoliensis)和小原松鼠(新种)(P。pisinnus sp。nov。)。蒙古原松鼠的主要特征是下颊齿的下中附尖与下后附尖脊连,下中尖发育较弱,下外中脊弱或无;p4无下前边尖和下前齿带;ml具从下外脊伸向下次脊的小刺;m2和m3的下后脊Ⅱ较发育;下次脊在p4和m1后弯,与下后边脊连,在m2和m3横向,伸达下外脊等。蒙古原松鼠(相似种)与蒙古原松鼠的区别是:颊齿尺寸较小,p4具明显的下外中脊,p4和m1的下次脊弯曲度较缓,m1缺从下外脊伸向下次脊的小刺,m2~3的下后脊Ⅱ较短等。小原松鼠的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齿冠较低;下臼齿的下中附尖孤立;下颊齿的下次脊横向、较低,与下外脊连,下中尖和下外中脊均较明显,下次尖明显向前颊侧延伸,具明显的齿带等。蒙古渐新世啮齿类化石的新发现表明,亚洲渐新世的松鼠和山河狸与北美的关系要比与欧洲的近。

    海洋

    海洋持续变冷,特别是在南极洲附近。

    灾难事件

    有记录的外星体撞击事件:加拿大,努纳武特,2,300万年前,陨石坑直径24千米。

    超级火山爆发事件:美国,科罗拉多,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2,780万年前,喷发量大于5,000km³,火山爆发指数9.2。

    地质年代参照表

    宙代纪世年代开始

    百万年前(GSSP)主要事件

    显生宙新生代新近纪全新世0.011430±0.00013人类繁荣

    更新世1.806±0.005冰河时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人类进化到现代状态

    上新世5.332±0.005人类的人猿祖先出现

    中新世23.03±0.05

    古近纪渐新世33.9±0.1大部份哺乳动物目崛起

    始新世55.8±0.2

    古新世65.5±0.3

    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繁荣和灭绝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

    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侏罗纪199.6±0.6

    三叠纪251.0±0.7

    古生代二叠纪: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

    盘古大陆形成

    石炭纪359.2±2.5

    泥盆纪416.0±2.8

    志留纪443.7±1.5

    奥陶纪488.3±1.7

    寒武纪542.0±1.0

    元古宙新元古代成冰纪630+5/-30多细胞生物出现

    拉伸纪850

    中元古代狭带纪1000

    延展纪1400

    盖层纪1600

    古元古代固结纪1800

    造山纪2050

    层侵纪2300

    成铁纪2500

    太古宙新太古代2800第一次冰河期

    中太古代3200

    古太古代3600蓝绿藻出现

    始太古代3800

    冥古宙早雨海代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

    酒神代古细菌出现

    原生代地球上出现海洋

    隐生代地球出现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3日

  • 上一篇百科:烤牛肉片
  • 下一篇百科:LINDO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