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是一个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为一体的学院。学院立足云南资源优势,自主创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学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针对云南生物资源多样性和多民族特点,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在强化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格局。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学院先进、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资料
  • 外文名: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 地址: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植病楼
  • 办学性质:公立
  • 校训:修德博学,敬业创新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_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
  • 创立时间:1938年
  • 本科专业:3个
  • 历史沿革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源于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植物保护教研组,1958年成立昆明农林学院植物保护系。1971 年进行院系调整,由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和昆明农林学院合并,建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作为一个专业设于农学系中,1979年恢复植物保护系,2001年改系设院成立植物保护学院。

    师资规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9人,讲师16人,助教1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4人,占77%。45岁以下教师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3%。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学部委员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4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兴滇人才奖获得者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云南省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国家奖前3名、省部级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的人员共19人。

    学院发展

    。近五年来,学院主持科研项目96项,其中,首席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全球环境基金(GEF)1项、863项目4项、国家高技术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在研经费1.26亿元。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收录5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9部,申请发明专利59项,授权18项,实审44项。获国内外科技奖18项,其中国际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12项研究成果被国家和省市列为重大农业成果推广,累计应用面积1.2亿余亩,促进农民增收近百亿元,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学院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国内外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的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科研特色。

    平凡的事业、不平凡的经历,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责任。团结的植物保护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一如既往,在云南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团结一心,忘我奉献,锐意创新,立足边疆,面向全国,为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服务,贡献力量。

    系别介绍

    3.1植物病理系

    一、简介

    植物病理学科始建于1938年,由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先生组建,是云南农业大学设立最早的学科之一。本学科于1983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批准为云南省重点学科,1999年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992年批准建立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1995年建成投入运行,自投入运行以来年年考评均为优秀;200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教育部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评估为优秀,排名第二。2003年批准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建成投入运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国植物病理学会西南分会挂靠单位。本学科现有师资35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9名,副教授15人,有博士学位11人,有硕士学位13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学科带头人6人,留学回国人员10 名。有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国际马铃薯中心(CIP)、IPGRI等国家和国际研究机构客座教授19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客座教授 21人。本学科具有承担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实力,现已拥有资产1050元万先进配套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包括:超微结构研究系列,离心机系列,核酸分析系列,蛋白质分析系列,基因工程和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析系列,并拥有5210m2的科研楼、300m2的试验温室及1.5亩的试验病圃。经过70年的积累和探索,逐渐完善了学科定位和目标,即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研究前沿,立足无可替代的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云南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本原理,发现基本规律,创建基本方法,构建应用模式,提供成功范例,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提供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创新人才,形成了国内外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的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学科特色。

    二、研究方向

    1、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病害控制

    应用生态学原理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重要作物种间多样性、品种间多样性与病害关系,作物与病菌互作的内在机理和分子基础,研究农作物与病原物间的共同进化关系,从而寻找出最佳的品种组合或物种间的组合来控制病害,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进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

    2、分子植物病理学

    广泛开展重要农作物抗病相关基因与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为了更加有效地比较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变异机制,利用云南省丰富的稻瘟病菌遗传资源,分析了在稻瘟病菌蛋白激酶和信号转导的基因中编码区中SSR的组成和分布,利用较大群体对这些标记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原核生物(E. coli)和真核生物(pYES2.1)两套载体,从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克隆分泌蛋白基因并进行表达试验。

    3、植物病毒及植原体致病机制及其防治

    针对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进行主要农作物及观赏植物的病毒及植原体的分布、为害及其致病机制展开广泛研究,先后主要完成了云南烟草丛顶病病原学、致病机制、病害流行、及防治;云南主要观赏植物的病毒病及植原体病害的分布与为害特点;参与99昆明世博会参展植物的检疫监管工作。

    4、植物细菌病害及抗性资源

    面对云南省主要栽培农作物的细菌类病害,开展病原学、遗传多样性及病害治理。先后进行了冰核细菌与霜冻关系、冰核细菌的利用与开发;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资源筛选及利用;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生防菌撷抗机理研究与新型生防菌剂的开发利用。

    5、植物线虫病害及其复合侵染

    主要开展了云南省根结线虫病害分布调查、小种分化、分类、复合侵染及防治技术研究;针对重要的危险性植物寄生线虫-松材萎蔫线虫,对我省主要自然林区开展了病害普查与流行情况、监测与治理技术集成的研究。

    6、植物真菌病害及真菌资源

    广泛开展云南主要农作物真菌病害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生防菌剂的开发利用,同时利用云南自然优势,开展真菌种类多样性研究、分类与野生大型真菌的收集与驯化。

    三、研究课题及成果

    首席主持973项目1项,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1项,863计划6项,国家攻关1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5项,国际合作6项,其他项目45项。

    获得国际农业研究杰出科学奖1项,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2004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获得授权公开发明专利12项。

    四、教学工作

    1、本科生教育

    本学科主要承担植保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种子病理学》、《烟草病理学》、《植物保护学通论》、《植物免疫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预报》、《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病毒学》、《植物线虫学》、《植物病害检疫技术》、《植物检疫学》、《专业英语》、《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了3000余名植物保护本专科专业人才。

    2、研究生教育

    本学科于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准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本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平台。主要承担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生命科学进展》、《植物基因工程原理》、《植物病毒及类似病原》、《真菌分类与真菌资源及研究方法》、《植物病原细菌及细菌病害》、《植物线虫及线虫病害》等课程。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56人,博士研究生62人,授予硕士学位200余人,2007年9月首届植物病理学专业的博士生毕业。

    植病系学术带头人:朱有勇教授,陈海如教授,李成云教授,王云月教授

    3.2昆虫学系

    一、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始建于1938年,1998年被确定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2001年成立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员单位之一、2002年成立的“东南亚薯类作物培训与研究中心”成员单位之一、2003年成立的“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成员单位之一。昆虫学系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职在读博士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此外,聘请外籍专家N. S. Talekar教授长期在本系工作,另有兼职教授和高级农艺师等6人。昆虫学系现设有昆虫分类实验室、昆虫生态实验室、昆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害虫综合防治实验室、外籍专家实验室、养虫室、温室以及6个各类研究室等教学和科研实验研究场所。

    二、研究方向:

    1、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从经济、环境和持续农业的大局出发,运用现代生态学、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以及社会经济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手段,以水稻、小麦、玉米、烟草、蔬菜、果园等生态系统及相应的区域性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大量信息管理为基础,以发展新技术为重点,以生态调控为手段,以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来研究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技术。

    2、昆虫分类与生物多样性

    以进化系统分类学、支序系统分类学、数值支序系统分类学、昆虫生物地理学以及生态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手段和现代生物学技术为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以昆虫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地理学等综合资料为信息基础,以膜翅目泥蜂及鞘翅目金龟甲等不同分类阶元为研究对象,进行昆虫物种多样性、高级阶元分类体系、各分类阶元系统发育、区系分布及进化生物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3、昆虫生理学与病理学

    主要开展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植物营养及次生物质与昆虫间的关系、寄主植物对昆虫生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害虫爆发成灾的生理学机制、害虫抗药性机理、昆虫病原物体多样性及其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生物学及其病理学、昆虫病原体与寄主昆虫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微生物杀虫剂对重要农业害虫的控制效果及生态后效评价、昆虫病原体退化和衰老的分子机理、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4、生物安全

    以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手段等为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围绕外来生物入侵和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环境、经济、生态等重大问题,以重要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为研究对象,从外来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进化适应,外来种与土著种相互作用,环境扰动变化和群落成熟度,生物入侵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相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三、研究课题及成果

    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政府对外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多方面的科研奖励10余项及6项发明专利。先后于The Canadian Entomologist、Entomological News、Entom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Journal of the New York Entomological Society、Pan-Pacific Entomologists、Biocontr. Sci. Techno.、Microbiology、昆虫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昆虫分类学报等多种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昆虫学系学术带头人:李正跃教授,李强教授

    3.3农药系

    一、简介

    农药学科是植物保护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设有农药学硕士点和博士授权点。拥有农药实验室、农药分析与生物农药研究室。现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6人。本系现有硕士导师4人,招收研究生37人,已培养研究生12人。

    历史沿革:

    前身为云南大学农学院化学保护教研组,成立于1938年,随着学科的发展,1987年更名为农药学教研室,2001年进行院系调整,农药学教研室合并到植物保护学院,成立农药系。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科研和工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以应用基础理论为重点,着重解决工农业生产中与农药相关的重要问题和发展中的难题,在人才培养和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学科主要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农药安全、生物农药开发与利用、农药应用与环境行为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1、生物多样性与农药安全

    着重开展两方面的工作:(1)农药合理使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互关系,建立科学使用农药的技术体系,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2)农药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探明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减缓病虫抗药性的效应和机理,构建农药使用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体系。

    本方向的特色是农药的科学使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研究两者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明确其原理和机制,研究农药使用技术,探索农药应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2、生物农药开发与利用

    重点研究两方面的工作:(1)有益生物及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业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包括有益微生物及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作物病虫的控制作用、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调控作用及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等;(2)生物农药的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立足于云南省丰富的生物资源,研制、开发新型、高效的生物农药,探索不同生物农药的田间应用技术,为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安全、持久地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环境与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3、农药应用与环境行为

    本研究方向以农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农药环境行为研究评价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包括:1)研究农药的剂量-活性关系和目的靶标的生物活性;2)研究农药有效成分的合理复配、剂型加工和作物安全性;3)利用生物多用性研究与化学农药使用相对应的污染土壤农药的生物修复技术。环境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农药在环境中发生的化学行为,包括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降解和代谢过程;2)研究农药在环境中发生的物理行为,包括农药在环境中的移动性及其迁移和扩散规律。

    农药应用与环境行为研究的作用是通过对农药生物活性研究,明确农药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和应用范围;通过对有效成分合理复配、剂型加工和作物安全性的研究,达到延长农药使用寿命,保证农药田间药效,降低农药使用剂量,保障作物安全;通过对农药环境化学行为和环境物理行为的研究,评价农药对食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性,对农药合理使用、防止农药污染及指导新农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向的特色是研究农药在田间的代谢和降解机理,并利用云南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筛选具有降解化学农药的高效菌株进行生物修复,为农药科学开发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指导。

    三、研究课题及成果

    本学科2005-2008年共承担研究课题25项,科研经费共计 434.4 万元,鉴定科研成果3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96篇。

    农药系学术带头人:叶敏研究员,肖春教授

    专业培养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植物保护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建立植物保护是通过保护植物健康,最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人类食物安全的理念;较全面地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及有害生物、有益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认识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鉴别、检疫以及综合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农业技术推广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建立于1938年,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农业气象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农药商品学、植物检疫学。

    就业方向: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农药化工、植物生产、出入境检疫等相关单位从事植保科学、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科研与教学工作。毕业生能在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管理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动植物检疫专业(植物检疫方向)(本科)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植物检疫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知信息技术在动物、植物检疫中的作用及检疫监督,掌握常规的实验检验方法,能从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出入境植物检疫和国内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除处理、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建立于2004年,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虫害检疫技术原理与方法、植物检疫学、检疫处理技术、有害生物的风险性分析(PRA)、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检疫性有害生物生物学和生态学、出入境植物检疫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及出入境检疫、农药化工、植物生产等相关单位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科研与教学工作。能在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管理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承担科研

    西南纵向岭谷丝核菌种群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国家基金

    2007-2009

    杨根华

    烟草丛顶病毒ORF3和ORF4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国家基金

    2007-2009

    李凡

    云南立体花椒园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生态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

    2007-2009

    李强

    坡柳代谢产物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国家基金

    2007-2009

    秦小萍

    保护和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GEF项目

    2006-2010

    王云月

    生防菌剂控制云南重要经济作物根腐病技术集成及应用

    国家攻关

    2005-2006

    李成云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

    973计划

    2005-2010

    朱有勇

    中国小唇泥蜂科分类系统发育的研究

    国家基金

    2005-2007

    李强

    水稻间栽品种抗稻瘟病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

    国家基金

    2005-2007

    谢勇

    真菌志

    国家基金

    2004-2009

    张中义

    抗生素溶杆菌13-1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生防作物机制研究

    国家基金

    2008-2010

    姬广海

    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1的功能研究

    国家基金

    2008-2010

    罗琼

    昆虫纲膜翅目方头泥蜂科方头泥蜂亚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

    2007-2011

    李强

    2007年地区基金负责人赴港培训

    国家基金

    2007

    李凡

    西化蓟马的种群遗传及其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研究

    国家基金

    2009-2011

    桂富荣

    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流行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苯酰菌胺抗药性的影响及其抗性机制

    国家基金

    2009-2011

    朱书生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稻瘟病菌信号分子关键受体及其在互作中的作用

    国家基金

    2009-2011

    李成云

    西南纵向岭谷虫生虫霉菌资源及主要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国家基金

    2009-2011

    陈斌

    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控制花椒害虫的研究

    国家基金联合基金

    2010-2013

    李强

    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国家基金

    2010-2012

    叶敏

    重金属胁迫对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国家基金

    2010-2012

    吴国星

    西化蓟马的种群遗传及其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研究

    国家基金

    2009-2011

    桂富荣

    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流行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苯酰菌胺抗药性的影响及其抗性机制

    国家基金

    2009-2011

    朱书生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稻瘟病菌信号分子关键受体及其在互作中的作用

    国家基金

    2009-2011

    李成云

    西南纵向岭谷虫生虫霉菌资源及主要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国家基金

    2009-2011

    陈斌

    科技部973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

    复旦大学

    2005—2010

    王云月

    科技部973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5—2010

    李成云

    马铃薯晚疫病生态调控技术集成及应用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2010-2011

    何霞红

    西南地区植原体病害及其相关株系的多位点系统发育研究

    国家基金

    2011-2013

    蔡红

    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控制花椒害虫的研究

    国家基金联合基金

    2010-2013

    李强

    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国家基金

    2010-2012

    叶敏

    重金属胁迫对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国家基金

    2010-2012

    吴国星

    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省攻关

    2006-2009

    陈海如

    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省基金

    2007-2009

    叶敏

    云南兰花丝核菌共生菌根的研究

    省基金

    2007-2009

    杨根华

    坡柳代谢产物抗生作用研究

    教育厅

    2006-2009

    杨美林

    白僵菌对蝇类的致病性及其机理研究

    教育厅

    2006-2008

    吴国星

    稻瘟病菌分泌蛋白及其功能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2008

    李成云

    马铃薯块茎蛾对寄主植物的化学感应机理

    教育部

    2004-2007

    肖春

    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研究

    省攻关

    2005-2007

    朱有勇

    危险性病害萎焉病的监测、预防、防治技术

    省攻关

    2005-2008

    胡先奇喻盛甫

    食用菌覃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省基金青年

    2005-2008

    张宏瑞

    天然高效抗植物病毒的活性物质筛选和特性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5-2008

    孔宝华

    食用菌覃蚊种类和天敌种类研究

    教育厅

    2005-2007

    张宏瑞

    蜂胶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应用研究

    教育厅

    2005-2008

    兰建强

    稻瘟病REMI转化突变体有性杂交遗传分析

    教育厅

    2005-2007

    韦建福

    水稻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稻瘟病关系研究

    教育厅

    2005-2007

    汤东生

    粮食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规程集成及示范

    省计委攻关

    2004-2006

    朱有勇

    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参数与技术规程研究

    省攻关

    2004-2007

    朱有勇

    鲜切花主要病害的流行规律

    省基金重点

    2004-2007

    李凡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分布及防治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4-2007

    杨艳丽

    云南天南星科植物常见病毒病原形态和细胞病变研究

    教育厅

    2004-2006

    赵明富

    昆虫病原体对花椒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教育厅

    2004-2007

    孙跃先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及示范

    省攻关

    2003-2006

    李强

    石榴、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与示范

    省攻关

    2003-2006

    陈海如

    灯盏花病原生物多样性和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3-2006

    胡先奇

    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中致病蛋白的功能和效应

    教育部重大

    2007-2009

    朱有勇

    西南蔬菜主产区根结线虫病成灾规律与防治研究

    农业部子项目

    2007-2010

    胡先奇

    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小种与寄主品种抗性鉴定

    农业部子项目

    2007-2010

    姬广海黄琼

    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

    科技创新强省计划

    2007-2010

    李成云

    云南糯稻资源多样性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8

    王云月

    云南高原虫生虫霉菌多样性及其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陈斌

    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的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吴国星

    干热河谷扭黄茅种子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王海宁

    镉胁迫对棕尾别麻蝇生殖损伤及交配效应的研究

    教育厅

    2008-2010

    高熹

    代谢物具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放线菌筛选

    教育厅

    2008-2010

    王再强

    云南特色经济作物蓟马种类及行为学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张宏瑞

    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I的功能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罗 琼

    云南花金龟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陈国华

    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毕灵玲

    东南亚薯类培训中心

    农业厅

    2007-2008

    吴华英

    云南大白口蘑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研究

    教育部重点

    2009-2011

    桂富荣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多样性栽培大豆品种评价及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

    省发改委产业研发专项

    2009-2012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省创新团队

    科技厅社发计划

    2009-2012

    李强

    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及越夏菌源的机制

    省基金重点

    2009-2012

    李成云

    白背飞虱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分化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9-2012

    桂富荣

    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及籼稻分化的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9-2012

    陆春明

    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

    2009-2013

    王云月

    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

    2009-2013

    李强

    马铃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

    2009-2013

    杨艳丽

    紫茎泽兰替代控制技术研究

    教育厅

    2009-2011

    桂富荣

    云南高原虫生虫霉菌多样性及其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陈斌

    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的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吴国星

    干热河谷扭黄茅种子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08-2011

    王海宁

    云南特色经济作物蓟马种类及行为学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张宏瑞

    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I的功能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罗琼

    云南花金龟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省基金

    2007-2010

    陈国华

    云南干热河谷优势草种种子耐旱性研究

    教育厅

    2007-2009

    王海宁

    桉树叶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教育厅

    2007-2009

    查友贵

    紫茎泽兰中生长素活性物质的研究

    教育厅

    2007-2009

    王静

    紫茎泽兰促生根活性成分的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10-2012

    查友贵

    当归-万寿菊多样性种植控制当归根腐病研究

    省基金面上

    2010-2012

    谢勇

    课程建设

    普通植物病理学

    课程介绍

    该课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以段永嘉教授为首的团队将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的通论部分与农业植物病理学部分合成一门课程,称为植物病理学,为农学与植物保护专业开课。

    自1960年代始,针对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课时数增加,且将农学专业与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分开授课,植物保护专业将“植物病理学”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并增加了田间教学课时数,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至1980代,在原来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植物免疫学》。至1990年代末,随着扩大招生规模和面向市场的人才需求,将原来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的80课时课堂教学压缩为56课时,但增加了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单一的黑板加粉笔的平面教学改变为电子课件、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立体教学。该课程已经建设成“校一类课程”,并获一类课程优秀奖,“植物病理学”学科是云南省七五、八五、九五省级重点学科,九五期间进入农业部重点学科,《普通植物病理学》于2005年批准为云南省精品课程。

    普通昆虫学

    课程介绍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基础昆虫学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结构及其功能;昆虫的个体发育史、生活习性和行为;昆虫的系谱及鉴别;昆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及代谢;昆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学习农业昆虫、昆虫生态学、植物检疫学、昆虫研究法等与之相关的应用学科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药学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讲授农药学的基本原理,农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农药的剂型加工及使用技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类型的常用品种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农药的常用剂型及其使用技术;掌握主要农药的物理化学特性、毒性、作用特点、主要制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以便在生产上能够正确使用农药,高效、安全、经济简便地防治农业有害生物。

    科研成果

    1

    水稻遗传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云南农业大学

    2001

    国际农业研究杰出科学奖(CGIAR)

    朱有勇等

    2

    水稻遗传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朱有勇

    3

    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与技术

    云南农业大学

    2001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朱有勇 陈海如 王云月 李炎 范静华 何月秋 陈建斌

    10

    农作物土传病害生防菌剂(B9078)研制与开发

    云南农业大学

    2002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朱有勇 王云月 李作森

    11

    云南省园艺植物主要病毒类病害的系统鉴定和分子检测

    云南农业大学

    2002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陈海如 孔宝华 蔡红 李凡 吴红芝 杨根华

    14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系统建立及其抗病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

    云南农业大学

    2002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范静华 周惠萍 何月秋 朱有勇

    15

    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控制稻瘟病技术大面积推广

    云南省农业厅

    2003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朱有勇

    16

    烟草丛顶病病原物、致病机理、传播流行规律及防治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3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陈海如 李凡 吴建宇 杨根华 孔宝华 蔡红

    17

    植物抗霜剂研制及应用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3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张世珖 罗佑珍 韦建福 姬广海 陈兴全 董文汉

    20

    马铃薯晚疫病群体动态监测及抗病品种选育

    云南农业大学

    2003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罗文富 杨艳丽等

    21

    水稻遗传多样性和病害控制

    云南农业大学

    200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4年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奖

    朱有勇

    22

    生物多样性控制农作物主要病害应用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4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朱有勇 陈海如 王云月 郑毅 李炎 何霞红 何月秋 孙雁

    24

    广谱性生防菌B9601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4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何月秋 朱有勇 李作森 周惠萍 范静华 蒲卫琼 陈蔬影

    28

    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原理与技术

    云南农业大学

    2005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朱有勇 陈海如 范静华 王云月

    29

    天敌泥蜂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5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李强 李正跃 陈国华 孙跃先 陶玫 许若清 严乃胜 陈斌 桂富荣

    40

    云南省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2005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周天雄

    41

    三七主要病害研究及规范种植技术培训

    文山三七研究所

    2005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刘云龙

    44

    云南丝核菌种群分布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6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杨根华 董文汉 吴建宇 何霞红 李凡等

    46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云南农业大学

    2006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李正跃 陈斌 孙跃先 叶敏等

    47

    云南松树线虫萎焉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6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喻盛甫 王扬

    49

    青稞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迪庆州农科所

    2006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谢世清 赵庆云

    53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础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7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朱有勇 李成云 王云月 何霞红 孙雁 谢勇 周惠萍 陈建斌

    55

    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遗传与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7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姬广海 张世光 何月秋 王海宁 陈兴全 徐绍忠 钱君

    57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及示范

    云南农业大学

    2007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李强 陈建斌 李正跃 范静华

    58

    农作物多样性应用技术试验示范

    云南农业大学

    2007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郑毅 朱有勇 张福锁 汤利 肖靖秀

    64

    以香石竹为主的云南主要外销花卉创品牌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云南英茂花卉产业公司

    2007

    省科技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陈海如 孔宝华

    70

    作物根结线虫主要种类及其致病性

    云南农业大学

    2008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胡先奇 杨艳丽 林丽飞 周银丽 李卫芬

    78

    中国短柄泥蜂亚科和方头泥蜂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9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李强,李廷景,马丽,陈国华,陶玫,李正跃,李晓莉,吴凯,张海燕

    80

    烟草野火病病原特性、快速检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9

    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张世珖,刘雅婷,彭润,徐玲,姬广海,王绍坤,李永忠

    83

    石榴主要病虫害研究与防治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2009

    省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陈海如,范金祥,黄琼,肖春,李正跃,陆进,王云月,杨仕生,朱文禄,孙文,刘云龙

    88

    毛叶枣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2009

    省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何月秋,李顺德,杨定发,杨绍聪,赵明富,周惠萍,范成明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10日

  • 上一篇百科: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下一篇百科: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