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84年确立的人为国际日期变更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简称:IDL),是人为确立的国际日期变更经线,简称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确立于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以反子午线(即180°经线)作为基线,自西向东跨越该线需要将日期减少(倒退)一天,自东向西跨越该线则需要将日期增加(拨快)一天。[1][3]
国际日期变更线资料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Date Line[1]提出时间
  • 形状:不规则分界线[2]作用
  •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会造成视太阳时正午在向西行进时推迟,在向东行进时提早,导致日期混乱。世界不同地区在地球自转时会出现由“昨日”进入“今日”的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因世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故日期变更的标准也不同,[4][5][3]历史曾因缺少统一的日期变更标准而造成较多混乱的情况。[6][4]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出现,避免了全球的计时混乱,规范了日期变更。[2]

    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由于政治和经济需求,存在几处人为偏折,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端,以及阿留申群岛,还有太平洋中部的斐济、汤加和基里巴斯等地区。[4]太平洋中部的岛国基里巴斯于1995年调整了时区,使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推移并环绕该国领土,成为世界上最早迎接新一天的国家[4];萨摩亚曾于1892年和2011年两次自行跳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调整本国的时间。[7][8]国际日期变更线衍生出诸多相关文化与现象,如日界线两侧相同地点不同日、迎国际日期变更线周边国家接新千年活动等;[9][10]《昨日之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文艺作品中都有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关的情节。[11][12]

    定义

    为避免全球的日期紊乱,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以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基线,规定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又称为日界线、国际改日线、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1][13][14]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是每个新的日期的开始,逐渐向西移动变化,直到回到该线东侧结束;日界线的东西两侧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13][15]

    考虑到实际情况,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横贯了南北的不规则分界线,它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1][13][4]而是北起北极,由北至南通过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绕过了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萨摩亚(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斐济(The Republic of Fiji)、汤加(The Kingdom of Tonga)、基里巴斯(The Republic of Kiribati)等地区,直通南极,整体呈折线状。[14][1]

    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都要比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东西十二区的时间相同,但其日期正好相差一天。[16]飞机、船舶向东航行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钟点不变;向西航行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加上一天,钟点也不变。[1][14]

    地理原因

    地球自转

    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绕太阳公转外,每24小时还会以地轴为中心、逆时针(即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形天体,随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的时间也不同,故其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不受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则是黑夜,二者的过度地带是清晨与黄昏。地球并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的过程中,世界各地也在自西向东,在向西行进时视太阳时正午的物理时刻会逐日推迟,即每日的中午都在推迟到来。每个地方都以当地看见太阳的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则会出现多条日期变更线,同时也会造成通讯、交通等方面的不便。若在环球航行时仍然按照这种被延长了的昼夜计算日期,当绕行地球一周后,就需要减少1日;反之向东行进,视太阳时正午的物理时刻则会逐渐提早,绕行地球一周后日期就会多出1日;故而出现了日期混乱的现象。[5][3][10]

    地方时间和地方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维度地区相对位置处于东边的地点要比位于西边的地点更早看到日出。人们以当地太阳升到最高点的时刻定位正午,并以此为标准确定时间,这种因经度不同产生的不同时刻被称为地方时。地方时东早西迟,因为地球自转一周为360°需要24小时,故每1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每15经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17][18]

    自然日界线

    地球自转伴随着地方时的推移,在昼夜更替的地区出现由“昨日”进入“今日”的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这条经线被称为自然世界线、0时经线、子午线、子夜线。自然日界线是一条0时所在的隐性经线,其时刻是固定的,地方时永远为0时(或24时);但由于地球自转昼夜更替,其所处的经度位置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会经过0时,故世界上会出现多条自然日界线,造成时间计算混乱等问题。[19][20][15]

    历史背景

    国际日期变更线确立前,人们在环球航行、国际沟通、时间换算的时候会出现日期不清的问题。[4]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船队自西班牙启航向西航行,但在1522年9月6日其船队幸存者回到始发港口时,航行日志上的日期比陆地上的日期少了1日,引起了轩然大波。[6][4]

    19世纪,俄国伊尔库茨克(Irkutsk)附近的小镇上,一名邮政官在9月1日早上7点,给芝加哥邮局拍去一份电报,但却得到回电称“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4]

    时刻换算也存在日期混乱问题,如已知一地的时刻,再推算另一地点的时刻,无论向东、向西推算,虽都能得到相同的钟点结果,但日期却会出现1日的相差。[4]

    国际子午线会议

    会议背景

    工业革命前,欧洲人追求时钟准度的主要原因为天文观测及航海需求,17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海上强国都曾致力于测量精度、精化计时工具。伦敦近郊格林威治的英国皇家天文的经度测定是当时最权威的,航海者习惯于使用格林威治子午线为主的海图,并以格林威治当地时间计算潮汐。至19世纪,全世界72%的远洋船只都采用英国皇家天文台出版的海图。铁路与电报在19世纪被发明并普及开来,但由于地方时的不同,铁路和电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时间混乱问题。美国人道得和加拿大人弗莱明提出利用经度划定“时区”,进一步规范地方时;在弗莱明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标准时间的报告中,逐渐形成了世界标准时间系统的基本框架。[21]

    第一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1871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未来世界各国的出版的海图,都以格林威治为经度0°。但由于当时还未有计划将经度的确立与时区制度相统一,故而建立全球标准时区制度的主张并未得到广泛认可。1883年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在罗马召开,提出了以经度作为划分时区的单位和以格林威治作为零度经度的构想,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这次会议使全球学者意识到建立全球统一的经度和时间系统的重要性,并在会议中指明需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对统一标准时间进行具体的讨论。19世纪70至80年代的多次国际性会议明确将制定标准时间列为会议主要议题,虽未讨论出统一的结果,但促进了国际对标准时间等问题的重视,为国际子午线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21]

    会议经过

    1884年10月,美国总统的切斯特·艾伦·阿瑟发起国际子午线会议,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总计26个国家代表参与会议。[10]

    此次会议历时约一个月,累计召开了8次大小会议,致力于最终以决议的方式确定一条共同的本初子午线,将其作为全世界共同适用的0°经线和计时法的标准。在会议期间,国际代表对7项决议进行了讨论与投票,尤其是针对第2项决议“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纬仪的中心的子午线作为经度的本初子午线”,展开了持久、激烈的争论。1884年10月13日,会议以投票的形式通过了该第2项决议,即格林威治案,投票的结果为:2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21]

    会议结果

    国际子午线会议最终通过了七项决议,分别为:[21]

    • 决议1:应该为世界确定一条唯一的本初子午线,代替现在多条本初子午线并存的局面。[21]

    • 决议2:本次会议议定,与会的政府代表采纳通过在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纬仪的中心的子午线作为经度的本初子午线。[21]

    • 决议3:以该子午线为起始,经度将按东西两个方向进行计算,直到180度为止。[21]

    • 决议4:会议计划采取世界日。世界日的设立应以方便的、并且不会妨碍特定地方当地或其他标准时间的使用为原则。[21]

    • 决议5:世界日是平太阳日,对全世界通用。它的开始在本初子午线的平均午夜时刻,和该子午线的昼夜和日期的开始是一致的;它的计算是从0时到24时。[21]

    • 决议6:会议希望,决议通过之后,在任何一个地方,天文日和航海日的起始点均在平均午夜。[21]

    • 决议7:会议希望,应用于角间距和时问区分的十进制应该在最大范围内被推广和使用。[21]

    其中在第3决议项规定:“以该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为0°经线,经度按东西两个方向计算,直到180°为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记为东经,以‘+’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记为西经,以‘-’表示。”[10]随后又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以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为基准,人为设置了一条“昨日”与“今日”的界线。国际社会约定:这条线的西侧地方,是地球日开始的地方;这条线的东侧地方,是地球日结束的地方。又为了避免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直线,而是避过了陆地与岛屿的折线。[4][1]

    人为偏折

    偏折情况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主题从太平洋中部穿过,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但为避免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陆地,而给当地居民带来日期变更问题,国际日期变更线存在三处偏折180°经线的曲折点。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硬性的划定,一些位于180°经线上的岛屿国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国际日期变更线绘制为曲线、锯齿状,以避免本国内存在日期不统一的问题。[4][1][22]

    • 第一处偏折

    国际日期变更线在穿过白令海峡前向东偏折,经过俄罗斯楚科奇半岛(Chukchi Peninsula)附近和弗兰格尔岛(Wrangel Island)东部后穿过白令海峡,避免了直接穿过西伯利亚地区,确保西伯利亚地区与俄罗斯日期保持一致。[23][4]

    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位于亚洲最东点杰日尼奥夫角(Dezhnyov, Cape)和北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亲王角(Cape Prince of Wales)之间,呈南北走向,长60千米,宽约35-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面积约2304000平方千米。白令海峡是亚洲与美洲、白令海与楚科奇海、俄罗斯与美国、苏厄德半岛(Seward Peninsula)与楚科奇半岛的分界线。[24]

    代奥米德群岛(Diomede Islands)位于白令海峡中央,国际日期变更线将其一分为二。其西侧的大代岛(又名拉特曼诺夫岛、明日岛)属于俄罗斯;东侧的小代岛(又名昨日岛)属于美国。二者相距仅3千米的距离,但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穿过使其虽相隔较近,但大代奥米德岛的日期总是比小代奥米德岛早一日。[10]

    • 第二处偏折

    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白令海峡后,向西偏折经过圣劳伦斯岛(St. Lawrence Island)和圣马修岛(St. Matthew Island)以西,绕过阿留申群岛(东经172°到西经163°之间)与阿拉斯加,以保证阿留申群岛与阿拉斯加地区与美国本土的日期相统一。[23]

    阿留申群岛是位于阿拉斯加半岛西端的衍延伸而出的弧形群岛,全长超过1770千米,总面积约17900平方千米,拥有14个较大岛屿和大量小岛、岩礁。[25]

    • 第三处偏折

    越过赤道后,国际日期变更线再次发生偏折,因斐济(东经175°到西经177°之间)和汤加(西经175°到177°之间)历来采用新西兰的日期,所以在5°S~51°30′S之间向东偏折,使斐济群岛和汤加群岛等全部属于东12区。[4][23]

    斐济地处美拉尼西亚岛群与波利尼西亚岛群交接处,也是北美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空交通要冲,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斐济的总土地面积约为1830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千米,由332个岛屿和500多个小岛组成。斐济横跨东西半球,采用东十二区时间。[26]

    汤加位于南太平洋的西部,[27]由汤加塔布、哈派、瓦瓦乌三大群岛和埃瓦、纽阿等小岛屿组成,共173个岛屿。[28]汤加的陆地面积74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5.9万平方千米。[29]汤加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使用东十三区时间。[28][30]

    萨摩亚调整时间

    萨摩亚(南纬13°48',西经171°45')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其境内。[7]

    1892年,萨摩亚因其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国家,在美国商人的游说下,萨摩亚国王马列托阿决定,将本国时区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以东的时区,即西十二时区,比国际标准时间晚11个小时,是全球最晚结束一天时间的国家之一。[7][8]如此萨摩亚便可为穿过其海域的欧洲、美洲商船提供便利。[22]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国家时间再次变更,将时区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时区时间,由此萨摩亚也称为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之一。萨摩亚现在的主要贸易对象由欧美变为与其临近的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新加坡等环太平洋国家。在此次变更之前,萨摩亚当地时间较澳洲东部落后21个小时,新西兰落后23个小时;这样当萨摩亚到星期五时,新西兰已经是周六了,萨摩亚是周日时,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则已经开始新的一周,如此便会在一周内损失两个工作日的交流机会。调整时间后,萨摩亚的时间将比惠灵顿快一小时,比悉尼快三小时。萨摩亚再次改变国际日期变更线,意味着其从西半球国家变为东半球国家,时间靠近其邻近国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体现了萨摩亚对亚洲市场的信心。时任萨摩亚总理的图伊拉埃帕表示:“更改时区是为了方便萨摩亚和澳、新两大贸易伙伴国做生意。”[7][8][22]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共和国(北纬1°25’,东经172°54’)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群岛国家。因为赤道、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基里巴斯相交穿越,使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跨越四个半球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始全球新一天的国家。基里巴斯直到1979年才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1884年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并没有在基里巴斯周边进行曲折偏折,而是直接从中间穿越而过,故基里巴斯地处国假日前期变更线两侧的地区时差正好为一天,所以基里巴斯当时是世界上唯一须用两本不同日历的国家。[4][31][10]

    基里巴斯认为国际子午线会议在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选择绕过国家是为维护一个国家内时间的统一,故而主张将穿越基里巴斯境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移动到基里巴斯最东端的卡罗林岛(西经150°,南纬10°)。[32]

    1995年1月1日,考虑到政治和实际需求,基里巴斯决定调整时区:[33]将最东边的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由原本的西十一区(UTC-11)改为由基里巴斯人自己创造的东十四区(UTC+14);莱恩岛(Lane Island)则由西十区(UTC-10)改为东十三区(UTC+13)时间。故而包括首都塔拉瓦(Tarawa)所处的东十二区(UTC+12),基里巴斯共拥有三个时区的时间。[34][35][36]

    卡罗林岛(Caroline Island)是基里巴斯最东端的岛屿,距离国际日期变更线往东2000余公里。1995年基里巴斯对国际日期变更线进行改动后,卡罗林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看到日出的岛屿,基里巴斯也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迎接新的一天的国家。1997年,基里巴斯国会决议通过将卡罗林岛更名为“千年岛”,意为该岛是世界第一个进入新千年的岛屿。据计算“千年岛”卡罗林岛与新西兰的查塔姆岛(Chatham Islands)相比早22分钟、与汤加相比早80分钟迎来新的一天。[32]

    相关现象

    东西十二时区

    东西十二时区因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而特殊,在这两个时区内,时间是完全一致的,但日期却不同。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地区要比东侧早一日,故而当居住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楚克茨克半岛的居民是全世界最早迎接新年的人;而居住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的美国阿拉斯加居民,则要比楚克茨克居民晚整整一日才能迎接新年。[4]东西十二区的时间差也造成了同一天可以过两次的现象:萨摩亚在2011年更改国家时间后,采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时区时间,即东十二区时间;但其相邻的美属萨摩亚仍旧采用原来的时区,即西十二区时间。因此如果在萨摩亚庆祝生日等纪念日,第二日到美属萨摩亚地区,则可以再庆祝一次,两次庆祝的日期都是一样的。[7]

    迎接新千年

    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南纬15°至45°向东弯折,故位于其间的南太平洋岛国成为“全世界最先见到太阳升起之地”。尽管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发布公告称2001年才是新纪元的开始,但世界各国仍以2000年为新千年的伊始并展开庆祝活动,其中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西兰、汤加、斐济和基里巴斯都自称实施“迎接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国家”,并展开了隆重的千年庆典活动。[9]

    • 新西兰

    新西兰天文学家对地球轴心与太阳光线进行研究后通过,新西兰千年庆典办公室宣布:“地球轴心与太阳射出的光线成负22度的倾斜,因此地球上最早见到阳光的地方应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赤道附近,但实际已偏到了东经179°,南纬45°的地方。故而位于这一地区的有50个土著人居住的匹特岛将是全球有人类居住区最先迎接新千年阳光的地方,时间是2000年元旦新西兰时间3时59分46秒。2秒钟后,其所归属的查塔姆群岛就将曙光普照,40分钟后阳光到达新西兰北岛的东海岸。”[37]

    故而新西兰的匹特岛(Pitt Island)和查塔姆群岛被认为是见到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有人类居住的岛”,届时岛上居民将通过毛利人的礼节迎接新千年。当他们见到新千年的第一道阳光时,当地孩子便会向全世界发出信息通告全人类新千年的到来并问好。匹特岛和查塔姆群岛居民将所有庆祝活动都称为新千年“第一”,如第一场婚礼、第一杯瓶啤酒、第一次理发等等。查塔姆群岛市长斯密斯表示查塔姆人将在新千年第一个向全世界人民问好,祝新千年“友谊长存、永远和平和充满希望”。[37]

    建于1955年的吉斯伯恩市是位于新西兰北岛东海岸的中等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新千年的城市”,被称为“世界曙光第一城”。吉斯伯恩于2000年元旦的凌晨3时15分开始举办庆典,以毛利人的传统宣誓仪式进行辞旧迎新;5时43分日出时则由数万人涌向海岸线欢呼迎接新千年;随后“新西兰精神号”威克(独木舟)将扬帆出海以迎接新千年;最后游客与居民共同享用当地毛利风味的早餐。[37][38]

    • 汤加

    汤加是第一个宣布自己为全球最先迎接新千年阳光的国家,并给出了两条理由:“一,从地理位置上讲,汤加是紧靠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有较大陆地的国家,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72度左右,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其东边擦肩而过,有悠久历史的汤加人也一直以生活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而自豪。二,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确定子午线“弯曲”东移时,主要是考虑了汤加的实际情况,确认汤加是南太地区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第一个大片陆地,并在其附件中作了说明。”[39]

    汤加为迎接新千年,举办了迎新千年月活动,一个月内共计举办40余项庆祝活动。在1999年12月31日晚6时始至元旦下午6时,汤加举行了连续二十四小时的迎千年狂欢活动。汤加人民通过其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庆祝:在擂击拉罗通加鼓的人周围围成圆圈,高举火炬载歌载舞;随后还要举行“拉罗通加盛宴”。[39]

    • 斐济

    斐济以其塔韦乌尼岛(Taveuni Island)正处于180°经线上为天文、地理依据,认为斐济是世界上迎接新千年黎明的第一个国家。180°经线穿过塔韦乌尼岛将其一分为二,故其居民常是“一只脚踩在今天,另一只脚尚在昨天”。[40]

    为庆祝千年,斐济举办了长达6天的“我们的星球”大型音乐、舞蹈和艺术汇演,邀请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著名艺术家参加演出;2000年元旦当日的演出则在斐济全国各个分会场举行,以展示世界多元文化、艺术。斐济建造了一面面向太平洋的“千年墙”,游客可认购墙砖将自己的新世纪祝愿写在墙砖上。此外,斐济还在180°经线上设置“千年纪念罐”,纪念馆记录了参加千年庆典的所有来宾姓名,密封后放置在180°经线上的洞窟内,预计等到下一个千年庆典时再开启。[40]

    • 基里巴斯

    为迎接新的千年,基里巴斯成立了新千年专门委员会,并印制了宣传品、发行新千年纪念币与邮票,还邀请世界名人至基里巴斯参加迎接新千年的庆祝活动。1999年12月31日,基里巴斯“千年岛”卡罗林岛举办了连续二十四小时的狂欢庆祝,在岛上开展了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当新世纪2000年1月1日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基里巴斯青年演唱了“新世纪的阳光,我们欢迎你的来到”等歌曲,并跳了当地的迎新舞。基里巴斯树立了新千年纪念碑,以纪念基里巴斯是全人类第一个迎接第三个千年的国家。[32]

    相关文化

    昨日之岛

    《昨日之岛》(Island Of The Day Before)是意大利作家安伯托·埃柯创作的小说。讲述了1643年夏天,阿玛利里斯号在寻找一百八十度经度线位置秘密任务的过程中遇难,其唯一的幸存者罗贝托漂流到弃船达芙妮号上,与耶稣会的神父卡斯帕一同寻找地球表面虚拟的分日经度线的故事。[11]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小说。讲述了英国绅士福格先生和改革俱乐部的会友以两万英镑为赌注,打赌可以在八十天里环游地球一周。随后他带着绰号叫“万事通”的仆人,从伦敦出发,开始了环球旅行的故事。福格先生与仆人路路通历经艰难险阻环绕地球一圈回到伦敦后,发现已超过了限定的时间。但路路通发现因为他们的旅程经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他们实际上是提早了一天回到伦敦。[12]

    环球扶摇九万里

    《环球扶摇九万里》是张博创作的环球飞行手记。书中记录了张博在2019年驾驶飞机完成了他的第二次环球飞行,描写了他在格林兰冰山峡谷、欧洲城镇、中亚荒漠、北极荒原等地的飞行经历,以及当地民族信仰与风土人情。[41]

    参考资料

    展开

    [1]吴三保, 孙以年. 地理学小辞典[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 23-24. (2)

    [2]刘越幸. 实用科学知识百科全书[M].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398-399. (2)

    [3]吕向生. 国际贸易地理[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86-90. (6)

    [4]博学. 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 (09): 125-126. (2)

    [5]何晓印编著. 航运无线电通信业务问答[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 119.

    [6]立人主编.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M].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85.

    [7]太平洋岛国萨摩亚宣布将更改时区 方便对外贸易.中国新闻网. [2024-02-28].

    [8]萨摩亚告别西半球回归东半球 更改时区融入亚洲.中国经济网. [2024-02-28].

    [9]最先迎接新千年曙光的国家.光明网. [2024-02-28].

    [10]汤姆·加林豪斯. 国际日期变更线[J]. 环球科学, 2022, (6): 66-67. (2)

    [11][意]安伯托·埃柯. 昨日之岛[M]. 作家出版社, 2001-07: 1-450.

    [12] [法] 儒勒·凡尔纳. 八十天环游地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1: 1-288.

    [13]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 百年早知道[M]. 1998: 212.

    [1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 修订稿 地理分册 中国地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4.

    [15]宋秀英. "日界线"问题解析[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52-54. [2024-02-29]. (3)

    [16]唐信源主编. 海上无线电通信 (GMDSS操作级/管理级适用)[M]. 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 1999: 341.

    [17]张春华.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点探析[J]. 文理导航(上旬), 2013, (10): 77.

    [18]杜燕山, 程时生. 浅谈地方时、区时的计算[J]. 咸宁师专学报, 1986, (2): 69-72. (4)

    [19]邓怀颖. 谈“日界线”的成因、特点和判读方法[J]. 甘肃教育, 2020, (18): 184. [2024-02-29].

    [20]国际日期变更线.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2-29].

    [21]韩卿, 关增建. 国际子午线会议之述评[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 27(05): 100-104. (5)

    [22]刘国伟. 萨摩亚宣布与中国、澳大利亚等国时间接轨国际日期变更线一直在变[J]. 环境与生活, 2011, (07): 88-92. (5)

    [23]International Date Line.kids.britannica. [2024-03-04].

    [24]闻君, 倪亮主编. 世界地理1000问 双色地图版[M].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 305.

    [25]阿留申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3-04].

    [26]斐济.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3-04].

    [27]列国志汤加. 2007-03: 1. (2)

    [28]汤加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21].

    [29]人民网-旅游频道. " 海岛之国" 汤加免签了 这座大洋洲的" 明珠" 到底有多美.人民网. 2016-06-16[2023-10-17].

    [30]对外投资.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 [2023-10-23].

    [31]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唐松根:中国与基里巴斯相互尊重 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国际在线新闻. [2024-02-28].

    [32]“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里巴斯.光明网. [2024-02-28].

    [33]萨摩亚该改时区 亚太经济引力聚合岛国生机.央视网. [2024-03-05].

    [34]你知道世界上最早迎来2020年的是哪个国家吗?.上游新闻. [2024-03-05].

    [35]主播有话说 | 哪里的2020来得最早?.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3-05].

    [36]基里巴斯,.时差. [2023-11-05].

    [37]坚持“地球轴心倾斜说”的新西兰.光明网. [2024-02-28].

    [38]黄青龙, 叶荭. 博通英语 西方文化篇[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57.

    [39]“靠国际日更线最近的陆地”汤加.光明网. [2024-02-28].

    [40]“子午线从岛中央穿过”的斐济.光明网. [2024-02-28].

    [41]张博. 环球扶摇九万里 我的68天飞行手记[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2: 352-353. (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5日

    以上内容的权威合作源为 [科普中国]

  • 上一篇百科:霸权
  • 下一篇百科:视差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