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二级学院)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ZU)是兰州大学二级学院。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资料
  • 外文名: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ZU
  • 主管部门:兰州大学
  • 硕士点:8个
  • 机构类别:公立
  • 机构属性:全日制
  • 本科专业:2个
  • 创办时间:1959年
  • 学校类别:二级学院
  •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当时为卫生系,是西北五省最早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学专业。2001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系,2002年6月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2004年11月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专任教师61人,在读本科生390人,在读研究生229人。

    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当时为卫生系,是西北五省最早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学专业。卫生部为了加强卫生系师资力量,于1960年和1961年先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和北京医师进修学院抽调16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并于1959年开始招收卫生专业本科生50人。后因三年困难时期,遵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高教60条”,进行了院系调整,1962年撤消了卫生系,所招学生全部并入医疗系学习。1984年根据甘肃省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经上级批准恢复公共卫生系建制。1989年根据国家专业名称的调整,易名为预防医学系。在2001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系,2002年6月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学院更名之际,特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和兼职教授。2004年11月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组成机构

    该院下设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所、卫生毒理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所、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所、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设有预防医学(五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该院教师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等。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另外,我们还与省、市和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站协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并聘请该单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担任该院兼职教授或副教授。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甘肃省特色专业1个,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共有精品课程7门,其中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5门,甘肃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生殖保健

    甘肃省特色专业:预防医学

    甘肃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的性与“艾”

    甘肃省精品课程: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预防医学

    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下设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所、卫生毒理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所、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所、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研究所,有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工程实验室1个。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工程实验室:甘肃省智慧医疗工程实验室

    其他科研机构: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转化中心、兰州大学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2017年以来,学院主持重大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项。

    -

    -

    2017年项目(纵向)

    年度

    项目

    经费来源

    2017

    西部典型地区PM2.5对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及机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青年项目

    2017

    幼儿膳食平衡指数的建立与应用

    甘肃省科技厅

    2017

    金昌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18)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17

    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白皮书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

    2017年甘肃省市州级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

    支出法卫生费用核算方法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2017

    2017年甘肃省卫生总费用研究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

    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项目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

    西北地区重要传染病预警预测研究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

    基于神经网络的婴幼儿腹泻求医状态生存分析方法研究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7

    姜黄素对化学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兰州市城关区科学技术局

    2017

    兰州市典型传染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2017

    血液透析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风险及干预模式研究

    兰州市城关区科学技术局

    2017

    原花青素对抗肿瘤药物顺铂染毒大鼠睾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

    人才培养

    公共卫生学院(系)现已为国家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专科生、妇幼卫生专业专科生、卫生检验专业专科生上千人,作为卫生部鼠疫防治人才培养基地,已为全国10省市培养鼠防专门人才近百人。

    该院从1985年开始招收环境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劳动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分别于1993年、1995年和2003年先后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一级学科点,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2003年甘肃省教育厅将该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二级学科列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自1984年恢复公共卫生学系建制后,当年即开始招收卫生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同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为了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2001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为了适应我省各级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学院向多学科、多层次发展。从1985年起连续招收了2届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大专生; 1998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大专生;2000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高职生。

    自1993年起招收了卫生检验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大专生;2002年起招收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专升本学生。此外,该院还受卫生部的委托,于1998年起招收了成人鼠疫防治专科生,学员来自全国10个省(自治区)鼠防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受甘肃省卫生厅委托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于2004年起招收全科医师学员。

    文化传统

    院训

    博学、实践、求是、创新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

    实践:实行;履行。指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求是:“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创新:创造新的,革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义出《礼记·大学》,引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地之崇班,理应创新。

    院徽

    丝带状汉字“公”、“卫”,三维立体的字母“L”、“Z”,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这代表着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抽象形的“手拉手”形,寓意着公卫人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公众健康服务的主旨,以及中英文的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数字1959。

    院徽整体像用毛笔画了简单的两笔,勾勒出一个重叠象形文字“公”和“卫”和英文字母“LZ”以及“手手相扣”形,整体看着简洁、明了、大气。再加上以背景地球为依托,整个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公卫学院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景象。

    两条丝带组成的“公卫”字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翱翔于地球上空,预示着公共卫生学院社会作用遍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也暗合着公卫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大气”的大卫生观。院徽中心采用发光效果,寓意希望之光。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来,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几十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学基金,甘肃省省长专项基金,达能基金,其它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获省部级奖多项,厅局级奖多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多部。在SCI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百篇。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在科研工作中已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如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丙烯腈的毒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儿童营养研究、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镍的毒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等。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细胞毒理学实验室、卫生细菌学实验室、卫生化学实验室、营养分析实验室和空气化学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极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速离心机、CO2孵箱、肺功能测量仪、Olympas显微镜和动式动物染毒柜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建有计算机室,拥有电脑近百台。另外还与兰州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合作,建立了公共卫生实验室,以提高该院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水平。

    学术成果

    该院多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1999年以来有10人赴意大利、英国、荷兰、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和香港地区学习、短期进修或考察,有1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会议,另外,两次邀请马来西亚专家Nordin教授(现为该院聘请的兼职教授)来该院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和开展科研工作,为该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另外,该院教师还参加了《现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健康学》、《卫生学(1-3版)》、《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概论》、《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教育部规划教材(研究生)和《食品卫生标准培训教材》、《卫生学大辞典》等的编写工作。

    20年来,公共卫生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主导,在几代专家教授的辛勤耕耘下,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教职员工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孜孜以求,顽强拼搏,使学院不断成长壮大,从最初单一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发展到现有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妇幼卫生专业本科、妇幼卫生专业专科、卫生部鼠疫防治专业专科以及卫生毒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等五个专业三个层次,现已成为甘肃省公共卫生专业教育和科研的中心。

    学科建设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省级重点学科

    一、学科简介

    兰州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领域中的二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并于2005年通过复审。目前,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已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范围涉及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研究对象涉及职业人群和生活人群,研究内容涉及个体和群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消除有害环境影响、促进健康、达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统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学科依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室、环境评价室、公共卫生学实验室、毒理学实验室和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开展了大量工作。近几年来在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大学及公共卫生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学术团队简介

    学科学术队伍中有教授6人(均在50岁以下),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9人,在读博士7人,在读硕士1人。年龄46-55岁8人,36-45岁10人,35岁以下15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理事以上人数4人;省部级一级学科学术团体常务理事3人;国家学术刊物的编委5人;省部级专家6人;省级学术带头人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2人。

    三、研究方向及专业特色

    本学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西部特色,做西部文章,以环境与健康为重点,形成了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1.妇女职业保健与生殖健康

    学科围绕生殖健康进行了多层次、多水平的深入研究,开展了多项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如下工作:职业人群中女性职工生殖健康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探讨;环境污染对人群生殖健康的危害及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现状的监测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开发;重要环境污染物导致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及其有效预防、监测、诊断方法以及环境与生殖健康关系研究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等。

    2.职业中毒与工业毒理

    本研究方向立足甘肃地域特色,积极开展职业有害因素防治与工业毒理研究。先后对丙烯腈、金属镍等毒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并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丙烯腈毒理学相关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镍毒理学相关研究经国内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镍毒理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镍危害防治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3.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及控制

    本方向主要立足于以下科研工作:空气污染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病理学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探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频率及其安全卫生评价;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造成湖泊、水库污染及其对健康影响和控制技术研究;各种饮用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及相关检测方法的优化;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及控制技术等进行研究。

    4. 环境流行病学

    本学科追踪和立足于国际国内发育毒理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新进展,将全胚胎培养等研究方法与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探讨主要环境因素所致胚胎发育损伤和基因突变在人群中的分布、基因突变的相对危险度以及不同人群中基因突变分布的差别,以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在白亚娜教授的带领下,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四、教 学

    近五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57名,授予硕士学位人数107人(含同等学力),目前有在读硕士生108人。各研究所根据条件,组织本所教师、导师或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

    近几年,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明显提高,CSCD论文数增加,并有论文被EI收录,研究生就业率100%。学院毕业研究生已成为职能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包括全球领先的内科学杂志《内科学年鉴》上都有论文发表,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重点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和科研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6日

  • 上一篇百科:东莞悦莱花园酒店
  • 下一篇百科: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