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三取书院
三取书院

三取书院

(三取书院)
原址在天津三汊河口。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邑绅公建于河口南岸,为士子课文之所。乾隆二十年(1755),邑绅王又朴与士商捐修学舍十二间。其时掌教束修、生童膏火等经费,概由商领款项内支给。嘉庆六年1801),重修院舍。同治七年(1868),书院被外国入侵者占据,在河口东岸盐关厅后另建新舍。光绪十三年(1887),拓地改建,扩大规模。
三取书院资料
  • 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
  • 简介

    三取书院是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进士王又朴(本县人)发起,在三岔河口南岸赵公祠旧址所创建。乾隆二十年(1755),王氏又捐地基,并劝士商捐资在该处修建学舍20间。当时山长的束修(薪俸)、生童的膳食膏奖费用,皆由芦商捐款项内支给。乾隆四十四年(1779),孙泳任天津知府,“重修三取书院,加生童膏奖,一如问津,士人德之”。到了嘉庆六年(1801),众商对该院重加修葺,同治六年(1867),移建于盐官厅后(东浮桥东)。此后,该院所需银两经费,同归运库支发。

    天津自康熙以来,出现了三取、问津、辅仁、集贤、稽古、会文等6座书院。其中最早的是三取书院,位于三岔河口以南、海河东岸原大口胡同一带,建于康熙58年(1719年),初称郁文学社。

    三取书院是由天津邑人利用三岔河口南赵公祠旧址建立起来的。修建书院时,借赵公祠旧室,又购地增造学舍门垣。数十年后,因缺乏维修,房屋破旧,书院一度衰败。乾隆年间,在王又朴倡导下,由商民捐资修筑学舍12间,三取书院开始复兴。

    乾隆23年(1758年),在官场饱经沧桑的王又朴老人回归乡里,担当了三取书院的山长,延师训课。王又朴为清朝前期天津最有成就的经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他撰写的《易翼述信》被采入《四库全书》。并著有《大学原本说略-读法》、《中庸总说-读法》、《河东盐法志》及《介山自订年谱等》。其中古文、杂咏和考据训诂之作被收入《诗礼堂全集》。臧励和等人编著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和谭正璧编著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及其他辞书中,均有对王又朴的介绍。

    三取书院有了王又朴这样一位主持者,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不公本县的生员、童生前来参加书院考证课,外县人也慕名前来求教。

    现在三取书院的建筑已经找不到了。1989年,在大口胡同附近挖掘出赵公祠石碑的碑座和碑头,进一步印证文献的记载是可靠的。三取书院开天津兴办书院之先河,它在天津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为天津教育事业的举与发展所直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历史

    三取书院在天津城的东北角,位于三岔河口东岸,是天津私人创办的第一所书院。也正是如此,它开创了天津私人创办书院的风气。书院的旧址为赵公祠,是赵良栋、赵宏燮、赵之壁祖孙三代之祠堂。赵良栋在康熙十一年任天津镇总兵;赵宏燮曾两任天津道;赵之壁在天津任盐运使。他们在任期间修堤防、办义学,多有善政,所以天津人为他们建立了祠堂作为表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筑瞿黄口岸,赵公祠正好在大堤的堤尾。由本县人王又朴发起,建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作为士子聚集,预备科举的地方。初名“郁文学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名为三取书院,取其乡试、会试、殿试皆中之意。王又朴是雍正年间进士,是天津著名的学者,擅长诗文。青年时曾以古文受知于桐城派开山祖方苞,得其嫡传,著述颇丰。他一生乐善好施,尤其热心本乡教育事业。乾隆二十年,他又请于官,与士商捐修房舍十二间,作为学舍,延师授课。书院中每个学生的膳食以及学习奖赏,以及山长(即书院负责人)的薪水等经费则由盐商的捐资助学款支付。同治七年,洋人借住于此,书院遂移到河东盐关厅后(今东浮桥东,建国道西口路南)。曾经在三取书院做过主讲的有杨怿曾,官至湖北巡抚。在八国联军攻入天津后,书院遭到破坏,从此一蹶不振。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0日

  • 上一篇百科:山东省农业实验所
  • 下一篇百科: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