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汉族舞蹈
汉族舞蹈

汉族舞蹈

(中国汉族的传统舞蹈)
汉族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汉族民众的的农耕劳作而生,广泛分布于汉族民众居住地。它受地域差异和自然环境不同的影响,吸收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种类丰富、内容繁多的舞蹈表演,如狮舞、龙舞、秧歌、鼓舞、花灯、花鼓灯等。[1][2][3]基本信息
汉族舞蹈资料
  • 别名:汉舞
  • 流行地区:中国汉族地区
  • 代表作品:舞龙、舞狮、花鼓灯、秧歌等
  • 艺术类型:民族民间舞蹈
  • 汉族舞蹈历史悠久,原始农耕时期产生,特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耕劳作相联系。不同时期,发展形式各有不同,汉代时期以百戏艺术为主,隋唐时期的歌舞戏艺术,成为古代艺术的繁盛时期,宋代时期民间舞蹈兴盛,发展了汉族民间舞乐队等,都丰富和发展了汉族舞蹈。汉族舞蹈多以道具为主表演汉族的农耕劳动生活、爱情故事等内容,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反映农民百姓生活,传递人的善恶观念和精神品质。汉族舞蹈在发展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技艺结合、鼓舞结合、借物寓情等共性特征,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可以将汉族舞蹈分为南方汉族舞蹈和北方汉族舞蹈,其特点是“南柔北刚”。[1][4][5][6][7][8]

    汉族舞蹈是中国几千年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是广大劳动农民群众的辛勤成果。其表现形式是汉族农耕文化的彰显、汉族各个区域文化的映射,承载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缩影,是中华优秀文化智慧的结晶,体现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2006年,浙江临海的狮舞(黄沙狮子)、秧歌(陕北秧歌)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狮舞(沧县狮舞)、秧歌(济阳鼓子秧歌)、广东中山龙舞(醉龙)被第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山东临沂龙舞(龙灯扛阁)被第三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6][7][9][10][11][12][13][14]

    历史渊源

    起源

    汉族舞蹈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先民将以手舞足蹈的行为视为某种神秘力量,希望可以通过此种行为期盼美好生活、驱赶疾病、人丁兴旺等,这种舞蹈的内容与形式通常直接或间接与劳动相联系,例如求雨舞《庸舞》《龙舞》《羽舞》等,都与汉族农耕文化相关。乐舞奴隶的出现、巫舞的盛行使舞蹈开始进入了表演艺术领域以及殷商时代巫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汉族舞蹈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4]

    发展

    先秦时期,生产力发展,战乱不断,形成了特殊的舞蹈形式,如早期有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周初的乐舞形式,其目的是为政治统治服务;西周礼乐制度的形成,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春秋战国时期丰富了舞蹈形式,出现了激越昂扬 、气势磅礴的舞蹈,如《大武》《激楚》等,为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基础,丰富了风格特点。[1][4]

    汉代时期,出现了百戏表演,形式是集杂技、武术表演、幻术、舞蹈等艺术为一体。汉代百戏的发展为中国汉族民间的特点打下基础,汉族舞蹈逐渐形成了舞蹈与技艺相融合的形式。[4]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活动交流频繁,汉族的政治中心和汉族民众大量南迁,同时将北方汉族地区的传统乐舞带到江南地区,与南方的民间乐舞融合,丰富了汉族舞蹈的种类与内容。[4]

    隋唐时期是古代舞蹈艺术高度发展时期,即继承了前代的舞蹈艺术形式,又不断创新;即发展宫廷乐舞,又丰富民间舞蹈。唐代时期,出现了歌舞戏的艺术形式,如《踏瑶娘》《大面》等,这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早期形式,为后来的民间小戏发展打下基础。[4]

    宋代时期,民间舞蹈盛起,出现了专门表演艺术的瓦子和专业的舞蹈表演团体,舞蹈表演种类众多,包括歌舞、杂技、舞砍刀、说书 、舞旋等艺术形式,其中著名的有舞蹈剧目《凤阳花鼓》、舞蹈形式山西花鼓等。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支庞大的民间业余舞蹈队——社火,每当节日时各村都会表演。宋代民间舞蹈形式至今在汉族地区流传广泛。[4]

    元代时期,汉族民众创建孔庙,用于祭孔时表演乐舞,是每年春秋两季汉族的礼俗,据说孔庙的建立是真正汉族舞蹈的开端。据文献《都元帅建文庙》记载:“前乎制礼作乐,后乎东山之征。”可以看出,制作礼乐是宣传儒家文化,而汉族民间舞蹈是为儒家文化而表演。[1]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兴盛,以歌舞演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民间的地方戏曲日趋繁盛,出现了丰富戏曲形式,如花鼓戏、采茶戏等,以及《舞鹤》《哑背疯》等汉族民间舞。同时,明清时期,孔祭乐舞也走向正规。明初中央颁布《大明会典》,形成了规范道德祭孔乐典和舞系。清朝颁布的《大清会典》,规定了在表演孔祭乐舞时,除了表演羽舞、武舞外,还有持龙旗、龙障、蟠、拍板、提鼓、提炉、纱灯的引导队在前作舞,这是传统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表现。清朝后期,汉族舞蹈不仅有孔乐舞,还出现了民间的花灯歌舞等艺术,丰富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直至近现代时期,汉族舞蹈发展形式多样,出现了麒麟舞、舞龙、舞狮等艺术形式。[1][4]

    艺术特征

    汉族舞蹈随着历史进程不断传承与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的舞蹈形式。在汉族舞蹈中,即使有相同种类、甚至相同名称的舞蹈形式,但也会因地区的不同。汉族舞蹈的表演内容多于汉族农耕文化相关,表演形式通常歌舞演故事为主,动作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音乐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风格特点独具艺术魅力。[2][3]

    表演内容

    汉族舞蹈主要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表达的内容多为广大群众的劳动生活、爱情故事等,如表现农耕劳作的采茶舞等,也有大量以自然生活景观为基础创作的舞蹈形式,如荷花舞等。汉族舞蹈常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通过舞蹈传递人的善恶观念和精神品格,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3][5]

    表演形式

    汉族舞蹈的形式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载歌载舞,因此又可称为歌舞、乐舞。汉族舞蹈表现形式丰富,有徒手而舞的表演,也有以乐器而舞的表演,也有持法器而舞的表演。但整体上,汉族舞蹈多以道具而舞的歌舞形式较多,舞中道具多为抒发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如汉族舞蹈中有持“鼓”而表演的舞蹈,其特点是通过“鼓”的不同样式和鼓点节奏变化,结合鼓的各种形态,形成了舞蹈的风格不同,从而表达不同情感。汉族舞蹈中道具的使用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使其美化舞蹈形象。汉族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是“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3][5][15]

    动作特点

    汉族舞蹈的动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各个地区的汉族舞蹈形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形象和韵律,如东北秧歌的女性形象较为泼辣、潇洒,胶州秧歌的女性形象有翠花、扇女等,展现婉转等特点。其舞蹈动作通常与道具结合,有扇子、手绢、鼓等,借助道具丰富舞蹈动作,增强人物表现力,借物抒情。同时,汉族舞蹈动作常融入杂技、武术等其它艺术形式,表演者能在演出中创造发展,凸显了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才能,如安徽花鼓灯歌、舞、技、戏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汉族舞蹈的动作内容丰富,能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并具有生活性,其动作都是生活动作、动物动作的模拟,其动作名称常以民间成语或民间谚语表示,如队形的变化有称“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吉祥的成语。这些叫法在汉族舞蹈中起到了借物寓情的作用,能使表演通俗易懂,又富有传统文化气息,隐喻了民众对美好事物之向往。[6]

    音乐特征

    汉族舞蹈的音乐伴奏常见的有鼓、镲、钹等打击乐器,唢呐、笙等吹奏乐器。其中鼓的运用最为广泛,不论南方北方的汉族民间舞蹈中普遍运用,在音乐中对舞蹈和节奏起到引领、指挥作用。汉族舞蹈的音乐曲调较为广泛,既有节奏粗犷、热情奔放的音乐,又有抒情优美、细腻委婉的音乐,不同的曲调节奏,舞蹈动作、舞蹈风格各不相同。如陕北秧歌,节奏运用鼓点,击打出铿锵有力的伴奏,舞蹈动作便矫健粗犷,动作甩动较大;而河北地区的地秧歌,节奏欢快,其动作多为碎步,且灵活多变。音乐节奏的不同说明了汉族民间舞蹈是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且随着各地的民风民俗各有差异,舞蹈随着音乐曲调而变化。[16]

    舞蹈类别

    中国汉族舞蹈在发展历程中,既有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宫廷舞蹈,也有民间舞蹈,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不断发展。其中也产生部分具有祭祀性质的汉族宗教性舞蹈,是汉族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7][17][18]

    宫廷舞蹈

    中国宫廷舞蹈是中国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汉族舞蹈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发展中不断吸收民间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形成了兼容并收的文化特征。宫廷舞蹈为历代王朝的政治权力所用,其审美情趣具有文人风采的典雅、闲逸、含蓄与婉约,其宗旨是文人情感的表达。宫廷舞蹈正式起始于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建立,并设置了乐舞机构,主要包括“六舞”,有《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武》《大濩》。汉代时期,宫廷乐舞融合了民间舞蹈艺术形成了“百戏”,具有娱乐观赏的作用,著名的有《七盘舞》和《长袖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廷乐舞有清商乐,又称铜雀伎。隋唐时期的宫廷乐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部乐》《十部乐》,包括器乐、歌舞、歌曲等,著名舞蹈有《白纻舞》《明君舞》《霓裳羽衣舞》《兰陵王》等。宋元明清时期,汉族戏曲艺术逐渐兴盛,在艺术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并因元朝统治者和清朝统治者为少数民族,汉族舞蹈艺术更迭缓慢,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宫廷舞也随之消失。[17][18]

    民间舞蹈

    汉族舞民间舞蹈内容广泛,根据舞蹈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是反映人民劳动生活内容的汉族舞蹈,如采茶舞、春牛舞、禾杠舞等;二是表现男女爱情生活内容的舞蹈,有各地的秧歌二人表演部分、花鼓灯中的小场子部分等;三是反映民间民风民俗的舞蹈,有伴嫁舞、坐歌堂、英歌舞等;四是表现动植物等自然内容的舞蹈,有荷花舞、鹤舞、各种灯舞等。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可以将汉族民间舞蹈分为两部分,主要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将汉族舞蹈分为南方汉族舞蹈和北方汉族舞蹈,其特点是“南柔北刚”,南方汉族舞蹈以灯舞为主,南方汉族舞蹈讲究细节,重视舞蹈的姿态,舞蹈形式较为小巧,舞蹈伴奏喜用丝弦乐器类;北方汉族舞蹈以鼓舞为主,强调技巧和方法,重视舞蹈的大气和壮阔,舞蹈形式较气势恢宏,伴奏喜用鼓、锣等吹打乐器。[3][8][16]

    汉族民间舞蹈分布于中国各个汉族地区,其代表性的有狮舞、龙舞、秧歌、鼓舞、花灯、花鼓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尽管各个地区的名称有相同,但其形式各异,各有特色。[7]

    狮舞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等,历史悠久,普遍就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分布广泛,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地的狮舞形态百态,地域鲜明,以地域可以分为南狮和北狮,南方舞狮柔顺较小,多为嬉闹玩耍内容;北方舞狮矫健凶猛,多为高难度技巧。舞狮一般由两人组成,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在锣、鼓、唢呐等伴奏下,由狮子郎在狮子前方拿着绣球逗狮子起舞,场面壮观热烈。舞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挠痒、舔毛等动作;一类是舞狮,重武功和技艺,常见的动作有跳跃、翻滚、爬高等。[7][19]

    席狮舞,又叫“打席狮”,流行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由唐文宗大和年间传入梅州,形成了“香花”派,是佛事中独有的项目。表演时,表演者草席罩身,模仿狮子行走跳跃。其程序由“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环节组成,表演时长约20分钟,表演风格幽默诙谐,具有质朴亲和之美。2008年,狮舞(席狮舞)第二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

    狮舞(沧县狮舞),形成于明代时期,多在庙会或节庆活动时花会活动时表演。沧县舞狮队一般由大狮和小狮组成,大狮由两人装扮,有两至三头,小狮由一人装扮,有一至两头。狮舞(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早期多为文狮为主,重在“逗”,主要模仿猫科类动物的本能行为与戏耍动作,并以鼓点配合;武狮由文狮发展而来,融合了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等高难度技巧动作。沧州因舞狮表演精湛被誉为“狮城”,并拥有中国最大的“大周广顺三年铸”的铁狮子。2008年,狮舞(沧县狮舞)第二批被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

    龙舞

    龙舞,又称“舞龙”“耍龙”“舞龙灯”“耍龙灯”等,分布于中国各个地区,表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龙舞根据各地龙的造型可以分为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等,道具造型各具特色,舞蹈技法也不同。龙舞有固定的表演形式,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环节组成。龙舞蕴含着中华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

    火龙灯舞,流行于四川省双流县双流县,起源于南宋,据说是根据当地流传的“龙生九子”“应龙”等神化传说,结合了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等形式,创作成的火龙灯舞民间艺术。火龙灯舞每逢时令节庆均会表演,表演神奇。表演时,以宫灯、排灯、牌灯在前开道,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摆动,并随着伴奏声作出各种龙飞腾的姿态,偶尔龙嘴会不时喷射火花,场面热闹。2008年,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第二批被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

    金州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地区,历史有120余年。起初,金州龙舞于每年元宵节期间在军营表演,不得外传。直至光绪年间,由民间艺人偷学改编后形成了现今的金州龙舞。金州龙舞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表演时,舞姿变化多样,有40余种套路动作,音乐多采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其风格特点剽悍俊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1]

    秧歌

    秧歌起源于汉族地区的农耕劳作生活,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禳灾驱邪的活动相关,它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武术、杂技、吸取等形式发展而成的民间歌舞,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北方地区。秧歌在每年的时令节庆活动中表演,尤其是正月十五、国庆节等,表演人数约十人左右。秧歌表演一般由表演者扮成各种人物角色,手持扇子、手帕或者彩绸而舞,在“十字步”基本舞步的基础上,做有挥臂跳跃、扭腰甩肩等动作。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集体舞,主要以变换队形为主;小场是由两三个带有简单情节表演的舞蹈或小戏。秧歌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地秧歌,即徒步表演的秧歌;一种是高跷秧歌,即踩着高四五尺的高跷腿子表演。秧歌具有多种风格类型,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甚至许多南方的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从秧歌中派生出的形式,如花鼓灯、采茶戏、广东的英歌等。[5][7]

    山东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民间俗称为“三道弯”“扭断腰”,与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山东省三大秧歌。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在清代宋观炜著作《秧歌词》中,记载了当时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角色名称、服装道具,与现在形式基本相同。胶州秧歌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分为“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角色多样,有翠花、扇女、膏药客等,基本动作有“翠花扭三步”“反崴”“撇扇”等。表演时,女性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男性动作清脆潇洒,代表曲目有《送闺女》《三贤》双推磨》等。2006年,秧歌(胶州秧歌)第一批被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23]

    山西祁太秧歌,是流行于晋中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起源于唐宋时期,最初由农民从事农事活动时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变而来,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舞蹈、武术、技艺,发展了“地秧歌”和“过街秧歌”,并借鉴外来民间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使其由街头演唱逐渐演变成拥有三百多个剧目的地方小戏祁太秧歌以叙事生活内容为故事,篇幅较短小,曲调优美,表演质朴,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2008年,秧歌戏(祁太秧歌)被第二批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24]

    花鼓灯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宋代时期,经元、明、清和现代发展,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花鼓灯是随着农民耕种形成的艺术形式,集汉族舞蹈、灯歌、锣鼓、情节故事和情绪集体舞为一体,多在农村秋收结束至春耕之前表演,其中各个庙会、元宵会最为兴盛。花鼓灯主要有男角“鼓架子”和女角“兰花”,其程式主要有四部分,一是舞蹈部分,包含了“大花场”,即几十人表演的集体情绪舞;“小花场”,即双人舞或三人舞,以情节剧为主,主要表演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闹嘻嘻的场景,这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是融合了武术、舞蹈、技巧表演的形式。二是歌唱表演部分。三是后场小戏,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四是锣鼓演奏部分。现代的花鼓舞表演风格主要有三个流派,一派是颍上地区,特点是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二派是凤阳地区,特点重在刻画人物情感、动作细腻;三派是怀远地区,特点是动作轻捷矫健、活泼潇洒。[22][25]

    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主要流行于淮河流域,分布在安徽凤台及周边地区。舞蹈特点是动作细腻、扇花多变,重在刻画人物感情,讲究男女角色的搭配。它的基本步伐有50多种,语汇4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凤台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2006年,凤台花鼓灯被第一批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

    颍上花鼓灯,主要流行于安徽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其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由第一个鼓橛子作领舞者,分别表演大花场、小花场等程序。舞蹈动作动感强、节奏紧促,且变换频繁。歌曲伴奏多为即兴演唱,随舞蹈而变化。整个表演氛围粗狂高亢,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其演出内容多为表达人民期盼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美好愿望,展现了淮河儿女勤劳勇敢,朴实纯真的特点。2006年,花鼓灯(颍上花鼓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

    腰鼓舞

    腰鼓舞,主要流行在陕西地区,历史悠久。腰鼓演出是在锣、鼓的伴奏下,表演者胯鼓与腰间,男女演员表演骑马式,打虎式、凤凰三点头和蝴蝶飞等动作,基本步伐多为碎步、横步、跨越步以及跑跳步等,队形变化多样,整场演出欢快热烈。[7]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流行在陕西省安塞县等地。在发展过程中安塞腰鼓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它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其特点是快放快收、刚柔并济、流畅自然,体现了陕北汉子剽悍、勇猛的精神风貌。安塞腰鼓于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

    横山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分布在陕西横山县的芦河川、小理河川等地区。表演时,通常以舞队形式,包括单人打、双人打、四人打、群打等形式。其角色有伞头、鼓子手、杂色丑角等组成,以伞、腰鼓、鼓槌、铰子、旋子为主要道具,基本动作有二脚不落地、踹腿打、过堂连身转打等。动作特点矫健有力、自由洒脱,其表演具有幽默诙谐、粗犷豪放等特点。2008年,鼓舞(横山老腰鼓)第二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

    灯舞

    灯舞,据可查文献记载起源于清朝时期,用于每年节庆的祈福、祭祀活动,分布于中国各个汉族地区。灯舞的早期形式以摆字为主,后逐渐发展成以彩灯排列构造图案,具有意境的民间舞蹈样式。灯舞一般于夜间表演,且参与人数众多,以群舞方式演出,其表演形式主要是演员边走边舞、队形不断变化,并伴随着锣鼓声、爆竹声,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灯舞表演形式丰富,按照灯彩的外形可以分为模拟动物的灯舞、模拟花卉的灯舞、以及其他形式的灯舞。模拟动物的灯舞有龙灯舞、鱼灯舞、蝴蝶灯舞、狮子灯舞等;模拟花卉的灯舞有荷花灯舞、菊花等舞等;其他类型的主要有车灯舞、绣球灯舞、船灯舞等。[29]

    东至花灯舞,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张溪、洋湖、官港、木塔等乡镇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东至花灯舞主要以家族为单位演出,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正月十五结束,有的地方表演要到二月初二结束。东至花灯表演形式各异,且内容丰富,包含了“八仙过海灯”“龙灯”“狮子灯”“磨盘灯”等是十几种花灯,涉及了舞蹈、音乐、手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文化内涵丰富。2008年,灯舞(东至花灯舞)第二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

    鲤鱼灯舞,流行于江西省吉安县固江镇棚下村一带,起源时间可追溯至七千年前远古时代鱼族人的图腾“鱼舞”,于每年的元宵节的夜间演出。鲤鱼灯的道具是由一只鳌鱼、九只金丝鲤鱼、一只小虾组成,表演时,以鱼咬尾的方式连接。动作根据鱼虾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编创而成,组成了鳌鱼进场、鲤鱼出洞、单拆篾塔、双拆篾塔、斜拆篾塔、双斜拆篾塔、三盏球、漂带、上水翻潭、劈柴、寻食、跳龙门、穿龙门、积塔、团龙和咬尾等16个动作环节,其表演具有祈吉祥如意等美好意义。2008年,灯舞(鲤鱼灯舞)第二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

    宗教舞蹈

    中国汉族舞蹈中产生许多具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与巫术舞蹈存在直接联系。中国人对宗教舞蹈的目的是注重其实用性和功利性。中国宗教信仰的基础是儒、道、佛,其产生的原因是为统治者服务,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手段,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如宫廷舞蹈中的祭孔乐舞是出于统治者需要祭祀儒家文化的重要手段、跳神是清朝祭天祭祖的重要仪式;民间舞蹈中与生活相关的狩猎舞、求雨舞等。宗教舞蹈的形式采用实用的态度,在舞蹈中通常以服装、道具、动作等直观展现,突出舞蹈的神秘性,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其代表性的舞蹈有《傩舞》《八卦舞》《罗汉舞》等。[18][31]

    传承保护

    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政策对传统文化的支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各地政府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汉族舞蹈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汉族民间舞蹈,如舞龙、舞狮、高跷、花灯、春牛舞、彩绸舞等。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众多文艺工作者,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改编了小车舞、花鼓舞、荷花鼓、腰鼓、大头娃娃舞等舞蹈节目。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困境,舞蹈传承人断层、高龄化,舞蹈内涵单一化、注重民间舞蹈的发展,汉族宗教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仪式逐渐简化,舞蹈风格类型化、舞蹈音乐伴奏逐渐电子化等现象,导致传承受阻。[4][16][32]

    保护措施

    汉族舞蹈的保护措施有开展影像采集工程,重点记录舞蹈的表现形式、原生环境等,注重在民间表演的原生真实状态的记录,并开展传承人口述史挖掘汉族舞蹈的历史、风格等。同时,开展汉族舞蹈的进校园传承,开展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地考察等方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非遗”舞蹈传承教育体系”,并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链条式传习方式。更有文艺工作者为传承汉族舞蹈做宏观把控,注重学术理论研究、按照本地区的民风习俗,创编舞台作品等。各个省市区都成立了专业舞蹈团队和专业研究部门等,并整理出大量的汉族舞蹈,编辑成册、成书,使汉族舞蹈五彩纷呈,不断将中国文化发展推向顶峰。[2][9][32]

    汉族舞蹈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

    时间

    名称

    地区

    项目编号

    项目序号

    级别

    2006年

    秧歌(胶州秧歌)

    山东省胶州市

    Ⅲ-2

    105

    国家级[33]

    2006年

    狮舞(黄沙狮子)

    浙江省临海市

    Ⅲ-5

    108

    国家级[10]

    2006年

    秧歌(陕北秧歌)

    陕西省绥德县

    Ⅲ-2

    105

    国家级[13]

    2006年

    秧歌(海阳大秧歌)

    山东省海阳市

    Ⅲ-2

    105

    国家级[34]

    2006年

    狮舞(广东醒狮)

    广东省佛山市

    Ⅲ-5

    108

    国家级[35]

    2006年

    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安徽省凤台县

    Ⅲ-6

    109

    国家级[25]

    2006年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

    Ⅲ-6

    109

    国家级[36]

    2006年

    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安徽省颍上县

    Ⅲ-6

    109

    国家级[26]

    2006年

    傩舞(南丰跳傩)

    江西省南丰县

    Ⅲ-7

    110

    国家级[37]

    2006年

    高跷(海城高跷)

    辽宁省海城市

    Ⅲ-9

    112

    国家级[38]

    2006年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Ⅲ-13

    116

    国家级[39]

    2006年

    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Ⅲ-4

    107

    国家级[40]

    2008年

    龙舞(易县摆字龙灯)

    河北省易县

    Ⅲ-4

    107

    国家级[41]

    2008年

    龙舞(醉龙)

    广东省中山市

    Ⅲ-4

    107

    国家级[14]

    2008年

    鼓舞(横山老腰鼓)

    陕西省横山县

    Ⅲ-42

    639

    国家级[28]

    2008年

    狮舞(席狮舞)

    广东省梅州市

    Ⅲ-5

    108

    国家级[19]

    2008年

    秧歌戏(祁太秧歌)

    山西省祁县

    Ⅳ-70

    214

    国家级[24]

    2008年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

    山东省济阳县

    Ⅲ-2

    105

    国家级[12]

    2008年

    龙舞(大田板灯龙)

    福建省大田县

    Ⅲ-4

    107

    国家级[42]

    2008年

    狮舞(沧县狮舞)

    河北省沧县

    Ⅲ-5

    108

    国家级[43]

    2008年

    鼓舞(八卦鼓舞)

    山东省栖霞市

    Ⅲ-42

    639

    国家级[44]

    2008年

    麒麟舞

    广东省海丰县

    Ⅲ-43

    640

    国家级[45]

    2008年

    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四川省双流县

    Ⅲ-4

    107

    国家级[20]

    2008年

    灯舞(东至花灯舞)

    安徽省东至县

    Ⅲ-45

    642

    国家级[29]

    2008年

    灯舞(鲤鱼灯舞)

    江西省吉安县

    Ⅲ-45

    642

    国家级[30]

    2011年

    龙舞(碇步龙)

    浙江省泰顺县

    Ⅲ-4

    107

    国家级[46]

    2011年

    龙舞(龙灯扛阁)

    山东省临沂市

    Ⅲ-4

    107

    国家级[47]

    2011年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

    山西省稷山县

    Ⅲ-42

    639

    国家级[48]

    2014年

    龙岩采茶灯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Ⅲ-116

    1269

    国家级[49]

    文化价值

    汉族民间舞蹈是中国几千年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延续,造就了中华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是汉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汉农耕文化生活的反映,在其舞蹈内容、形式、活动时间、组织形式等都与农耕生活紧密相连。汉族舞蹈是中华优秀文化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农民群众的辛勤成果,体现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一是汉族舞蹈是区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汉族舞蹈是在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条件下形成的舞蹈形式,由于各个地区由于地形、水文、风俗习惯等不同,使得汉族舞蹈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各个地区的舞蹈形式反映了各个区域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价值。二是汉族舞蹈是汉族文化繁荣的表现。汉族舞蹈在发展中,在本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汉族民间舞蹈的繁荣昌盛,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繁荣发展。三是汉族舞蹈承载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缩影。汉族舞蹈中部分形式是为宗教祭祀而生,多与本民族所信奉的道教和佛教文化相关,通过舞蹈形式在宗教仪式中宣扬起宗教理念,这种舞蹈形式不仅能传承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意蕴,也能够以此慰藉群众心灵,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6][9]

    参考资料

    展开

    [1]叶骁军. 中国旅游文化实务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6.09: 273-275.

    [2]陈梦影,陈彦,李格. 舞蹈艺术与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12: 18.

    [3]郭静. 浅析汉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特征[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06-15, (11): 57-58. [2023-06-26].

    [4]王卫东. 中国汉族舞蹈发展脉络概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 17 (5 ).

    [5]黄礼婷,邹瑾,李科栋. 公共艺术.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5: 175-176.

    [6]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内涵与技术训练.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8.05: 20-23.

    [7]刘国俊. 汉族的民间舞蹈. 上海集邮, 2002-04-15

    [8]陆璐. 民族舞蹈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1.10: 5-6.

    [9]杨军.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10, (02): 142-143.

    [10]狮舞(黄沙狮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7].

    [11]狮舞(沧县狮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12]秧歌(济阳鼓子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7].

    [13]秧歌(陕北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7].

    [14]龙舞(醉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7].

    [15]袁梦. 浅析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征[J]. 戏剧之家, 2015, (09): 180.

    [16]袁玛琍. 汉族民间舞蹈[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4): 47-48.

    [17]王克芬. 中国宫廷舞蹈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 (03): 15-24.

    [18]袁禾. 中国宫廷舞蹈的文化性质[J]. 文艺研究, 2001, (05): 103-109.

    [19]狮舞(席狮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0]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1]龙舞(金州龙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2]黄礼婷,邹瑾,李科栋. 公共艺术.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5: 178-179.

    [23]秧歌(胶州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4]秧歌戏(祁太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25].

    [25]花鼓灯(凤台花鼓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6]花鼓灯(颍上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23-06-25].

    [27]安塞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8]鼓舞(横山老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29]灯舞(东至花灯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6-25].

    [30]灯舞(鲤鱼灯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6-25].

    [31]许德奎. 宗教在舞蹈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 戏剧之家, 2015, (07): 144.

    [32]张提振. 构建中国特色的“非遗”舞蹈保护体系——“‘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综述[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9, 4(04): 90-95.

    [33]秧歌(胶州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07-25].

    [34]秧歌(海阳大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25].

    [35]狮舞(广东醒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36]花鼓灯(蚌埠花鼓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37]傩舞(南丰跳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38]高跷(海城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39]安塞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0]龙舞(铜梁龙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1]龙舞(易县摆字龙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2]龙舞(大田板灯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3]狮舞(沧县狮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4]鼓舞(八卦鼓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5]麒麟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6]龙舞(碇步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7]龙舞(龙灯扛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8]鼓舞(稷山高台花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49]龙岩采茶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7-1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1月23日

  • 上一篇百科:彝药志
  • 下一篇百科:建瓯方言词典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