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

(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俗名大眼镜蛇、大吹风蛇、山万蛇、扁颈蛇等,是属于有鱗目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的一种剧毒蛇。眼镜王蛇全长一般为2~3米,最长可达6米,其头部呈椭圆形,颈部可以变成膨扁状,颈部有倒“V”形斑纹;身体颜色为黑色或黑褐色,体背上有黄白色斑纹,头部顶鳞之后有一对大的枕鳞;第四及第五枚下唇鳞之间没有小鳞片。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剧毒蛇,其毒液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1][8][9]。眼镜王蛇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及南亚一带;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贵州、浙江、福建、广西、海南、广东等地区[6]。2012年,眼镜王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VU)物种;201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21年,被列入中国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Ⅱ级保护动物[2][3][4]。
眼镜王蛇资料

图集

全部

查看更多

相关合集

世界十大毒王

9个词条3w阅读

蓝色圆环章鱼

剧毒生物之一

毒鲉

“世界十大毒王”之一

以色列金蝎

攻击速度快毒性极强的蝎类

查看更多

世界动物之“最”

38个词条1.9w阅读

蓝鲸

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长颈鹿

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

河马

陆地上仅次于象的第二大哺乳动物

查看更多

中国十大毒蛇

10个词条4.7w阅读

1

灰蓝刻扁尾海蛇

栖息于海洋的夜行卵生蛇类

2

银环蛇

陆地第四大毒蛇

3

原矛头蝮

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成体眼镜王蛇的体型粗长,全长一般为2~3米,最长能达6米,其体背为黑褐色,有些呈绿褐色或黄褐色。眼镜王蛇的颈背有呈倒“V”字形黄白色的斑纹,在它们的顶鳞之后有一对较大的枕鳞,其第4、5片下唇鳞之间没有小鳞片嵌入。它们的体中后段有15行平滑、呈斜行状且具有金属光泽的背鳞。眼镜王蛇的体尾背有窄的白色镶黑边的横纹,下颌为土黄色,腹面为灰褐色且具有黑色的线状斑纹。眼镜王蛇体上的主要鳞片数目为:顶鳞之后有一对大的枕鳞;颊鳞缺;眶前鳞1片,眶后鳞3片;腹鳞240~255片;肛鳞完整;尾下鳞部分单片、部分成双[1][6]

幼体眼镜王蛇的斑纹与成体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头背在眼前和吻背有二道细的黄白色横纹,眼后有两道由小的黄白色点并排构成的横纹;体背黑色,具有窄的黄白色横斑;腹面黄白色,具有窄的黑色或褐色横纹[1]

成体眼镜王蛇

幼体眼镜王蛇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眼镜王蛇

眼镜蛇

丽纹蛇

森林王蛇

外观

体长

2~3米,最长可达6米

约1.8米

约40~80厘米

约1.5~2.6米

分布区域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等地

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以及中国

-

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眼镜蛇科

眼镜蛇科

-

游蛇科

展开表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眼镜王蛇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及南亚一带,除中国外,还包括印度北部、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西部和菲律宾[1][8]

中国分布

眼镜王蛇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贵州、浙江、福建、广西、海南、广东、江西等省区,其中各省份的主要分布情况是:云南分布于西双版纳福贡陇川盈江景洪、孟连、动腊、普洱绿春等地;浙江分布于庆元、泰顺;福建分布于武平、上杭、大田、德化、福州、长乐、闽侯、福清、南靖、平和、漳州龙海;江西分布于瑞金;湖南分布于郴州地区;广东分布于广州、清远、从化、罗浮山;广西分布于大瑶山、睦边、凌云、上思德保;四川分布于米易地区;贵州分布于兴义、罗甸望谟榕江荔波;西藏分布于墨脱[1][6]

栖息环境

眼镜王蛇生活在海拔700~1800米的平原和山区阔叶林或竹丛茂密的环境中,溪流旁、岩缝、树洞和树上、甚至邻近森林的农业区和茂密的红树林沼泽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1][6][8]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眼镜王蛇为昼行性动物,常在水旁出现,或隐匿在岩缝和树洞内,有时会爬到树上,其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1]

觅食行为

眼镜王蛇以其他蛇类和蜥蜴类为食,也吃鸟类、鸟卵及鼠类。它们有时爬上树,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然后滑翔追捕食物[1]

防御行为

眼镜王蛇虽然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蛇类,但是除了筑巢的雌性眼镜王蛇外,一般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起攻击,恰恰相反,在遇到危险时,除非它们被逼到绝境或被激怒了,否则它们会先选择逃跑[8]

攻击行为

眼镜王蛇在向敌人示威的时候,可以将身体前部抬离地面约一米,并发出“呼呼”风响的声音,而且能够在相当远的距离内展开攻击[6][8]

眼镜王蛇的食谱上并没有包括人类,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主要吃别的蛇或者蜥蜴。在遇到其他蛇类之后,眼镜王蛇就会主动攻击。[14]

蛇毒毒性

眼镜王蛇的毒液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如果人或动物中了它们的毒液,会影响大脑髓质的呼吸中枢并导致心力衰竭,如果医治不及时就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8]

眼镜王蛇捕食活蛇

生长繁殖

繁殖交配

眼镜王蛇是卵生动物,它们在5~6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每年的1~4月份是眼镜王蛇的繁殖季节。在繁殖季节来临之际,雌性眼镜王蛇会通过脱皮的方式释放信息素来吸引雄性眼镜王蛇过来交配。如果雌性眼镜王蛇吸引了不止一条雄性眼镜王蛇,雄性眼镜王蛇就必须通过争斗来获取与雌性眼镜王蛇的交配权。获胜的雄性眼镜王蛇征得雌性眼镜王蛇同意后,就会用身体包裹住雌性眼镜王蛇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会持续几个小时,然后雌性眼镜王蛇就将雄性眼镜王蛇的精子储存在体内达几年之久,以此来保证使自己受孕[8][13]

产卵孵化

眼镜王蛇在交配完成后,会在春季和夏季之间进行产卵。雌眼镜王蛇是蛇类中唯一建造巢穴的动物,在产卵前,雌眼镜王蛇会先寻找一个产卵的地方,然后它们会用自己的身体搜集竹叶,开始建造巢穴。经过几个小时,巢穴建造完成后,它们就开始准备产卵。经过大半个晚上,雌眼镜王蛇就产下了一窝数量大约为21~40枚的卵。产卵完成后,雌性眼镜王蛇会将树叶和树枝推入巢穴,然后盘在上面对卵进行孵化。眼镜王蛇具有护卵习性,如果在眼镜王蛇筑巢孵卵期间靠近其巢穴的话,它们可能就会主动攻击接近者。除了雌性眼镜王蛇,雄性眼镜王蛇也会留在附近巢穴附近参与护卵。等到秋季,眼镜王蛇幼蛇就孵化出来了[6][8][9]

幼蛇成长

当眼镜王蛇幼蛇孵化出来后,雌性眼镜王蛇就会离开巢穴去寻找猎物,而不至于会把自己的幼崽吃掉。刚出生的幼蛇身上有非常明显的黑白相间的明亮标记,但这些颜色通常会随着它们的成熟而有所褪色。当幼蛇长到为45~55厘米长时,其体内的毒液就与成年一样强了[13]

眼镜王蛇的卵

刚破壳出生的眼镜王蛇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眼镜王蛇在泰国是一种受保护的物种,其拥有良好栖息地环境,在2011年时,尚没有发现种群数量下降的迹象。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推断,印度地区在近75年以来,眼镜王蛇种群数量减少了30%。在尼泊尔,2012年也观察到了眼镜王蛇存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象,甚至在尼泊尔的奇旺地区再也找不到体型较大的眼镜王蛇存在了。在越南,据该国2007年的国家红皮书估计,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皮革贸易过度捕捞,眼镜王蛇种群数量在10年内减少了80%以上。截止2011年,眼镜王蛇在越南的幸存数量可能已经非常少。在柬埔寨,201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眼镜王蛇在十年间只报告了三起目击事件。同样,在缅甸最近十二年的调查中只记录了三到四起目击事件。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调查数据表明,眼镜王蛇在印度尼西亚非常罕见,比眼镜蛇种类少得多。中国的野生眼镜王蛇种群据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时数量就非常稀少了,而且在1999~2009年的十年间,中国的野生眼镜王蛇数量减少了50%以上。马来西亚半岛的眼镜王蛇种群规模也很小,只有在巴厘岛西部的内加拉和巴拉特国家公园才存在着种群分布[3]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因为东南亚是热带地区森林砍伐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眼镜王蛇在森林栖息地中最为丰富,所以这些伐木和农业扩张的行为使得眼镜王蛇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3]

人类的捕猎

获取眼镜王蛇的蛇皮、将眼镜王蛇当做食物和宠物,尤其眼镜王蛇可以制作传统中药,这些都是人们捕猎眼镜王蛇的重要目的,也是眼镜王蛇种群遭受生存威胁的重要因素[3]

保护举措

政策保护

除了将眼镜王蛇列入国际组织保护条例外,眼镜王蛇在许多国家处于保护物种名单中,并建有相应的保护区。比如:在中国,眼镜王蛇被列入了物种保护红色名录中;在越南的国家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尼泊尔皇家奇旺国家公园,眼镜王蛇被包含进一个专注于对大型爬行动物进行生态监测和提供有关教育的项目中[3]

区域评估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经对眼镜王蛇在印度、中国和越南的情况进行了区域评估,以进一步研究和监测眼镜王蛇的种群状况,以及对可持续捕捞水平的研究。同时,还提出针对眼镜王蛇的分类学研究,以确定该物种是否实际上存在杂交品种[3]

教育计划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倡向人们提供针对眼镜王蛇的专项教育计划,将会有助于减少对眼镜王蛇种群的滥捕滥杀[3]

中国行动

2020年9月,中国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眼镜王蛇等19种动物,《通知》明确规定了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同时,《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12]

保护级别

2000年8月,眼镜王蛇被中国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2012年9月,眼镜王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易危(VU)[3]

2019年11月,眼镜王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

2021年2月,中国将眼镜王蛇列入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Ⅱ级[4]

人工饲养

经济价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剧毒蛇,眼镜王蛇的排毒量大,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出干毒量101.9mg,而且含有神经毒和血循毒,这些蛇毒都可进行利用。而且眼镜王蛇的肉还可供食用,蛇胆也可供药用。所以眼镜王蛇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为了防止对野生资源进行滥捕,可以通过发展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实现经济效益[1][11]

养殖管理

场所设置

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带,可采用室内笼养和露天建池养殖两种方法。室内笼养一般是1只铁笼养1条,然后视蛇大小,确定笼的密度。蛇笼一般采用不锈钢丝或合金材料制成,体积一般为30厘米×20厘米×60厘米。笼内设置一个固定的水糖,蛇笼的上方做2个盖,里层为活动盖,外层为固定盖,这样较安全。露天建池养殖的话,每个池的面积为30~50平方米,建3个池,分小蛇池,中蛇池和大蛇池,池的四周围墙高度为4米,墙壁要光滑,墙顶做成“T“字形。池内做蛇窝,并建一个长2米、宽1米、深0.3米的小水池[11]

日常管理

饲养员进入露天养殖场地时应穿戴全身的防护服。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观察蛇的吃食和排灌情况,据此来增减饵料和对症下药,要保证池中随时有水[11]

饲喂管理

养蛇的同时,一般还要养些牛蛙、青蛙、黄鳝,用作蛇的饵料;也可按养鸡的方法,给蛇喂配合饲料;还可以喂猪、牛,鸡、鸭屠宰场的下脚料,下脚料应切成小块煮熟,然后定时、定量、定位喂食。市场销售旺季时,在前一天先投下一些活的小鸡、小鸭,老鼠等,每天投喂1~2次,吃完为止[11]

疾病防治

眼镜王蛇易得肠炎病和寄生虫病。当患肠炎病拉稀时,可在饵料中加几片土霉素和氯霉素片剂。患寄生虫病的蛇体型较瘦,可在饵料中加些左捷咪唑进行驱虫。若体表有寄生虫,可用10%~1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射,每天应将笼或池中的粪便冲洗干净[11]

捕捉方法

捕捉时可事先投喂安眠药,或用0.7~1米长的铁钳或用低压电棍击一下即可[11]

注意事项

眼镜王蛇一般只重0.2公斤的小蛇,从入春到冬眠前只重可达到0.5~0.65公斤;繁殖配对一公配五母(公蛇长度较母蛇短);眼镜王蛇一般吃活体动物,应逐渐过渡到吃动物下脚料和配合饲料为主食;养殖过程中,设施要严密,防止伤人,还要注意饵料适时地更换,并适当添加激素等[11]

人工饲养眼镜王蛇

参考资料

[1] 眼镜王蛇 ·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引用日期2022-05-09]

[2]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引用日期2022-05-09]

[3] King Cobra · IUCN[引用日期2022-05-09]

[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22-05-09]

[5]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引用日期2022-05-09]

展开

  • 上一篇百科:COBRA
  • 下一篇百科:网纹蟒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