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人物 >玄奘
玄奘

玄奘

(前往天竺学习佛法的唐朝僧人、代表作《大唐西域记》)
榆林窟第2窟(西夏)《唐僧取经图》(局部)玄奘(公元604年—公元664年),唐代高僧,创立了中国的唯识宗,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法师、不空法师并称为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玄奘本名陈祎,偃师缑氏人。[1]
玄奘资料
  • 全名:玄奘
  • 宗教名:三藏法师
  • 原名:陈祎
  • 国别:中国
  • 朝代:唐朝
  • 宗教:佛教
  • 宗教身份:唯识宗创始人
  • 出生(时间):604年
  • 逝世(时间):664年
  •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年)前往印度求经学法,西行五万里,历经多国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佛教知识,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自天竺归来,唐太宗派遣大臣房玄龄等亲自迎接,并大力支持其译经事业。贞观二十年(646年)应唐太宗要求,玄奘撰写了详细记载唐朝时期西域边境的风土人情的《大唐西域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亲作《大唐三藏圣教序》,歌颂玄奘法师的佛学成就,在历史上广为传颂。显庆六年(664年)玄奘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安葬在白鹿原(今陕西蓝田),前来送葬的男女有数万人。[2]

    玄奘在西域的17年间钻研大小乘各种学说。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佛学思想方面的领悟受到戒贤的赞赏,其成就使其在西域名声大震,返回京城后创立了唯识宗,和弟子窥基编纂的《成唯识论》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论著,另外译有佛教经典《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等。[1]

    人物关系全部

    窥基

    学生

    圆测大师

    学生

    慧立

    学生

    神泰

    学生

    李世民

    君主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隋仁寿四年(604年)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的缑氏陈堡谷,出身官宦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2]因住于东都净土寺的二兄长讲劝,10岁出家洛阳净土寺。玄奘勤奋好学、孜孜不倦,16岁开始跋涉入陕西、四川,入蜀的行旅途中,一直手持经书,不知疲倦地向明空、慧景二位法师讨教《摄论》和《毗昙》的内容,到达成都后又师从众多名师,除继续学习《摄论》和《毗昙》之外,还学习《迦筵》。当时天下局势较为动荡,众多高僧入蜀避难,玄奘在高僧讲习中脱颖而出,吴蜀地界颇有名望[3]。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受戒出家,向东到达荆州,在天皇寺讲经说法,主要讲授《摄论》《毗昙》,深受汉阳王崇敬和赏识。之后游历各地如相州、赵州讲授经法,多次前往长安求学,经过多年向诸师求教和经籍积累,玄奘在精研佛法的过程中发现此时国内佛教的义理混乱,各宗派的释义不尽相同,查验原典经书又发现资料残缺不全,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主要钻研《瑜伽师地论》,致力于解决其中种种不明朗的内容。[4]

    西域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秋(629年),玄奘启程西行,但当时的国家政权刚刚建立,还有待稳固,因此约束百姓不许亲近番邦,玄奘的行动受到了凉州都督的禁止,在慧威法师及其弟子慧琳、道整的帮助下行至玉门关。起初一位礼佛胡人愿带他出玉门关,但途中因恐王法而退缩,玄奘起誓自己宁愿“向西而死”,绝不为活命而东归[3],再次孤身上路。出关之后在国家边境的沙漠中孑然前往天竺,经过各国烽火台时险些被戍边将士用箭射中,在校尉王祥之的维护下才继续安全向西。在横渡沙河,经过荒无人烟、干旱缺水的险境之后,终于到达高昌,受到高昌王热情接待和挽留,玄奘谢过高昌王的款待之后,坚决辞行,但念及高昌王对佛法的渴求和崇敬,也为表达感谢,玄奘在此停留一月,为其讲授《仁王般若经》,高昌王为玄奘重整行装,并为他准备了二十四封信,让玄奘转交给此次西行将途径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帮助玄奘打通在西域的道路。[2][5]

    玄奘经此一事后辞别高昌向天竺西行,因高昌王的帮助,到达西域后诸国都对玄奘以礼相待,还受到了很多国王的盛情款待。贞观五年(631年)玄奘到达摩揭陀国,此时印度的佛教中心就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此处学习五年,取得真经,之后游历西域诸国,遍学大小乘佛法,掌握了大量高深的佛学理论。摩揭陀国的戒日王因为对玄奘的赞赏和对佛教的敬奉,在其都城曲女城专门为玄奘组织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辩经大会。这场讲学大会盛况空前,来自天竺十八个国家的国王,以及三千多名高僧齐聚一堂,是后世足以为人称道的佛学盛会。玄奘因为其在佛法方面极高的领悟和造诣,以及出色的讲经、辩经口才技巧,声名远扬,受到了西域众多佛学人士的推崇。[1][2]

    归京译经

    玄奘在西域游历十七年,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归国,上表太宗自己的此次擅自西行,得到赦免后向京城进发,抵达京城后受到数十万人的接迎,也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诏见。玄奘将自己从西域带回的如来舍利一百五十粒、金檀佛像七尊、经论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安置在弘福寺。长安寺庙众多,玄奘先后在大慈恩寺、西明寺、弘福寺住持。[2]

    归京后玄奘拒绝了唐太宗入朝为官的邀请,主动提出开始译经工作,在弘福寺翻译自己带回的六百五十七部梵文佛经,唐太宗命令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面向全国广泛征收知识渊博的佛僧,帮助玄奘整理佛经原本并进行翻译文稿的考证校对。玄奘在唐太宗时期随驾洛阳,唐高宗时期先后迁居大慈恩寺、西明寺继续自己的译经事业,在翻译《大般若经》之前玄奘因为渴望远离朝臣,避免政治斗争等原因,向唐高宗上奏,请求移居玉华宫完成译经,之后玉华宫成为了玄奘的主要译经场所。[6]历经两朝交替,译经住所的辗转更迭,玄奘法师译经不辍,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在玉华宫去世,共计翻译经论合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7]

    玄奘于贞观二十年(646年)奉唐太宗旨意写就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该书共十二卷,由玄奘口述,唐太宗为其安排的助手辩机撰文,玄奘和助手在一年多后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了对大唐西部边境的见闻,以及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为之后唐朝开拓西域领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后世的读者来说既是了解古代印度的古籍,也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文献。[1]

    创立唯识宗

    玄奘在西域游历求学十七年后,在其弟子窥基大师的帮助下潜心研究,创立了唯识宗,这一派集中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即“法相”,并解释其根源,亦称法相宗,是玄奘留印带回来的正宗印度佛教思想成果。玄奘在印度求得了大乘佛教中以宗师护法、戒贤等法相唯实的真传,归国译经期间通过翻译大量佛经,弘扬了瑜伽学派,将印度佛教创建的大乘有宗学说最原始的理论与法脉引入中国,为之后建立唯识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玄宗回京后结识了窥基[a],在注译《唯识三十颂》时,窥基力排众议,主张以护法注为主,其他九师为辅,与玄奘一起编纂了《成唯识论》一书,这本书的编成不仅决定了唯识宗以护法思想为主的进路,还成就了中国唯识宗的一本主要经典。[5][8]

    圆寂

    玄奘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因为自知时日将近便吩咐门徒要从俭办理自己的丧事,之后于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享年61岁。高宗听闻此讯悲叹:“朕失国宝矣!”并为玄奘举行国葬,将其葬于长安白鹿原,唐高宗后迁葬于少陵原,在此处修建了大唐护国兴教寺,玄奘墓塔建于其中,塔背的“大唐三教大遍觉法师塔铭”记述了玄奘的生平。[7][9]

    思想主张

    崇拜弥勒

    弥勒被认为是辅佐释迦牟尼的弟子,是仅次于释迦牟尼处于续补位置的佛,他生活在佛教世界中充满欢乐的兜率天,有虔诚弥勒信仰的人死后可以往生至兜率天弥勒净土。玄奘自幼崇拜弥勒,在西行前便在弥勒像前启请得到道路的指引,发愿要往生弥勒所在之处;西行途中遇到灾祸也总是注望思念弥勒,最终化险为夷;在西行取经时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加深了对瑜伽宗的推崇和对弥勒的崇拜;西行归京之后,玄奘将带回的梵文《瑜伽地师论》翻译为汉文,将瑜伽宗引入中国,在翻译工作中每至礼拜和忏悔时刻,都能在脑海中思索、念虑弥勒。除了在思想方面信仰弥勒、学习瑜伽宗之外,玄奘在病危期间还托人为弥勒画像、塑像,直到去世前还在念想弥勒,专门礼拜忏悔,祈祷往生至兜率天宫,侍奉弥勒菩萨。[3][10]

    唯识宗思想

    玄奘推崇《瑜伽师地论》中的大乘有宗佛教思想,集中分析“法相”,即现实世界中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揭示宇宙万物的来源、特性与变化的缘起,故称法相宗;认为“法相”的根源是“识”,所以也称唯识宗。与大乘空宗“一切皆空”的思想不同,唯识宗一方面认为现实世界一切皆空,另一方面确认了精神性的“识”是实有的,玄奘在《成唯识论》中阐述了基本思想和命题,“唯识宗”继承了印度瑜伽行派“五位百法”的学说分析世界,否定了外在使人们产生执迷的实物;建构了新的思想系统,肯定了内在的“识”是外境的基础,具有世界本体的地位。这些思想成为了唯识宗修行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11]

    五位百法

    唯识宗所说的“法”是指世界一切精神和物质的现象。“五位”是唯识宗将宇宙的一切精神、物质现象划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五类;“百法”是对“五位”的进一步分析,将五类法各自的内部进行了新的分类,得到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六种无为法,合计共有百种。其中心法是指八识;心所法指心法所起的各种心理活动;色法指世间的自然物质现象乃至可以认知的对象;心不相应行法指“识”与其他四法不相似的特殊表现;无为法是指不会产生和消灭的绝对存在,强调“识”的实在性。[12]

    八识

    “八识”是心识的八种,是“五位百法”的根本,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阿赖耶识是前七者的根本,是产生宇宙万物、决定众生命运的依据。唯识宗对阿赖耶识的特征进行了证明,认为只有阿赖耶识才有储藏“种子”的功能,具有唯一的实在性。[12]

    种子

    “种子”是唯识宗的重要范畴,与阿赖耶识互相依存,种子存在于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需要通过种子变成世界万物。没有阿赖耶识,种子就无处寄身,也无法发挥功能,没有种子,阿赖耶识就无法生成世间一切现象。种子的产生需要前七识产生见闻形成经验,进入第八识的过程称为熏习,熏习的结果就是生成相应的种子,在阿赖耶识中种子发挥自身功能引发前六识,变成外部事物。种子还可以分为“有漏”和“无漏”两种,前者是能变为万物、导致生死的种子,解释了世界的痛苦来源,后者是只有佛才有的摆脱烦恼和轮回的种子,人们应该通过修养将有漏的种子转化为无漏的种子,最后转识成智,变迷惑为觉悟。[11][12]

    三性说

    唯识宗将宇宙万物的性质分成了三类,即三种性:遍计所执性是人通过经验观察可以得到的性质,这些被认为是客观的实在其实都是不真实的;依他起性是指依托种子因缘产生的性质,因为这种性质来源于心中的种子,他的存在揭示了遍计所执性的虚妄;圆成实性是指圆满的、没有生灭变化的实在。圆成实性只有在依他起性的基础上认识遍计所执性的虚妄才能认识和觉悟。[13]

    著述

    《大唐西域记》由玄奘口述,辩机执笔记录编纂,成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玄奘从西域返回京城之后,奉李世民之命开始了此书的写作。该书以玄奘西行的视角记录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佛教情况的史地书志,书中记叙了西域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风光、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和城市样貌等内容,是后世研究中亚和南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自十九世纪以来,此书被译为多种语言,成为了产生深远影响的世界级名著。[14]

    译注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完成在印度的学习,从西域返回京城,在此后的岁月里,玄奘呕心沥血,将自己在印度所学所历凝结出的智慧,全部都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并且通过译经完善和传播了中国的佛教理论知识。玄奘在有识僧众们的帮助下,累计共翻译佛教大小乘经论74部1335卷,主要作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其中每卷经文的字数都高达万字,合计1335万字,其字数能达到唐代全部译经数量的一半以上,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将中国的智慧传入印度。[15]

    传承

    玄奘的传承十分广泛,弟子有几千人,其中著名的窥基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成为玄奘弟子,并跟从参与译经工作,协助其编译《成唯识论》一书,并积极记述玄奘的所有经论宣讲,使得玄奘大师的思想得以保存。除了窥基之外还有圆测、普光、神泰、慧立、玄悰等。[16]

    贡献与影响

    创构佛教理论

    玄奘在印度求法主要学习了唯识宗的理论,在戒日王为其举办的辩经大会上的胜利,体现了玄奘对这一思想理论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归国之后把唯识宗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发展。唯识宗是作为一个在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宗派,形成于公元五世纪左右的印度,玄奘所创立的佛教理论不仅包含了印度唯识宗最传统、最纯正的弥勒瑜伽思想,也包含了玄奘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是中国高僧创造的第一个印度佛学。在玄奘之前,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靠经书的翻译和传播,但是曾经的译经工作都是用中国已有的文化来解释印度佛经,如释道安在翻译佛经时,便是用《老子》《庄子》中的术语翻译佛教用语;另一方面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中国僧人的研究和探索,产生了一些和印度传统不同的中国特色宗派,比如华严宗、禅宗等。而玄奘所创造的唯识宗,是保留了最多印度佛教特征的宗派,这种对印度佛学思想的引入,是对当时佛教思想界的启蒙。[17]

    返回京城之后与窥基大师一起编纂的《成唯识论》是玄奘创构唯识宗的集大成者,这本书更是成为了中国唯识宗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玄奘将印度的佛学思想带回中国,编纂的《成唯识论》是对世亲造《唯识三十颂》的解释,但在此基础上玄奘也进行了发展,他采用护法一家作为基础结构,杂糅了《唯识三十颂》中十家的注释和解释,编纂成书。玄奘对《瑜伽师地论》最为重视,这本经书是弥勒瑜伽思想的要义,因此受此思想影响,玄奘在《成唯识论》中证明了阿赖耶识的存在,并且由此解释万法,不仅保留了弥勒瑜伽思想的纯正性,也摄取了众师的其他论说,贯通了《阿含经》《大般若经》但没有因此转化为本体论,《成唯识论》代表了七世纪初唯识大乘的圣典。[17]

    翻译经文

    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开始的二十年间,玄奘先后居住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的寺庙中,将自己在印度所学所历凝结出的智慧,全部都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并且通过译经完善和传播了中国的佛教理论知识。在有识僧众们的帮助下,玄奘的译经团体累计共翻译佛教经论74部1335卷,其中每卷经文的字数都高达万字,合计1335万字,其字数能达到唐代全部译经数量的一半以上,不仅在数量上大有突破,而且在质量上也无人能出其右,玄奘所译经文都可以称为翻译史上的杰作。玄奘的主要佛教经法翻译著作主要如下:[15]

    经书

    简介

    《大般若经》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南印度,此经宣说了大乘即是般若,其中心思想是“性空幻有”,指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只有通过“般若”才能完成对世俗现象的否定,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解脱[18]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又称《十七地论》,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根本论书。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规定了自作修行或传授修行禅定之法的瑜伽师需要实践、达到的境界[19]

    《大菩萨藏经》

    《大菩萨藏经》为玄奘西行求法返国后最先译出之经。内容记述了菩萨修行的重要学说,记载了四无量、六度、四摄等大乘教义,对于大乘瑜伽行派来说,是一部提纲挈领的纲领性论文[20]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宗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是唯识学理的最早系统化表述。其中叙述的观念展示了唯识宗的基本理论框架,直接对唯识教法的成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21]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是玄奘以《唯识三十颂》为基础,综合印度十大论师注经传本,进行翻译、编纂而成的佛教论述,论证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中万有现象的本源都是由人心识自体所变。《成唯识论》是玄奘创立中国唯识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体现了唯识宗的基本思想[22]

    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的过程中将中原文化带到了西域,同时也将西域的见闻带回了中国。在他回到京城之后,应唐太宗要求,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该书记载了玄奘西游110个国家所经历的见闻,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河流、物产风俗。玄奘的经历不仅是后人研究古代西域政治、文化、经济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还为当时的中国引入了新的思想和技术。唐代时印度就已经有了天文历法和医学传统,同时因为自然条件优势也发展出了制石蜜的技术,玄奘在西域游历时就吸收了这些文化和技艺,并将他们带回了中国,既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也点燃了印度的文化之光。[4][15]

    争议

    玄奘的生卒年众说纷纭,各位学者莫衷一是,陈垣在其《释氏疑年录》卷四中总结了几种主流说法,《旧唐书》中记载玄奘于显庆六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而《续高僧传》记载玄奘卒于麟德元年,享年同样为五十六岁,刘轲撰写的《塔铭》中则将寿年延长至六十九岁,认为玄奘生于隋开皇十六年。现流传较广泛的说法是玄奘生于602年,卒于664年,此说是陈垣根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记载玄奘在武德五年时二十一岁,推断出玄奘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去世于麟德元年,享年六十三岁,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也沿用了这一说法。但这一说法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记载有出入,此书中记载玄奘在二十六岁时首次从长安出发西行,此时为贞观三年,因此玄奘生于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考虑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慧立、彦悰都是玄奘门人,王辉斌教授认为他们的说法应该比撰写《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的冥祥可信度更高,故考证玄奘的生卒年份为604年-664年,享年六十一岁。[23]

    评价

    人物评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评价玄奘法师:“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24]

    梁启超评价玄奘的译经质量:“若玄类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25]

    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评价玄奘:“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唯一的亮光。”[26]

    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大师所作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这样评价玄奘大师:“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27]

    后世纪念

    玄奘圆寂之后葬在白鹿原地区,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迁到长安县少陵原畔,并修大唐护国兴教寺、建造玄奘塔来纪念这位高僧,其中存放着玄奘的舍利,塔底北面镶有唐开成四年(839年)刘轲撰《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南面拱门内供奉玄奘像。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分别为唐永淳元年(682年)修建的窥基塔和宋政和五年(1115年)修建的圆测塔。[9]

    文化形象

    民间传说

    相传在玄奘出生时,自天空东南方飞来一只凤凰,在天空中盘旋鸣叫良久后停落在一个高台上,后来人们将这座高台命名为“凤凰台”。玄奘五岁时,母亲因病故去,家中前院的一棵皂角树在母亲去世之后不久也枯死了,而不久之后,仅有的空树干中心长出了一棵槐树,村人将此称为“皂抱槐”。在玄奘故里景区仍然有凤凰台、皂抱槐等与玄奘传说紧密相连的实物佐证,渲染了玄奘传说的真实性。除了玄奘幼年时期的故事,其13岁立志弘扬佛法的故事“净土寺出家”,遍游西域时的“乘危远迈”、“犯禁出关”、“大漠孤征”,返回京城之后的“矢志东归”等传说故事,都展现了玄藏不远万里前往西域追求真理的毅力和勇气。[28]

    玄奘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玄奘在民间的传说故事肇始于唐,形成于宋元,并于明清时期成熟流传至今,这些传说故事主要发生在他的家乡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2021年玄奘传说入选了河南省省级非遗故事。与《西游记》中的神仙叙事故事不同,玄奘民间传说是以其传奇一生为主线,结合地域传统和历史文化等要素而创造的,是中国民间的文学瑰宝。[28]

    文学作品

    唐代末年,玄奘西域取经的故事在《独异志》《大唐新语》等神话式作品中呈现出写实和宗教神话相融合的趋势。南宋时期,受到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玄奘求取佛经的经历被彻底神话化,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了玄奘前世与后世的形象,并产生了新角色“猴行者”作为唐僧取经的“向导”。不仅如此,玄奘取经途中受到的异域环境困难,通过妖魔神异等超自然力量形象化。[29]在元明之际平话与杂剧的流行,使得玄奘的形象更加详细且具体,衣着和饰品都有了视觉化的呈现。明代杨景贤在《西游记》杂剧中,又扩充了玄奘前世的故事,将他视作罗汉转世。[30]

    后世创作了很多以玄奘为原型的唱本、杂剧、曲艺等文艺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出名的就是明清小说《西游记》。玄奘取经的故事经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的演化之后,吴承恩综合玄奘西域取经的史实与历代的演化,创造出唐僧这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高僧形象,完善了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具备悠久的历史语境与浓厚的东亚色彩。唐僧不仅成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内的一种象征,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16]

    相关文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今传世本由慧立和彦悰撰写,收录于《大藏经》中,此书书名中的“三藏法师”即是指玄奘。全书共十卷,约八万余字,成书于唐太宗、唐高宗年间,记载了玄奘从生于缑氏到圆寂于玉华宫的一生,详细叙述了玄奘远游西域各国的奇遇和见闻,并对归京之后的译经事业进行了记载,是中国历史上叙述文学的一大瑰宝。唐代僧人道宣所作的《唐高僧传》卷四《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和卷五《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之余》也记述了玄奘西游求法的事迹。[31][32]

    玄奘不仅对汉地的文化影响很深,而且在藏文史籍资料中也受到了重视,在元明时期和清代成书的藏史中都有所记载,其中最早记载玄奘的藏文史籍资料是《红史》,记述了玄奘作为译师对佛教的贡献,但其中内容也因为古代信息交流较差等问题,导致作者对一些事件有所误解。一个世纪之后的《青史》中也有对玄奘的叙述,其中虽然有对《红史》记载的些许修改,但整体上还是建立在汉藏民族间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包含了部分的错误。清代之后的《如意宝树史》《汉区佛教源流记》《土观宗派源流》等史书对玄奘事迹记载的真实性才有所提高,几乎接近汉文史书的记载内容。[33]

    注释

    展开

    [a]唐初开国公尉迟宗的儿子,经玄奘勉励出家,后加入了玄奘的译经工作

    参考资料

    展开

    [1]王晓辉, 郭春光编著. 李世民传.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2.06

    [2] 冯友兰作. 西南联大哲学课. 天地出版社, 2021.01

    [3](唐)释冥详撰.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23-1925: 214.

    [4]《群书治要续编》编辑委员会编;郝时晋,梁光玉,萧祥剑主编,. 群书治要续编 全注全译 3. 团结出版社, 2021.01

    [5](唐)慧立,彦悰著.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03: 101-104.

    [6]范慕尤. 玄奘晚年的译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64(01): 122-133.

    [7]王赵民著. 玄奘与玉华山. 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10.06

    [8]郭齐勇编. 中国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2021.09

    [9]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志 第6卷. 科教文卫,西安出版社, 2002.06

    [10](南朝梁》慧皎. 高僧传合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00.

    [11]张茂泽.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修订版.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8-05: 217.

    [12](唐)释窥基撰. 成唯识论述记 卷1-3[M]. 光绪27: 21.

    [13]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 :中国哲学中人性思想之发展——原性篇. 九州出版社, 2021-05: 164.

    [14]芶正安作. 诗述中华史.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1.08

    [15]《根在河南》编委会. 名人璀璨 根在河南. 大象出版社, 2020.05

    [16]侯果山. 浅谈〈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现代美学意义[J]. 小说评论, 2013, (S2): 59-63.

    [17]章启群. 佛学、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从《成唯识论》哲学联想的几个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7(06): 33-42+2.

    [18]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 隋唐五代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9](日)高崎直道著. 唯识思想. 贵州大学出版社, 2016.05

    [20]钱文忠. 钱说玄奘西游记.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01-01: 237.

    [21]《解深密经》译文及注释--题解.劝学网. [2023-10-13].

    [22]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 商务印书馆, 2020.10

    [23]王辉斌. 全唐文作者小传辨证.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9-09-01: 526. [2023-10-13].

    [24]习近平.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 (06): 7-9. (2)

    [25]张令千作. 语言文化教育哲学论稿.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10

    [26]青闰主编. 杰出人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21.11

    [27]吴云,冀宇校注. 唐太宗全集校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5.03

    [28]纪有志编著. 文学胜迹之旅 下. 远方出版社, 2006.01

    [29]刘坚编著. 近代汉语读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01

    [30]朱一玄, 刘毓忱编.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西游记〉资料汇编[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72-76.

    [31]朱东润著. 复旦百年经典文库 中国传叙文学之变迁 八代传叙文学述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08

    [32]白寿彝总主编;史念海主编. 中国通史 第6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上 第2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6

    [33]石硕,曾现江著. 共同书写的历史 藏文史籍的中原历史记叙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0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5日

  • 上一篇百科:北洋水师
  • 下一篇百科:西天取经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