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2014年林宏涛译著的书籍)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14年4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雷蒙德·穆迪。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资料
  • 作者:雷蒙德·穆迪 (Raymond A.Moody)
  • 译者:林宏涛
  • 语言:简体中文
  • 页数:129页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4年4月1日
  • 出版机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9787510069611
  • 外文名:Life After Life:the Investigation of Phenomenon Su
  • 类别:人文社科 2014年4月1日
  • 类型:人文社科
  • 该书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作者听到一位精神病学家讲述自己“死”而复生所经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学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专题时听很多学生讲起类似的故事,大感震惊,遂投入到对该现象的研究中。在本书中,作者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50名有上述经历者,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并列举心理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逻辑清晰,说理翔实,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与哲学内涵,引人深思。作品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并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对濒死体验的研究热潮。虽然刚开始很多医学界人士对其冷嘲热讽,但现在科学已经站在了穆迪博士这一边。三十多年过去了,该书仍然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数千万册,实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全书文字生动优美而富有哲理,读后不但能让大家对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命。

    内容简介

    推荐1:濒死体验研究之父最经典的著作

    本书作者采访了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详细记述且分析了他们所经历的“死后世界”,并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开启了之后数十年全世界科学家对于该现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纽约时报评为“濒死体验之父”,而本书则为该领域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推荐2:创下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册的惊人纪录

    本书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轰动,很多人因此开始关注生命与死亡的终极问题,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之后其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销售超过1300万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推荐3:最新授权中译本,数位知名科学家联合推荐

    本书为25周年特别纪念版,增加了国内外几位知名科学家的推荐序以及21世纪濒死体验研究的进展综述,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译本更加准确、生动和详尽。

    作者简介

    雷蒙德·穆迪(Raymond A.Moody),弗吉尼亚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后因对医学和科学的浓厚兴趣,继续到医学院学习并教授医疗哲学,并取得西乔治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乔治亚州医学鉴识精神病学家,先后任教于西乔治亚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高校。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如今,他仍在不遗余力地继续其事业,出版相关书籍十几本,在全球销售几千万册。并积极在各地举办相关讲座,普及濒死体验的知识。

    林宏涛,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博士。译著有:《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启蒙的辩证》《精英的反叛》《诠释之冲动》《体会死亡》《美学理论》《爱在流行》《神在人间》《众生的导师:佛陀》《南十字星风筝线》《神话学辞典》《与改变对话》等。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它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

    ——麦尔文·摩斯,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

    穆迪博士在书中所述的研究将燃亮并确认我们两千年以来被告知的事实——死后仍然会有生命。

    ——伊丽莎白·库勒罗伯斯,著名医学学者

    本书开创出一个过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学界搁置一旁的研究大领域。

    ——黄荣村,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

    名人推荐

    穆迪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布鲁斯·葛雷森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

    《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它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

    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

    ——麦尔文·摩斯 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 著名濒死体验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书中所述的研究将燃亮并确认我们两千年以来被告知的事实——死后仍然会有生命。

    ——伊丽莎白·罗伯斯库勒 濒死体验研究先驱,畅销书作家

    本书开创出一个过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学界搁置一旁的研究大领域。

    ——黄荣村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

    图书目录

    序一 濒死体验的经典之作

    序二 一窥死亡的些许样貌

    序三 以融合科学和哲学的观点来阐述死后的世界

    序四 濒死体验的珍贵启示

    英文纪念版序 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

    英文初版序 一位正直诚实的研究者所写的书

    导论

    第一章 死亡的现象

    第二章 死亡经验

    无以名状

    听到消息

    平和与宁静的感觉

    声响

    黑暗的隧道

    脱离身体

    和别人相遇

    光的存有者

    回顾一生

    边界或界线

    回程

    告诉别人

    对生活的影响

    对死亡改观

    佐证

    第三章 以古喻今

    《圣经》

    柏拉图

    《西藏度亡经》(《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伊曼纽·斯威登堡

    第四章 答客问

    第五章 诸家解释

    超自然的解释

    自然科学的解释

    心理学的解释

    第六章 感言

    后记 二十一世纪的濒死体验

    致谢

    出版后记

    后记

    你走在街上,看着日出日落,看着阴晴雨雪,看着春去春回。你听见婴儿诞生的喜悦,你听见逝者亲属的悲恸。我们的生命,究竟如像那循环的太阳,短暂地隐去而又出现,还是如跳动在蜡烛上的火焰,终归消逝在深夜里?大概每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之后,有人会选择用琐碎匆忙的生活让自己忘却疑问,有人投身于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有人则勇敢执著地去寻找答案。而本书的作者,雷蒙德·穆迪博士,便是最后这一种人。他本来在弗吉尼亚大学哲学所研究伦理学、逻辑学与语言哲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而由于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之后又进入医学院学习,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医学院教授医疗哲学。也许正是这样复杂的背景,才让穆迪博士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濒死体验”现象,以执著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它,并以巨大的勇气将其公诸于世。

    “濒死体验”的概念由穆迪博士在1975年首次提出,指一个人的生命因重病或突发事故而濒临死亡边缘,历经九死一生又恢复意识后所诉说的不可思议的体验。那时,他因为偶然听到一个著名的精神科医师讲述自己“死”后灵魂离体、遇到光体、快速回顾人生的奇特经历,又在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时不断听到有学生提及与上述类似的经历,深受震撼,便深入到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当中。他通过讲述和分析直接或间接采访到的150个有此经历的个案,总结出“濒死体验”特有的十五个共同元素,并加入哲学、自然科学与心理学对该问题的解释,最终写成这部极具科学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

    本书一经出版,便同时在学术界和大众中引起了轰动,因为它同时挑战了不承认死后生命的科学家们和部分不允许提及死后世界的传统宗教人士。很多人冷嘲热讽地说全书不过都是穆迪博士的幻想,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抱着好奇与科学态度的人们相继投人到“濒死体验”的研究中。

    几十年过去了,科学已经站到了穆迪博士这一边,不断有新的证据来证明“濒死体验”的真实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哲学家投入到这个令人震憾的神秘领域,世界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濒死体验”研究所,相关书籍、论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无数人对死亡的看法都因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穆迪博士也从未停止其事业,不但出版相关书籍12本,在全球累计达到2000万册的销量,还积极在高校、社团、电视等公共领域讲述自己的研究进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因死后生命存在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因穆迪博士的这些贡献,他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被《纽约时报》评为“濒死体验之父”。

    本书自1975年初版,不断再版,创下全球销售1300万册的惊人纪录,至今仍然是研究“濒死体验”、探索生死奥秘的经典著作。虽然之前有过数版中译本问世,但因其存在一些内容不全、翻译不流畅等问题,我们特意重新引进了《死后的世界》25周年特别纪念版。这不但是目前为止内容最详尽、翻译最准确易懂的版本,还增加了国内外几位著名医学家、科学家的推荐序,并在书末附《21世纪的濒死体验》,非常全面地回顾了几十年来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走向。

    最后,正如书中所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放下对“死后世界”是否真实存在的偏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读完此书。我们相信,它一定会让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开始全新而喜悦的生活。

    序言

    英文纪念版序 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

    25年前,雷蒙德·穆迪的《死后的世界》改变了全世界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穆迪医生的研究在整个世界传开来,他告诉现代人们对于死后经验可以有什么期待:隧道、白光,也会有死去很久的亲友在“彼岸”等候我们。想一想,在25年前,这样的意象还不常和死亡经验联系在一起。弗吉尼亚大学的精神医学教授布鲁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曾说,穆迪的研究开启了“一整个新的世界”。我们集体的世界观改变之大,让人几乎忘记在1975年该书出版以前的文化限制。

    在《死后的世界》出版以前,“濒死体验”一词甚至不存在。医生们称之为“拉撒路综合症”,暗示着那是医学上的病理现象。病人也不会把任何经验叫作“濒死体验”,大概都认为那不是其自身有精神疾病就是药物引起的幻觉,再不然就是脑部缺氧。当穆迪医生花时间倾听心脏病发作而活下来的病人谈他们的濒死体验,我们的社会才顿时集体“醒悟”。人们开始明白,当我们死去的时候,会有灵性的事情发生。根据盖洛普的调查估计,5%的民众曾经有濒死体验,但是他们大多因为害怕被嘲讽而羞于启齿,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真实的。

    《死后的世界》之所以风行一时,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文明的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丧失了关于死亡和临终的集体社会神话,其二是有系统地贬低任何和人类灵性面向有关的东西。穆迪医生的作品让我们想起自己骨子里其实是灵性的存有者,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有慈爱的光来接引我们,就是证明。当大限到来之际,我们的生命不是根据赚了多少钱或社会地位、声望去评断和诠释的,而是根据我们一生中和其他人分享了多少爱。在教会聚会以及传统宗教团体的参与度都是史上新低的时代,《死后的世界》重新点燃了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重要灵性的理解兴趣。

    《死后的世界》原本由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写序,她是死亡和临终研究的先驱,因此可以说是与本书相互辉映。尽管数万年来,人类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部分,但是在20世纪初,我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却爆发过一场血腥革命。死亡成了不自然的、肮脏的、用医学手段处理的,而且不能让大众看到的事情。19世纪80年代,大部分人都在家中去世;到了20世纪中叶,大多数人是死在医院里。由于医学的进步,对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预导致临终病人放弃了尊严,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到1900年后期,就连美国医学协会都说,临终病人承受的羞辱且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病人在死亡过程中的尊严荡然无存。

    1965年,当库伯勒罗斯医生写作她的《论死亡与濒死》()时,死亡是没什么人想讨论的话题。临终病人深受“爱的谎言”折磨。他们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因为旁人觉得真相对病人打击太大,会让病人绝望。当然,社会科学家证明了临终病人总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医界和社会只是用爱的谎言蒙住眼睛,对死亡的事实视而不见。

    库伯勒罗斯医生敢于和临终病人谈论他们的感受,此举招致她在芝加哥医院的同事们对她产生极大敌视。例如说,有个护士愤愤不平地问她,告诉病人只有几个礼拜可活,她是不是很高兴。库伯勒罗斯医生发现,那些病人早就知道自己只剩几个礼拜的生命,而且承受着社会对于死亡的恐惧所带给他们的孤独和隔离。虽然库伯勒罗斯对于理解临终者的灵性状态贡献卓著,但是她在第一本书里只讨论到死亡的各个情绪阶段,包括否认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即使是如此常识性的言论,我们的社会还是震惊不已。要一个以拯救生命而不是助长死亡为职志的医疗机构承认临终者居然有这样的感受,是可忍孰不可忍?20世纪60年代中期,尽管在美国有性爱和政治革命,却没有人敢讨论生死大事,临终的异象和灵性旅程也是个禁忌话题。

    又过了十年,社会氛围才准备好接受《死后的世界》。库伯勒罗斯医生已经预告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概念:临终者都能预感自己的死亡,甚至往往接受它。十年后,穆迪医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他说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熄灭,他借着足以改变生命的洞见,证实死亡是一个灵性充满活力的时刻。而这些洞见也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死后的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另一个指标,就是在它出版以后,类似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生命之初》、《死亡时的生命》、《生死之间》,以及我最喜欢的《猫王身后事》。《死后的世界》成了一个文化偶像,因为它回应了当时社会的灵性贫困。

    讽刺的是,让病人得以苏醒对我们讲述濒死体验的,正是那轻视且羞辱临终病人处境的医疗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期,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成功救回心跳中止的病人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虽然我们常听到一些关于死后世界的故事,但是在现代以前,很少有临床死亡后复活的案例。有了现代的急救加护医学以及随机应变的医疗团队,跟死神抢病人的事也就司空见惯。穆迪医生破天荒地察觉到,这些病人有助于我们对生命最后几分钟的理解。

    穆迪医生对第一代及第二代科学家的影响和这本书一样重要。一千年前,根本不需要像《死后的世界》这样的书,当时的人们都很熟悉临终的灵性层面。在1975年,并没有足够的文献证明死者会有关于另一个生命的异象,也无法证明这些异象是真实的,而不只是临终者的心理幻觉。二十五年后,该领域里几乎每一个洞察人类奥秘的研究者和科学家都认为,这些经验是真实的,而且是死亡历程很自然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濒死体验研究者包括康乃迪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斯·林恩博士(Dr. Kenneth Ring)、弗吉尼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布鲁斯·葛雷森博士,以及英国皇家精神医学院的神经精神医学家彼得·芬威克(Peter Fenwick)。他们以正规的科学研究技术得出和穆迪医生大同小异的结论。无数的研究者证明了这些经验真实不妄,而不是幻觉或脑部病变的结果。

    他们的工作启发了像我一样的第二代科学家。我们在西雅图儿童医院对孩子们的濒死体验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再次证明那些经验是死亡历程中真实的部分,而不是药物或脑部缺氧所致。这些孩子们都还太小,不知道要害怕死亡,也不知道濒死体验是什么,他们跟我们说的故事,和《死后的世界》里的成人故事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身为国家战争研究员的詹姆士·惠尼利医生(Dr. James Whinnery)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在可控的环境下诱发出濒死体验。他的研究对象是战斗机飞行员,他让他们待在一座巨大的飞行实验离心机里,以进入濒死状态。他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战斗机飞行员在高速战斗机里承受的重力反应。他证明了在离心机的压力下,战斗机飞行员也会有濒死体验。来自佐治亚州的精神科医生雷蒙德·穆迪、空军飞行医生惠尼利,以及我——西雅图的小儿科医生,各自研究濒死体验,并得到相同的结论,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穆迪医生的书刚出版时,医界的科学家们冷嘲热讽地说濒死体验只不过是幻觉而已。25年后,科学已经站在穆迪医生这一边。我不知道有哪个主流科学研究者没有得出类似的结论。过去七年来的科学文献里,关于濒死体验有三种主要论点,都和穆迪医生最初的研究成果一致。诸如库伯勒罗斯和穆迪这样的先驱,在当时必须面对怀疑和仇视的文化氛围,而今却有数十种研究濒死体验的主流科学期刊问世。在穆迪医生创造的氛围下,有数百名研究生以濒死体验的研究为题拿到学位,美国有半数的医学院也开设了探讨临终灵性层面的课程。

    现在,没有人会因为有幸拥有濒死体验而担心自己被嘲笑或是觉得精神有问题。《死后的世界》证明,濒死体验可以给他们正向的蜕变。当他们在临终时看到灵性的光,那些容易导致心脏病的愤怒和A型人格似乎都融化掉了。

    国际濒死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IANDS)是一个致力于提供那些有此经验的人们咨商和支持的机构,他们吸取种种研究经验和使命,建立起有助改变我们社会的组织,对于科学研究的奖掖不遗余力。其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有数百个分会。而正是穆迪的《死后的世界》,直接促使了该组织的设立。

    25年来,穆迪医生始终像个拓荒者。科学家如果有像《死后的世界》如此非凡的成就和贡献,一般而言就会守着他的桂冠,以其余年修正和阐扬原本的见解。但穆迪并非如此,尽管他实至名归地获聘为内华达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却仍旧为研究生和大一新生开设关于濒死体验以及死后生命的科学研究课程。

    穆迪医生在出版《死后的世界》以后,继续投入到意识研究的探索中。他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端,而且会一直比我们其他人超前25年。

    例如说,1995年,他开发出了一种不用真正接近死亡就能诱发濒死体验的技术。他利用该技术让人们可以和死去的亲友接触。穆迪医生在研究古希腊关于濒死体验的起源时,重新发现了古希腊医生用于袚除仪式的一种冥想密室的方法,亦即所谓的“心灵暗室”(Psychomanteum)。于是他建造了自己的“心灵剧场”,进行了数百次临床试验。如今在美国有十几个“心灵暗室”在从事该实验。同时,俄罗斯的物理学家伊凡·狄米崔夫(Ivan Dmitriev)也发现了“心灵暗室”,由精神科医生奥尔嘉·卡里提第(Olga Kharitidi)用来诱发脱离身体的知觉以及前世经验。

    自从重新发现“心灵暗室”以来,穆迪医生继续研究如何将濒死体验的力量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次他问我说:“我们为什么要等到死了才能体会到这个美妙的蜕变经验呢?”

    他目前在研究不需要“心灵暗室”的专业设备也能以冥想技术诱发出该经验的方法。奇怪的是,在他对灵性经验的理解和诱发的研究里,幽默经常是很重要的元素。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关濒死研究的任何成果,都是受穆迪医生的启发。我第一次遇到穆迪医生,是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脑部研究的研究员,而我原本的兴趣是在放射线以及抗癌药物对脑部的影响。当时我正担任重症看护医生的职务,以值夜班时见证到一个孩子的濒死体验为基础,发表了一篇论文。

    我们在西雅图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将濒死体验的研究视为繁忙的医疗工作以外有趣的副业。我对该领域涉猎不深,早期发表关于濒死体验的论文也只是在我的履历上累积足够的论文数量而已。我把那些经验当作“有趣的罕见疾病”(fascinomos),也就是说,有趣但不是很重要。

    但是我和穆迪医生的相遇改变了这一切。他读过我第一篇关于儿童濒死体验的论文之后,表示很想要见我。整整三天,我们不间断地讨论濒死体验。我清楚记得当时医院打电话叫我回去为一位重伤病患施行急救。穆迪医生陪我赶到医院,在我照护病患的时候,只要一有空,我们就继续讨论,然后回家路上接着聊下去。

    他启发我以严谨的态度去思考这些经验,以及它们对于理解人类意识本质的重要性。临终病人昏迷的脑部对于四周环境仍然有意识和知觉,也能和另一个灵性世界互动,这一点对于理解脑部如何作用而言,意义非常深远。他预测说,濒死研究会让身为一个神经科学家的我声名大噪,而不是当时我所投入的前景被看好的癌症研究。

    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曾经写道,死亡的意象是神话学的开端。而神话则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只是活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也继承了死去人们的遗产,他们在先于我们很久以前就来了,当我们走了以后,他们还会在这里很久。人类的神话为个人的生命赋予意义,也帮助我们解释各种无法被理解为“正常”的事件,例如死亡。

    现代社会摒弃了死亡和社会之间存在了几万年的关系。现代葬礼对尸体不理性的防腐处理正好反映了这一点,而这是一百年前才有的习俗。我们失去彼此的关系,也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的社会左支右绌。漂泊不定、忧郁症、药物滥用、酗酒、路霸、枪支暴力,都根源于灵性智慧的匮乏。

    穆迪医生的《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忆起关于死亡的永恒智慧。我们不只是死去而已,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若我们有意识地死去,就会对我们的生命了解更多,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愈加开阔。借着理解濒死体验,我们回想起部落萨满的智慧、《西藏度亡经》的洞见,以及伟大的世界宗教的起源。穆迪医生的《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他的书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一本无论是25年以前或25年以后都极为重要的书。

    麦尔文·摩斯

    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著名濒死体验研究者

    2000年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2月8日

  • 上一篇百科:跨一步,就成功
  • 下一篇百科:刘墉画集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