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方镁石
方镁石

方镁石

(无色到浅灰色的玻璃状的石头)
方镁石含镁金属60.32%,天然方镁石里镁常被铁(达6%),锰(达9%)锌(达2.5%)所代替。构成变种,在MgO-FeO及MgO-MnO系列里,加热到1050℃后,能生成完全固溶体。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完好晶形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或浑圆粒状。
方镁石资料
  • 中文名:方镁石
  •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到不透明
  • 别名:游离状态的MgO晶体
  • 类别:镁的氧化物
  • 晶系:等轴晶系
  • 简介

    英文名称periclase,是镁的氧化物矿物,方镁石是指游离状态的MgO晶体。MgO由于与SiO2、Fe2O3的化学亲和力很小,在熟料烧过程中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它以下列形式存在于熟料中:

    ①溶解于C3A、C3S中形成固溶体。

    ②溶于玻璃体中。

    ③以游离状态的方镁石形式存在。研究者指出,前两种形式的MgO含量约为熟料的2%,它们对硬化水泥浆体无破坏作用。而以方镁石形式存在时,由于其水化速度很慢,要在半年至1年后才明显开始水化,而且水化生成氢氧化镁,体积膨胀148%,因此会导致安定性不良。方镁石膨胀的严重程度与晶体尺寸、含量均有关系,尺寸越大、含量越高,危害越大。在生产中应尽量采取快冷措施,减小方镁石的晶体尺寸。

    物理化学性质

    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

    纯者无色,通常为灰白色、黄色、棕黄色、绿色,甚至黑色。白色条痕。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到不透明。解理完全。硬度5.5-6。相对密度3.5-3.9。不导电。在a粒子作用下产生波动传导性。熔点2800-2940℃,约在1100℃时发生塑性变形。易溶于稀盐酸、稀硝酸。含镁方解石灼烧后变黑。矿粉用水浸湿,呈碱性反应。加硝酸钴溶液烧之呈肉红色(镁的反应)。

    用途

    产于变质的富镁碳酸盐岩石中。方镁石易变为纤维状或鳞片状的水镁石、水菱镁矿和蛇纹石,这些矿物可依方镁石形成假象,或在水镁石中成残余核心。大量富集可作制镁原料。人造方镁石是一种耐火材料。

    特征

    颜色多为浅色,透明半透明。解理完全,硬度大。均质性。易溶于盐酸硝酸,耐高温。呈镁的微化反应。

    产地

    国外文献中见于瑞典和意大利有锰方镁石和铁方镁石。我国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鉴别出有方镁石。

    结构特性

    比较原渣和实验渣,两者都有黑色豆状方镁石。只是,原渣的方镁石固溶了少量的Mn、Fe元素,实验渣的因不含Mn但固溶了铁氧化物。分析这两种渣的其它矿物成分,均没有镁元素。说明了高C/S的转炉钢渣,为了减少炉衬侵蚀而加入的MgO主要以游离态的方镁石形式存在。

    G-1渣密集分布着粒径在5~10μm之间的方镁石。将视场红色方格微区内图像放大至3500倍后,发现部分方镁石中出现黑白相间的网状物质。根据背散射电子图的特征,原子量大的元素呈现出的颜色更白亮。又经EDS成分分析,可证实这些白色物质应为铁氧化物,这些铁元素是在熔融反应过程中扩散进入MgO晶粒,并以方镁石固溶体的形式存在。

    对于平衡态的熔渣体系,FeO-Fe2O3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Fe2+/Fe3+比值决定于体系的温度、总铁量以及氧化性气氛,但具体的比值难以确定。分析MgO-FeO、MgO-Fe2O3相图,若Fe全部以FeO(22.5%)形式存在,FeO固溶于MgO晶粒而形成的高熔点(Mg、Fe)O相;若Fe全部以Fe2O3(25.0%)形式存在,Fe2O3先与MgO反应生成MgO·Fe2O3(简称MF),随温度升高,MF又固溶于MgO中形成高熔点(Mg、Fe)O相(最高固溶度可达70%)。而这类MF在冷凝过程中,又会从MgO中结晶析出,以网状组织形式存在。

    性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碱度转炉钢渣的硅酸盐类矿物与方镁石的熔点,远大于铁酸盐类矿物的。因此,可以选择CaO-MgO-SiO2三元相图作为理论依据。将P2O5数量并入SiO2,固定CaO/MgO=5不变,各组元成分为CaO-66.7%,MgO-13.3%,SiO2-20%,即为CaO-MgO-SiO2拟三元相图的A点,其主要构成矿物为硅酸三钙石灰和方镁石。在G-1渣的基础上,不断增加SiO2含量时,熔渣各相完全结晶后得到的矿物信息。显然,随熔体C/S值的不断减少,实验渣系先后穿过硅酸二钙、钙硅钙石、镁黄长石、假硅灰石等区域。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往熔融态渣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改质剂SiO2,促使钢渣平衡相区由方镁石向镁硅钙石、镁黄长石区域转变,可以实现转炉钢渣彻底消除游离态方镁石的目标。

    以G-1渣为基础渣系,在1600℃时,往熔渣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40%的SiO2,使用SEM、EDS和XRD等现代分析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数据如下:

    G-1渣主要有三种矿物:深灰色豆状(Mg、Fe)O、灰色球形固溶了磷元素的2CaO·SiO2(简称C2S)以及基质相铁酸二钙。含镁矿物主要是(Mg、Fe)O,其它两项中并没有发现镁元素的存在。

    G-2渣的方镁石粒径(主要在15~50μm)大于G-1渣的,这是因为试样晶体粒径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空冷过程冷速难以精确控制,又加之扫面微区的人为选择,故而出现了晶粒尺寸大小上的差异。G-2与G-1两种渣的矿物结构十分相近,只不过,S-2渣的两个方镁石之间的基质相首次出现了网状结构的细小物质,经EDS分析,很有可能是钙镁橄榄石和铁酸钙镁。

    G-3渣的方镁石数量明显减少,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硅酸钙盐和基质铁酸钙盐中的镁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在样品缓慢加热至1600℃,反应平衡后体系可能为液、固或熔融状态。若以CaO-MgOSiO2-Fe2O3-P2O5五元渣系作为研究对象,当样品在高温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为了更好地研究此状态下体系内各矿物相的生成与分解反应,将整个体系划分为若干个微小区域,而这些微小区域各部分的成分与结构都均匀且一致。任意选取一微小区域,研究此微区内各物质的变化现象。根据离子-分子共存理论,若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为液态,微区内存在的物质应为Ca、Mg、O、[SiO4]、[PO4]和[Fe2O4](因数量较小的[PO4]和[SiO4]在结构上相近,故将其与[SiO4]一起考虑);若为熔融态,微区内各物质应是Ca、Mg、O、CaO,MgO,SiO2、[SiO4]和[Fe2O4];由于实验渣系Fe2O3含量较高,而其与其它氧化物反应生成低熔点无机物,所以微区为固态的可能性不大。金属阳离子一般分布于硅酸盐晶体结构的四面体和六面体空隙,由于Ca-Si之间的化学作用力大于Mg-Si之间的,且Ca离子半径0.106nm大于Mg离子半径0.078nm。因此,在同一条件下,Ca离子扩散所需的能量要大于Mg离子所需的能量,这表明Ca离子与[SiO4]4-离子形成的硅酸盐结构较之于Mg离子的更为稳定。因而无论微区处于何种状态,Ca或CaO都要优先与SiO2或[SiO4]4-反应生成新相。若微区中Ca或CaO的含量超过SiO2或[SiO4]反应所消耗的量,即硅酸盐晶体结构中所有的四面体和六面体间隙都已被填满,那么多余的将与[Fe2O4]反应生成低熔点铁酸盐;若SiO2过量,那么过量的SiO2将与Mg或MgO反应,或者生成更为复杂的钙-硅矿物相。

    因此,熔渣的C/S值降低使其饱和氧化镁浓度增大,原来游离形态存在的方镁石会逐渐溶入硅酸钙盐中,直至完全消失。

    分析G-4~G-5渣的矿物性质,这两种渣的组成矿物非常相近,但在矿物的形貌、数量和分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与前面3种渣相比,G-4~G-5渣的矿物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G-5渣主要由CMS、C13M3S10P2A2F2和MF组成,基本上已看不到黑色的方镁石。

    XRD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G-1~G-3渣的方镁石数量随着C/S值降低而减少。而G-4~G-5渣,表示方镁石的强度峰已消失了,这就意味着渣的构成矿物中已经没有了方镁石。

    总结

    (1)高碱度转炉钢渣的镁元素主要以游离态方镁石形式存在,且固溶了少量的Fe、Mn等二价金属元素,而在其它构成矿物中,并没有发现镁元素;

    (2)随C/S值的降低,转炉钢渣的矿物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游离态的方镁石完全消失,转而溶入硅酸盐和铁酸盐。对于初始C/S值为5.0的实验渣,在加入20%酸性改质剂SiO2后,即C/S值小于1.67,方镁石矿物基本消失;当C/S=1时,实验渣的主要含镁矿物为CMS和MF。故可知,通过成分改质处理方法可完全消除转炉钢渣的游离态方镁石,进而利于它作为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应用;

    (3)方镁石是转炉钢渣的一种矿物,它随C/S值的变化情况必然与渣的其它矿物有着紧密联系。SiO2的加入,首先与CaO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过量的SiO2将与MgO反应。从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当C/S降低时,C3S→C2F→CMS的变化情况。这也意味着,SiO2的改质对转炉钢渣游离氧化钙的减少有着积极的作用;

    (4)成分改质作用肯定会对转炉钢渣的胶凝活性产生影响,围绕这一点的相关工作正在开展。

  • 上一篇百科:膦酸
  • 下一篇百科:铵盐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