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黄河铁牛
黄河铁牛

黄河铁牛

(蒲津渡遗址文物)
黄河铁牛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北侧。唐开元十二(724年)所铸造,是蒲津渡浮桥的地锚。1989年蒲津渡遗址开始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了4尊铁牛、4个铁人、2座铁山、4个铁墩、7根七星铁柱等唐代蒲津渡浮桥遗物。[1][2]基本信息
黄河铁牛资料
  • 中文名:黄河铁牛[1]别名
  • 所属地区:山西省永济市
  •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永济唐铁牛博物馆[1]文保级别
  • 黄河铁牛呈田字状分布,西北、东北、西南、东南方向分别为一、二、三、四号铁牛。铁牛约长3.3米,高2.5米,每个铁牛重约70~75吨。

    黄河铁牛是唐、宋、明代的文物,主要是当时为了固定蒲津桥,维护浮桥提拔作为地锚而修建的。其次,古人以牛为水兽是吉祥之物,用以镇河,制胜水患。[3][4][5]对研究唐代政治、军事、经济、桥梁、冶炼、铸造、工艺美术以及黄河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6]

    考古发掘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进行调查访问,最终确定铁牛位置决定动土挖掘。[7][8]

    1989年7月31日,第一尊铁牛出土。[7][8]

    1989年8月7日,四尊铁牛全部被挖出。铁牛的出土,为历史地理、黄河变迁、唐代冶金铸造技艺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9][8]

    1999年10月~2000年4月,对蒲津渡遗址进行了二次考古发掘。搞清了宋代地层和唐代的渡口地层。并将个体较小的文物进行转移保护。[10]

    2000年4月,第二次考古发掘结束,工程大规模展开。[10]

    设计铸造

    黄河铁牛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唐玄宗任命尚书张说主持修建的。[11]

    • 铸造用料:用料铁、锡(延展性更好)高达180余万斤[4]

    • 铸造种类:金属(合金)[4]

    • 铸造工艺:泥范铸造、铁范铸造、模范铸造[4]

    • 功能作用:镇河铁牛,是中国历代王朝为防御洪涝灾害沿河铸造,有镇河、标示水位、示警等作用。黄河铁牛具有加固蒲津桥的作用,铁牛作为蒲津桥“地锚”的重要部分,与铁柱、铁山、铁人等共同组成一个坚固完整的地锚系统,使桥更加稳定、更加结实。[4]其次,铸铁牛置于河岸,对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寓意为天下太平、造福百姓。[5]

    器物特征

    四尊铁牛都是头向西、尾向东,昂首挺胸、眼球突怒有神。[12]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整体呈现出牛向后退拉物的状态。牛尾向右上方卷曲,紧贴着牛背;牛尾下各有一根粗大的铁轴,每个轴都有纹饰并且都有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灯[13]。铁牛头部的花饰因雌雄也随之不同,公牛头部装饰简单,只有一个简易的圆环,母牛头部装饰比较精美,头部有两个圆环,上方的圆环略大一些呈花状,下方是一个略小的圆环。[13][14]

    一号铁牛和铁人

    西北方位为一号铁牛。一号铁牛总长316cm,牛长300cm,牛腹部宽109cm,角距85cm,耳距72cm,重26.1t,后轴直径43.6cm。[15]

    一号铁人为维吾尔族人,身高约1.75m,高鼻梁,尖鼻尖,深眼眶,头上戴着圆形的缀顶小帽,身上穿着轻盈长袍。[16][13][14]

    二号铁牛和铁人

    东北方位为二号铁牛。二号铁牛总长322cm,牛长305cm,牛腹部宽122cm,角距95cm,耳距64cm,重31.4t,后轴直径42.3cm。[15]

    二号铁人为室韦[a]人,身高约1.75m,顶身股粗壮,筋肉和骨头丰实,眉毛很粗,神态彪悍 ,头上佩戴束帽 ,身上穿着骑士服,手提在胸前,像牵缰勒马状态。[16][13][14]

    三号铁牛和铁人

    西北方位为三号铁人。三号铁牛总长325cm,牛长300cm,牛腹部宽115cm,角距82cm,耳距72cm,重45.3t,后轴直径44.6cm。[15]

    三号铁人为吐蕃[b]人,鼻梁上下等宽,眼睛深邃 。头上戴一顶缀耳帽 ,身上穿着一件藏袍 ,左臂套在袖内 ,右臂袒露在袖外 。[16][13][14]

    四号铁牛和铁人

    东北方位为四号铁牛。铁牛总长330cm,牛长300cm,牛腹部宽125cm,角距91cm,耳距68cm,重45.1t,后轴直径42cm。[15]

    四号铁人神态慈祥端庄且文静,头戴‘相公’ 帽 ,身着短袖翻领的唐代服装。曲肘双手呈握拳状,放于右胸,为汉民族。[13][14][16]

    其它器物

    四尊铁牛中有两座铁山,铁牛、铁人、铁山最中间有一根中心轴,中心轴的后边有七根呈北斗七星排列的铁柱。在铁牛的前方有一道明代防护石堤约70米,中间有一段石阶,还有明正德十六年(1521)记事碑一通。[1][2]

    文物保护

    1991年,山西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提出三个意见保护方法:就地保护[c];填埋保护[d];抬升保护[e]。并决定将文物露天放置,[10]

    1996年2月,国家文物局对保护工程原则进行调整。[10]

    1997年3月,确定将文物抬高12.2米,复原遗址的保护原则。[10]

    1999年,对遗址进行二次考古挖掘,将较小的铁质文物进行保护转移。[10]

    2000年,修建保护平台正式展开。[10]

    2004年,保护工作正式完成。[10]

    文物价值

    黄河大铁牛体积之宏、分量之重、铁质之优、造型之妙、工艺之精以及其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16]它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桥梁架设、冶炼铸造以及黄河地理变迁等都提供了研究材料。大规模铸铁工程,显示了唐代的铸铁技术,两岸铁牛、铁人等耗铁160万斤,占当时全国铁年产量的4/5,可见唐代具有建立如此重大工程的能力。黄河铁牛雕塑群是国家工程,无论是铸造和雕塑,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的水平。[2]从四位策牛人的服饰来看,可知四人分别是维吾尔族、 室韦、吐蕃、汉族,显示了大唐盛世,八方来贺的理念。[17]

    注释

    [a]蒙古族

    [b]藏族

    [c]保持文物遗址的原地、原位、原貌。

    [d]现将文物填埋回去,等待资金好转再进行保护。

    [e]脱离潮湿有害的环境,使铁质文物在新环境中得到尽量妥善的保护。

    参考资料

    [1]GB/T 7714 李春荣. 黄河铁牛[J]. 史志学刊, 1990, (5): 43-45.

    [2]谭德睿. 黄河铁牛——中国铸造史上一次特重型铸件的铸造——《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四十七 .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 2010年第11期1077-1078,共2页

    [3]龙天水. 《中国牛业科学》. 1990: 90-90.

    [4]GB/T 7714 白燕培. 黄河蒲津渡唐开元铁牛及铁人雕塑考[J]. 农业考古, 2018, (1): 228-231.

    [5]GB/T 7714 王萍. 铁牛的传说——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J]. 东南文化, 2000, (6): 113-115.

    [6]侯政民. 《沧桑》. 2002: 61-62.

    [7]龙天水. 沉睡千年唐代镇河 铁牛出土面世 . 《中国牛业科学》, 1990年

    [8]《捞铁牛》的牛,到底有多牛?.山西文物局. [2023-02-14].

    [9]GB/T 7714 祁涛. 连舟于河 锻索为桥 ——蒲津渡遗址探索刍议[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 (1): 218-219.

    [10]刘永生. 保护蒲津渡铁牛 十六年磨一剑. 中国文化遗产, 2007-12-15

    [11]吴为山:黄河大铁牛.腾讯网. [2023-04-07].

    [12]周秦. 黄河大铁牛. 《金属世界》, 2003

    [13]樊旺林;林茂林;蓬筚. 唐铁牛与铁人考究. 1991: 26.

    [14]GB/T 7714 薛瑞发. 蒲津渡黄河铁牛的造型艺术[J]. 大众文艺, 2017: 122.

    [15]樊旺林、林茂林. 黄河大铁牛[J]. 金属世界, 2003: 21.

    [16]郝尹绮,. 黄河蒲津渡铁牛群 的艺术特 . 文物世界,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17]GB/T 7714 吴为山. 黄河铁牛的价值[J]. 雕塑, 2009, (4): 129.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0月23日

  • 上一篇百科:丁村人
  • 下一篇百科:初婚初育证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