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健忘
健忘

健忘

(中医术语)
健忘资料

简介

  • 英文名称:Forgetfulness;Amnesia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古籍摘选

  • 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心脾,使神意清宁,思则得之矣。(《严氏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

名词解释

  • 以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术语在线

  •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 健忘是指人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疾病。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对健忘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书中将健忘称为“善忘”、“喜忘”。

  • 疾病特点

  • 病久体弱,并有其他虚弱症者易发此病。

  • 持续的压力和紧张易引发此病。

  • 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

  • 外伤、中毒、酒厥等也可导致健忘。

病因病机

  • 心脾不足,肾精虚衰是健忘的主要病因。

  • 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现代医学范畴

  • 现代医学中将健忘分为功能性健忘和器质性健忘,有健忘症状者可参照本病论治。

辨证论治

  • 临床上治疗健忘以补肾填精益髓为基本原则。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养精填髓、益气养血、化痰通窍、滋阴补肾、祛痰醒脑。除了药物及食物治疗外,推拿治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 证型:肾精亏虚

    • 证候:健忘,形体疲惫,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遗精早泄,舌红,脉细数。

    • 治法:补肾填精。

  • 证型:心脾两虚

    • 证候:健忘失眠,食少,心悸,精神疲倦,舌淡,脉细。

    • 治法:补脾益气、补血养心。

  • 证型:肝气郁结

    • 证候:健忘,心悸,胸闷,胁胀,喜太息,善惊易恐,苔薄,脉弦细。

    • 治法:疏肝理气。

  • 证型:年老神衰

    • 证候:遇事善忘,形体衰惫,神志恍惚,气短乏力,心悸少寐,腰酸腿软,纳少,尿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 证型:痰浊上扰

    • 证候:健忘,嗜卧,头晕,呕恶,胸闷,咳吐痰涎,苔腻,脉弦滑。

  • 证型:心肾不交

    • 证候:遇事善忘,腰酸腿软,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或遗精,头晕耳鸣,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 治法:交通心肾。

  • 证型:血瘀闭阻

    • 证候:遇事善忘,心悸胸闷,神思欠敏,表现呆钝,言语迟缓,面唇暗红,舌紫暗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 证型:痰瘀闭阻

    • 证候:遇事善忘,神思欠敏,语言迟缓,表情呆钝,舌有瘀点,苔白腻,脉滑或细涩。

    • 治法:祛痰化瘀。

预防调护

  • 由于疾病引起器质性健忘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 器质性健忘应加强思维训练,应加强体育锻炼,为脑部提供丰富血供。

  • 功能性健忘者记忆内容时应理解透彻,记忆后应经常复习。

  • 功能性健忘者生活中应劳逸结合,不宜长时间记忆。

  • 避免焦虑、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 上一篇百科:躁动
  • 下一篇百科:腾讯之道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