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自然 >蜥蜴目
蜥蜴目

蜥蜴目

(爬行纲的一目)
蜥蜴目是爬行纲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多数为中、小型爬行动物。一般种类四肢发达,指、趾5枚,末端有爪,适于爬行和挖掘。少数种类四肢退化或缺失,具长尾。有肩带及胸骨,眼睑可动,舌扁平形,能伸缩,但无舌鞘。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或穴居种类。蜥蜴目动物约3750种,分隶于16科,除南极洲外,广泛分布于全球。中国已知约9科150多种。
蜥蜴目资料
  • 中文名:蜥蜴目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索动物亚门
  • 纲:爬行纲亚纲双孔亚纲目蜥蜴目
  • 种:多达4000余种
  • 分布区域: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 简介

    蜥蜴目LACERTIFORMES

    蜥蜴目已知约3000种,可分为4个亚目。大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具附肢2对。有的种类1对或2对均退化消失,但体内有肢带的残余。一般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第3眼睑)。舌发达,多扁平而富肌肉。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口的张大有限。一些种类的尾遇敌害时常自断,断裂后可活动一段时间,以转移敌人注意力并逃脱;尾可再生,再生尾与原尾外形有异。多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蠕虫等为食。有些种类兼吃植物,也有专吃植物的。卵生或卵胎生

    有鳞总目的蜥蜴目或有鳞目的蜥蜴亚目是现代爬行动物种最大的一类,多达4000余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形态多样,多数体型较小,包括现存最小的爬行动物,也有少数体型较大,而在史前时期则有些巨大的成员。蜥蜴目也可能是有鳞总目另外两个目的祖先。

    鬣蜥亚目

    鬣蜥亚目(Iguania):典型的鬣蜥亚目成员背上有鬣鳞,略似楔齿蜥,均四肢完整,不少种类可以 变换身体的颜色,并包括一些相貌最独特的蜥蜴。鬣蜥亚目下分3个或更多的科,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美洲鬣蜥科主要分布于新大陆,而另外两个科限于旧大陆。鬣蜥亚目树栖和水栖的成员均比其他亚目更多,但也有不少陆栖的成员。

    美洲鬣蜥科

    美洲鬣蜥科(Iguanidae)又称鬣鳞蜥科,是爬行动物中的大科,约有54属550~880种,主要分布于新大陆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也有少数分布于旧大陆的马达加斯加 岛和西太平洋的斐济、汤加等岛屿。美洲鬣蜥科的成员十分庞杂,可分成多达8个亚科,而这8个亚科也常被升级为8个不同的科。

    1、安乐蜥亚科

    安乐蜥亚科Polychrotinae是美洲鬣蜥科最大的亚科,多达11属和250~392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岛,少数可到达美国东南部。安乐蜥体型比较小,多为树栖,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相当于美洲的变色龙。

    2、美洲鬣蜥亚科

    美洲鬣蜥亚科Iguaninae有10属36~38种,分布于美国南部岛巴拉圭 之间的美洲大陆,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并有一个属分布于斐济、汤加等西太平洋岛屿,其中包括一些美洲体型最大和最著名的蜥蜴。绿鬣蜥Iguana iguana身长可达2米,是西半球最长的蜥蜴,常被当作宠物饲养。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分布于加拉帕哥斯群岛,是现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善于游泳,在海中进食。分布于斐济和汤加的低冠蜥Brachylophus属成员分布区与其美洲的同类相隔不下9000公里,它们如何到达这里很难解释。

    3、盔蜥亚科

    盔蜥亚科Corytophaninae有3属9种,分布于墨西哥到厄瓜多尔,体型较大,大者可接近1米,是行动敏捷的树栖蜥蜴,也擅长游泳,并可以在水面上用后肢奔跑一段距离。

    4、角蜥亚科

    角蜥亚科(Phrynosomatinae)有8属40~124种,包括角蜥、强棱蜥、犹他蜥等,分布于加拿大南部到巴拿马一带,主要为陆栖,有些种类可以生活于荒漠中。其中角蜥属Phrynosoma成员在遇到危险时眼睛可以喷出血来吓唬敌人。角蜥属体型短粗,与大多数蜥蜴截然不同,也与同亚科其他成员不同。

    5、项圈蜥亚科

    项圈蜥亚科(Crotaphytinae)有2属5~10种,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从美国俄勒冈州到墨西哥北部一带,主要生存于荒漠等荒凉地区,行动敏捷。

    6、嵴尾蜥亚科

    嵴尾蜥亚科(Tropidurinae)有13属120~292种,分布于中南美洲、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生活于从雨林到荒漠的多种生态环境中,多在陆地生活,少数为树栖或在岩石上活动。嵴尾蜥多体型很小,动作灵活。

    7、栉尾蜥亚科

    栉尾蜥亚科Hoplocercinae约有3属10种,分布于巴拿马到秘鲁一带,为生活于湿润或干旱森林中的陆栖蜥蜴,体型较小或较大,尾上有棘刺作为防御武器。

    8、盾尾蜥亚科

    盾尾蜥亚科Oplurinae有2属7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的科摩罗群岛,与美洲鬣蜥科其他成员相距甚远。在与马达加斯加岛邻近的非洲大陆只有鬣蜥科成员而没有美洲鬣蜥科成员,而马达加斯加岛则只有美洲鬣蜥科成员而没有鬣蜥科成员。盾尾蜥生活于干旱到半湿润地区,陆栖或树栖。

    盾尾蜥Oplurus sebae

    鬣蜥科

    鬣蜥科Agamidae有40~53属300~377种,分布遍及旧大陆的大多数温暖 地区,只是不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等一些岛屿上,而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最丰富,非洲和欧洲则较少。鬣蜥科有不少和美洲鬣蜥科相对应的成员,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类型。分布于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的长鬣蜥与美洲鬣蜥亚科的成员非常相似。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东部和菲律宾的两种海蜥与冠蜥亚科的成员颇有些相似。还有不少种小型的鬣蜥善于变换山体的颜色,颇似安乐蜥。鬣蜥科最独特的类型可以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找到。亚洲的飞蜥属Draco,体侧有肋骨撑起的皮膜,可以在空中滑翔。大洋洲的伞蜥Chlamydosaurus kingii,头上有大的皮褶,遇到危险时撑开以威吓敌人。大洋洲荒漠地区的魔蜥Moloch horridus,身上布满棘刺,以蚂蚁为食。

    飞蜥属Draco

    鬣蜥科的1属,体侧有由5~7对延长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发达的喉囊和三角形颈侧囊。体长150毫米以下,尾长约为体长的1.5倍。已知约16种,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中国产2种,一为裸耳飞蜥,鼓膜裸露;一为斑飞蜥,鼓膜隐没于鳞下。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广西和海南岛。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树上活动,很少下到地面。在树上爬行觅食时,翼膜象扇子一样折向体侧背方;在林间滑翔时,翼膜向外展开。滑翔可改变方向,但不能由低处飞向高处。飞蜥以昆虫为食。卵生。在地洞或树洞内产卵,每产2~5枚。

    避役科

    避役科Chamaeleonidae有4~6属85~15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岛,少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南部。避役即变色龙,可以说是最独特的蜥蜴,除了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外,还有能分别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长长的有粘性的舌头。避役科成员多数为树栖,有能缠绕的尾巴,脚趾也可以对握,可以牢牢地抓在树上。有些种类的避役头上还有角或其他突起物,比如东非的杰克孙避役头上有三只角,让人联想起史前的三角龙。

    变色树蜥

    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别名:马鬃蛇、雷公蛇、鸡冠蛇。变色树蜥头大而略呈四棱锥形,体躯稍侧扁,颈背有一列直立的鬣鳞,状如马鬃,故又称马鬃蛇。肩前无三角形小窝。四肢发达各有5指(趾),且具爪。体长100毫米以下。尾甚细长,几达体长的3倍。通身被覆大小相似、略呈覆瓦状排列的小鳞片。体侧鳞片朝后和向上。背面浅棕色,布以深棕色斑。眼周有6-8条深棕色辐射状线纹,尾部有环纹。体色可随环境而变。

    变色树蜥栖于灌丛草坡。白天活动,捕食各种昆虫。行动迅速,善攀缘上树。栖居洞穴,夏夜常在树枝上倒悬睡眠。卵生,每次产卵6-9枚。

    本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马鬃蛇酒”有驱风湿、壮腰健身功效;肉治小儿疳积。

    斑飞蜥

    斑飞蜥 Draco maculatus的主要特征是:体侧有由五条肋骨廷长部分所支撑的翼状皮膜,能在树枝间滑翔。体长80毫米,尾长125毫米左右。颈侧及咽喉下方均具囊褶。雄性喉囊褶比头长,末端钝尖;雌性的喉囊褶小,颈侧囊褶三角形。四肢细长,前肢向前拉超过吻端。尾基部在背面略拱起,其两侧毗邻排列的三角状鳞构成锯齿状。

    飞蜥是较典型的热带森林种类。栖息于森林中。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滑翔。捕食各种小昆虫。卵生,卵产于地上,每次2-5枚。

    本种在国内仅云南、广西和海南岛有分布。另有一种裸耳飞蜥(D.blanfordi),体型比斑飞蜥大得多,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

    大壁虎

    大壁虎 Gekko gekko,别名:蛤蚧、蚧蛇、合蛇。体型较大,全长在300毫米以上。吻鳞宽而不切鼻孔。头大,呈三角形。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无活动眼睑。四肢各有5指(趾),其间残存蹼迹,末端膨大,底部具单行褶襞皮瓣。第一指(趾)无爪,余四指(趾)均具小爪。尾粗大,其长度几等于体长。体背紫灰色,杂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尾暗灰色,有不规则的宽横纹。

    大壁虎主要生活于石灰岩山地,栖居洞穴。昼伏夜出,捕食昆虫。5-8月间产卵繁殖,每次产2枚,孵化约3个月。

    本种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亦有分布。它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蛤蚧”为著名的传统中药 材,有滋阴补肺、益精血、定喘止咳的功能。

    横斑蜥虎 Hemidactylus frenatus Schlegel

    横斑蜥虎的体型小,全长120毫米左右。头顶无对称排列的大鳞,吻钝圆,无能动的眼睑。头体背面覆以细鳞,胸腹部鳞片较大,成覆瓦状。尾稍扁,背面有16横排等距的大鳞,每横排有大鳞6片,遂成6纵排。后肢较前肢粗大,膨大的指、趾底部褶襞皮瓣成双行;第一指(趾)短小,但同样具爪。背面浅黄绿色;尾末端有横纹,腹面灰白色。

    横斑蜥虎主要栖居于屋檐等处。晚间常在近灯光处捕食小昆虫。尾极易断,再生部分无大鳞。

    本种为热带、来热带种类。在中国除广东大陆和海南岛有分布外,云南和台湾两省也有发现。

    蓝尾石龙子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 Boulenger体全长约180毫米,尾比体长三分之一以上。头顶有对称排列的大鳞。上鼻鳞一对,左右相触。鼻孔介于两枚鼻鳞之间。后颊鳞只一片。背腹鳞片平滑,圆形,呈覆瓦状排列。背正中两行鳞片不比两侧鳞片明显增大。雄性肛侧各有一大棱鳞。尾下正中一行鳞片宽大。背面棕褐色,有五条浅色纵纹与四条深色纵纹相同,尾蓝色。

    蓝尾石龙子主要枉息于灌丛草坡。日间活动,捕食昆虫。

    本种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巨蜥

    巨蜥 Varanus salvator是一种巨型蜥蜴,一般全长1米,大者达2.5米以上。吻狭长,舌前端深分叉,可缩入舌鞘内。有活动的眼睑,瞳孔圆形。四肢壮实,指趾具锐爪。尾长而侧扁。背鳞颗粒状,具棱;腹鳞长方形,呈有规则的横行排列。成年巨蜥背面黑色,部分鳞片有淡黄色斑;幼年巨蜥具黑白相间的大环纹。尾部黑黄两色交替成环纹,黑色环上常有小黄斑。

    巨蜥在山丘近水处生活。善游泳,能攀爬上树。吃鱼、蛙、各种爬行动物及昆虫,也常捕食老鼠和鸟类。6月间产卵于近水的洞穴或树洞,每产15-30枚,卵径约70-40毫米。

    本种在海南岛较多见,广西、云南亦有分布。它属中国二类保护动物。巨蜥肉可供食用,皮能制革。

    避役

    避役科Chamaeleonidae,身体侧扁,尾可扭曲成螺旋状,缠绕树枝。能根据不同的光度、温度、湿度等因素而变换体色故又名变色龙。避役科有4~6属85~15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向东至印度。指、趾对握,以前足内侧2指为一组,其余3指为一组,以后足外侧2趾为一组,其余3趾为一组,能将树枝抓握得更加牢固。头上常生有角、嵴或结节。头部两眼突出,可分别转动,眼球上只留下一条窄缝看东西,这样的结构能使一只眼睛盯住所发现的猎物,转动头部,然后射出舌头,准确地将猎物捕获。舌很长,舌尖宽,具腺体,分泌物可粘住昆虫取食。大多适应树栖生活,也有时生活于草本植物上。只有少数种类营陆地生活。有的种类卵生,有的种类卵胎生。

    壁虎亚目

    壁虎亚目Gekkota主要包括四肢健全的壁虎和由壁虎演化而来但四肢退化而外形与壁虎相差甚远的鳞脚蜥等,通常眼睛比较大,眼睑不能活动。这里还包括了两个分类地位不定的科,它们或许和壁虎有一定亲缘关系,或许没有。

    壁虎科

    壁虎科Gekkonidae有不下90属900~1000种,是蜥蜴中的第二大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岛屿和高山。壁虎属(Gekko)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与壁虎。蜥虎属中国已知4种,半叶趾虎属、截趾虎属和蝎虎属中国各有1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壁虎科身体扁平,尾可自行截断再生,多在夜间活动。壁虎主要为森林中的树栖蜥蜴,脚有粘附能力,但在沙漠等其他环境中种类也不少,也有一些成员在白天活动。壁虎科的成员比较复杂,可以分成几个亚科,也有人将壁虎科拆成2~3个不同的科。壁虎科中比较原始的成员具有可以活动的眼睑,而其他壁虎乃至同亚目的鳞脚蜥的眼睑均不能活动,它们常被单独划分成睑虎科Eublepharidae,有大约5属22种,又可分成睑虎和猫眼虎两大类。睑虎分布于非洲、亚洲和中北美洲,其攀附能力要弱于多数壁虎,更倾向于在地面活动。在大洋洲有约14属110种壁虎有时被单列为澳虎科Diplodactylidae。澳虎科中包括一些现存最大型的壁虎,其中生活于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多趾虎Rhacodactylus leachianus头体长就达24厘米,而新西兰有些不久前灭绝的种类身长更超过半米,新西兰也仅有澳虎出现而没有其他壁虎。其他的壁虎都保留在壁虎科中,这些成员分布广泛,并与睑虎和澳虎的分布区重叠,又可分成壁虎、沙虎和球趾虎三大类。壁虎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爬行动物,中国的蹼趾壁虎、无蹼壁虎等常能在城市建筑上出现。壁虎中也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爬行动物,如加勒比海岛屿上的一些球趾虎属成员Sphaerodactylus全长不过3厘米。壁虎生活于建筑物内,以蚊、蝇、飞蛾等昆虫为食。夜间活动,夏秋的晚上常出没于有灯光照射的墙壁、天花板、檐下或电杆上,白天潜伏于壁缝、瓦角下、橱柜背后等隐蔽处,并在这些隐蔽地方产卵,每产2枚;卵白色,卵圆形,壳易破碎。孵化期1个多月。壁虎去内脏的干制品入中药,名“天龙”,有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镇痉祛风和发散消肿的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神经痛、慢性关节炎、乳房肿块。

    鳞脚蜥科

    鳞脚蜥科Pygopodidae有7属35~36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及附近地区。鳞脚蜥科的祖先可能是澳虎,拥有一些和壁虎类似的特征,如眼睑不能活动,但体型与壁虎相差甚远。鳞脚蜥科成员无前肢,后肢退化成鳞片状,外表与蛇非常相似,但是有耳洞存在。多数鳞脚蜥科成员体长不到半米,口鼻部短,穴居捕食昆虫,而澳蛇蜥属成员体长超过半米,口鼻部长,捕食其他蜥蜴,澳蛇蜥Lialis burtonis也是鳞脚蜥科分布最广的成员,不仅几乎遍及大洋洲大陆,也见于新几内亚南部。

    夜蜥蜴科

    夜蜥蜴科Xantusiidae有3属18~26种,分布于美洲中部从美国西南部到巴拿马之间,也见于古巴。夜蜥蜴科身体扁平,没有活动的眼睑,多夜间活动,略似壁虎,但于壁虎的关系尚不明朗,也有人将其置于石龙子亚目。

    双足蜥科

    双足蜥科Dibamidae有2属11~16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穴居蜥蜴,由于对其所知甚少,分类地位不定。双足蜥科成员仅雄性有短的后肢,眼退化,体小似蚯蚓,从外表上看易与盲蛇、无足的石龙子或小型蛇蜥混淆。有人将其置于石龙子亚目,也有人将其列为一独立的亚目。

    石龙子科

    石龙子科Scincidae有85属1200~1300种,是蜥蜴中的最大一科。石龙子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种类最多,而欧洲,亚洲北部和美洲种类较少,在这些地方石龙子亚目其他科的 成员更加兴旺。石龙子科成员包括从热带雨林的善于攀爬的成员到沙漠中的可以在沙中游走的多种不同类型,有些四肢健全,也有些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有接近半数为卵胎生。石龙子科成员多数体型比较小,但也有些较大的成员,这些大型的石龙子分布于大洋洲,其中最大的是所罗门群岛的所罗门蜥(猴尾石龙子)Corucia zebrata,身长可达80厘米,是树栖成员,有似猴子般可以缠绕的尾巴。第二大的是大洋洲和新几内亚岛的几种柔蜥(蓝舌石龙子)Tiliqua,最大的身长可达60厘米,体格粗壮。大洋洲和亚洲南部还有另外一些比较奇特的石龙子,如新几内亚的三棱蜥Triboonotus,背上有三道似鳄鱼的大鳞。

    石龙子属Eumeces

    蜥蜴目石龙子科的1属。体长100毫米左右。体呈圆柱形;通身被复圆鳞,复瓦状排列,鳞下承以来源于真皮的骨板。头顶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眼较小,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深陷;舌长而扁,前端微缺。尾长超过体长,受到强烈干扰时,易自截其尾,断后能再生。已知约35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中国产6种,除黄纹石龙子分布于西北和华北外,其余5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其中分布广、数量多的有石龙子、蓝尾石龙子。石龙子常见于海拔 100~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公路旁、林间小路边、茶山、菜圃、玉米地、水沟边及林下落叶里,亦见于树干或树根上。捕食昆虫。卵生。有护卵习性。每产卵5~6枚。

    石龙子亚目

    石龙子亚目Scincomorpha是蜥蜴中的最大一类,包括将近半数的蜥蜴,多有典型的蜥蜴体型,但也有些四肢退化,很多成员尾可自行截断再生。

    非洲蜥蜴科

    非洲蜥蜴科Cordylidae是分布于非洲的小科,身上有厚重的鳞甲,有人将其分成环尾蜥科Cordylidae和板蜥科Gerrhosauridae两个不同的科。环尾蜥科4属52种,分布于非洲大陆,身上的鳞甲不仅厚重,还常呈棘刺状,具有很好的能力,其中最著名的是生活于非洲西南部沙漠中的犰狳环尾蜥Cordylus cataphractus,可以象犰狳或穿山甲那样将身体团成球状来保护自己,在团成球状时,用嘴咬住自己的尾尖。板蜥科6属32种,其中4属分布于非洲大陆,2属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身上的鳞甲不呈棘刺状。

    蜥蜴科

    1、草蜥属Takydromus

    蜥蜴科的1属。头顶具对称排列的大鳞,背部起棱大鳞排成纵行,腹部大鳞近方形。大腿腹面近肛侧有鼠蹊窝1~5对。受到强烈干扰时,尾易自截,断后又能再生。体背绿褐色,腹面灰白色,体侧下方绿色。刚孵出的幼蜥尾下常为红褐色。体细长,约50~60毫米,尾细长,为体长的两倍以上。世界已知约10种,分布于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中国有 6种、常见的有北草蜥、南草蜥和白条草蜥,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北草蜥栖息于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区的茂密草丛中或矮灌木林间,受到惊扰则迅速逃遁,在杭州地区的活动时间和食性是:4月初在11点前后最多,8月间每天9~11点和15~16点见到的个体较多,10月底在12~13点数量最多。以昆虫为食,春季主要吃蝗虫、卷叶蛾幼虫、鼠妇和地花蜂;夏季主要吃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螽斯)、也吃尺蠖蛾幼虫和鞘翅目昆虫。8月下旬在福建武夷山采到北草蜥的卵,每窝4~6枚,卵圆形,乳白色,卵径9~11毫米×11.5~14.5毫米。刚孵出的幼蜥全长74~82毫米,尾长51~60毫米。

    2、龙蜥属Japalura

    蜥蜴科的1属,体侧扁,常有鬣鳞,背鳞大小不一。肩前方常有斜行的褶,褶部色深,被细鳞。头长为头宽的1.5倍,吻棱与上睫嵴明显、颞部微隆起,鼓膜裸露或被鳞。舌较短,前端微有缺刻或略分叉。头体长不到100毫米,尾长200毫米左右。约有22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琉球群岛、印度尼西亚、中国的横断山脉。中国产11种,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台湾、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和甘肃。分布于而数量多的是草绿龙蜥和丽纹龙蜥。龙蜥栖息于海拔300~3500米的山区或山间盆地的公路旁、坡坎上、灌丛下、河边乱石堆中、林间空地、荒坡枯草间或菜地边老墙上。

    3、麻蜥属Eremias

    蜥蜴科的1属。体长不超过100毫米。吻较窄,吻棱不显。头顶大鳞对称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为粒鳞,腹鳞比背鳞大,近方形,向腹中线呈斜行排列。肩前方两侧至腹面有1明显 的皮肤褶形成的领围,领围游离缘为较大的鳞片。指、趾下面被棱鳞,股腹面有股孔。尾长为体长的1.5倍以上。已知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中国产9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丽斑麻蜥栖息于海拔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滩、山坡的乱石草丛中。以各别昆虫和蛛形类为食。4月末开始产卵,每产2~4枚,卵径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孵出幼蜥,刚孵出时全长17~19毫米。

    4、美洲蜥蜴科Teiidae

    美洲蜥蜴科是蜥蜴科在新大陆对应的成员,有人将其进一步划分为美洲蜥蜴科Teiidae和裸眼蜥科Gymnophthalmidae两个科。美洲蜥蜴科Teiidae有9属100~186种,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按体型大小可以分成大小两个类群,大型的成员如南美洲的闪光蜥Dracaena guianensis和双领蜥Tupinambis teguixin体长可超过1米,闪光蜥习性近似鳄鱼,为半水栖性,身上也有似鳄鱼的装甲,双领蜥习性似巨蜥,弥补了巨蜥在西半球的空缺。美洲蜥蜴科的小型成员中最著名的是健肢蜥或称鞭尾蜥Cnemidophorus,这是美洲蜥蜴科分布最北的成员也是唯一分布于美国境内的成员,其尾部细长,行动敏捷。裸眼蜥科有30属130~186种,分布于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各地,其中以南美洲热带地区最为丰富。裸眼蜥科成员均体型很小,多为典型的典型的蜥蜴体型,如下木裸眼蜥Gymnophthalmus underwoodi,体型似常见的石龙子。也有些种类的裸眼蜥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与其他四肢退化的蜥蜴不同,裸眼蜥科成员后肢退化比前肢退化更为显著,并有仅有前肢的种类。

    蛇蜥亚目

    蛇蜥亚目Anguimorpha现存种类不多,但拥有一些现代和史前最引人注目的蜥蜴,其中包括现存唯一有毒的蜥蜴,现存最大的蜥蜴和史前最大的蜥蜴。史前的大型蜥蜴远比现存的要大很多,更新世时生活在大洋洲的大型巨蜥比现存的最大的巨蜥至少要大一倍,而历史上最大的蜥蜴则是白垩纪生活于海洋中的沧龙,沧龙最大的身长可超过10米,是当时海洋中的霸主,与巨蜥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蛇蜥亚目的成员具有一些与蛇接近的特征,其中可能包括蛇类的祖先类型。有人将蛇蜥亚目与石龙子亚目合并,也有人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两个亚目。

    蛇蜥科

    蛇蜥科Anguidae有10~13属90~110多种,可以分成4个不同的亚科,两个亚科的成员四肢健全,另外两个则没有四肢而外形似蛇或蚯蚓。四肢健全的两个亚科为侧褶蜥亚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亚科Diploglossinae,均限于新大陆。侧褶蜥亚科有近40种,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热带地区,其中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种类最多。侧褶蜥为树栖或陆栖,树栖的成员有可以缠绕的尾。肢蛇蜥亚科有3属37种,其中很多种类生活于加勒比海诸岛,其他美洲热带地区也能见到。肢蛇蜥亚科成员多体型似石龙子,四肢细小,其中南美洲的缺肢蜥Ophiodes只有不发达的后肢,外貌与蛇蜥亚科的成员有些类似。蛇蜥亚科Anguinae是所有无足蜥蜴中最著名的,分布广泛,除了北美洲外,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也能见到,是本科唯一可见于旧大陆的代表。蛇蜥亚科成员外形与蛇非常相似,但是有可以活动的眼睑,有耳洞,尾部可以自行截断。蛇蜥亚科中拥有本科体型最大的成员,其中棕脆蛇Ophiasuarus apodus身长可达1.4米。另一个无足的亚科是蠕蜥亚科Anniellidae,仅以分布于美洲加利福尼亚州的北蠕蜥Anniella pulchra和墨西哥加利福尼半岛的南Anniella geroniensis为代表。蠕蜥身体很小,穴居似蚯蚓,有活动的眼睑但没有耳洞。蠕蜥亚科常被升级为独立的科。

    异蜥科

    异蜥科Xenosauridae包括北美洲的3~6种异蜥和中国的鳄蜥,21世纪以来夺趋向于将二者分列异蜥科和鳄蜥科,它们均为中等体型,身上有似鳄的鳞甲,卵胎生。异蜥分布于墨西哥到危地马拉一带,适应多种生存环境,鳄蜥仅产于中国广西部分地区,半水栖性。

    毒蜥科

    毒蜥科Helodermatidae包括北美洲的两种毒蜥,即美国西南部到墨西哥西北部的钝尾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和分布于墨西哥到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的珠毒蜥Heloderma horridum,它们是现存仅有的有毒蜥蜴,与毒蛇不同,毒蜥的毒牙不是在上颌而是在下颌。珠毒蜥体长可达1米,生活于热带落叶林或灌丛地带,钝尾毒蜥体型几乎要小一半,生活于荒漠和干草原。毒蜥都是行动缓慢的肉食动物,主要食洞穴中的幼鼠,也食鸟蛋等其他多种食物。

    毒蜥属Heloderma

    蜥蜴目毒蜥科唯一的1属。体粗尾短,外形笨拙,体表华丽,在黄色或橙色的背景上具暗色的网纹。头部略扁,背面和四肢外侧被有大的骨板。有2种:毒蜥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全长多在500毫米左右;珠毒蜥分布于墨西哥,全长达900毫米。本属颈椎8枚。无颞弓,只有少数腭骨齿和翼骨齿。以小型哺乳动物、他种蜥蜴以及鸟和爬行动物的卵为食。7月交配,7月末到8月中在开阔地带挖掘深约125毫米的洞穴,然后在穴中产卵3~7枚,卵径(67~75)×(33~39)毫米,白色,壳薄而粗糙。孵化期28~30天。毒蜥的下颌有毒腺,毒液通过导管注入口腔,再经毒牙的沟注入被毒蜥咬住的伤口内。人被毒蜥咬伤有痛感,但极少致命。

    婆罗蜥科

    婆罗蜥科Lanthanotidae又称拟毒蜥科,仅以婆罗州的婆罗蜥或称拟毒蜥Lanthanotus borneensis为代表。婆罗蜥科介于毒蜥科和巨蜥科之间,而外表则略似异蜥科成员。婆罗蜥没有耳洞,半穴居性,生活于婆罗州沙捞越的河岸森林中,但人们对其所之甚少。

    巨蜥科

    巨蜥科Varanidae有1属34~56种,主要分布于大洋洲,也见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 区。巨蜥科包括现存体型最大的蜥蜴,其中最著名的是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

    部分岛屿的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densis,身长可超过3米,重达165公斤,新几内亚岛的黄点巨蜥Varanus salvadorii有长达5米的不可靠纪录,但可靠纪录不到3米,黄点巨蜥身材远比科莫多巨蜥消瘦,同样身长重量要轻很多。巨蜥科也有些小型种类,如大洋洲的短尾巨蜥Varanus brevicauda头体长仅12厘米。巨蜥都食动物性食物,其中最大的科莫多巨蜥可以捕食大型的哺乳动物,小型的种类则以昆虫为主食,其他很多巨蜥食性广泛,包括腐肉、鸟蛋和各种能捕到的小动物。

    巨蜥属Varanus

    蜥蜴目巨蜥科仅有的1属。躯干粗壮,四肢发达,且具锐爪。头相对较小,吻略长。尾长,侧扁。肌肉丰富为强有力的自卫武器。通身被覆粗大的颗粒状鳞片。骨板退化或缺如。约30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到澳 大利亚。除产于澳大利亚的短尾巨蜥全长仅20厘米左右外,其余均为大型,最大的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巨蜥全长达4米。这类大型蜥蜴常被误认是鳄类。巨蜥上颞弓完整,无腭骨齿或翼骨齿,颈椎9枚。大多陆栖,善于攀爬,许多种擅长涉水,且可远离岸边游向大海。肉食性,大型的可捕食猪或小鹿。卵生。肉可食;皮用以制革,可做成花纹精美的钱包、表带等。中国产一种巨蜥,发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亦见于东南亚,全长可达1米以上。幼巨蜥具鲜明的黑色横纹,其上有黄色眼点,黑色随年龄扩展,杂以黄色,形成黑黄斑驳;腹面黄白色。常栖山区水边,以蛙、鱼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6~7月在岸边洞穴内或水边树洞内产卵15~31枚,卵径约70毫米×40毫米,壳柔韧。

    其他科目

    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

    低冠蜥Brachylophus vitensis

    带斑安乐蜥Anolis insignis

    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

    太阳角蜥Phrynosoma solare

    黑斑嵴尾蜥Tropidurus grayi栉尾蜥Hoplocercus sp

    飞蜥属Draco

    伞蜥Chlamydosaurus kingii

    横纹长鬣蜥Physignathus lesueurii

    菲律宾海蜥Hydrosaurus pustulatus

    魔蜥Moloch horridus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8月4日

  • 上一篇百科:触角
  • 下一篇百科:莺科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