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新月集
新月集

新月集

(1903年泰戈尔创作的诗集)
《新月集》 (The Crescent Moon,1903)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新月集资料
  • 中文名:新月集
  • 作者:【印度】泰戈尔
  • 外文名:The Crescent Moon
  • 类别:诗集
  • 字数:15000
  • 作品简介

    在《新月集》中,诗人书写了孩子纯净的心灵。孩子们喜欢玩简单的小游戏,且乐此不疲。“他们用沙子建造房屋,他们用空贝壳游戏。”“孩子,你多么快乐,整个早晨坐在尘土里,玩着一根折断的小树枝。”孩子们有着奇妙的想象,“如果我闹着玩儿,变成一朵金香木花,长在那树的高枝上,在风中笑得摇摇摆摆,在新生嫩叶上跳舞,妈妈,你认得出是我吗?”此外,《新月集》也描写了孩子和母亲的感情。“他知道慈母心中小小一角就可以容纳无穷的欢乐,被母亲逮住了紧抱在她慈爱的双臂里,远比自由甜蜜。”在诗人的笔下,诗中的母亲带有一种圣洁的光辉。

    作品目录

    家庭

    玩具

    水手

    十二点钟

    祝福

    孩童之道

    天文家

    对岸

    著作家

    赠品

    不被注意的花饰

    云与波

    花的学校

    恶邮差

    我的歌

    偷睡眠者

    金色花

    商人

    英雄

    孩子天使

    开始

    仙人世界

    同情

    告别

    最后的买卖 

    孩童的世界

    流放的地方

    职业

    召唤

    展开表格

    创作背景

    1908年到1919年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陷入低潮。泰戈尔因与领导民族自治运动的国大党领袖们发生意见分歧,主要反映在农村问题、宗教教源问题以及斗争方式等问题上,因而退出运动,于1907年回到家乡圣地尼克坦从事民族教育和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出版了一系列诗歌、小说、剧本、歌曲、书信和杂文等著作。其中,他的哲理诗,可以说代表着诗人在这一阶段的思想特色:即通过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途径来实现社会改造这一任务,而爱则是人类的社会理想。《新月集》就是宣传人类爱的产物。

    《新月集》诗歌主要来源于泰戈尔在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另有一些英文诗。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泰戈尔认为,爱创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爱;而母爱、孩童之爱则是人类最真诚最纯朴的情感;这种感情灌注在每个人平常的生活之中,过分的熟悉常常让它不被关注和察觉,甚至是麻木而几近忘却。而“陌生化”理论总是从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不断更新着文学世界的感知方式,究其实质,陌生化理论就是要破除日常经验的遮蔽性和欺骗性,是要破除思维方式的机械性和习惯性。《新月集》中,诗人时而化身天真可爱的孩子,时而变成温存和善的妈妈,通过儿童新奇活泼的想象和母亲真纯怜爱的话语,把这种爱化作美丽的具体形象,产生了一种掠人心魄的魅力。

    在诗集中,诗人对神的爱体现在对自然与人最崇高的神性的爱上。在泰戈尔心中,神、真理、无限是同义语。人和自然是有限的,有限与无限必须统一融合,世界才会充满爱,呈现出欢乐与和谐。也就是说,在和谐统一的世界里,有限显现无限,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泰戈尔心中的神,不像西方的上帝那样虚无,那样的高高在上,难以企求,它存在于大自然和人中,是切实可感的“无限”。“从无限流向有限的泉水——就是“真”,就是“善”,也就是说,有限以真、善、美显示无限的神的存在。

    如果说泰戈尔歌颂的孩子对母亲的爱,象清沏的小溪,在阳光的折射下,产生活拨的美、晶莹的美;那么,泰戈尔描写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就如月夜下的竹笛,所产生的美感是那般轻幽、纯净。泰戈尔认为,宇宙最根本的原则是和谐与协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和谐一致的。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一样,人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际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而孩子对自然纯真的爱,就代表了人类“投入自然的怀抱”的心愿。《新月集》以火热的激情,欣喜的笔调,描绘丁一幅幅明丽而又优美,热烈而又淡雅的图画——儿童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诗的世界。它把我们带回到坐在泥土里,以枯枝断梗为床的时代,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滩上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滴为珠子的儿童的梦。

    艺术特色

    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孩子,母亲,诗人。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个纯粹视角,或者为母亲,或者是孩子,又或者是诗人自己的俯观的全知视角;纯粹视角下的诗歌主人公身份的单一性,排除了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身份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产生诗歌语言在情节叙述和情感表达上的单纯新奇,不包含世俗社会的功利思虑和多重社会化后人们认知事物的套版化思维的因索;它更多体现的是诗人的情绪感觉,而非人们惯常的理性认知。

    《新月集》37首中有20首是以孩子的口吻写出的,属于纯粹的儿童视角,12首是以母亲的爱语的形式显现的,同样表达的是孩子的行动和心理。另有5首则是以超脱出母亲与孩子之外的诗人的身份写来的,或俯观人世母亲与孩子的天伦之爱,或仿若长大的孩子在回忆着美好童年;这后两者可视为儿童视角的异化。这种独特的美学视角营造了诗集的奇幻陌生的氛围。

    泰戈尔“以我观物”,以爱观物的生存态度使诗集《新月集》中的自然景观带上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诗句中,人们看不到孟加拉毒烈的太阳,干燥的土地,看到的都是葱绿的树木、洁白的芦苇、闲游的鸭子等诗意化的美帧景观。杜甫曾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说明当人们以情感观照自然时,自然就会随心成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恬静、悠闲的工笔画,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无限向往。

    即使是充满罪恶的夜晚,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充满着诗意。黑夜笼罩的树林里,“萤火虫闪闪地耗费它们的光明”,“鸽子在它们住的地方咕咕地叫着,仙女的脚环在繁星满天的静夜里叮挡地响着”(《偷睡眠者》)。诗人的心充满着对万物的爱,所以在黑暗的夜里,他的目光所及是闪闪的萤火虫,满天的繁星;耳朵捕捉到的是和平鸽的低唱和仙女脚环悦耳的叮当声。诗句中无一字提及爱,但在这美妙的景观中无不洋溢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爱。

    从艺术表现来说,《新月集》意境轻盈、优美,语言隽水、浅近,节奏鲜明,富于音乐性,其总体形式又是新颖活泼的散文式,读来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此外,全集的37首小诗,构思都十分精巧。它们几乎都含有哲理,又充分表现了童心母爱、自然美。但三者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寓理于情,寄情于景:理、情、景达到了紧密和谐的统一。

    作品评价

    作家郑振铎:“我喜欢《新月集》。《新月集》具有这样不可测的魔力,它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成人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我们忙着费时间在计算数字,它确能使我们的心里重又回到坐在泥土里以枯枝断梗为戏的时代,我们忙着入海采珠,掘山寻宝,它都能使我们的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总之,读者只要一翻开来,便立刻如得到两只有魔术的翼膀,可以使自己从现实的苦闷的境地里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国里去。”

    中国文学家郭沫若:诗集其有三个特色,第一是诗的容易懂;第二是诗的散文式;第三是诗的清新隽永。

    作者简介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1]

    参考资料

    [1] 泰戈尔 · 易文网[引用日期2014-12-01]

  • 上一篇百科:沙恭达罗
  • 下一篇百科:平民史诗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