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北史
北史

北史

(一部记载北朝历史的史书)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北史资料
  • 中文名:北史
  • 古籍类别:史书
  •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 出版时间: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 基本信息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

    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

    内容简介

    《北史》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年),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应当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开皇元年至开皇九年(581-589年)的历史,可以作为北朝历史看待;至于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以后的历史,本是统一的封建皇朝的历史,把这一段历史看成北朝史而写入《北史》是不恰当的。当然,也许是作者考虑到编上的困难,不得不作这样的安排,但我们今天来看待和叙述北朝史,则不应沿袭《北史》的这个做法。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撰写这两部书,本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未竟的事业。李大师(570-628),字君威,隋唐之际人。他熟悉前代历史,又长于评论当世人物,青年时代就产生了撰写一部编年体南北朝史的志向。但他着手做这件工作时,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条件的变化,又曾一度中辍了这件事。当他再次获得从事于此种撰述机会时,已是武德九年(626年),而他在贞观二年(628年)就去世了。他在临终之前,因“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父亲的事业和遗恨,深深地影响着李延寿,对他产生了一种感召的力量。李延寿,字遐龄,贞观初年参与《隋书》编撰工作,从这时起,他就决心把南北朝史写出来。以实现父亲的遗愿。李延寿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而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因参与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广泛阅读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朝正史,于是正式开始撰写《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寿还参考各种杂史一千余卷,历时十六年,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据说唐高宗还为《南史》《北史》写了一篇序,可惜这篇序文早已失传。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于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李延寿撰写“二史”的方法是对“八书”进行“抄录”和“连缀”,并“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其菁华”。这是一个改写、补充和删节的过程,并非一般的抄录可比。不过,李大师原来是打算“编年以备南北”,而李延寿却以纪传体撰成《南史》《北史》,这是后者在“追终先志”过程中的一个变化,无碍于他们共同的目的和旨趣。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情况,对于怎样读《南史》《北史》的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1]

    社会影响

    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齐、梁、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拟司马迁《史记》”,当然不只是指采用纪传体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为如此,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在讲到《南史》《北史》时,把它们都归于“《史记》之流”。这说明前人就很重视《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点。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一则有益于了解整个南朝和整个北朝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去认识和思考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问题。再则,这也有益于我们了解作者分别把南北朝各朝历史贯串一气的历史见解和撰述思想,并对前人批评它们“以家为限断不以代为限断”的论点有恰当的认识。应当说,在以某一个皇朝的兴衰存亡为断限而著史的历史环境下,李延寿能够以数代之史为一史,“断代为仍行通法”,无疑是个创造。[1]

    创作背景

    充分注意到《南史》《北史》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

    李大师为什么要写南北朝史?李延寿是这样讲的:“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该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这种情况,从上面介绍的《宋书》、《南齐书》、《魏书》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师所能见到的当时人的著作一定比这要多得多,因而感触也会更深。李大师认为应当“改正”这种不正常的作史态度,所以才打算“编年以备南北”,写一部贯通南北朝的史书。

    从史学跟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的历史著作、唐初,皇家组织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晋书》,只说“正统”和“僭伪”,不特别强调“华”、“夷”界限,只有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才能做到。这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师生活于隋唐之际,他提出“编年以备南北”的撰述计划时,“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写,重修《晋书》的工作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足见他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李延寿继承了父亲的这一历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虏传》,在《北史》里也不再立《岛夷传》;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史均立“本纪”;于宋、齐、梁、陈历史亦均立“本纪”。从而摆脱了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学家的偏见和局限,大致摆平了南、北历史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在国家统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结局。我们读《南史》《北史》,不能不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1]

    艺术特点

    以“二史”同“八书”作比较。“二史”出于“八书”,但又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八书”,除了上面讲的两点以外,还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有增删之别。“二史”对于“八书”的增与删,有利也有弊。其所删部分,多是皇帝册文、诏令,大臣奏议、文章,从而使史文紧凑、醒目,可读性强,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删去了“八书”中的一些重要史实。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杂史中的预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秘色彩,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寿撰写“二史”,参考的书籍比较多,因而增加了“八书”中原来所没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扩大了某些人物传记的篇幅,甚至还增写了一些人物传记。这是利的方面。可见,在增删问题上,“二史”与“八书”各有得失,不能作简单的看待。

    第二,书法上有曲直之分。南北朝时期人们作史,因多所忌讳而形成曲笔者甚多。《南史》《北史》对这些曲笔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在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撰《魏书》,凡事涉高洋父亲高欢在东魏所作所为时,多曲为回护;《北史》对此大多据实直书,予以改正。《梁书》《陈书》虽是姚思廉撰成于唐初,但因部分史稿系继承其父姚察旧作,而姚察又多据梁、陈史官所录,故曲笔也不少。如《梁书》对临川王萧宏大加褒美,称赞他“性宽和笃厚”,“时称其长者”;而《南史》则揭露他是个品行低劣、恣意聚敛、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陈书》曲笔之处更多,“使奸恶不能藏匿”。当然,“二史”亦并非完全没有曲笔,但总的来看,在书法的曲直上“二史”是胜过“八书”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简之异。“八书”共五百三十七卷,“二史”只有一百八十卷,仅占原书卷数三分之一。这是李延寿“删落酿辞”、“叙事简劲”的长处。《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称赞《南史》《北史》“叙事简劲,比于南北正史,无繁冗、芜秽之辞”,堪为“近世之佳史”,并认为陈寿之后,只有李延寿可以与之相比拟。正因为如此,“二史”比“八书”流传广、影响大。北宋以前,“八书”中有的颇多散失,而“二史”却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延寿自序说他补充的史料很多出于当时的“杂史”,即所谓“小说短书”,故事性较强,且多口语材料,增补入传,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这类资料在南史的何佟之传,北史的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李稚廉传、尒朱荣传中都可以发现。但因此也掺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谣言谶语、戏谑笑料,这又是它的严重缺点。总之,南北史就史料的丰富完整来说,不加八书,但也不乏胜过八书的地方。作为研究南北朝历史的资料,可以和八书互相补充,而不可以偏废。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以至于糟。如在歌颂帝王将相方面,在诬蔑人民起义方面,在宣扬祥瑞灾异、神怪荒诞之说方面,散布了许多封建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点。不仅“二史”如此,“八书”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这是我们在阅读“八书”、“二史”时不能不注意的。

    以“二史”与“八书”相比,不是说“二史”可以代替“八书”,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在“二史”与“八书”的关系的问题上,正确的看法应当是:

    (一)对于“二史”和“八书”撰述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它们的作者在思想上的异趣,以及它们在材料运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区别,都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说明;(二)“二史”和“八书”在反映南北朝时期历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传播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方面,各自都有贡献,都有应当受到重视的理由和根据,我们不应在它们之间进行抑扬和褒贬;

    (三)对“二史”和“八书”作比较,目的在于总结和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优点,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运用它们所提供的而又确实经过我们鉴别的历史知识为今天的社会实践服务。读“八书”、“二史”如此,读其他史书也是如此。[1]

    图书目录

    本纪

    卷一 魏本纪第一 拓跋部 道武 明元

    卷二 魏本纪第二 太武 景穆文成献文

    卷三 魏本纪第三 孝文

    卷四 魏本纪第四宣武孝明

    卷五 魏本纪第五 孝庄 节闵 废 孝武 文帝 废 恭 孝静

    卷六 齐本纪上第六神武文襄

    卷七 齐本纪中第七 文宣 废 孝昭

    卷八 齐本纪下第八武成后主幼主

    卷九 周本纪上第九 文 孝闵 明

    卷十 周本纪下第十 武 宣 静

    卷十一 隋本纪上第十一 文帝

    卷十二 隋本纪下第十二 炀帝恭帝

    列传

    卷十三 列传第一 后妃上

    魏神元皇后窦氏 文帝皇后封氏 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献明皇后贺氏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贞皇后林氏孝文废皇后冯氏 孝文幽皇后冯氏 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顺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灵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 废帝皇后宇文氏 古恭帝皇后若干氏 孝静皇后高氏

    卷十四 列传第二 后妃下

    齐武明皇后娄氏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 彭城太妃尔朱氏 小尔朱氏 上党太妃韩氏 冯翊太妃郑氏 高阳太妃游氏 冯娘 李娘 文襄敬皇后元氏 琅邪公主 文宣皇后李氏 段昭仪 王嫔 薛嫔 孝昭皇后元氏 武成皇后胡氏 弘德李夫人后主皇后斛律氏 后主皇后胡氏 后主皇后穆氏 冯淑妃

    周文皇后元氏 文宣皇后叱奴氏 孝闵皇后元氏 明敬皇后独孤氏 武成皇后阿史那氏 武皇后李氏 宣皇后杨氏 宣皇后朱氏 宣皇后陈氏 宣皇后元氏 宣皇后尉迟氏 静皇后司马氏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皇后萧氏

    卷十五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

    卷十六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

    卷十七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卷十八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卷十九 列传第七 文成五王 献文六王 孝文六王

    卷二十 列传第八

    卫操莫含刘库仁弟子罗辰罗辰曾孙仁之尉古真从玄孙瑾穆崇奚斤叔孙建安同庾业延王建罗结楼伏连曾孙宝闾大肥奚牧和跋莫题贺狄干李栗奚眷

    卷二十一 列传第九

    燕凤许谦崔宏子浩张衮邓彦海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

    长孙嵩五世孙俭 俭子平长孙道生曾孙幼 幼孙曾炽 炽弟晟 从祖绍远 绍远子览弟澄长孙肥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磾孙劲 六世孙谨 谨子寔 寔(子顗)仲文寔 弟翼 翼子玺翼弟义 宣敏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崔逞子颐孙玄孙 休 五世孙 六世孙赡 麃 逞兄王宪曾孙昕 晞皓封懿族曾孙回 回子隆之 回弟肃 回族弟述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

    张黎刘洁丘堆娥清乙瑰周几豆代田车伊洛王洛儿车路头卢鲁元陈建来大干宿石万安国周观尉拨陆真吕洛拔薛彪子子尉元慕容白曜和其奴苟颓宇文福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四

    宋隐从子 愔孙弁 弁孙钦道 弁族弟翻 弟子世良 世轨翻弟世景许彦五世孙刁雍子遵 曾孙冲、柔、辛绍先韦阆孙子杜铨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

    屈遵张蒲谷浑曾孙楷公孙表张济李先贾彝窦瑾韩延之袁式毛修之严棱朱修之唐和寇赞孙俊 郦范子道元韩秀尧暄孙雄柳崇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

    陆俟源贺曾孙彪 玄孙师 师从叔雄刘尼薛提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司马休之司马楚之曾孙裔司马景之司马叔璠司马天助刘昶萧宝夤兄子赞萧正表萧祗萧退萧泰萧捴萧圆肃萧大圜

    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

    卢玄玄孙思道 昌衡 元明 潜 卢柔子 卢观弟仲宣 彪从子文伟卢同子斐 兄子景裕 景裕弟辩 光 光子贲 光从弟勇卢诞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高允从祖弟 祐曾孙德正 祐从子乾 昂 季式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

    崔鉴兄孙伯谦崔辩孙士谦 士谦子彭 士谦弟说 说子弘度 崔挺子孝芬 孙宣 曾孙仲方 仲方从叔昂 挺从子季舒 挺族孙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

    李灵曾孙元忠 浑 弟子璨 璨曾孙德饶公绪李顺玄孙元操李孝伯兄孙谧 谧弟子士谦 李裔子子雄李义深弟幼廉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

    游雅从祖弟明根高闾赵逸兄子胡叟胡方回张湛段承根宗钦阚骃刘延明赵柔索敞宋繇孙游道江式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王慧龙玄孙松年 五世孙 郑羲孙述祖 从曾孙道 道邕子译译叔祖俨 俨族孙伟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薛辩五世孙端 端子 端从子浚 端从祖弟湖 湖子聪 聪子孝通 孝通子道衡 聪弟子善 善弟慎薛寘薛憕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韩茂皮豹子封敕文吕罗汉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杨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裴骏从孙敬宪 庄伯 从弟安祖裴延俊裴佗子让之 孙矩皇甫和裴果裴宽裴侠子祥 肃裴文举裴仁基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薛安都刘休宾房法寿曾孙豹 玄孙彦谦 族子景伯毕众敬曾孙义云羊祉子深孙肃弟子敦 烈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八

    韩麒麟程骏李彪孙昶高道悦甄琛高聪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杨播子侃 播弟椿 椿子昱 椿弟津 津子遁 逸 谧 谧弟 愔燕子献郑颐杨敷子素 孙玄感 素弟约约从叔异 敷叔父宽 宽子文恩 纪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王肃刘芳孙逖 芳从子常爽孙景

    卷四十三 列传三十一

    张彝孙晏之 曾孙乾威邢峦弟子昕 族孙臧 邵李崇从弟平 平子奖 谐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崔光子劼弟子鸿崔亮从弟光韶 叔祖道固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裴叔业夏侯道迁李元护席法友王世弼江悦之淳于诞沈文秀张谠李苗刘藻傅永傅竖眼张烈李叔彪路恃庆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孙绍张普惠成淹范绍刘桃符鹿悆张耀刘道斌董绍冯元兴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袁翻弟跃 跃子脩阳尼从孙固 固子休之 固从 兄藻藻子斐固从弟元景贾思伯祖莹子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

    尔朱荣子文畅 文略 从子兆 从弟彦伯 彦伯子敞 彦伯弟仲远世隆荣从父弟度律 荣从祖 兄子天光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朱瑞叱列延庆斛斯椿子徵孙政贾显度弟智樊子鹄侯深贺拔允弟胜 胜弟岳侯莫陈悦念贤梁览雷绍毛遐弟鸿宾乙弗朗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八

    辛雄族祖琛 琛子术 术族子德源杨机高道穆兄谦之 綦俊山伟宇文忠之费穆孟威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诸王上

    赵郡王琛子睿清河王岳子广平公盛 阳州公永乐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弟思好 平秦王归彦兄子普长乐王灵山

    神武诸子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娄皇后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清、武成皇帝、博陵文简王济;王氏生永安简平王浚;穆氏生平阳靖翼王淹;大尔朱氏生彭城景思王浟、华山王凝;韩氏生上党刚肃王涣;小尔朱氏生任城王湝;游氏生高阳康穆王氵是;郑氏生冯翊王润;马氏生汉阳敬怀王洽。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诸王下

    文襄诸子 文宣诸子 孝昭诸子 武成诸子 后主诸子

    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文宣五男,李后生废帝及太原王绍德;冯世妇生范阳王绍义;裴嫔生西河王绍仁;颜嫔生陇西王绍廉。

    孝昭七男:元皇后生乐陵王百年;桑氏生襄城王亮,出后襄城景王;诸姬生汝南王彦理、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

    武成十三男:胡皇后生后主及琅邪王俨;李夫人生南阳王绰;后宫生齐安王廓、北平王贞、高平王仁英、淮南王仁光、西河王仁机、乐平王仁邕、颍川王仁俭、安乐王仁雅、丹杨王仁直、东海王仁谦。

    后主五男:穆皇后生幼主;诸姬生东平王恪,次善德,次质德,次质钱;胡太后以恪嗣琅邪王,寻夭折。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一

    万俟普子洛可朱浑元刘丰破六韩常金祚刘贵蔡俊韩贤尉长命王怀任祥子胄 莫多娄贷文子敬显狄回洛厍狄盛张保洛贺拔仁曲珍段琛尉摽摽子相贵康德韩建业 封辅相范舍乐牒舍乐侯莫陈相薛孤延斛律羌举子孝卿张琼宋显王则慕容绍宗叱列平步大汗萨薛修义慕容俨厍狄伏连潘乐彭乐暴显皮景和綦连猛元景安独孤永业鲜于世荣傅伏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二

    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子消难 裴藻 兄子膺之窦泰尉景娄昭兄子睿厍狄干孙士文韩轨段荣子韶孝言 斛律金子光 羡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

    孙搴陈元康杜弼子台卿 房谟子恭懿张纂张亮赵起徐远王峻王纮敬显俊平鉴唐邕白建元文遥赵彦深赫连子悦冯子琮慈明 郎基子茂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魏收魏长贤魏季景子澹魏兰根族子恺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

    邵惠公子什肥 导 护叱罗协冯迁杞简公连 庄公洛生虞国公仲广川公测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弟庆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

    文帝十三王 孝闵帝一王明帝二王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

    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后宫生宋献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卫剌王直。达步妃生齐炀王宪。王姬生赵僭王招。后宫生谯孝王俭、陈惑王纯、越野王盛、代王达、冀康公通、滕闻王逌。

    孝闵帝一男:陆夫人生纪厉王康,字乾安。

    明帝三男:徐妃生毕剌王贤。后宫生丰王贞、宋王实。实出后宋献公震。

    武帝七男:李皇后生宣帝、汉王赞。库汗姬生秦王贽、曹王允。冯姬生道王充。薛世妇生蔡王兑。郑姬生荆王元。

    宣帝三子:朱皇后生静皇帝。王姬生莱王衍。皇甫姬生郢王术。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七

    寇洛赵贵从祖兄善 李贤子询 崇孙敏弟远 穆穆子浑 梁御子睿

    卷六十 列传第四十八

    李弼曾孙密 宇文贵子忻 恺 侯莫陈崇子颖 崇兄顺 王雄子谦

    卷六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

    王盟子劢 从孙谊独孤信子罗窦炽兄子荣定 毅 贺 兰祥叱列伏龟阎庆子毗 史宁子雄 祥权景宣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

    孙长述王思政尉迟迥弟纲 纲子运王轨乐运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

    周惠达冯景苏绰子威 从兄亮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

    韦孝宽兄夐 夐子世康 韦瑱子师 柳虬弟桧 庆庆子机 机子述 机弟弘 旦肃 机从子謇之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三

    达奚武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赫连达韩果蔡祐常善辛威厍狄昌梁椿梁台田弘子仁恭 孙德懋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

    王杰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子彻伊娄穆达奚寔刘雄侯植李延孙韦祐陈欣魏玄泉李迁哲杨乾运扶猛阳雄席固任果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

    崔彦穆杨纂段永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王士良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六

    豆卢宁子勣孙毓杨绍子雄 王雅子世积 韩雄子禽贺若敦子弼 弟谊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申徽陆通弟逞厍狄峙杨荐王庆赵刚子仲卿赵昶王悦赵文表元定杨标

    卷七十 列传第五十八

    韩褒赵肃子轨张轨李彦郭彦梁昕皇甫璠子诞辛庆之族子昂王子直杜杲吕思礼徐招檀翥孟信宗懔刘璠子祥兄子行本柳遐子庄

    卷七十一 列传第五十九 隋宗室诸王

    蔡景王整 滕穆王 道宣王嵩卫昭王爽 河间王弘义城公处纲离石太守子崇

    文帝四王 炀帝三子

    文帝五男,皆文献皇后所生。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次庶人谅

    炀帝三男:萧皇后生元德太子昭、齐王。萧嫔生赵王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

    高颎牛弘李德林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梁士彦元谐虞庆则元胄达奚长儒贺娄子干兄诠史万岁刘方冯昱王杨武通陈永贵房兆杜彦周摇独孤楷弟盛乞伏慧张威和洪阴寿子世师骨仪杨义臣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二

    柳裘皇甫绩郭衍张衡杨汪裴蕴袁充李雄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三

    赵煚赵芬王韶元岩宇文弼伊娄谦李圆通陈茂郭荣庞晃李安杨尚希张煚苏孝慈元寿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四

    段文振来护儿樊子盖周罗周法尚卫玄刘权李景薛世雄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裴政李谔鲍宏高构荣毗陆知命梁毗柳彧赵绰杜整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六

    张定和张奫;麦铁杖沈光权武王仁恭吐万绪董纯鱼俱罗王辩陈稜赵才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七

    宇文述云定兴赵行枢述子化及司马德戡裴虔通王世充段达

    卷八十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

    贺讷姚黄眉杜超贺迷闾毗冯熙李惠高肇胡国珍从曾孙长粲杨腾乙弗绘赵猛胡长仁隋文帝外家吕氏

    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儒林上

    梁越卢丑张伟梁祚平恒陈奇刘献之张吾贵刘兰孙惠蔚族曾孙灵晖马子结石曜灵晖子万寿徐遵明董徵李业兴子崇祖李铉冯伟张买奴刘轨思鲍季详邢峙刘昼马敬德子元熙张景仁权会张思伯张雕武郭遵

    卷八十二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

    沈重樊深熊安生乐逊黎景熙冀俊赵文深辛彦之何妥萧该包恺房晖远马光刘焯刘炫褚晖顾彪鲁世达张冲王孝籍

    卷八十三 列传第七十一文苑

    温子升荀济祖鸿勋李广樊逊荀士逊王褒庾信颜之推弟之仪虞世基许善心李文博明克让刘臻诸葛颍王贞虞绰王胄庾自直潘徽常德志尹式刘善经祖君彦孔德绍刘斌

    卷八十四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

    长孙虑乞伏保孙益德 董洛生杨引阎元明吴悉达王续生李显达仓跋张升王崇郭文恭荆可秦族皇甫遐张元王颁弟頍杨庆田翼纽因刘仕俊翟普林华秋徐孝肃

    卷八十五 列传第七十三 节义

    于什门段进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娄提刘渴侯朱长生于提马八龙门文爱晁清刘侯仁石祖兴邵洪哲王荣世胡小彪孙道登李几张安祖王闾刘业兴 盖俊郭琰沓龙超乙速孤佛保李棠杜叔毗刘弘游元张须陀杨善会卢楚刘子翊尧君素陈孝意张季珣杜松郭世俊郎方贵

    卷八十六 列传第七十四循吏

    张膺路邕阎庆胤明亮杜纂窦瑗苏淑张华原孟业苏琼路去病梁彦光樊叔略公孙景茂辛公义柳俭郭绚敬肃刘旷王伽魏德深

    卷八十七 列传第七十五酷吏

    于洛侯胡泥李洪之子神张赦提赵霸崔暹邸珍田式燕荣元弘嗣王文同

    卷八十八 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

    眭夸冯亮郑修崔廓子徐则张文诩

    卷八十九 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

    晁崇张深殷绍王早耿玄刘灵助沙门灵远 李顺兴檀特师由吾 道荣张远游颜恶头王春信都芳宋景业许遵吴遵世赵辅和皇甫玉解法选魏宁綦母怀文张子信陆法和蒋升强练庾季才子质 卢太翼耿询来和萧吉杨伯丑临孝恭刘祐张胄玄

    卷九十 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

    周澹李修徐謇从孙之才 王显马嗣明姚僧垣褚该许智藏万宝常蒋少游何稠

    卷九十一 列传第七十九列女

    魏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儿氏 姚氏杨氏张洪祁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氏 贞孝女宗河东姚氏女 刁思遵妻鲁氏 西魏孙道温妻赵氏 孙神妻陈氏 隋兰陵公主南阳公主襄城王恪妃华阳王楷妃谯国夫人洗氏郑善果母崔氏 孝女王舜韩觊妻于氏陆让母冯氏刘昶女钟士雄蒋氏 孝妇覃氏务光母卢氏裴伦妻柳氏赵元楷妻崔氏

    卷九十二 列传第八十恩幸

    王睿王仲兴寇猛赵修茹皓赵邕侯刚徐纥宗爱仇洛齐段霸王赵默孙小张宗之剧鹏张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质李坚秦松 白整刘腾贾粲杨范成轨王温孟栾平季封津刘思逸张景嵩 毛畅郭秀和士开穆提婆高阿那肱韩凤齐诸宦者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

    夏赫连氏 燕慕容氏 后秦姚氏 北燕冯氏 西秦乞伏氏 北凉沮渠氏 梁萧氏

    卷九十四 列传第八十二

    高丽百济新罗勿吉 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 乌洛侯 流求 倭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

    蛮 獠林邑赤土 真腊婆利

    卷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四

    氐吐谷浑宕昌邓至 白兰党项附国 稽胡

    卷九十七 列传第八十五西域

    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盘陀、鄯善、焉耆、车师、粟特

    卷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匈奴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七突厥铁勒

    卷一百 序传第八十八 李延寿及其先祖[2]

    四库提要记载

    《北史》·一百卷(内府刊本)

    唐李延寿撰。延寿表进其书,称《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为《北史》,与今本卷数符合。《文献通考》作八十卷者误也。延寿既与修《隋书》十志,又世居北土,见闻较近。参核同异,於《北史》用力独深。故叙事详密,首尾典赡。如载元韶之奸利,彭乐之勇敢,郭琬、沓龙超诸人之节义,皆具见特笔。出《郦道元》於《酷吏》,附《陆法和》於《艺术》,离合编次,亦深有别裁。视《南史》之多仍旧本者,迥如两手。惟其以姓为类,分卷无法。《南史》以王、谢分支,《北史》亦以崔、卢系派。故家世族,一例连书。览其姓名,则同为父子;稽其朝代,则各有君臣。参错混淆,殆难辨别。甚至《长孙俭》附《长孙嵩传》,《薛道衡》附《薛辨传》,遥遥华胄,下逮云仍,隔越抑又甚矣。考延寿之叙次《列传》,先以魏宗室诸王,次以魏臣,又次以齐宗室,及齐臣,下逮周、隋,莫不皆然。凡以勒一朝始末,限断分明。乃独於一二高门,自乱其例,深所未安。至於杨素父子,有关隋室兴亡,以其系出弘农,遂附见魏臣《杨敷传》后。又魏收及魏长贤诸人,本非父子兄弟,以其同为魏姓,遂合为一卷,尤为舛。观延寿《叙例》,凡累代相承者皆谓之“家传”。岂知“家传”之体不当施於国史哉?且《南北史》虽曰二书,实通为一家之著述。故延寿於《裴蕴传》云:“祖之平,父忌,《南史》有传。”《王颁传》云:“父僧辨,《南史》有传。”即互相贯通之旨也。乃《南史》既有《晋熙王昶传》矣,《北史》复有《刘昶传》;《南史》既有《阳王宝寅传》矣,《北史》复有《萧宝传》;《南史》既有《豫章王综》《乐良王大圜》传矣,《北史》复有《萧赞(萧综入魏改名赞)》《萧大圜》传。朱修之、薛安都诸人《南史》则取诸《宋书》,《北史》则取诸《魏书》,不为删并。殆专意《北史》,无暇追删《南史》,以致有此误乎?然自宋以后,《魏书》《北齐书》《周书》皆残阙不全,惟此书仅《麦铁杖传》有阙文,《荀济传》脱去数行,其馀皆卷整齐,始末完具。徵北朝之故实者,终以是书为依据。故虽八书具列,而二史仍并行焉。明末清初,李清作《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

    作者介绍

    李延寿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市)。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以脩撰劳,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初,延寿父大师,多识前世旧事,常以宋、齐、梁、陈、齐、周、隋天下参隔,南方谓北为“索虏”,北方指南为“岛夷”。其史於本国详,佗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延寿既数与论撰,所见益广,乃追终先志。本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作本纪十二、列传八十八,谓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尽陈明三年,作本纪十、列传七十,谓之南史。凡八代,合二书百八十篇,上之。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时人见年少位下,不甚称其书。迁符玺郎,兼脩国史,卒。(《新唐书》)[3]

    受魏晋南北朝以降门阀制度影响,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门第习气,李延寿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传》中津津乐道地讲述先世事迹,自称帝颛高阳氏、周柱下史李耳为“李氏之先”。被尊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定三教顺序为道、儒、佛,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宣布李耳是他的祖宗。李延寿以李耳为祖,意在表明自己为圣贤之后,并且与当代皇帝同出一祖。在同一序传中长篇累牍地列举了历代祖先的仕宦情况和功绩,形同撰述家谱,表现出较强的门第观念。他既迷恋于先祖的光荣,又流露出对现时自己名位较低的不满。像那个时代的多数史家一样,李延寿之所以走上治史道路,是与家学渊源分不开的。曾祖李晓,字仁略,“博涉经史,早有时誉”,“训子弟,咸以学行见称”,很受当时人称赞;祖父李超,字仲举,“博涉经史,不守章句业”,颇有创新学术的气概。

    特别给延寿重大影响的是他的父亲李大师。李大师,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善于作文,尤长史学,“备知前代故事,若指诸掌;商较当世人物,皆得其精”。大师一生经历坎坷,他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升迁极慢。隋炀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大师任信都(今河北冀县)郡司户书佐,“独守清戒,无所营求”,生活很窘迫。郡丞鞠孝稜感佩地说:“后于岁寒,此言于公得之。”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窦建德据有河北,大师在建德军中为尚书礼部侍郎。起义军被唐兵镇压后,大师被流放到西会州。他在那里郁闷不乐,作《羇思赋》以寄怀。当时镇守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杨恭仁见到此赋,很赞赏大师的才学,于是把他召至府内,深相敬重。大师早有编著南北朝史的志向,此时正有闲暇时间,而且杨恭仁家中藏书丰富,可以尽情阅览。于是大师在辛勤著史中度过了几年时光。到了武德九年(626),唐朝廷大赦天下,大师才得以回到京城长安。他的旧友房玄龄封德彝已为朝中高官,劝他留京做官,他已无心仕进,便回河南家乡继续编写南北朝史。不幸的是,两年以后,他就病逝了,著述尚未完成。

    《北史·序传》对李延寿先祖的记载:

    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灵,为翼隷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在魏者为段干大夫,段干木其後也。别孙,为魏文侯兴富国之术焉。在赵者曰昙,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後也。在秦者名兴族,为将军。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郑公。伯祐生二子,平燕、内德。子信为秦将,虏燕太子丹。信孙元旷,仕汉为侍中。元旷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讨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仲翔曾孙广,仕汉,历文、景、武三帝,位前将军,立功沙漠。广子当户、椒、敢。当户子陵,战殁匈奴。椒。敢历侍中、郎中令、关内侯。生子禹,位至侍中。并事具史、汉。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长宗。长宗生博士况。况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临淮太守轨。轨字逸文,生积弩将军隆。隆字业绪,生雍。雍字隽熙,仕魏,历尚书郎、济北、东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远,晋举秀才,为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

    相关文献

    关于南北史的补表补志有:

    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系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计收一百十余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颇有用。

    汪士铎(1802—1889):《南北史补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礼仪,共十四卷。地理志以宋齐为一篇,梁陈为一篇,魏齐为一篇,周隋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为准,魏以武定之世为准,皆仍《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之旧,参考价值不大。礼志依据纪传诸志及《通典》等,而未注出处,唯五行志注明出处,征引时须检原书。

    汪士:《南北史补志未刊稿》。存舆服、乐律、刑法、职官、氏族、道释,共十三卷,体例与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补编》首次据稿本印行。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分南史、北史、载记三篇,以见于南北史纪传者为准。不见于南北史仅见于八书者入载记。《隋书·经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条皆注明出处,便于利用。

    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县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起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止,按年排列。以西晋末的二十一州为纲,每州下举出当年变迁沿革,各朝重要年份举出当时全疆域所统州郡名称数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举出本州及所统郡的变迁。郡县表按各州所统郡为次序,每郡及所统县下又依朝代叙述变迁。南北朝皆有侨州郡县,大抵多在淮南、淮西、北、汉东。徐氏注意考出实土所在,以免读史者为空名所惑,故详州郡之建置分合于郡县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县沿革表有重复处。此书与周嘉猷世系表为读南北朝史的两部重要工具书。

    宋书音义4卷(清洪亮吉)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刻

    宋书考证4卷(清孙?)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1-4期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251-472页题宋书考论

    宋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73-482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25-433页民国印本

    宋书州郡志校勘记1卷(清成孺)南菁书院丛书六集本 历代地理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丛书集成第169册

    申范1卷(清陈沣) 菊坡精舍刊本 古学汇刊本 申宋书范传之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83-498页

    宋书夷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

    宋书补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南京??里国学图书馆写本

    纪元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种

    宋诸王世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将相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镇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补宋书宗室世系表(近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补宋书刑法志1卷食货志1卷(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光绪10年刊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语(以下各本同)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丛书集成第766、781册

    补宋书艺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补宋书艺文志1卷(近人聂崇岐)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稿本

    晋宋书故(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 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99-519页

    补校宋书州郡志札记(杨守敬)杨守敬集第7册 续群书拾补据金陵书局本,已见迻校者不录

    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齐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方镇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南齐书校勘记(清周星诒) 上海文管会藏稿本

    孙:南齐书校议(今人朱季海) 中华书局1984年版,相当于中华点校本之校勘记

    南齐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0-523页

    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今人陈述)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据稿本

    补南齐书经籍志(陈鸿儒等编)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33-459页 民国间?印本、抄本

    梁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梁书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1-469页

    毛本梁书校议(清陈)信古阁小丛书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5-530页

    梁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31-54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59-461页

    补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孙)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 历代地理志汇编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丛书集成第3080-82册

    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补梁书艺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梁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梁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陈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9-477页

    补陈疆域志(近人臧励龢)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稿本

    陈州府职官备考1卷(清朱撰卿) 1916年淮阳县志附刻本

    陈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陈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2页

    读南史记疑1卷(清王懋竑) 读书记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读书记疑卷13

    南史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3-557页

    齐梁陈方镇年表4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58-683页

    魏书校勘记1卷(清王先谦等)思贤讲舍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丛书集成第168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684-70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89-525页

    魏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52-859页

    魏书宗室传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罗振玉) 1924年东方学会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702-832页题传注12卷等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537-669页 民国印本

    魏书宗室传注校补1卷(近人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乙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33-851页实册数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69-687页

    魏书铁佛刘虎传注(近人罗振玉)

    魏书地形志校录3卷(清温曰鉴) 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题作校异有附录 适园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据适园丛书本

    读魏书地形志随笔1卷(清温曰鉴)北京图书馆藏管廷芬辑花近楼丛书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张穆) 传抄本

    稿本旧藏祁氏,后归陈士可,仅存卷1-3司州及目录1卷。各家传抄本多从何秋涛抄本转录。

    北魏地形志札记(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北魏地形志图,杨守敬集第7册郗志群校注〈续群书拾补〉第1399-1424页

    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补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55-985页

    魏书校补1卷(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魏书礼志校补1卷

    补乐志缺文,未全,后经陈垣据册府元龟补足,已印入百衲本魏书。

    魏书源流考(李正奋)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77-489页 抄本

    魏诸帝统系图1卷魏诸王世表1卷魏异姓诸王世表1卷魏外戚诸王世表1卷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东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清万斯同)

    历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魏书官氏志疏证1卷(清陈毅) 光绪23年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魏书兵志1卷(清?今人谷霁光)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后魏书艺文志(近人李正奋)北京图书馆有抄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87-733页 民国抄本

    元魏方镇年表2卷(近人吴廷)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排印本

    西魏书(清谢启昆)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733-911页清刻本

    北齐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北齐书疏证(清杭世骏)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见传本

    北齐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1-917页

    北齐书校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7-947页 稿本

    北齐书旁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47-1019页 稿本

    补北齐书疆域志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19-1031页

    北齐诸王世表1卷北齐异姓诸王世表1卷北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历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校勘记(清周星诒)见宋本北周书跋

    周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31-1037页

    周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北周公卿表(清练恕)多识录卷2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缓案(陈故章)中华书局1959年石印线装本

    周书异域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86-991页

    殿本隋书考证(清傅云龙校)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1-21页影印抄本

    隋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21-29页影印读史札记之九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60-863页

    隋书求是(近人岑仲勉) 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64-948页

    缩印本,删去附录 v

    参考资料

    [1] 怎样读《南史》《北史》 · 学科网[引用日期2013-06-05]

    [2] 二十四史之《北史》-(唐)李延寿 · 天下书库文学网[引用日期2013-09-24]

    [3] 《新唐书》卷一百二 列传第二十七 · 第一范文网[引用日期2013-06-05]

    相关合集

    二十四史

    24个词条6352阅读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

    南朝范晔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

    查看更多

  • 上一篇百科:唐六典
  • 下一篇百科:公孙龙子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