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

(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际新闻界》创刊于1961年,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据2019年6月期刊官网显示,《国际新闻界》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1人、主编助理3人,设社长1人、副社长1人、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据2019年6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新闻界》总被下载3864158次,总被引53386次,出版文献共6462篇。
国际新闻界资料
  • 中文名:国际新闻界
  • 国际刊号:1002-5685
  • 类别:出版,新闻事业
  • 办刊历史

    1961年4月25日,《国际新闻界简报》第1号创刊,内部刊。

    1964年9月25日至1965年9月25日期间,因该刊人员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停刊一年。此次复刊为了读者查阅方便,特将该刊第1号至22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分类编成目录索引,附于该期末尾。中断期间,国际新闻界发生的重要事件,仍予补译刊登。“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经停、分、合的磨难,该刊在“文革”期间停刊。

    1965年12月,总共出版24期。创刊号注明“内部教学参考资料请勿外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辑,主要介绍国际新闻界的动态和有关资料。

    1979年5月,《国际新闻界》恢复出版,刊载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新闻界动态、报刊宣传述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报刊史、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新技术等,约两月出版一期,总字数约五万字。

    1981年3月11日,《国际新闻界》经教育部批准,自该日起公开发行。该刊此时的刊载内容扩展为国际新闻界动态、中国国外报刊宣传述、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广告、报业管理等)、新闻事业史、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新技术等,每三月出版一期,十六开本,64页左右,约10万字。

    1995年至2006年期间,《国际新闻界》主要是以介绍国际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为主的学术性刊物,集学术性、新闻性于一体,探讨新闻传播前沿课题,提供世界传媒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国际新闻界人物,探讨国际传播中的最新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

    1999年开始,《国际新闻界》正式实行来稿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评审委员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新闻界》特邀编委及校外专家组成。

    2005年第5期起,《国际新闻界》不再只刊登中国国外以及涉及与中国关系的稿件,而是以中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研究领域(包括新闻传播业务)的学理研究为主。

    2006年开始,《国际新闻界》又由双月刊改版为月刊,研究内容包括新闻传播史论、大众传播业界、广播影视、编辑出版、广告、公共关系和传媒经济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网络信息传播、传播科技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以及与传播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2010年第4期开始,该刊的网站和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开通,初步实现投稿和审稿的数字化管理。同期该刊对注释与文献进行中英对照的改版,加强了该刊的国际化程度。

    2012年6月12日,《国际新闻界》被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第一批入选名单。

    2013年第1期开始,该刊在中国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首次采用国际学术期刊通行的16开版本。同年8月,该刊新网站和新远程投稿和编辑系统启用,全面实现投稿和编辑的数字化管理。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国际新闻界》主要设有当代传播业、新闻业管理、网络传播、传播学论坛等栏目。

    • 读者对象

    《国际新闻界》主要读者对象是面向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师生等。

    • 报道内容

    《国际新闻界》主要报道研究国际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介绍国际新闻人物,报道热点问题,并对重大新闻事件作背景分析。

    人员编制

    据2019年6月期刊官网显示,《国际新闻界》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1人、主编助理3人。

    《国际新闻界》编委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范以锦

    冯应谦

    顾理平

    蒋晓丽

    雷跃捷

    黄瑚

    林元辉

    陆邵阳

    石义彬

    张铭清

    尹鸿

    吴飞

    张昆

    Martin Löffelholz

    Barbie Zelizer

    Wat Hopkins

    郑涵

    Yassen N. Zassoursky

    Maxwell McCombs

    Sheizaf Rafaeli

    Hans-Bernd Brosius

    主编

    助理

    周俊

    刘海龙

    张迪

    学术交流

    2015年7月3日-5日,由《国际新闻界》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同年2015年2月4日,由《国际新闻界》主办的“为秘密消息源保密与法庭作证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召开。

    2016年10月16日,由《国际新闻界》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54)”在北京大学举行。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6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新闻界》出版文献共6462篇。

    据2019年6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国际新闻界》载文量为3045篇,基金论文量为700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6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新闻界》总被下载3864158次,总被引53386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82,(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92。

    据2019年6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国际新闻界》被引量为351次,下载量为28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国际新闻界》影响因子为1.1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781名,在一般工业技术类排名(43种)中排第4名。

    收录情况

    该刊被以下机构或数据库收录

    上海图书馆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1999年被评为中国新闻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荣誉表彰

    1999年,获全国学术期刊金奖。

    该刊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理念

    坚持学术质量第一,致力于学术自由与创新的追求,促进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继续保持中国国内一流水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术期刊。

    形象标识

    下图为该刊形象标识,图中英文为该刊刊名应为缩写(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形象标识

    封面演变

    《国际新闻界》期刊封面文化演变过程如下:

    封面演变

    参考资料

    [1] 期刊简介 · 国际新闻界[引用日期2021-07-07]

  • 上一篇百科: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下一篇百科:群文天地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