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文化 >今传媒
今传媒

今传媒

(1992年创刊的新闻传媒类期刊)
《今传媒》杂志创办于1992年,初名为《报刊之友》,2004年起更名为《今传媒》。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10多年的办刊经历中,得到全国新闻传播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关爱及大力支持,现已成为(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类期刊,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名刊工程遴选期刊,全国传媒类高校学术成果展示重点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为第一批社科类学术期刊。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荣晋2015年数字阅读影响力“百强期刊”。本刊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努力开展多维度创新研究,进一步探索传媒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学繁荣尽自己的绵薄之力。[1]
今传媒资料
  • 中文名:今传媒
  • 国内刊号:CN61-1430/G
  • 语言中文创刊时间:1992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杂志特点

    在新的起点上,《今传媒》立足传媒市场,突出传媒发行和广告经营特色,打造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理论性与实用性兼有的新型传媒期刊。杂志内容重点向传媒经营实践界倾斜,特别欢迎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相关的媒介管理者和经营者就自己的实际工作写出有价值的可供借鉴的优秀稿件。

    编辑风格

    《今传媒》的编辑风格是:强调专业眼光、专业视角、专业表达,做足做透专业性;强调可读性,案例性和穿透力,把专业理念和大众情怀结合起来,把专业素养和传媒生活联系起来,达到饶有兴味、引人入胜、潜移默化的境界;强调思想性,启蒙性和震撼性,把专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把现状描述和发展愿景结合起来,把行业和时政新闻、热门概念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借鉴性,移植性、建构性和研究性,传媒业需要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和建设理论框架。

    栏目设置

    “卷首语”、“”、“前沿观察”、“传媒实务”、“经营管理”、“广告经营”、“报刊发行”、“环球点击”等栏目。今后,《今传媒》将突出报刊发行和广告经营特色,将重点支持“报刊发行”、“广告经营”、“传媒经营”、“老总笔谈”等栏目,在坚守学理规范的前提下,重点关注传媒一线的经营现状,传播媒介经营的最新状况。欢迎各界来稿。

    注:投稿须明确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E-mail,以便及时投寄录用通知。

    办刊宗旨

    本刊办刊宗旨为: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对传媒现象和行为进行理性而实用的分析、评分,帮助传媒从业者和相关人员认识传媒规律,掌握动态,提高传播水平。

    办刊历史

    1992年,《报刊之友》创刊。

    1995年,《报刊之友》刊期为双月刊。

    1997年,《报刊之友》刊期变更为月刊。

    1998年,《报刊之友》刊期变更为双月刊。

    2004年,《报刊之友》更名为《今传媒》。

    2005年,《今传媒》刊期变更为月刊。

    2014年12月,《今传媒》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今传媒》设有名家访谈、名家特稿、学者风采、媒介人生、传媒与法研究、组织传播、传媒调查报告、媒介经营管理媒介批评与新闻阅评、广播影视评论、文化传播学研究、读书与传媒新兴传媒、环球点击、传媒实务、传媒论苑管理传播观察站、新视野专栏展台新闻摄影、文艺星空、业技演练、编读往来、传媒资讯等栏目。

    • 读者对象

    《今传媒》的读者主要是传媒业的从业人员和围绕传媒行业的相关生产、经营、使用层面的各种“媒介人”。

    人员编制

    据2020年第2期期刊内页和期刊官网显示,《今传媒》编辑委员会有编委10人,学术顾问6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2人,封面设计1人。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倩王文娟、王克西、邓珠平、刘炜评、李云霞张丽娟杜敏、黄晓伟、裴鸿池

    学术顾问

    梁衡张伯海范以锦陈力丹米博华尹鸿

    责任编辑

    杨楚珺、武典

    封面设计

    孙鸿雪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3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今传媒》共出版文献量14363篇。

    据2020年3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今传媒》共载文11712篇,基金论文量为1389篇。

    收录情况

    《今传媒》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期刊、RCCSE准核心(B+)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今传媒》总下载次数2254809次、总被引次数31551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92、(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68。

    据2020年3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今传媒》被引量22784次、下载量29196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今传媒》影响因子为0.3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4420名。

    荣誉表彰

    《今传媒》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曾被评为数字阅读影响力“百强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理念

    《今传媒》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努力通过学术创新研究,进一步探索传媒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学繁荣作出贡献。

    投稿指南

    1、该刊重点刊用有创新性、科学性、思想性和具有学术探讨价值的或能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的论文。要求文稿务求立论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材料翔实、语法规范、文字精炼。

    2、文章标题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语句过长,不能为疑问句和反问句;论文摘要须符合摘要四要素,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5个;请注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3、中文目录的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及其单位均须翻译成英文。

    来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请附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含二级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含邮编),电话;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3、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结语、参考文献等。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5、如有图片,一定要清晰,注明图号。

    6、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7、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最新目录

    封面人物

    抓机遇 迎挑战 助推中国学术发展繁荣——记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

    前沿访谈

    真实性·旗帜性·影响性(一篇)

    不辱使命 不忘责任 真情付出 追求效果——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

    传媒大讲坛

    今传媒·立新论·聚经典(两篇)

    新媒体环境中群体传播的类型和动机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组织传播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

    论我国媒介生态变迁的三个阶段

    浅析传统媒体与微博议程设置互动关系

    从议程设置角度看央视《你幸福吗》的成功

    传媒与法

    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六篇)

    日本电影审查制度的演变

    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

    媒体传播格局变化对舆论引导的挑战

    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机制探析——以“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讨论为例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行政综合执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传媒调查报告

    基于“服务为王”理念的微博湿营销模式构建——以中国零售第一传媒@黄鹤楼周刊微博为例

    江苏省县级传统报纸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江阴、东台的调查分析

    财经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以《第一财经》服务性报道为例

    南宁市公交移动电视受众满意度测量与分析

    媒介批评

    简、近、趣、美——浅析《黄鹤楼周刊》的标题特色

    关于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习邓拓言论的一点体会

    恶搞文化:从边缘颠覆主流走向主流的瓦解——胡戈恶搞“无极”VS全民恶搞“鸟叔”

    论网络新闻为“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影响

    娱乐新闻病态表现及原因分析

    浅谈电视购物主持人的问题与前景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谣言,请“远离”我们!

    媒介经营

    精准营销模式新探索:6R传播

    韩国文化产业概念界定及历史渊源

    期刊经营与读者互动的有效联动

    安徽俗话报》与晚清白话报的转型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策略探析——以《扬子晚报》为例

    爱心传递,免费午餐推动中国公益新模式——“免费午餐”的传播学解读

    走转改”的常态化构建与影响力提升

    广播影视评论

    浅谈《金陵十三钗》的叙事动力

    论电视剧《独刺》的叙事特色

    同种模式 别样精彩——试析《职来职往》、《非你莫属》同与不同

    电视专访节目《看见》中的大众传播功能——以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对话李永波为例

    表达与提升——从《陕西故事》看“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功能

    新世纪印度电影的定位

    贾樟柯电影特点与欧洲电影受众关系

    新兴传媒

    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话语特征

    浅谈我国手机广告特性与发展路径

    浅析我国报纸记者微博的使用现状

    浅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生存空间的优势拓展

    传媒实务

    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

    河南省务实宣传问题研究

    论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编导综合素质

    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高质量语言探究

    做老百姓喜欢看的会议新闻

    发挥广播优势提升生存空间

    文化传播与教育

    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新闻写作学》课程为例

    关于《大公报》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黄远生媒介使命观及其新闻实践

    试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大学另类毕业照的狂欢式解读

    漫谈唐代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汉魏之际人口变化与道教传播

    新视野专栏展台

    媒体报道中对公众人物的侵权现象分析

    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研究

    北洋政府初期的新闻立法

    说明:杂志目录每期都会更新有一定的时效性,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 期刊介绍_《今传媒》杂志社 · 《今传媒》杂志社2020-07-22[引用日期2022-09-26]

  • 上一篇百科:传媒观察
  • 下一篇百科:东南传播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