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机构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2013年4月11日,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校牵头的首批14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认定,成为首批“2011计划”建设体。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的规定,教育部取消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定,教育部取消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
2011协同创新中心资料
  • 中文名:2011协同创新中心
  • 认定单位:教育部、财政部
  • 牵头高校:北大、清华、南大等
  • 计划方案

    “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性、引导性和支持性计划,其核心点和基本要求:一是以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这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

    国家工程——"2011计划"

    高等学校要围 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二是以选题培育为工作前提。高校要充分汇聚现有创新力量和资源,加强顶层规划,做好设计选题和前期培育。通过选题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三是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包括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四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五是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实施载体。[1]

    针对不同需求和不同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对经教育部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对需要政策支持的,将根据实际需求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六是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共计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由高校牵头,联合了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167个申请经过三轮严格认定,最终只有14个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实施细则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教育部将于(2012年)4月24日正式发布“2011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开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类型划分

    “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申报要求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方向选择符合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行业等重点发展规划,牵头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和组织协同创新能力与公认力。模式选取合理,协同创新体组建成熟,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联合牵头的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参与单位数量不限。牵头高校在该方向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平台。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相应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已具有较强资源汇聚能力,已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地方、企业、高校等方面的支撑落实到位。前期培育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相关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计划全面系统,措施切实可行。

    评审要求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项目方向: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单位:牵头高校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国家重点研究基础;协同创新体系能够代表该方向国内最高水平,并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和能力。队伍: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牵头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基础:开展了相关机制体制改革,有较充足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平台、中心用房、仪器设备等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国家认定名单

    2013年首批(14所)

    主要协同单位中居首单位为中心牵头单位,其他为共建单位。“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3年4月11日在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公示》,如下:

    序号

    中 心 名 称

    主 要 协 同 单 位

    类别

    1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前沿

    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文化

    3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等

    行业

    4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业

    5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等

    前沿

    展开表格

    2014年第二批(24所)

    2014年度第二批“2011计划”专家综合咨询结果(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类)

    中心名称

    核心协同单位

    类型

    得票数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科学前沿

    34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行业产业

    33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区域发展

    33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

    科学前沿

    32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行业产业

    32

    展开表格

    2014年度第二批“2011计划”专家综合咨询结果(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心名称

    核心协同单位

    类型

    得票数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等

    文化传承创新

    22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文化传承创新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

    文化传承创新

    21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山大学等

    文化传承创新

    20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等

    文化传承创新

    20?

    2013年首批初审名单

    (初审名单共35家,答辩通过17家,最终认定通过14家(即上表名单)。此次答辩未能通过的协同创新中心下次认定申报时可不占用牵头高校或地方推荐指标,不参加专家初审,直接进入会议答辩环节。)

    中心名称

    牵头申报高校

    答辩结果

    认定结果(最终通过)

    一、面向科学前沿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未通过

    未通过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通过

    通过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通过

    通过

    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未通过

    未通过

    展开表格

    建设现状

    已经挂牌(已通过初审及已通过答辩名单见上表)的高校自主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

    中心名称

    共建单位

    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协鑫集团

    展开表格

    海洋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西部典型行业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等

    汽车连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云南西仪等

    活塞和缸套产品协同创新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等

    现代天文与空间探测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

    展开表格

    相关评价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2年3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做事的计划,不是分钱的计划”、“没有2011高校,只有2011中心”、“先培育、后支持”、“限定身份、不固化模式,面向各类高校开放”……“2011计划”一经提出,诸多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理念就引发了关注。许多高校感到机会来了,但也不乏困惑。“观念必须转变。”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说,“我们希望通过中心的建立,形成一个改革特区,去推动高校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的改革,而不是由我们告诉学校做什么。”

    从2012年5月开始的大半年时间,教育部在全国各地举行了32场宣讲报告,753所高校的4500多名相关负责人参加。与此同时,一个6000人的评审专家库和一套严格的评审办法建立起来,以保证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

    2013年,评审认定工作开始紧锣密鼓。经过申报、初审、答辩、考察、咨询等环节,学校范围从167所缩小到32所再到17所,最终14个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队”的认定。

    “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包含了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大类,研究内容涵盖了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纳米科技等各个领域。这些研究方向体现了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科技前沿竞争的需要。

    可以实现绝对保密的电话、速度超过传统计算机百倍的量子计算机……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组建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正在攻克的科技前沿问题。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告诉记者,计划于2015年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是“协同”而来的。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光灿院士解释说:“中科大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我们不会发射卫星,做不了空地实验。”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了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4家单位,共同实现目标。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指出,由中国政法大学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组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如何推进以司法文明为核心的法治文明,如何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和谐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当代世界司法文明体系中,如何提升中国司法文明的国际认同度和国际话语权;这些都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幸福尊严、社会公平正义的国家战略问题,因而毫无疑问应当是法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和重大研究任务。当代中国的司法文明应有三个支点:一是科学的司法理论,二是先进的司法制度,三是公正的司法运作。组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对这三个支点及相关问题的深度研究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来服务传承和推进司法文明、法治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国家战略,这就决定了组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实现国家南海权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个汇聚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等多家机构的中心,组建了南海史地与文化研究、南海法律与国际关系、南海资源与环境、南海舆情监测分析与交流等八大平台。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冯梁是南海地区航行自由与安全合作研究平台的首席专家。他坦陈,“海军指挥学院是海军的最高学府,但我们只能从军事角度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现实中,南海问题涉及政治、外交、法理等复杂情况,协同的工作方式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所以特别愿意参与其中”。

    化工是江苏省的主导产业,但产品及技术低端,急需以高端和生态化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区域需求,形成了学校主导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应用转化,每个环节都找到了协同单位。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3家合作成立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同处中关村核心区域的3家单位犹如科研的铁三角,步行不过十几分钟,而3家的合作早已有之。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认为,地理上的距离不可忽视,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就是在科学家面对面的碰撞中产生的。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更是将地理优势发挥到极致,该中心就坐落在连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工字形建筑——天南大联合大厦内。发文时,不出楼门,两校的师生就可以到对方的学校去学习、研究。据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介绍,中心已完全实现了仪器设备共享,只要在电脑上预约就可以优先使用。两校之间还实现了互选课程、互派导师的机制。在“成果怎么算”的问题上,两校还有一个“创举”,规定凡是合作研究成果,只要在本校参与者中署名排在第一位,就认可为第一作者。

    “技术保密问题是企业不与高校合作的原因之一。”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周科朝说。中南大学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围绕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的关键科学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战略研究、成果转化等协作。“现在,在中心的平台上,高校与企业有了共同的目标,签订保密协议,打破了以往的壁垒。”

    “协同创新,无非就是人财物三样,其中会聚人才是最难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说,“不同单位的人展开合作,就要打破单位属性。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改革就是要让人员‘流动不调动’,加入中心就意味着企业与高校都得承认这一统一的平台和合作机制。”

    南京工业大学出台“科技十九条”,鼓励协同创新中心的教师、科研人员创办学科型公司,把科技成果所占股份的90%奖励给教师,使“沉睡”专利走出故纸堆,打破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僵局。中心对公司进行绩效考核,以贡献论英雄。发文时,学校控股参股、技术支撑的公司有100余家,有5家以上进入上市辅导期

    作为一个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计划,各高校在人才聘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各具特色。在记者看来,“2011计划”像是一枚火种,使体制机制的坚冰开始消融,使高校科技创新之光闪亮,同时也点燃了企业、政府、行业、科研单位的热情。

    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场考察环节,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亲自到场。他表示,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没有“985工程”高校,总感到有遗憾,这次一定要抓住发展机会。从2013年开始,河南省每年为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安排专项建设经费3000万元,连续支持4年。

    在苏州大学组建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不只提供资金上大力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在公寓、子女入学、家属工作等方面,政府都出面协调解决。

    对于中国高校正在实施的“2011计划”,四川大学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阿兰·盖伦说:“我知道中国政府将对最优秀的大学科研中心给予支持,现在中国创造了很好的科研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国,我就是跟着自己的学生来到这个中心的。”[2]

    参考资料

    [1] “协同创新”的新理论基础:“一般系统模块论”及其现实意义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4-11-04]

    [2] “2011计划”点亮高校创新之光 科研不再各管一段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04-14]

  • 上一篇百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下一篇百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