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人物 >蜀王
蜀王

蜀王

(中国古代王爵之一)
蜀王,中国古代著名王爵之一。最早的“蜀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史料较少,扑朔迷离,存在诸多传说与争议,故此处仅陈列之,不加以介绍。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蜀王朱至澍,恭嫡一子。黔江郡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朱家大梁子僖王陵东北1公里。蜀王府,即明代蜀藩王的府邸,位于今成都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始建于1385年。
蜀王资料
  • 中文名:蜀王
  • 类型:职位
  • 最早时代先秦性质:中国古代王爵
  • 战国

    来历

    蜀王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 望帝去时子圭鸣,故蜀人悲子圭 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从天堕。  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

    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

    历史记载

    《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

    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

    历史故事

    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

    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

    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王开明拒战,不利,退走武阳,获之。  张仪伐蜀。蜀王开明战不胜,为仪所灭。 秦王诛蜀侯,后迎葬咸阳。天雨,三月不通,因葬成都。  (暂略,历史有待考究,此处不加以描述,参见衔接词条蚕丛、鱼凫、望帝、杜宇、开明王朝

    晋朝

    简介

    张育,晋代人。东晋宁康二年、前秦建元十年(374年),前秦攻占益州不久,五月,他与杨光率众二万反秦,并遣使向东晋求援。

    前秦主苻坚派镇军将军邓羌率兵五万讨伐张育、杨光。东晋益州刺史竺瑶、威远将军桓石虔率众三万进攻前秦宁州刺史姚苌后秦开国皇帝),姚垫江(今四川合川)退守五城(今四川中江)。张育自称蜀王,尊奉晋朝,联合巴獠酋长张重、尹万的一万余人进攻成都。六月,张育改元黑龙。七月,张育与张重争权,发生内讧,举兵自相残杀。秦将杨安、邓羌乘机袭击张育,张育败北,与杨光退居绵竹。八月,邓羌在涪水之西打败东晋军队。九月,杨安在成都重创张重、尹万,张重战死,部众二万余人被斩。邓羌又在锦竹出击张育、杨光,斩张、杨二人。张育反秦失败被杀

    南朝宋

    程道养(?~437年),河州枹罕(今甘肃临夏市枹罕镇)人。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

    早年加入道教,居于益州阳泉寺。赵广起义后,诈称司马飞龙,被拥立为蜀王,国号蜀国,年号泰始

    元嘉十四年,起义军内部分化,蜀王程道养为臣下王道恩所弑。

    后世纪念

    他战死后,后人建张育祠以纪念,张育祠后与梓潼神亚子祠合并,张育随即传成张亚子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 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文昌帝君,司文事,主科举考试。文昌帝君身边有二位童子,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以示不泄漏考试秘密。《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元代将文昌奉为帝君,又称梓潼神,其人物原型是晋代蜀人张育。

    隋朝

    简介

    杨秀(573年—618年),隋文帝杨坚第四子。隋开皇元年(581年),立为越王。未几,徙封为蜀王,拜柱国、益州刺史,总管24州诸军事。开皇二年(582年),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本官如故。岁余而罢

    开皇十二年(592年),又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复出镇于蜀。杨秀有胆气,容貌瑰美,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敬畏。秀渐奢侈,违犯制度,车马被服,拟于天子。及太子勇以谗毁废,晋王杨广皇太子,秀意甚不平。杨广恐秀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仁寿二年(602年),征还京师,杨坚见,不与语,欲斩杨秀于市,以谢百姓。后废秀为庶人,幽内侍省,不得与妻子相见,令给少数民族婢女二人驱使。

    隋炀帝即位后,禁如初。宇文化及弑炀帝后,欲立他为帝,群议不许。于是害之,并其诸子。葬吟阳八合。生子杨孝,杨明,小名爪子,隋亡,隐蔽于闵,其后代绵衍至今。

    唐代

    简介

    唐代先后共有八位宗室被封为蜀王,依次为李湛李元轨李恪李愔李璠李溯李佶

    蜀王李湛

    李湛(?—623年),唐世祖李昞次子,唐高祖李渊兄,武德元年(618年),封为蜀王。武德六年(623年)逝世。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靖王李奉慈。奉慈七世孙李

    蜀王李元轨

    李元轨(?—688年),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母张美人。李元轨少多才艺,高祖甚奇之。武德六年(623年),封蜀王。武德八年(625年),徙封吴王。旋即又徙封霍王。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坐与越王李贞连谋起兵,事觉,徙居黔州,仍令载以槛车,行至陈仓而死。

    蜀王李恪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墓志云为汉中郡王,实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今四川成都),未之官;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大都督,遥领,开亲王或宰相遥领大都督的首例;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神龙中,复爵土。

    蜀王李愔

    李愔(?—667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吴王李恪同母弟,母隋炀帝女杨妃。贞观五年(631年),封梁王。贞观七年(633年),授襄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除岐州刺史。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为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被唐高宗申斥,贬为黄州刺史(今湖北黄冈)。永徽四年(653年),因“房遗爱谋反案”牵连到同母亲兄吴王李恪,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今四川境内)。旋即又改封涪陵王(郡王)。

    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配地巴州。咸亨初(670年),复其爵土,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悼王。

    蜀王李璠

    李璠(?—689年),蜀悼王李愔子,嗣父爵为蜀王。

    蜀王李榆

    李榆,朗陵王李玮子。唐中宗神龙年(700年代)初,封为蜀王。

    蜀王李溯

    李溯,唐代宗李豫第十二子,大历十四年(779),封为蜀王。

    蜀王李佶

    唐懿宗李漼子,咸通三年(862),封为蜀王。

    明朝

    简介

    历代封建王朝曾把封王作为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采取了这一做法。第一次封藩王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将几个皇子分别封为秦王、晋王、燕王、吴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鲁王等。到了洪武十一年,又将其余几个皇子封为蜀王、湘王豫王、汉王、卫王。封为蜀王的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洪武二十三年才到成都就藩,建蜀王府。

    明代的亲王都是世袭制,由明太祖十一子朱椿开始共传了十一世十六王,史书说他们都继承了家风,“皆检饬守礼法,好学能文”。

    蜀王陵

    1、蜀献王陵:位于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第一代蜀王朱椿墓。 朱椿 太祖庶十一子 。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乐二十一年薨。1378~1423 蜀庄王朱悦熑 ,献嫡一子。洪武年封世子。永乐七年薨,谥悼庄。追封朱悦燫墓:成都金牛区凤凰山街道凤凰山南东北1公里。蜀献王嫡子。陵园面积约5000平方米,坐西向东。东西总长490米,以湖水位天然屏障,约50米,中、后部宽140米,沿中轴线建有券拱顶砌砖墙体琉璃瓦顶大门、神道、享殿方城的楼和宝城等。神道长约200米,宽28-32米。曾清理出建筑遗存,发现有9个方座鼓镜式柱础,建筑残件琉璃斗拱、椽子、筒瓦勾头、滴水、脊瓦等。寝园门北80米清理出建筑基槽、渗井、排水沟等。发现五爪和四爪的云龙纹滴水、凤纹滴水,表明为夫妻合葬陵。对于此墓主人,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成王陵,另一种认为是献王陵。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宏大的蜀王陵墓。

    2、蜀靖王

    朱友堉 悼庄嫡一子 1424~1431

    3、蜀僖王

    朱友[土党],悼庄嫡三子 。初封罗江王。宣德七年进封,九年薨。1432~1434

    僖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正觉山西南。

    4、蜀和王

    朱悦,献庶五子 。初封保宁王。以僖王无嗣,宣德十年进封。天顺五年薨。1435~1461

    5、蜀定王

    朱友垓 和嫡一子 1462

    6、蜀怀王

    朱申鈘 定嫡一子 1464~1471

    怀王陵:位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东北1公里。陵园长300米,宽130米,面积约3.9万平方米。现存封土长50米,宽30米,高10米。墓向北。2004年暴露墓室,发现两个排水道口,进行发掘。墓通长34.6米,宽5.63米。主要遗迹有八字墙、大门、地宫等。根据墓志记载为第四世第六代蜀王蜀怀王。

    7、蜀惠王

    朱申凿 定庶三子 1472~1493

    惠王陵:成都龙泉驿区洪河镇玉石村廖家坟。第七代蜀王。

    8、蜀昭王

    朱宾瀚 惠嫡一子 1494~1508

    昭王陵:成都龙泉驿区洪河镇白鹤村。第八代蜀王。现已迁到僖王陵南500米处。

    9、蜀成王

    朱让栩 昭嫡一子 1510~1547

    成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四组,僖王陵西南。第九代蜀王。

    10、蜀康王

    朱承爚 成庶三子 1549~1558

    11、蜀端王

    朱宣圻 康庶一子 1561~1612

    端王陵:成都龙泉驿区洪河镇三桥村廖家湾毓灵山。第十一代蜀王。

    12、蜀恭王

    朱奉 端嫡一子 1615

    13、蜀王朱至澍

    蜀王朱至澍,恭嫡一子 。万历三十二年封世孙。四十四年改封世子,既而袭封。张献忠攻陷成都,至澍率妃妾投井自杀,全宗皆被害。1616~1643

    另有华阳、崇宁、崇庆永川黔江内江德阳石泉、汶川、庆符、南川江安新宁、东乡、隆昌富顺、太平郡王支系。

    黔江郡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朱家大梁子僖王陵东北1公里。

    汶川懿简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大面镇飞鹅村东南2公里。

    南川安靖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僖王陵西1.5公里。

    王妃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献王陵西北500米。

    郡王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僖王陵东500米。

    定王次妃王氏墓:定王次妃王氏亩:位于成都锦江区柳江街道潘家沟。惠王生母。

    罗江王妃赵氏墓: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僖王陵南1公里。僖王任罗江王时的原配王妃。

    僖王继妃陵: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正觉山僖王陵西北350米。

    蜀王府

    2013年11月12日,四川成都近日发现的“蜀王府”遗址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成都体育中心的考古现场,有6个大大的探坑。考古人员正在探坑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场清理出的陶片、瓷片随处可见。莫晓/东方IC

    2013年11月12日,四川成都近日发现的“蜀王府”遗址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蜀王府,即明代蜀藩王的府邸,位于今成都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始建于1385年。1390年,蜀王府宣告竣工。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媲美。后因历史原因,蜀王府被破坏。12日记者获悉,10月,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篮球场工程建设,成都市考古队对工地进行例行勘探。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蜀王府遗址。最令人欣喜的是,现场还发现了一段宽约两米的蜀王府内的小路。据悉,目前该小路已被整体移走。如何对其进行下一步的保护、展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中。

  • 上一篇百科:鳖灵
  • 下一篇百科:陆逊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