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闻百科网!
首页 >人物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约1084—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3]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少年时即以才藻见称。18岁时与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俩酷好金石图书的搜求考据,收藏极富。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陷汴京,他们避乱江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绍兴二年(1132),再适张汝舟,不久离异。晚年她便只身漂泊越州、杭州、台州和金华一带,境遇极为孤苦。整理完成赵明诚所著《金石录》,上表于朝,卒年约七十余岁。李清照的诗、词、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其散文构思精妙,辞采俊逸,文笔曲折生动,尤善于借叙事以状情,因而颇受推崇。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资料
  • 别名:李易安
  • 所处时代北宋→南宋出生日期:1084年3月13日
  • 出生地:济南
  • 去世日期:1155年5月12日
  • 大事件

    出生

    约1084年

    约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父亲李格非,母亲王氏均为书香世家。

    与赵明诚成婚

    1101年

    公元1101年,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新婚后生活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元祐党争被牵连

    1102年-1104年

    公元1102年,受元佑党争的牵连,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只能携眷回到原籍明水。1104年李清照受牵连,不能在汴京居住,不得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与赵明诚团聚

    1106年

    公元1106年,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清照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屏居乡野

    1107年

    公元1107年,蔡京复相,诬陷赵家,赵家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自号“易安居士”

    1108年

    公元1108年,屏居乡野的李清照25岁,以“归来堂”命名书房,并自号“易安居士”。

    协同赵明诚创作《金石录》

    1117年

    公元1117年,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在其中多有帮助。

    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1121年

    公元1121年,赵明诚知莱州,李清照由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于驿馆,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表达对青州姊妹的惜别之情。

    随赵明诚迁居淄州

    1125年-1126年

    公元1125年,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南下江宁

    1127年

    公元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抛弃城池而逃。后与李清照同路,船经过乌江,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并因赵明诚弃城而逃不满,言语不善,后赵明诚知湖州,在赴任途中病逝。

    押运书籍器物

    1128年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颠沛流离,散失书画

    1130年-1131年

    公元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1131年,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再嫁匪人、离异系狱

    1132年

    公元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李清照在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但张汝舟并非良人,李清照便报官告发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并要求离婚。

    完成《金石录后序》

    1134年

    公元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在避乱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

    完成整理校勘之事

    1143年

    公元1143年,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上表于朝廷。

    去世

    约1156年

    大约在公元1156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七十余岁。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人物画像

    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洛阳名园记》序)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郡斋读书志》)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

    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

    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据此,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

    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屏居青州。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赵明诚夫妇在当地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和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资料。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

    政和四年(1114年)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易安居士画像》及赵明诚题词,近人多判其伪。但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二期吴金娣《有关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一份珍贵资料》一文介绍,上海博物馆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墨迹与《画像》题词墨迹相比较,许多字的字形结构与运笔都甚相似。以此该文认为《画像》题词确为赵明诚手迹。)

    政和七年(1117年),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李清照在其中多有帮助。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了一篇《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李清照38岁。春、夏两季仍在青州。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赵明诚尝游仰天山水帘洞并题名刻洞内石壁。不久即知莱州。初,李清照未同行。至秋八月,清照才由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于驿馆,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表达对青州姊妹的惜别之情。八月十日,清照到达莱州,又作《感怀》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云:“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

    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宣和七年(1125年),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曾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仍随赵明诚居淄州。是年,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转一官。

    1128年押运书籍器物。靖康之变后,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颠离漂泊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抄中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续资治通鉴》卷一〇一)。

    建炎二年(1128年)春,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押抵江宁府。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写诗讽刺。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当时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权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九月,刘豫在金人扶持下,建伪齐政权。十一月,朝廷放散百官,李清照到达衢州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像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个人作品

    2.1万次播放04:47

    初中必背古诗 | 如梦令——宋 李清照

    2万次播放06:37

    【语文大师 初中必背】渔家傲——宋 李清照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

    主要作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点绛唇·寂寞深闺》《点绛唇·蹴罢秋千》《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梅》《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瑞鹧鸪·双银杏》《长寿乐·南昌生日》《行香子·天与秋光》《行香子·草际鸣蛩》《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殢人娇·後亭梅花开有感》《满庭芳·小阁藏春》《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浯溪中兴碑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

    展开表格

    家族成员

    关系

    人物

    备注

    父亲

    李格非

    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

    王氏

    王拱辰孙女(一说王珪长女王氏)

    丈夫

    赵明诚

    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

    后夫

    张汝舟

    ——

    后世纪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

    纪念馆

    山东章丘纪念馆

    李清照纪念堂

    章丘清照园位于明水百脉泉畔,占地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1270平方米,水面1500平方米,绿地1万平方米。于1997年5月1日正式开放。

    山东青州纪念馆

    青州李清照纪念馆位于青州古城西门外洋溪湖畔。占地约63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内有甬道北去,道东建有顺河楼,西边为四松亭,均为清代建筑。甬道尽头为一四合院,系1993年所建,门上书有著名词人萧劳书写的匾额“李清照纪念馆”。

    纪念堂

    山东济南纪念堂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设在趵突泉公园内、柳絮泉北侧的一处庭院中,总面积约为360平方米。这一庭院北宋时为济南盛族张氏的庭院,到了金代改为灵泉庵,清末改为咸丰进士山东巡抚丁宝祯的祠堂。因清代初期诗人田雯一首《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人们误认李清照故居即在柳絮泉边,其后文人墨客皆牵合附会,遂有李清照故宅在济南之说。

    浙江金华纪念堂

    金华李清照纪念堂设在金华市南隅八咏路八咏楼上。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又名元畅楼,为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太守沈约修建,1994年,八咏楼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八咏楼正厅改为李清照纪念堂。

    因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门一带居住过,有关部门在柳浪闻莺公园内,择地于水杉林的小溪边,建造了清照亭,于2002年开放。济南历城区蟠龙山森林公园内,也设有清照亭,2004年开放。

    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神,供奉于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自清代起,济南人民就将李清照封为藕神以祭祀。

    另外在济南的泉城广场、河南开封的滨河路、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三层环廊均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塑。

    人物评价

    总评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史书评价

    风月堂诗话》:“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说郛》:“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历代评价

    145次播放01:02

    巾帼不让须眉!传奇女子李清照得各路名家高度评价

    【古代部分】

    李清照小像

    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

    朱彧: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萍洲可谈》卷中)

    胡仔: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愉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

    杨维祯:女子诵书属文者,史称东汉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然出于小听挟慧,拘子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东维子集》卷七)

    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卷二)

    陈霆:闻之前辈,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题其稿曰《断肠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断肠独斯人哉!古妇人之能词章者,如李易安、孙夫人辈,皆有集行世。淑真继其后,所谓代不乏贤。(《诸山堂词话》卷二)

    王世贞:《花间》以小语致巧,《世说》靡也;《草堂》以丽字则妍,六朝婾也。即词号称诗余,然而诗人不为也。何者?其婉娈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夺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诗啴缓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诗而词,非词也;之词而诗,非诗也。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于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长公丽而壮,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词之变体也。词兴而乐府亡矣,曲兴而词亡矣。非乐府与词之亡,其调亡也。(《弇州山人词评》)

    毛晋:《草堂诗余》若干卷,向未艳惊人目。每秘一册,便称词林大观,不知抹倒几许骚人。即如次仲、几叔辈,不乏“宠柳娇花”、“燕航莺吭”等语,何愧大晟上座耶?《草堂集》竟不载一篇,真堪太息。余随得本之先后,次第付梨,凡经商纬羽之士,幸兼撷焉。秋分日,湖南毛晋识。(汲古阁本《宋六十名家词》)

    刘体仁周美成不止不能作情语,其体雅正,无旁见侧出之妙。柳七最尖颖,时有俳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类。下此则蒜酪体也。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七颂堂词绎》)

    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填词杂说》)

    尤侗:松陵周勒山所选《女子绝妙好词》,既已搴芳采华,亦复阐幽索隐,当使《花草》承尘、《兰荃》让畔者矣。松陵素称《玉台》文薮。而叶小鸯之《返生香》,仙姿独秀,虽使《漱玉》再生,犹当北面,何论余子!(《女子绝妙好词选》)

    毛先舒:词家刻意、俊语、浓色,此三者皆作者神明,然须有浅淡处、平处,忽著一二乃佳耳。如美成《秋思》,平叙景物已足,乃出“醉头扶起寒怯”,便动人工妙。李易安《春情》,“清露展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全句。浑妙。尝论词贵开拓,不欲沾滞,忽悲忽喜,乍近乍远,所为妙耳。如游乐词,须微著愁思,方不痴肥。李《春情》词本闺怨,结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尔开拓,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诗辨坻》卷四)

    【现代部分】

    胡适: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名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少年时即负文学的盛名,她的词更是传诵一时的。她的词可惜现存的不多,(有王氏四印斋刻本),但我们知道她是最会做白话词的。例如:《一剪梅》(略),《添字采桑子·芭蕉》(略),最有名的自然是他的《声声慢》(略),这种白话词真是绝妙的文学,怪不得她在当日影响了许多人。李清照虽生于北宋,到南渡时,她已是50岁的老妇人了。但她对于北宋的大词家,二晏、欧阳、苏、秦、黄一一都表示不满意。(《国语文学史》))

    吕思勉:北宋女词人,则有李易安。……夫妇皆擅学问,长诗文,精金石,诚一代之才媛也。易安诗笔稍弱,词则极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者,实倚声之正宗,非徒以闺阁见称也。(《宋代文学》)

    胡怀琛:在北宋末再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名叫李清照,她的《漱玉词》,在文学界里是极有名的。她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尤为人所称道。(《中国文学史概要》)

    罗根泽:词是文学,也是音乐……女词人李易安《论词》,都是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虽然也不忽视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论词对于北宋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她的眼光之锐敏。她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大纲》)

    刘大杰: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她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她的笔下,虽没有直接反映现实,但我们要知道她丈夫的死,她的流浪贫穷,她改嫁事件的受冤,都是那个乱离时代、封建社会直接给她的迫害。她正是当日一个受难者的代表;她的生活情感,也正是当日无数难民的生活情感。(《中国文学发展史》)

    朱东润: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五卷,今存一卷。词格抗轶周柳,其论词之言,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林庚:北宋的词坛,虽然充满了慢词的势力,却依然以小令为主。而结束这北宋词坛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一席地的,这是仅有的一个人了。词原是女性美的描写,她正是能够完成那自我表现的,她生活的时代虽在北宋南宋之间,而她的作风竟是完全北宋的。她不愿意随着当时一般的潮流,而专意于小令的吟咏,这在词坛上更觉重要。她的名作象《醉花阴》(略),《如梦令》(略)。至于佳句像“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是脍炙人口的。然而整个词坛的趋势,已完全走向慢调,小令此后正如绝句,只成为诗人们偶然的点缀。诗词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的,都走上了同一的途径。(《中国文学史》)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年份

    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81

    电影

    《李清照》

    谢芳

    1988

    电视剧

    《李清照》

    刘雪华

    黄梅戏电视剧

    《李清照》

    孙娟

    2007

    电视剧

    清风明月佳人

    韩再芬

    游戏形象

    年份

    游戏名

    出现场景

    形象图

    2018年

    逆水寒

    在支线任务“京华少年游”中出现,常驻汴京虹桥下茶铺旁 

    李清照游戏角色图

    李清照

    参考资料

    [1] 宋代词人李清照生平 ·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物会[引用日期2013-09-07]

    [2] 李清照简介_古诗文网 · 李清照简介_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9cb3b7[引用日期2020-10-30]

    [3] 李清照 · 学习强国[引用日期2021-10-20]

    人物关系

    李格非

    父亲

    赵明诚

    前夫

    张汝舟

    前夫

    蔡京

    姐夫

    相关合集

    12世纪时期中国著名的诗人

    5个词条2502阅读

    陆游

    南宋著名诗人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

    查看更多

    《中华勤学故事》中的历史人物

    52个词条2.8w阅读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沈括

    北宋政治家

    厉归真

    唐末时期道士

    查看更多

    宋代四大才女

    4个词条6893阅读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朱淑贞

    南宋女词人

    吴淑姬

    宋代著名女词人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金石学代表人物

    3个词条658阅读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明诚

    宋代金石学家

    查看更多

    婉约派四大旗帜

    4个词条2743阅读

    李煜

    五代十国时期词人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晏殊

    北宋著名文学家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独家

    2676次播放01:12

    李清照——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

    简介

    2.1万次播放04:47

    初中必背古诗 | 如梦令——宋 李清照

    合集

    个人作品

    2个视频

    145次播放01:02

    巾帼不让须眉!传奇女子李清照得各路名家高度评价

    历代评价

    8059次播放03:17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却少有人知道她的丈夫是谁?

    更多视频

  • 上一篇百科:李荣
  • 下一篇百科:李纲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lujiutang84414@126.com。